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1717U - 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21717U CN220321717U CN202321729484.4U CN202321729484U CN220321717U CN 220321717 U CN220321717 U CN 220321717U CN 202321729484 U CN202321729484 U CN 202321729484U CN 220321717 U CN220321717 U CN 2203217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ce making
- ice
- refrigerator
- air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包括冰箱本体、冷藏室、冷藏箱门、制冰外壳、制冰机组件、制冰腔、设置于制冰外壳上的制冰风道、回风前风道、回风后风道、阀腔和重力阀盖,冷藏箱门关闭时低温冷风进入制冰风道从而进入制冰腔内,使制冰机组件利用冷风进行制冰,然后冷风沿回风前风道‑阀腔‑回风后风道的路径向制冰外壳外侧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冷风流动所产生的推力可将重力阀盖推起,进而使回风前风道‑阀腔‑回风后风道的回风路径被打开,从而使冷风回流至冷藏室内,当停止制冰时,由于没有从内向外的气流,因此重力阀盖落下从而盖合回风前风道末端,从而避免了冷藏室内的气流倒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领域,特别是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对食物进行储存的设备,在目前的冰箱中,一般是在冰模中倒水,然后直接放入冷冻室内进行制冰,这种方式需要占用冷冻室的空间,制成的冰块容易受到冷冻室内食物的污染,为此有企业设计了一种在箱门上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如专利号202122329827.5所公开的制冰装置及冰箱,这类冰箱是采用将冷冻室内的低温冷风导入制冰装置中来对制冰装置内的水进行降温,从而进行制冰,但是这类冰箱存在一类问题,因为冷风需要循环,因此该类冰箱存在两种循环方式,一是将冷风循环回冷冻室内,这样导致冰箱中需要设计两道风道,成本较高,而且两道风道的设计对箱门与风道的对接精度更高,二是将冷风通过制冰装置的表面直接导入冷藏室内,但是冷藏室是对食物起到保鲜的作用,温度一般在0度以上,这导致冷藏室内的食物气味较大,如果将冷风导入冷藏室内,则在不制冰时冷藏室内的气味会倒灌至制冰装置内,导致在制冰时制出的冰块具有异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将冷风循环至冷藏室内,同时避免冷藏室内冷风回流至制冰装置内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包括:
冰箱本体,所述冰箱本体包括冷冻室和冷藏室,所述冷藏室内壁上设置有导风出风口;
冷藏箱门,所述冷藏箱门枢接于冰箱本体上,所述冷藏箱门表面设置有出冰口,所述冷藏箱门内表面设置有制冰外壳,所述制冰外壳内设置有制冰腔和位于制冰腔内的制冰机组件,所制冰腔底部设置有与出冰口相连通的导冰通道和位于导冰通道内的导冰开关,所述制冰外壳表面设置有制冰进风口,所述制冰腔内壁设置有制冰出风口,所述制冰外壳内设置有与制冰进风口和制冰出风口相连通的制冰风道,当冷藏箱门盖合冷藏室时,所述制冰进风口与所述导风出风口相连通;
所述制冰外壳内设置有阀腔,所述制冰腔内表面设置有与阀腔底部相连通的回风前风道,所述阀腔内壁设置有与制冰外壳外表面相连通的回风后风道,所述阀腔内枢接有重力阀盖,所述重力阀盖在重力的作用下盖合所述回风前风道末端,所述重力阀盖可被从制冰腔内向制冰外壳外表面流动的回风气流吹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力阀盖向上完全翻起时遮盖部分回风后风道的前端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藏箱门内表面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导冰通道设置于安装台顶部,所述制冰外壳为一后罩,所述后罩底部盖合于所述安装台顶部,所述后罩后端面抵接于冷藏箱门后表面,所述后罩后表面与冷藏箱门内表面围合形成所述制冰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罩包括内板、外板和位于内板与外板之间的隔热层,所述制冰风道、回风前风道、回风后风道和阀腔均设置于所述隔热层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罩后表面中部形成向下的台阶面,所述回风前风道的端部设置于所述台阶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藏箱门后表面设置有若干