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8698U - 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及马桶 - Google Patents

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及马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8698U
CN220318698U CN202321680250.5U CN202321680250U CN220318698U CN 220318698 U CN220318698 U CN 220318698U CN 202321680250 U CN202321680250 U CN 202321680250U CN 220318698 U CN220318698 U CN 220318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outlet
plug
contact surface
liquid
storage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02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炜
陆志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02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8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8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8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及马桶,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包括:上壳及底座,上壳设有连接至储液瓶的出液接头,出液接头设有出液口,出液接头内设有弹性件和堵头,出液口的内侧为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为非平面结构,堵头设置有封堵部,弹性件能够对堵头施加弹性力并使堵头的封堵部抵压至第一接触面,以封堵出液口;底座设有转接座,转接座内设有转接通道,转接座配置有驱动结构,底座与上壳组装时,转接通道的入口能够与出液口对接,驱动结构能够驱动堵头的封堵部远离出液口,以打开出液口,通过上述结构,可减少软管的使用,组装更为方便,拆解时可自动封堵出液口,减少液体滴落的情况发生,方便维修,密封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及马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及马桶。
背景技术
智能马桶行业中绝大部分泡沫盾用的储液瓶都是直接组装在机芯底座上,或者将储液瓶放在机芯顶部开设的槽内,通过软管连接储液瓶与机芯的泡沫盾。这种储液瓶连接结构装配时需要将软管与各接头对接,软管连接效率低下,影响装配的效率;后续维修时,需要打开机芯底座并将管路拉开,发泡液容易滴落到其他部件上,拆装维修过程都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具有拆装维修方便、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马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包括:上壳及底座,上壳设有连接至储液瓶的出液接头,所述出液接头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接头内设有弹性件和堵头,所述出液口的内侧为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为非平面结构,所述堵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对应配置的封堵部,所述弹性件能够对所述堵头施加弹性力并使所述堵头的所述封堵部抵压至所述第一接触面,以封堵所述出液口;底座设有转接座,所述转接座内设有转接通道,所述转接座配置有驱动结构,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组装时,所述转接通道的入口能够与所述出液口对接,所述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堵头的所述封堵部远离所述出液口,以打开所述出液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组装时,转接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出液口对接,出液口打开,储液瓶内的液体正常输出,可减少软管的使用,使得组装更为方便,而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拆开时,堵头由于弹性件的作用力自动封堵出液口,减少液体滴落的情况发生,方便维修,并且由于第一接触面与封堵部采用非平面结构进行接触密封,接触面积相对于传统的平面密封结构更大,密封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液瓶设于所述上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触面为内凹圆球面结构,所述封堵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对应的外凸圆球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液口的外侧为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非平面结构,所述转接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接触面对应的连接配合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接触面为外凸球面结构,所述连接配合结构为与所述第二接触面对应的内凹圆球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转接通道的入口处的顶推杆部,所述转接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出液口对接时,所述顶推杆部能够穿过所述出液口并顶推所述封堵部远离所述出液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液接头包括主体部及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螺纹配合盖装在所述主体部以在所述出液接头内形成出液腔,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端盖并连通所述出液腔,所述出液腔连通至所述储液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堵头设置在所述出液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堵头包括所述封堵部及