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9398U - 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9398U
CN220319398U CN202321720121.4U CN202321720121U CN220319398U CN 220319398 U CN220319398 U CN 220319398U CN 202321720121 U CN202321720121 U CN 202321720121U CN 220319398 U CN220319398 U CN 220319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section bar
column
bar
frame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01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nsen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nse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nsen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nse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201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9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9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9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型材、上框条、第二型材和下框条,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竖直设置,所述上框条和所述下框条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型材开设有握持槽,且所述握持槽竖直延伸;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型材和上框条之间的第一连接件、连接于第二型材和上框条之间的第二连接件、连接于第一型材和下框条之间的第三连接件、以及连接于第二型材和下框条之间的第四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均包括连接盖板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突出设置于所述连接盖板的内板面。本方案提出的拼接式门框结构,能有效提升门体结构的美观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
背景技术
拉手是指安装在门窗上,便于用手开关的木条或金属物等拉或操纵(开、关和/或吊)的用具。门拉手作为一种常见的房门附件,设于门上,方便人们握持以开关房门,门的门拉手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非常显眼的零部件,所以对门拉手的强度和美观度都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的门拉手普遍靠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门板上,安装不方便,且门拉手相对于门板向外突出,以及紧固件的外露均极大地降低了门体结构的美观度。另外,现有的拼接式门框一般会利用角码将相邻的两根框条进行拼接,而由于框条和角码之间的连接普遍会利用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固定,因此在门框的四根框条表面都会留下安装痕迹,同样极大地降低了门体结构的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能有效提升门体结构的美观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型材、上框条、第二型材和下框条,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竖直设置,所述上框条和所述下框条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型材开设有握持槽,且所述握持槽竖直延伸;
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均包括连接盖板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突出设置于所述连接盖板的内板面;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柱插装于所述第一型材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柱插装于所述第二型材的顶部,所述上框条的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型材的顶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上框条的另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型材的顶部可拆卸地相连;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柱插装于所述第一型材的底部,所述第四连接件的连接柱插装于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部,所述下框条的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型材的底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下框条的另一端盖设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部可拆卸地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均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突出设置于所述连接盖板的内板面,且所述限位柱的局部突出于所述连接盖板的边缘;
所述上框条的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限位柱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型材的顶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上框条的另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限位柱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型材的顶部可拆卸地相连;
所述下框条的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限位柱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型材的底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下框条的另一端盖设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限位柱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部可拆卸地相连;
所述上框条一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端边缘相抵,所述上框条另一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端边缘相抵;所述下框条一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内端边缘相抵,所述下框条另一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内端边缘相抵。
优选的,所述上框条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一上连接孔,且所述第一上连接孔竖直延伸,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上连接孔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型材的顶部相连;
所述上框条的另一端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二上连接孔,且所述第二上连接孔竖直延伸,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上连接孔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型材的顶部相连。
优选的,所述下框条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一下连接孔,且所述第一下连接孔竖直延伸,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下连接孔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型材的底部相连;
所述下框条的另一端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二下连接孔,且所述第二下连接孔竖直延伸,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下连接孔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部相连。