卡口,所述后罩后端面设置有用于卡合于所述卡口内的卡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口包括设置于冷藏箱门后表面的沉孔和位于沉孔底壁并向下延伸的限位孔,所述卡钩为设置于后罩后端面并向下弯曲延伸的弯钩,所述弯钩活动插设至沉孔中卡合于限位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罩后端面设置有位于弯钩上方的弹性件,所述后罩内设置有位于弹性件内侧供弹性件朝向后罩内部弯曲变形的避让空腔,所述弹性件上端在常态下突出于后罩后端面,所述弹性件下端形成导向斜面,当弯钩卡合至限位孔内时,所述弹性件上端插设至沉孔内,所述弹性件顶部与弯钩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沉孔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藏箱门后表面设置有位于安装台上方的沉腔,所述制冰机组件设置于沉腔内,所述沉腔的两侧侧壁设置有凸起定位块,所述后罩后端面设置有插设至沉腔内的延伸板体,所述延伸板体外表面设置有下开口的定位槽,所述凸起定位块插设至所述定位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冰出风口布置于制冰腔顶部并正对所述制冰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冷藏箱门关闭时,导风出风口和制冰进风口相连通,从而使低温冷风沿导风出风口进入制冰风道进而进入制冰腔内,从而使制冰机组件利用冷风进行制冰,然后冷风沿回风前风道-阀腔-回风后风道的路径向制冰外壳外侧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冷风流动所产生的推力可将重力阀盖推起,进而使回风前风道-阀腔-回风后风道的回风路径被打开,从而使冷风回流至冷藏室内,当停止制冰时,由于没有从内向外的气流,因此重力阀盖落下从而盖合回风前风道末端,从而避免了冷藏室内的气流倒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冷藏箱门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后罩的A-A方向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后罩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6,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包括:
冰箱本体10,所述冰箱本体10包括冷冻室和冷藏室11,所述冷藏室11内壁上设置有导风出风口13,导风出风口13可以直接与冷冻室相连通,也可以直接与冰箱的风道板相连通;
冷藏箱门12,所述冷藏箱门12枢接于冰箱本体10上,所述冷藏箱门12表面设置有出冰口121,所述冷藏箱门12内表面设置有制冰外壳,所述制冰外壳内设置有制冰腔和位于制冰腔内的制冰机组件30,所制冰腔底部设置有与出冰口121相连通的导冰通道1221和位于导冰通道1221内的导冰开关,所述制冰外壳表面设置有制冰进风口40,所述制冰腔内壁设置有制冰出风口41,所述制冰外壳内设置有与制冰进风口40和制冰出风口41相连通的制冰风道42,当冷藏箱门12盖合冷藏室11时,所述制冰进风口40与所述导风出风口13相连通;
所述制冰外壳内设置有阀腔52,所述制冰腔内表面设置有与阀腔52底部相连通的回风前风道50,所述阀腔52内壁设置有与制冰外壳外表面相连通的回风后风道51,所述阀腔52内枢接有重力阀盖53,所述重力阀盖53在重力的作用下盖合所述回风前风道50末端,所述重力阀盖53可被从制冰腔内向制冰外壳外表面流动的回风气流吹起。
当冷藏箱门12关闭时,导风出风口13和制冰进风口40相连通,从而使低温冷风沿导风出风口13流入制冰风道42进而进入制冰腔内,从而使制冰机组件30利用冷风进行制冰,然后冷风沿回风前风道50-阀腔52-回风后风道51的路径向制冰外壳外侧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冷风流动所产生的推力可将重力阀盖53推起,进而使回风前风道50-阀腔52-回风后风道51的回风路径被打开,从而使冷风回流至冷藏室11内,当停止制冰时,由于没有从内向外的气流,因此重力阀盖53落下从而盖合回风前风道50末端,从而避免了冷藏室11内的气流倒灌。
优选所述重力阀盖53向上完全翻起时遮盖部分回风后风道51的前端口,这是为了回风气流风力较大将重力阀盖53完全展开导致封闭了回风后风道51的现象。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重力阀盖53的重量,从而使重力阀盖53不会被完全吹起,从而无法盖住回风后风道51,又或者在阀腔52内设置有止位凸部,从而使重力阀盖53被止位凸部限制吹起幅度,进而避免出现封闭回风后风道51的现象发生。
