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8780U - 装配式模块化建房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模块化建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8780U
CN220318780U CN202321819948.0U CN202321819948U CN220318780U CN 220318780 U CN220318780 U CN 220318780U CN 202321819948 U CN202321819948 U CN 202321819948U CN 220318780 U CN220318780 U CN 220318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unit
assembly
wallboard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99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光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hengbao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hengbao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hengbao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hengbao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199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8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8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8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模块化建房,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房屋子框架采用直接堆叠的方式,存在建筑结构强度不能达到要求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水泥房单元、墙板单元和梁架单元,其中,水泥房单元的顶部预埋有顶部连接组件,水泥房单元的底部预埋有底部连接组件;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在进行叠加操作时,上方的水泥房单元上的底部连接组件与下方的水泥房单元上的顶部连接组件通过螺母相连接;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在进行平铺操作时,相邻的两个水泥房单元之间连接有墙板单元和/或梁架单元,并在墙板单元和/或梁架单元的上方放置有顶板,形成单元房。

Description

装配式模块化建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模块化建房。
背景技术
水泥活动房是一种以钢筋为骨架,以水泥为填充材料,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组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新概念的环保经济型活动房屋,活动房是先通过磨具制作房屋子框架,然后将房屋子框架组装堆叠成各种户型的建筑,具有造价低廉、拆装方便可多次使用,房屋可工厂化生产的优点,但是目前在房屋子框架堆叠在一起时,多采用直接堆叠的方式,这种堆叠方式使得上下两层的房屋子框架没有固定连接,使建筑结构强度不能达到要求。而且活动房全部采用房屋子框架组装堆叠,增加了建筑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模块化建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房屋子框架采用直接堆叠的方式,存在建筑结构强度不能达到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包括水泥房单元、墙板单元和梁架单元,其中,所述水泥房单元的顶部预埋有顶部连接组件,所述水泥房单元的底部预埋有底部连接组件;
所述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在进行叠加操作时,上方的所述水泥房单元上的所述底部连接组件与下方的所述水泥房单元上的所述顶部连接组件通过螺母相连接;
所述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在进行平铺操作时,相邻的两个所述水泥房单元之间连接有所述墙板单元和/或所述梁架单元,并在所述墙板单元和/或所述梁架单元的上方放置有顶板,形成单元房。
可选地,所述顶部连接组件包括端角架、螺纹钢筋、第一梁钢筋组和第一梁箍筋,所述端角架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梁钢筋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梁钢筋组上套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梁箍筋,所述螺纹钢筋贯穿所述端角架且能与所述底部连接组件通过螺母相连接,所述端角架能与所述墙板单元和/或所述梁架单元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端角架包括L型上板、L型下板、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均位于所述L型上板和所述L型下板两者之间,所述L型上板和所述L型下板均与所述第一支板固定连接,所述L型上板和所述L型下板均与所述第二支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梁钢筋组的端部伸入到所述L型上板和所述L型下板两者的端部之间并固定连接;
所述L型上板的端角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L型下板的端角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螺纹钢筋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一支板靠近所述L型上板的端角处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板靠近所述L型上板的端角处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底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第一交叉板、第二交叉板和梁钢筋,所述第一交叉板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两者之间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第二交叉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板位于所述第一交叉板和所述第二交叉板两者之间;