自所述封堵部向外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出液接头远离所述出液口的一端设置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设有与所述导向部对应的导向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至所述抵接环,另一端抵接至所述堵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液接头内设置有出液腔,所述堵头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出液腔的内壁形成导向结构的外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至所述出液接头,另一端抵接至所述外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液接头内靠近所述出液口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当所述堵头封堵所述出液口时,所述外环部抵接至所述抵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马桶,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方便马桶泡沫盾组件的组装就拆解维修,且不易发生漏液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壳和底座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分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瓶的出液接头位置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瓶的分解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瓶分解时的出液接头位置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壳和底座组装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上壳100、出液接头110、出液口111、第一接触面112、第二接触面113、主体部114、导通口114a、端盖115、出液腔116、抵接环117、导向孔118、抵接部119、弹性件120、堵头130、封堵部140、导向部150、外环部160;
底座200;
转接座300、转接通道301、连接配合结构302、顶推杆部310;
储液瓶900、抽液泵910、进液管920、出液管9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相关技术中,智能马桶中用于泡沫盾的储液瓶是通过软管连接机芯的泡沫盾。这种储液瓶连接结构装配时需要将软管与各接头对接,软管连接效率低下,影响装配的效率;并且后续维修时,需要打开机芯底座并将管路拉开,储液瓶内的发泡液容易滴落到其他部件上,拆装维修过程都比较麻烦。
下面参考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
如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具体实施例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包括:上壳100及底座200,上壳100设有连接至储液瓶900的出液接头110,出液接头110设有出液口111,出液接头110内设有弹性件120和堵头130,出液口111的内侧为第一接触面112,第一接触面112为非平面结构,堵头130设置有与第一接触面112对应配置的封堵部140,弹性件120能够对堵头130施加弹性力并使堵头130的封堵部140抵压至第一接触面112,以封堵出液口111;底座200设有转接座300,转接座300内设有转接通道301,转接座300配置有驱动结构,底座200与上壳100组装时,转接通道301的入口能够与出液口111对接,驱动结构能够驱动堵头130的封堵部140远离出液口111,以打开出液口111。
底座200与上壳100组装时,转接通道301的入口与出液口111对接,出液口111打开,储液瓶900内的液体正常输出,可减少软管的使用,使得组装更为方便,而底座200与上壳100拆开时,堵头130由于弹性件120的作用力自动封堵出液口111,减少液体滴落的情况发生,方便维修,并且由于第一接触面112与封堵部140采用非平面结构进行接触密封,接触面积相对于传统的平面密封结构更大(相同的安装空间时),密封效果更好。
具体的,储液瓶900内装有泡沫液或其他液体(如清洁液),转接通道301外接至液体输出管道,最后连接至机芯的泡沫盾组件或其他机构(如清洁机构),底座200与上壳100组装时,储液瓶900内的液体经出液接头110的出液口111输出转接通道301,然后经转接通道301从液体输出管道送出,底座200与上壳100分离时,出液接头110被自动封堵,无需人工干预,可直接对底座200与上壳100内的机构进行维修,维修方便,而组装时,出液接头110被自动打开,无需另外的连接组装管道,方便生产组装或维修后的组装。
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00还设置有抽液泵910,抽液泵910的入口通过进液管920连接至转接通道301的出口,抽液泵910的出口通过出液管930连通至机芯的泡沫盾组件或其他机构(如清洁机构),通过抽液泵910可提高液体输送的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转接通道301的出口直接连接至出液管,也可满足液体输出的要求。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液瓶900设于上壳100,可将整个储液输出系统集成在底座200与上壳100组成的空腔内,减少管道布置,集成度高。
具体的,储液瓶900固定设置在上壳100,转接座300固定设置在底座200,底座200与上壳100分离时,储液瓶900、出液接头110随上壳100与底座200上的转接座300分离,维修人员维修更为方便。
可以想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液瓶900也可外置,即储液瓶900设置于底座200与上壳100组成的腔体之外,如设置在马桶的其他位置。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液接头110设置于储液瓶900,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具体的,如图4、图6所示,出液接头110包括主体部114及端盖115,端盖115盖装在主体部114以在出液接头110内形成出液腔116,主体部114为储液瓶900的壳体的一部分,即主体部114与储液瓶900为一体结构,主体部114凸起至储液瓶900内,且侧面设置导通口114a,以连通出液腔116与储液瓶900的内腔。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液接头110也可通过组装结构设置于储液瓶900,如通过螺纹配合或通过螺钉安装至储液瓶900。
能够想得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液接头110也可与储液瓶900分离设置,通过管道连通。