在本方案中,优选所述冷藏箱门12内表面设置有安装台122,所述导冰通道1221设置于安装台122顶部,所述制冰外壳为一后罩20,所述后罩20底部盖合于所述安装台122顶部,所述后罩20后端面抵接于冷藏箱门12后表面,所述后罩20后表面与冷藏箱门12内表面围合形成所述制冰腔,所述后罩20优选为包括内板201、外板202和位于内板201与外板202之间的隔热层203,所述制冰风道42、回风前风道50、回风后风道51和阀腔52均设置于所述隔热层203内。
所述后罩20可以通过螺栓来固定在冷藏箱门12后表面,为了方便安装,优选所述冷藏箱门12后表面设置有若干卡口,所述后罩20后端面设置有用于卡合于所述卡口内的卡钩,从而只需要将后罩20盖合在冷藏箱门12后表面,使卡钩卡合于卡口内即可完成安装。
进一步优化,优选所述卡口包括设置于冷藏箱门12后表面的沉孔123和位于沉孔123底壁并向下延伸的限位孔124,所述卡钩为设置于后罩20后端面并向下弯曲延伸的弯钩21,所述弯钩21活动插设至沉孔123中卡合于限位孔124内,所述冷藏箱门12后表面设置有位于安装台122上方的沉腔126,所述制冰机组件30设置于沉腔126内,所述沉腔126的两侧侧壁设置有凸起定位块125,所述后罩20后端面设置有插设至沉腔126内的延伸板体23,所述延伸板体23外表面设置有下开口的定位槽231,所述凸起定位块125插设至所述定位槽231内,将后罩20盖合在冷藏箱门12后表面时,所述弯钩21插入沉孔123内,同时延伸板体23插入沉腔126中,然后向下移动,使弯钩21插入限位孔124中,同时定位槽231向下移动使凸起定位块125进入定位槽231内完成固定,从而使后罩20无法被取下。
进一步优化,优选所述后罩20后端面设置有位于弯钩21上方的弹性件22,所述后罩20内设置有位于弹性件22内侧供弹性件22朝向后罩20内部弯曲变形的避让空腔,所述弹性件22上端在常态下突出于后罩20后端面,所述弹性件22下端形成导向斜面,当弯钩21卡合至限位孔124内时,所述弹性件22上端插设至沉孔123内,所述弹性件22顶部与弯钩21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沉孔123的高度。通过该结构,使得弯钩21卡合至限位孔124内时,弹性件22同步插入沉孔123内,通过弹性件22上端面与沉孔123上端面的抵接作用来限制后罩20被取下。
进一步优化,优选所述后罩20后表面中部形成向下的台阶面24,所述回风前风道50的端部设置于所述台阶面24上。
进一步优化,优选所述制冰出风口41布置于制冰腔顶部并正对所述制冰机组件30,从而使冷冻室流入制冰腔内的冷风能更快的被制冰机组件30所利用。
在本方案中,为了方便对冰块进行存储,优选制冰腔内还设置有位于制冰机组件30正下方的储冰盒60,储冰盒60与所述导冰通道1221相连通。
在本方案中,制冰机组件30为现有的任意一种冰箱制冰结构,如专利号202111123017.2所公开的制冰装置、专利号200910117996.3所公开的制冰组件,制冰机组件30并非本方案的重点,故在此不多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冰箱本体(10),所述冰箱本体(10)包括冷冻室和冷藏室(11),所述冷藏室(11)内壁上设置有导风出风口(13);
冷藏箱门(12),所述冷藏箱门(12)枢接于冰箱本体(10)上,所述冷藏箱门(12)表面设置有出冰口(121),所述冷藏箱门(12)内表面设置有制冰外壳,所述制冰外壳内设置有制冰腔和位于制冰腔内的制冰机组件(30),所制冰腔底部设置有与出冰口(121)相连通的导冰通道(1221)和位于导冰通道(1221)内的导冰开关,所述制冰外壳表面设置有制冰进风口(40),所述制冰腔内壁设置有制冰出风口(41),所述制冰外壳内设置有与制冰进风口(40)和制冰出风口(41)相连通的制冰风道(42),当冷藏箱门(12)盖合冷藏室(11)时,所述制冰进风口(40)与所述导风出风口(13)相连通;
所述制冰外壳内设置有阀腔(52),所述制冰腔内表面设置有与阀腔(52)底部相连通的回风前风道(50),所述阀腔(52)内壁设置有与制冰外壳外表面相连通的回风后风道(51),所述阀腔(52)内枢接有重力阀盖(53),所述重力阀盖(53)在重力的作用下盖合所述回风前风道(50)末端,所述重力阀盖(53)可被从制冰腔内向制冰外壳外表面流动的回风气流吹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力阀盖(53)向上完全翻起时遮盖部分回风后风道(51)的前端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箱门(12)内表面设置有安装台(122),所述导冰通道(1221)设置于安装台(122)顶部,所述制冰外壳为一后罩(20),所述后罩(20)底部盖合于所述安装台(122)顶部,所述后罩(20)后端面抵接于冷藏箱门(12)后表面,所述后罩(20)后表面与冷藏箱门(12)内表面围合形成所述制冰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罩(20)包括内板(201)、外板(202)和位于内板(201)与外板(202)之间的隔热层(203),所述制冰风道(42)、回风前风道(50)、回风后风道(51)和阀腔(52)均设置于所述隔热层(203)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罩(20)后表面中部形成向下的台阶面(24),所述回风前风道(50)的端部设置于所述台阶面(24