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盖板的外板面、所述上框条的外板面和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盖板的外板面相互齐平,位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盖板的外板面、所述下框条的外板面和位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连接盖板的外板面相互齐平。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柱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型材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柱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型材的内侧壁相抵;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柱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型材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第四连接件的连接柱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型材的内侧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包括外抵柱和内抵柱,所述外抵柱靠近所述连接盖板的边缘设置,所述内抵柱靠近所述连接盖板的中部设置,且所述外抵柱的高度大于所述内抵柱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均还包括连接凸筋,所述连接凸筋突出设置于所述连接盖板的内板面,且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连接盖板的内板面的外端,所述连接凸筋位于所述连接盖板的内板面的内端;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柱和连接凸筋均插装于所述第一型材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柱和连接凸筋均插装于所述第二型材的顶部;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柱和连接凸筋均插装于所述第一型材的底部,所述第四连接件的连接柱和连接凸筋均插装于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型材、上框条、第二型材和下框条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门板的容纳槽,且所述第一型材、上框条、第二型材和下框条的容纳槽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内嵌式拉手形成于门框的第一型材,并可以由挤出机一体挤出,不仅节省了生产步骤和成本,还能保证门板结构的完整。
2、通过连接柱插装于型材的端部,再通过框条盖设于连接件的顶部,并与型材的端部相连,使得连接件无需螺钉等紧固件,即可限位于型材和框条之间,从而使得拼接式门框结构仅留有框条和型材之间的连接位置,以达到提升门框结构美观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其中:第一型材1、握持槽11、上框条2、第一上连接孔21、第二上连接孔22、第二型材3、下框条4、第一下连接孔41、第二下连接孔42;
第一连接件5、连接盖板51、连接柱52、外抵柱521、内抵柱522、限位柱53、连接凸筋54、第二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第四连接件8;
容纳槽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型材1、上框条2、第二型材3和下框条4,所述第一型材1和所述第二型材3竖直设置,所述上框条2和所述下框条4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型材1开设有握持槽11,且所述握持槽11竖直延伸;
还包括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和第四连接件8,且所述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和第四连接件8均包括连接盖板51和连接柱52,所述连接柱52突出设置于所述连接盖板51的内板面;
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连接柱52插装于所述第一型材1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6的连接柱52插装于所述第二型材3的顶部,所述上框条2的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型材1的顶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上框条2的另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6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型材3的顶部可拆卸地相连;
所述第三连接件7的连接柱52插装于所述第一型材1的底部,所述第四连接件8的连接柱52插装于所述第二型材3的底部,所述下框条4的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三连接件7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型材1的底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下框条4的另一端盖设于所述第四连接件8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型材3的底部可拆卸地相连。
目前,市面上的门拉手普遍靠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门板上,安装不方便,且门拉手相对于门板向外突出,以及紧固件的外露均极大地降低了门体结构的美观度。另外,现有的拼接式门框一般会利用角码将相邻的两根框条进行拼接,而由于框条和角码之间的连接普遍会利用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固定,因此在门框的四根框条表面都会留下安装痕迹,同样极大地降低了门体结构的美观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能有效提升门体结构的美观度拼接式门框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型材1、上框条2、第二型材3和下框条4,以及连接于第一型材1和上框条2之间的第一连接件5、连接于第二型材3和上框条2之间的第二连接件6、连接于第一型材1和下框条4之间的第三连接件7、以及连接于第二型材3和下框条4之间的第四连接件8。
内嵌式拉手由于其简洁大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现有技术在加工内嵌式拉手时,通常在门板面铣削出避让槽,以形成供人手抓握的空间。但上述内嵌式拉手需要在门板进行铣槽,一方面增加了门体结构的生产步骤,另一方面还会对门板的结构强度造成破坏,不利于保持门板表面的光滑。而本方案中的内嵌式拉手,其形成于门框型材,并可以由挤出机一体挤出,不仅节省了生产步骤和成本,还能保证门板结构的完整。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门框结构的美观度,本方案还设计了连接件(5、6、7、8)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角码。具体地,本方案的连接件(5、6、7、8)包括连接盖板51和突出设置于连接盖板51内板面的连接柱52,首先通过连接柱52插装于型材(1、3)的端部,再通过框条(2、4)盖设于连接件的顶部,并与型材的端部相连,使得连接件无需螺钉等紧固件,即可限位于型材和框条之间,从而使得拼接式门框结构仅留有框条和型材之间的连接位置,以达到提升门框结构美观度的目的。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和第四连接件8均还包括限位柱53,所述限位柱53突出设置于所述连接盖板51的内板面,且所述限位柱53的局部突出于所述连接盖板51的边缘;
所述上框条2的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限位柱53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型材1的顶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上框条2的另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6的限位柱53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型材3的顶部可拆卸地相连;
所述下框条4的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三连接件7的限位柱53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型材1的底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下框条4的另一端盖设于所述第四连接件8的限位柱53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型材3的底部可拆卸地相连;