如图4、图6、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112为内凹圆球面结构,封堵部140设有与第一接触面112对应的外凸圆球面结构,通过内凹圆球面结构与外凸圆球面结构的配合,增大密封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效果,减少出液接头110在封堵状态下漏液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第一接触面112、封堵部140大致为半球面结构,二者抵接时,能够形成球面密封,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能够想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112还可设置有其他曲面结构或凹凸型的波纹面结构,封堵部140与之对应配置,也可达到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效果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112还可设置为其他非平面结构,如锥形面等。
能够想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液口111的外侧为第二接触面113,第二接触面113为非平面结构,转接通道301的入口处设置有与第二接触面113对应的连接配合结构302,即第二接触面113与连接配合结构302采用非平面结构进行接触密封,接触面积相对于传统的平面密封结构更大(相同的安装空间时),密封效果更好。
如图4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触面113为外凸球面结构,连接配合结构302为与第二接触面113对应的内凹圆球面结构,通过内凹圆球面结构与外凸圆球面结构的配合,增大密封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效果,减少出液接头110与转接座300的连接位置漏液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第二接触面113、连接配合结构302大致为半球面结构,二者抵接时,能够形成球面密封,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能够想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触面113还可设置有其他曲面结构或凹凸型的波纹面结构,连接配合结构302与之对应配置,也可达到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效果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触面113还可设置为其他非平面结构,如锥形面等。
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结构为设置在转接通道301的入口处的顶推杆部310,转接通道301的入口与出液口111对接时,顶推杆部310能够穿过出液口111并顶推封堵部140远离出液口111,从而打开出液口111。
具体的,如图8所示,顶推杆部310自转接通道301内延伸而出,由于出液口111与转接通道301的入口对应配置,使得二者连接时,顶推杆部310能够经出液口111穿入出液接头110内顶推封堵部140。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结构还可为其他结构,如磁性相斥结构,在堵头130和转接座300分别设置磁极相对的磁性件,转接座300与出液接头110对接时,利用同极相斥的原理,驱动堵头130移动。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液接头110包括主体部114及端盖115,端盖115通过螺纹配合盖装在主体部114以在出液接头110内形成出液腔116,出液口111设置在端盖115并连通出液腔116,出液腔116连通至储液瓶900,弹性件120和堵头130设置在出液腔116内,可直接通过旋转端盖115拆装出液接头110,拆装更为方便。
具体的,如图6所示,主体部114设置外螺纹,端盖115设置内螺纹。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将外螺纹设置在端盖115,将内螺纹设置在主体部114,也可实现螺纹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14与端盖115还可通过旋转卡接结构连接。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堵头130包括封堵部140及自封堵部140向外延伸的导向部150,出液接头110远离出液口111的一端设置有抵接环117,抵接环117设有与导向部150对应的导向孔118,以减少堵头130偏离封堵位置的情况发生,提高机构的可靠性。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液接头110内设置有出液腔116,堵头130设置有能够与出液腔116的内壁形成导向结构的外环部160,以减少堵头130偏离封堵位置的情况发生,提高机构的可靠性。
具体的,导向部150与导向孔118可形成上导向结构,外环部160与出液腔116的内壁可形成下导向结构,上、下导向结构配合,可提高堵头130的位移精度,提高机构的可靠性性。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环部160与出液腔116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供液体通过。
可以想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外环部160设置通孔,形成能够供液体通过的通道。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20为压缩弹簧,其一端抵接至抵接环117,另一端抵接至外环部160,以对堵头130产生弹性推力。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弹性件120还可为弹性胶体等,在此不作详述。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液接头110内靠近出液口111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119,当堵头130封堵出液口111时,外环部160抵接至抵接部119,通过外环部160与抵接部119的抵接密封,进一步增加出液口111封堵时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马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可方便马桶泡沫盾组件的组装就拆解维修,且不易发生漏液的情况。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100),设有连接至储液瓶(900)的出液接头(110),所述出液接头(110)设有出液口(111),所述出液接头(110)内设有弹性件(120)和堵头(130),所述出液口(111)的内侧为第一接触面(112),所述第一接触面(112)为非平面结构,所述堵头(130)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面(112)对应配置的封堵部(140),所述弹性件(120)能够对所述堵头(130)施加弹性力并使所述堵头(130)的所述封堵部(140)抵压至所述第一接触面(112),以封堵所述出液口(111);