)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箱门(12)后表面设置有若干卡口,所述后罩(20)后端面设置有用于卡合于所述卡口内的卡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口包括设置于冷藏箱门(12)后表面的沉孔(123)和位于沉孔(123)底壁并向下延伸的限位孔(124),所述卡钩为设置于后罩(20)后端面并向下弯曲延伸的弯钩(21),所述弯钩(21)活动插设至沉孔(123)中卡合于限位孔(124)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罩(20)后端面设置有位于弯钩(21)上方的弹性件(22),所述后罩(20)内设置有位于弹性件(22)内侧供弹性件(22)朝向后罩(20)内部弯曲变形的避让空腔,所述弹性件(22)上端在常态下突出于后罩(20)后端面,所述弹性件(22)下端形成导向斜面,当弯钩(21)卡合至限位孔(124)内时,所述弹性件(22)上端插设至沉孔(123)内,所述弹性件(22)顶部与弯钩(21)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沉孔(123)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箱门(12)后表面设置有位于安装台(122)上方的沉腔(126),所述制冰机组件(30)设置于沉腔(126)内,所述沉腔(126)的两侧侧壁设置有凸起定位块(125),所述后罩(20)后端面设置有插设至沉腔(126)内的延伸板体(23),所述延伸板体(23)外表面设置有下开口的定位槽(231),所述凸起定位块(125)插设至所述定位槽(231)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冰出风口(41)布置于制冰腔顶部并正对所述制冰机组件(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29484.4U CN220321717U (zh) | 2023-07-03 | 2023-07-03 | 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29484.4U CN220321717U (zh) | 2023-07-03 | 2023-07-03 | 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21717U true CN220321717U (zh) | 2024-01-09 |
Family
ID=89420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29484.4U Active CN220321717U (zh) | 2023-07-03 | 2023-07-03 | 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21717U (zh) |
-
2023
- 2023-07-03 CN CN202321729484.4U patent/CN2203217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81377B2 (en) | Refrigerator | |
EP2407737B1 (en) | Refrigerator | |
KR20120011273A (ko) | 냉장고 | |
CN101529175A (zh) | 冰箱 | |
CN108955029B (zh) | 具有制冰储水盒的冰箱 | |
CN220321717U (zh) | 一种设置有制冰结构的冰箱 | |
ES2847933T3 (es) | Refrigerador | |
CN111928557A (zh) | 一种冰箱的风道系统 | |
CN104913573A (zh) | 冰箱 | |
CN215176325U (zh) | 制冷设备 | |
CN211739628U (zh) | 一种冰箱 | |
CN211739629U (zh) | 一种冰箱 | |
CN210772966U (zh) | 一种冰箱 | |
KR19990030104A (ko) | 냉장고 | |
JP3298202B2 (ja) | 冷蔵庫 | |
CN204923633U (zh) | 冰箱 | |
CN219063836U (zh) | 制冰装置和冰箱 | |
CN219318744U (zh) | 冰箱 | |
CN219222932U (zh) | 具有保温功能的制冰机 | |
CN220454038U (zh) | 一种风冷低温箱制冷系统及低温箱 | |
CN221924104U (zh) | 带咖啡功能的车载冰箱 | |
CN219624312U (zh) | 冰箱及其冰箱风道组件 | |
KR100705196B1 (ko) | 냉장고용 디스펜서의 물공급관 | |
CN214371192U (zh) | 一种冰箱 | |
CN220669889U (zh) | 一种冰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