CN220323047U - 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3047U
CN220323047U CN202321683609.4U CN202321683609U CN220323047U CN 220323047 U CN220323047 U CN 220323047U CN 202321683609 U CN202321683609 U CN 202321683609U CN 220323047 U CN220323047 U CN 220323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groove
model groove
ore draw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36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庚辉
任晓行
肖启飞
张子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xi Iron And Steel Group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nxi Iron And Steel Group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xi Iron And Steel Group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nxi Iron And Steel Group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36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3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3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3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包括模型槽,模型槽内铺设土工膜,所述模型槽的底部于土工膜上铺设模拟底层,所述模拟底层的坡度与实际地形坡度相适配,所述模拟底层及所述模型槽内壁上铺设有土工布;所述模型槽的头端设置有放矿管,尾端具有尾矿汇出口;所述放矿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电磁流量计;所述模型槽内于所述土工布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土压力盒及孔隙水压力计。通过模型槽可测试尾矿放矿及沉积固结过程的物理力学性质,模型槽的场地适应性好,可满足多种工程场地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测试尾矿沉积固结过程的大比尺模型槽,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
背景技术
模型试验是按照实体原型,用不同比例尺(缩小、放大尺寸)模型,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研究,堆坝模型试验本质上是一种大比尺的模型试验。现阶段对于尾矿料放矿过程的研究主要通过流槽(模型槽)的堆坝模型试验,揭示和分析尾矿坝堆筑过程中颗粒沉积规律和坝体渗流特性,以验证理论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但现有的模型槽只能适应特定的试验场地,更换场地后需要重新制作新的模型槽。
而为适应不同的试验场地同时满足逐层堆积放矿的要求,需要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槽。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包括模型槽,所述模型槽的槽壁和槽底均铺设有土工膜,所述土工膜与所述模型槽紧密贴合,所述模型槽的底部于所述土工膜上铺设有模拟底层,所述模拟底层的坡度与实际地形坡度相适配;
所述模型槽的头端设置有放矿管,尾端具有尾矿汇出口;
所述放矿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电磁流量计;
所述模型槽内,于所述模拟底层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土压力盒及孔隙水压力计;
所述模型槽包括多个框架,多个所述框架竖直设置,且间隔排布;多个框架通过水平设置的钢筋连接为一体;
位于头端的所述框架和位于尾端的所述框架分别固定有头部板和尾部板,所述尾部板设置有所述尾矿汇出口,所述放矿管穿过所述头部板进入所述模型槽内;
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侧壁板,所述侧壁板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侧壁板形成所述模型槽的两侧槽壁。
优选地,所述模型槽内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标尺,所述标尺竖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角钢和连接两个所述角钢顶部和底部的水平杆。
优选地,所述模型槽的槽壁及所述模拟底层上铺设有土工布,且所述土压力盒和所述孔隙水压力计位于所述土工布上,所述土工布与所述模拟底层及所述模型槽的槽壁紧密贴合。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模型槽可测试尾矿放矿及沉积固结过程的物理力学性质,模型槽的场地适应性好,可满足多种工程场地要求。
2、所述模拟底层的坡度与实际地形坡度相适配,能够更好的进行模拟实际放矿过程。
3、土工布的设置以便尾矿料在沉积过程中更好地排水。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测试尾矿沉积固结过程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纵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横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框架连接示意图。
图中:1.模型槽;11.钢筋;12.尾部板;13.尾矿汇出口;14.放矿管;15.侧壁板;16.角钢;17.水平杆;18.头部板;2.模拟底层;3.土工布;4.控制阀;5.电磁流量计;6.土压力盒;7.孔隙水压力计;8.标尺;9.土工膜。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包括模型槽1;