底座(200),设有转接座(300),所述转接座(300)内设有转接通道(301),所述转接座(300)配置有驱动结构,所述底座(200)与所述上壳(100)组装时,所述转接通道(301)的入口能够与所述出液口(111)对接,所述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堵头(130)的所述封堵部(140)远离所述出液口(111),以打开所述出液口(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瓶(900)设于所述上壳(100);所述出液接头(110)设置于所述储液瓶(9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面(112)为内凹圆球面结构,所述封堵部(140)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面(112)对应的外凸圆球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口(111)的外侧为第二接触面(113),所述第二接触面(113)为非平面结构,所述转接通道(301)的入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接触面(113)对应的连接配合结构(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触面(113)为外凸球面结构,所述连接配合结构(302)为与所述第二接触面(113)对应的内凹圆球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转接通道(301)的入口处的顶推杆部(310),所述转接通道(301)的入口与所述出液口(111)对接时,所述顶推杆部(310)能够穿过所述出液口(111)并顶推所述封堵部(140)远离所述出液口(1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接头(110)包括主体部(114)及端盖(115),所述端盖(115)通过螺纹配合盖装在所述主体部(114)以在所述出液接头(110)内形成出液腔(116),所述出液口(111)设置在所述端盖(115)并连通所述出液腔(116),所述出液腔(116)连通至所述储液瓶(900),所述弹性件(120)和所述堵头(130)设置在所述出液腔(116)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堵头(130)包括所述封堵部(140)及自所述封堵部(140)向外延伸的导向部(150),所述出液接头(110)远离所述出液口(111)的一端设置有抵接环(117),所述抵接环(117)设有与所述导向部(150)对应的导向孔(118)。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接头(110)内设置有出液腔(116),所述堵头(130)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出液腔(116)的内壁形成导向结构的外环部(160);所述出液接头(110)内靠近所述出液口(111)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119),当所述堵头(130)封堵所述出液口(111)时,所述外环部(160)抵接至所述抵接部(119)。
10.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
CN202321680250.5U 2023-06-28 2023-06-28 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及马桶 Active CN220318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0250.5U CN220318698U (zh) 2023-06-28 2023-06-28 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及马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0250.5U CN220318698U (zh) 2023-06-28 2023-06-28 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及马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8698U true CN220318698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5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0250.5U Active CN220318698U (zh) 2023-06-28 2023-06-28 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及马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8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2114B2 (en) All-plastic emulsion pump
CN220318698U (zh) 储液瓶快捷连接结构及马桶
WO2022193831A1 (zh) 一种储液盒的导液结构、添加剂投放模块及洗衣机
CN216923597U (zh) 一种防泄漏快速接头及液冷系统
CN215335046U (zh) 流体连接器
CN115371163A (zh) 一种加湿设备
CN211599815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多孔气动管接头
CN114087446A (zh) 一种防泄漏快速接头及液冷系统
CN212407049U (zh) 一种水泵泵头
CN218419446U (zh) 一种饮水机开关
CN218379739U (zh) 一种加湿设备
US11739849B2 (en) Angle valve structure
CN217301973U (zh) 一种浮动接头
CN219623493U (zh) 用于植保设备的三通接头、接头组件以及植保无人设备
CN106194027B (zh) 可升级一体式无水封自吸水钻
CN214662057U (zh) 一种自关断阀体
CN204964814U (zh) Sc快速连接器
CN217450681U (zh) 一种用于连接喷枪和供应杯的转接螺丝机构
CN220119619U (zh) 自动供液装置与制冰机
CN218552174U (zh) 齿轮泵及皂液机
CN217713739U (zh) 水路切换机构和淋浴龙头
CN218151201U (zh) 进口带外喷燃油泵
CN216317279U (zh) 一种沐浴露节省型泵头
CN218671562U (zh) 一种能够实时监测间歇性注油润滑的注油监测器
CN116149238B (zh) 一种市政管网智能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