所述第一平板上设置有第五连接孔,所述顶部连接组件上的螺纹钢筋穿过所述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二平板上设置有第六连接孔,所述第六连接孔与所述梁钢筋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墙板单元的顶部预埋有墙板连接组件,所述墙板单元的底部预埋有底部定位组件,所述顶部连接组件与所述墙板连接组件通过连接边板螺纹连接,所述底部定位组件与所述底部连接组件卡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墙板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工字钢、第二梁钢筋组和第二梁箍筋,所述第二梁钢筋组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工字钢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梁钢筋组上套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梁箍筋;
所述第一工字钢上设置有第七连接孔,所述连接边板上设置有多个第八连接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七连接孔和所述第八连接孔并与螺母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部定位组件包括L型定位板、预埋套、预埋杆和预埋螺栓,所述L型定位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槽和定位孔,所述预埋螺栓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预埋套螺纹连接,所述预埋套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预埋杆穿过所述贯穿孔。
可选地,所述梁架单元的端部预埋有梁头连接组件,所述梁头连接组件与所述顶部连接组件通过连接边板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梁头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工字钢、第三梁钢筋组和第三梁箍筋,所述第三梁钢筋组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梁钢筋组上套设有多个所述第三梁箍筋,所述第二工字钢与所述顶部连接组件通过所述连接边板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水泥房单元上设置有第一窗口和第一门口,所述墙板单元上设置有第二窗口和/或第二门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模块化建房,水泥房单元中预埋有顶部连接组件和底部连接组件,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在进行叠加操作时,上方的水泥房单元上的底部连接组件与下方的水泥房单元上的顶部连接组件通过螺母相连接,在使用水泥填补两者的连接处,顶部连接组件和底部连接组件的连接保证了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稳定性,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强度;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在进行平铺操作时,相邻的两个水泥房单元之间连接有墙板单元和/或梁架单元,并在墙板单元和/或梁架单元的上方放置有顶板,形成单元房,从而可以节省制作水泥房单元的建筑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房屋子框架采用直接堆叠的方式,存在建筑结构强度不能达到要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水泥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顶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端角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底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底部连接组件缺少梁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墙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墙板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底部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底部定位组件的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连接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梁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顶部连接组件、底部连接组件、墙板连接组件和梁头连接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顶部连接组件、底部连接组件和墙板连接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底部连接组件和底部定位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泥房单元;11、顶部连接组件;111、端角架;1111、L型上板;11111、第一连接孔;1112、L型下板;11121、第二连接孔;1113、第一支板;11131、第三连接孔;1114、第二支板;11141、第四连接孔;112、螺纹钢筋;113、第一梁钢筋组;114、第一梁箍筋;12、底部连接组件;121、第一平板;1211、第五连接孔;122、第二平板;1221、第六连接孔;123、第一交叉板;124、第二交叉板;125、梁钢筋;