所述上框条2一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内端边缘相抵,所述上框条2另一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的内端边缘相抵;所述下框条4一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三连接件7的内端边缘相抵,所述下框条4另一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四连接件8的内端边缘相抵。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连接件(5、6、7、8)还包括局部突出于连接盖板51边缘的限位柱53,并通过限位柱53与框条(2、4)相抵,将连接件限位于型材(1、3)和框条之间,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另外,框条不仅与型材相互接触,还与连接件相互接触,能有效提升拼接式门框结构的连接强度。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上框条2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一上连接孔21,且所述第一上连接孔21竖直延伸,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上连接孔21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型材1的顶部相连;
所述上框条2的另一端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二上连接孔22,且所述第二上连接孔22竖直延伸,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上连接孔22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型材3的顶部相连。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下框条4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一下连接孔41,且所述第一下连接孔41竖直延伸,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下连接孔41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型材1的底部相连;
所述下框条4的另一端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二下连接孔42,且所述第二下连接孔42竖直延伸,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下连接孔42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型材3的底部相连。
在本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在上框条2和下框条4的板面开设有竖直延伸的连接孔(21、22、41、42),使得拼接安装后的门框结构,仅在顶面和底面有紧固件的外露,不易于被使用者观察到,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门框结构的美观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紧固件可以为螺钉,在此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说明,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连接盖板51的外板面、所述上框条2的外板面和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6的连接盖板51的外板面相互齐平,位于所述第三连接件7的连接盖板51的外板面、所述下框条4的外板面和位于所述第四连接件8的连接盖板51的外板面相互齐平。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更优实施例中,拼接安装后的门框结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底面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便于门框结构在室内墙体的安装。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连接柱52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型材1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第二连接件6的连接柱52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型材3的内侧壁相抵;
所述第三连接件7的连接柱52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型材1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第四连接件8的连接柱52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型材3的内侧壁相抵。
为了进一步提升型材(1、3)与连接件(5、6、7、8)之间的稳定连接,本方案通过结构的分布使型材的内侧壁与连接件的侧壁相抵,从而避免安装后连接件相对于型材的晃动。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连接柱52包括外抵柱521和内抵柱522,所述外抵柱521靠近所述连接盖板51的边缘设置,所述内抵柱522靠近所述连接盖板51的中部设置,且所述外抵柱521的高度大于所述内抵柱522的高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本方案还特别设置有高度较大的外抵柱521和高度较小的内抵柱522,其中,高度较大的外抵柱521可以增大其与型材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型材(1、3)与连接件(5、6、7、8)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和第四连接件8均还包括连接凸筋54,所述连接凸筋54突出设置于所述连接盖板51的内板面,且所述连接柱52位于所述连接盖板51的内板面的外端,所述连接凸筋54位于所述连接盖板51的内板面的内端;
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连接柱52和连接凸筋54均插装于所述第一型材1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6的连接柱52和连接凸筋54均插装于所述第二型材3的顶部;
所述第三连接件7的连接柱52和连接凸筋54均插装于所述第一型材1的底部,所述第四连接件8的连接柱52和连接凸筋54均插装于所述第二型材3的底部。
由于本方案的型材(1、3)与连接件(5、6、7、8)之间的连接不存在螺钉等紧固件,因此,为了更进一步地确保型材(1、3)与连接件(5、6、7、8)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方案还在连接件中增设有突出设置于连接盖板51内板面的连接凸筋54,且令连接凸筋54和连接柱52分别设置于连接盖板51内板面的两端,以保证型材(1、3)与连接件(5、6、7、8)之间的稳定安装。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型材1、上框条2、第二型材3和下框条4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门板的容纳槽9,且所述第一型材1、上框条2、第二型材3和下框条4的容纳槽9相互连通。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型材、上框条、第二型材和下框条,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竖直设置,所述上框条和所述下框条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型材开设有握持槽,且所述握持槽竖直延伸;
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均包括连接盖板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突出设置于所述连接盖板的内板面;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柱插装于所述第一型材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柱插装于所述第二型材的顶部,所述上框条的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型材的顶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上框条的另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型材的顶部可拆卸地相连;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柱插装于所述第一型材的底部,所述第四连接件的连接柱插装于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部,所述下框条的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型材的底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下框条的另一端盖设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部可拆卸地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均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突出设置于所述连接盖板的内板面,且所述限位柱的局部突出于所述连接盖板的边缘;