所述模型槽1包括多个框架,多个所述框架竖直设置,且间隔排布;多个框架通过水平设置的钢筋11连接为一体;位于头端的所述框架和位于尾端的所述框架分别固定有头部板18和尾部板12,所述尾部板12设置有尾矿汇出口13,放矿管14穿过所述头部板18进入所述模型槽1内;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侧壁板15,所述侧壁板15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侧壁板15形成所述模型槽1的两侧槽壁。所述框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角钢16和连接两个所述角钢16顶部和底部的水平杆17。所述模型槽1内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标尺8,所述标尺8竖直设置。
所述模型槽1的槽底和槽壁均铺设土工膜9,之后在土工膜9上铺设模拟底层2,在铺设模拟底层2时,通过标尺8调整模拟底层2的高度,使其坡度与实际地形坡度相适配。之后在模拟底层2上铺设土工布3,且土工布的侧壁向上延伸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标尺8固定在土工布上,土工膜9可以防止在放矿过程中尾矿浆体发生渗漏,对试验场地产生污染。土工布3以便尾矿料在沉积过程中更好地排水。
所述放矿管14上设置有控制阀4和电磁流量计5。
所述模型槽1内,于所述土工布3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土压力盒6及孔隙水压力计7。通过调节控制阀4,使电磁流量计5达到规定流量即可开始进行放矿。尾矿由放矿管14进入所述模型槽1内,且发生堆积,在堆积过程中通过土压力盒6、孔隙水压力计7和标尺8观测尾矿沉积固结过程中的力学性质及形成后续地形的形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槽,所述模型槽的槽壁和槽底均铺设有土工膜,所述土工膜与所述模型槽紧密贴合,所述模型槽的底部于所述土工膜上铺设有模拟底层,所述模拟底层的坡度与实际地形坡度相适配;
所述模型槽的头端设置有放矿管,尾端具有尾矿汇出口;
所述放矿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电磁流量计;
所述模型槽内,于所述模拟底层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土压力盒及孔隙水压力计;
所述模型槽包括多个框架,多个所述框架竖直设置,且间隔排布;多个框架通过水平设置的钢筋连接为一体;
位于头端的所述框架和位于尾端的所述框架分别固定有头部板和尾部板,所述尾部板设置有所述尾矿汇出口,所述放矿管穿过所述头部板进入所述模型槽内;
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侧壁板,所述侧壁板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侧壁板形成所述模型槽的两侧槽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槽内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标尺,所述标尺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角钢和连接两个所述角钢顶部和底部的水平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槽的槽壁及所述模拟底层上铺设有土工布,且所述土压力盒和所述孔隙水压力计位于所述土工布上,所述土工布与所述模拟底层及所述模型槽的槽壁紧密贴合。
CN202321683609.4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 Active CN220323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3609.4U CN22032304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3609.4U CN22032304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3047U true CN220323047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2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3609.4U Active CN22032304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3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15156U (zh) 一种多功能室内模型试验装置
CN108061687B (zh) 一种研究有潜在破坏面的岩土工程模拟试验平台
CN108088982B (zh) 模拟深部含水层砂土内部细颗粒渗流侵蚀的室内试验方法
CN107587516B (zh) 一种跟进式高效止水阻砂降水复合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353105A (zh) 桩承式路堤中平面土拱效应与多层加筋体拉膜效应研究试验装置
CN102312449A (zh) 一种模拟长板-短桩工法离心模型及其试验装置和方法
CN104880396A (zh) 外荷作用下土体二向渗流模型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2296572B (zh) 坝后设弃渣场的土石坝坝体渗流监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290836A (zh) 一种真空降压击实固结软基处理施工方法
CN102322078B (zh) 一种承压水基坑开挖与降压耦合效应的突涌破坏计算处理方法
CN108303518A (zh) 一种可移动水土流失试验装置
CN202347547U (zh) 可双向加载的地基基础模型试验装置
CN220323047U (zh) 一种用于测试尾矿放矿过程物理力学性质的模型
CN102605738A (zh) 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期间胶泥块内力变化过程监测方法
CN110470535A (zh) 一种多功能岩土试验模型箱
CN103031861B (zh) 模拟筏板基础筏板受六个方向荷载作用的试验装置
CN202595695U (zh) 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模拟试验用胶泥块的制作装置
CN211122290U (zh) 一种多功能岩土试验模型箱
CN116754408A (zh) 动载-渗蚀耦合作用下的宕渣路基响应场演化试验系统
CN105822308B (zh) 一种在活动沉降的露天坑底排放尾矿砂的方法
CN113914257A (zh) 水流冲刷生态河堤室内模型试验平台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09620075U (zh) 公路软土地基支盘桩连接结构
CN106193139A (zh) 一种临河基坑施工对桩基影响的测试装置
CN114414391A (zh) 一种利用液柱压力施加土层表面恒载的试验装置和工作方法
CN106192910A (zh) 一种土石坝水下砂层地震液化压重加固结构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