2、墙板单元;21、墙板连接组件;211、第一工字钢;2111、第七连接孔;212、第二梁钢筋组;213、第二梁箍筋;22、底部定位组件;221、L型定位板;2211、卡接槽;2212、定位孔;222、预埋套;2221、贯穿孔;223、预埋杆;224、预埋螺栓;23、连接边板;231、第八连接孔;
3、梁架单元;31、梁头连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包括水泥房单元1、墙板单元2和梁架单元3,其中,水泥房单元1的顶部预埋有顶部连接组件11,顶部连接组件11的个数为四个,四个顶部连接组件11分布在水泥房单元1的顶部的四个端角,水泥房单元1的底部预埋有底部连接组件12,底部连接组件12的个数为四个,四个底部连接组件12分布在水泥房单元1的底部的四个端角;
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在进行叠加操作时,上方的水泥房单元1上的底部连接组件12与下方的水泥房单元1上的顶部连接组件11通过螺母相连接;
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在进行平铺操作时,相邻的两个水泥房单元1之间连接有墙板单元2和/或梁架单元3,并在墙板单元2和/或梁架单元3的上方放置有顶板,形成单元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模块化建房,水泥房单元1中预埋有顶部连接组件11和底部连接组件12,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在进行叠加操作时,上方的水泥房单元1上的底部连接组件12与下方的水泥房单元1上的顶部连接组件11通过螺母相连接,在使用水泥填补两者的连接处,顶部连接组件11和底部连接组件12的连接保证了装配式模块化建房的稳定性,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强度;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在进行平铺操作时,相邻的两个水泥房单元1之间连接有墙板单元2和/或梁架单元3,并在墙板单元2和/或梁架单元3的上方放置有顶板,形成单元房,从而可以节省制作水泥房单元的建筑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房屋子框架采用直接堆叠的方式,存在建筑结构强度不能达到要求的技术问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顶部连接组件11包括端角架111、螺纹钢筋112、第一梁钢筋组113和第一梁箍筋114,端角架111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一梁钢筋组113固定连接,第一梁钢筋组113包括四个第一梁钢筋,第一梁钢筋组113上套设有多个第一梁箍筋114,第一梁钢筋组113和第一梁箍筋114是为了加强水泥房单元1的建筑结构强度,螺纹钢筋112贯穿端角架111且能与底部连接组件12通过螺母相连接,螺纹钢筋112上设置有螺纹段,螺纹段会穿过端角架111与底部连接组件12通过螺母相连接,端角架111能与墙板单元2和/或梁架单元3相连接,端角架111能与墙板连接组件21和/或梁头连接组件31相连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端角架111包括L型上板1111、L型下板1112、第一支板1113和第二支板1114,第一支板1113和第二支板1114交叉设置,第一支板1113和第二支板1114均位于L型上板1111和L型下板1112两者之间,L型上板1111和L型下板1112均与第一支板1113固定连接,L型上板1111和L型下板1112均与第二支板1114固定连接;
第一梁钢筋组113的端部伸入到L型上板1111和L型下板1112两者的端部之间并固定连接;
L型上板1111的端角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111,L型下板1112的端角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1121,螺纹钢筋112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11121和第一连接孔11111,即螺纹段会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11121和第一连接孔11111与底部连接组件12通过螺母相连接;螺纹钢筋112、第二连接孔11121和第一连接孔11111的个数均为四个。
第一支板1113靠近L型上板1111的端角处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11131,第三连接孔11131可以与第八连接孔231通过螺栓螺母相连接,第二支板1114靠近L型上板1111的端角处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11141,第四连接孔11141可以与第八连接孔231通过螺栓螺母相连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底部连接组件12包括第一平板121、第二平板122、第一交叉板123、第二交叉板124和梁钢筋125,第一交叉板123位于第一平板121和第二平板122两者之间并固定连接,第一交叉板123可以与L型定位板221卡接连接,第二平板122与第二交叉板124固定连接,第二平板122位于第一交叉板123和第二交叉板124两者之间,第一交叉板123和第二交叉板124不重合;
第一平板121上设置有第五连接孔1211,顶部连接组件11上的螺纹钢筋112穿过第五连接孔1211,即螺纹段会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11121、第一连接孔11111和第五连接孔1211,并且在螺纹段上连接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分别位于第一平板121的两侧,第二平板122上设置有第六连接孔1221,第六连接孔1221与梁钢筋125相连接,第五连接孔1211、第六连接孔1221和梁钢筋125的个数均为四个,梁钢筋125的端部会与第二交叉板124的端部相接触,梁钢筋125用来加强水泥房单元1的建筑结构强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墙板单元2的顶部预埋有墙板连接组件21,墙板单元2的底部预埋有底部定位组件22,顶部连接组件11与墙板连接组件21通过连接边板23螺纹连接,底部定位组件22与底部连接组件12卡接连接,用于定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墙板连接组件21包括第一工字钢211、第二梁钢筋组212和第二梁箍筋213,第二梁钢筋组212的端部与第一工字钢211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二梁钢筋组212上套设有多个第二梁箍筋213,第二梁钢筋组212和第二梁箍筋213用来加强墙板单元2的建筑结构强度;