所述上框条的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限位柱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型材的顶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上框条的另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限位柱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型材的顶部可拆卸地相连;
所述下框条的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限位柱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型材的底部可拆卸地相连,所述下框条的另一端盖设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限位柱顶部并与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部可拆卸地相连;
所述上框条一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端边缘相抵,所述上框条另一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端边缘相抵;所述下框条一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内端边缘相抵,所述下框条另一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内端边缘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条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一上连接孔,且所述第一上连接孔竖直延伸,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上连接孔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型材的顶部相连;
所述上框条的另一端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二上连接孔,且所述第二上连接孔竖直延伸,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上连接孔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型材的顶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条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一下连接孔,且所述第一下连接孔竖直延伸,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下连接孔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型材的底部相连;
所述下框条的另一端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二下连接孔,且所述第二下连接孔竖直延伸,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下连接孔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盖板的外板面、所述上框条的外板面和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盖板的外板面相互齐平,位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盖板的外板面、所述下框条的外板面和位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连接盖板的外板面相互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柱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型材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柱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型材的内侧壁相抵;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柱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型材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第四连接件的连接柱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型材的内侧壁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包括外抵柱和内抵柱,所述外抵柱靠近所述连接盖板的边缘设置,所述内抵柱靠近所述连接盖板的中部设置,且所述外抵柱的高度大于所述内抵柱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均还包括连接凸筋,所述连接凸筋突出设置于所述连接盖板的内板面,且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连接盖板的内板面的外端,所述连接凸筋位于所述连接盖板的内板面的内端;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柱和连接凸筋均插装于所述第一型材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柱和连接凸筋均插装于所述第二型材的顶部;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连接柱和连接凸筋均插装于所述第一型材的底部,所述第四连接件的连接柱和连接凸筋均插装于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上框条、第二型材和下框条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门板的容纳槽,且所述第一型材、上框条、第二型材和下框条的容纳槽相互连通。
CN202321720121.4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 Active CN220319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0121.4U CN220319398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0121.4U CN220319398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9398U true CN220319398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0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0121.4U Active CN220319398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9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19398U (zh) 一种具有内嵌式拉手的拼接式门框结构
US20230114344A1 (en) Hinge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N207988836U (zh) 一种置物柜门板的组装结构
JP2008184835A (ja) 門装置
CN204963377U (zh) 一种铝合金塑料拼接把手及含有其的对开门和冰箱
CN103277960B (zh) 抽屉门体及其安装方法
USD493350S1 (en) Hinge
US20060254796A1 (en) Storage cabinet structure
CN209499558U (zh) 一种拉杆型淋浴房
CN203308185U (zh) 一种分段式拉手结构
CN220226622U (zh) 一种便于更换拉手的门体结构
CN212642478U (zh)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门窗改良结构
CN215255753U (zh) 一种可自由切换芯板的柜门结构
CN201129113Y (zh) 玻璃门框结构
CN201662657U (zh) 眼镜腿的连接装置
KR200346386Y1 (ko) 사물함용 도어 잠금 손잡이
KR200386638Y1 (ko) 가구용 문짝의 문틀 조립 구조
CN214403215U (zh) 一种平凹隐形窗的立柱型材
CN207590630U (zh) 洗碗机门体及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19587370U (zh) 推拉锁
CN219491959U (zh) 一种立式冷藏展示柜门把手
CN211065765U (zh) 一种快装式组合柜
CN212938785U (zh) 橱柜拉篮的装饰盖
CN219101079U (zh) 一种隐藏拉手的门板
CN214365719U (zh) 一种新型柜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