第一工字钢211上设置有第七连接孔2111,连接边板23上设置有多个第八连接孔231,螺栓穿过第七连接孔2111和第八连接孔231并与螺母相连接。在墙板连接组件21与顶部连接组件11进行连接时,需要将第一工字钢211与第一支板1113或第二支板1114相对接,再将连接边板23放在第一工字钢211与第一支板1113两者的侧面,使得部分第八连接孔231与第七连接孔2111对齐,部分第八连接孔231与第三连接孔11131对齐,从而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或将连接边板23放在第一工字钢211与第二支板1114两者的侧面,使得部分第八连接孔231与第七连接孔2111对齐,部分第八连接孔231与第四连接孔11141对齐,从而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底部定位组件22包括L型定位板221、预埋套222、预埋杆223和预埋螺栓224,L型定位板2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槽2211和定位孔2212,第一交叉板123的端部可以伸入到卡接槽2211中,预埋螺栓224穿过定位孔2212与预埋套222螺纹连接,预埋套222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孔2221,预埋杆223穿过贯穿孔2221。预埋套222和预埋杆223是用来加强墙板单元2的建筑结构强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梁架单元3的端部预埋有梁头连接组件31,梁头连接组件31与顶部连接组件11通过连接边板23螺纹连接,墙板连接组件21的结构与梁头连接组件31的结构相一致。梁头连接组件31包括第二工字钢、第三梁钢筋组和第三梁箍筋,第三梁钢筋组的端部与第二工字钢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三梁钢筋组上套设有多个第三梁箍筋,第二工字钢与顶部连接组件11通过连接边板23螺纹连接。在梁头连接组件31与顶部连接组件11进行连接时,需要将第二工字钢与第一支板1113或第二支板1114相对接,再将连接边板23放在第二工字钢与第一支板1113两者的侧面,从而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或将连接边板23放在第二工字钢与第二支板1114两者的侧面,从而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
水泥房单元1上设置有窗口和门口,墙板单元2上设置有窗口和/或门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房单元(1)、墙板单元(2)和梁架单元(3),其中,
所述水泥房单元(1)的顶部预埋有顶部连接组件(11),所述水泥房单元(1)的底部预埋有底部连接组件(12);
所述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在进行叠加操作时,上方的所述水泥房单元(1)上的所述底部连接组件(12)与下方的所述水泥房单元(1)上的所述顶部连接组件(11)通过螺母相连接;
所述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在进行平铺操作时,相邻的两个所述水泥房单元(1)之间连接有所述墙板单元(2)和/或所述梁架单元(3),并在所述墙板单元(2)和/或所述梁架单元(3)的上方放置有顶板,形成单元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组件(11)包括端角架(111)、螺纹钢筋(112)、第一梁钢筋组(113)和第一梁箍筋(114),所述端角架(111)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梁钢筋组(1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梁钢筋组(113)上套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梁箍筋(114),所述螺纹钢筋(112)贯穿所述端角架(111)且能与所述底部连接组件(12)通过螺母相连接,所述端角架(111)能与所述墙板单元(2)和/或所述梁架单元(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角架(111)包括L型上板(1111)、L型下板(1112)、第一支板(1113)和第二支板(1114),所述第一支板(1113)和所述第二支板(1114)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支板(1113)和所述第二支板(1114)均位于所述L型上板(1111)和所述L型下板(1112)两者之间,所述L型上板(1111)和所述L型下板(1112)均与所述第一支板(1113)固定连接,所述L型上板(1111)和所述L型下板(1112)均与所述第二支板(1114)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梁钢筋组(113)的端部伸入到所述L型上板(1111)和所述L型下板(1112)两者的端部之间并固定连接;
所述L型上板(1111)的端角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111),所述L型下板(1112)的端角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1121),所述螺纹钢筋(112)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11121)和所述第一连接孔(11111);
所述第一支板(1113)靠近所述L型上板(1111)的端角处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11131),所述第二支板(1114)靠近所述L型上板(1111)的端角处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11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组件(12)包括第一平板(121)、第二平板(122)、第一交叉板(123)、第二交叉板(124)和梁钢筋(125),所述第一交叉板(123)位于所述第一平板(121)和所述第二平板(122)两者之间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板(122)与所述第二交叉板(1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板(122)位于所述第一交叉板(123)和所述第二交叉板(124)两者之间;
所述第一平板(121)上设置有第五连接孔(1211),所述顶部连接组件(11)上的螺纹钢筋(112)穿过所述第五连接孔(1211),所述第二平板(122)上设置有第六连接孔(1221),所述第六连接孔(1221)与所述梁钢筋(12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单元(2)的顶部预埋有墙板连接组件(21),所述墙板单元(2)的底部预埋有底部定位组件(22),所述顶部连接组件(11)与所述墙板连接组件(21)通过连接边板(23)螺纹连接,所述底部定位组件(22)与所述底部连接组件(12)卡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连接组件(21)包括第一工字钢(211)、第二梁钢筋组(212)和第二梁箍筋(213),所述第二梁钢筋组(21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工字钢(21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梁钢筋组(212)上套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梁箍筋(213);
所述第一工字钢(211)上设置有第七连接孔(2111),所述连接边板(23)上设置有多个第八连接孔(231),螺栓穿过所述第七连接孔(2111)和所述第八连接孔(231)并与螺母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定位组件(22)包括L型定位板(221)、预埋套(222)、预埋杆(223)和预埋螺栓(224),所述L型定位板(2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槽(2211)和定位孔(2212),所述预埋螺栓(224)穿过所述定位孔(2212)与所述预埋套(222)螺纹连接,所述预埋套(222)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孔(2221),所述预埋杆(223)穿过所述贯穿孔(22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架单元(3)的端部预埋有梁头连接组件(31),所述梁头连接组件(31)与所述顶部连接组件(11)通过连接边板(23)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头连接组件(31)包括第二工字钢、第三梁钢筋组和第三梁箍筋,所述第三梁钢筋组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梁钢筋组上套设有多个所述第三梁箍筋,所述第二工字钢与所述顶部连接组件(11)通过所述连接边板(23)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模块化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房单元(1)上设置有第一窗口和第一门口,所述墙板单元(2)上设置有第二窗口和/或第二门口。
CN202321819948.0U 2023-07-11 2023-07-11 装配式模块化建房 Active CN220318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9948.0U CN220318780U (zh) 2023-07-11 2023-07-11 装配式模块化建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9948.0U CN220318780U (zh) 2023-07-11 2023-07-11 装配式模块化建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8780U true CN220318780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1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9948.0U Active CN220318780U (zh) 2023-07-11 2023-07-11 装配式模块化建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8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2424B (zh) 用于预制的体积建筑模块的连接系统和方法
US7882665B2 (en) Construction configuration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steel houses
CN206091045U (zh) 一种波腹芯板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复合墙
CN106193435A (zh) 一种波腹芯板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复合墙
CN201221200Y (zh) 钢制大模板
CN220318780U (zh) 装配式模块化建房
CN112431430B (zh) 梁柱节点的加固保护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US2293431A (en) Separable structure
CN111809868A (zh) 用于构造柱模板的角加固件和模板加固方法
JP5396663B2 (ja) 建材接続構造
CN217557877U (zh) 一种钢-混凝土结合梁柱连接的节点结构
CN115405127A (zh) 一种用于传统木结构加固的内填剪力墙构造及传统木结构
CN205604460U (zh) 基于整体连接件的纯板结构组装房屋
CN205604443U (zh) 基于上下分体连接件的纯板结构组装房屋
CN210046849U (zh) 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钢与高分子材料组合模板
CN207130967U (zh) 装配式建筑复合板材及采用该板材的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
CN108894338B (zh) 一种模块化单元的边柱节点连接装置
JP3175215U (ja) 組み立て家屋
CN214942330U (zh) 建筑工程用组合建筑模板
CN213773968U (zh) 一种环保型装配式指接板木屋墙体
CN213508927U (zh) 一种集装箱房屋框架
CN219992841U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固定拼接结构
CN209556344U (zh) 一种内墙模板
CN213741647U (zh) 一种适用于拼装式砖混结构房屋的组合式柱梁连接结构
CN219045329U (zh) 一种l形构造柱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