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7090U - 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7090U
CN220307090U CN202321303372.2U CN202321303372U CN220307090U CN 220307090 U CN220307090 U CN 220307090U CN 202321303372 U CN202321303372 U CN 202321303372U CN 220307090 U CN220307090 U CN 220307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block
sliding frame
flat cable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33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美红
刘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ind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ind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ind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ind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33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7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7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7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包括基座、上排线块和下排线块,基座的前端设有仿型座,仿型座设有倾斜设置的仿型槽,基座上方设有第一垂向滑动架,第一垂向滑动架设有第一横向滑动架,上排线块设于第一横向滑动架上,上排线块设于仿型槽的上端,基座上方设有第二垂向滑动架,所述第二垂向滑动架设有第二横向滑动架,所述下排线块设于第二横向滑动架上,所述下排线块设于仿型槽的下端;所述上排线块和下排线块在垂直方向错位设置。当仿型座与转子的外壁相抵,此时需绕线的斜槽位于仿型槽两侧,然后上排线块和下排线块于转子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贴合,从而保证漆包线朝预定的位置缠绕。

Description

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子绕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随着电机的发展,转子中的磁感线圈缠绕设备也不断的发展,转子的形状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
如现有设计中一种异形转子的槽位为倾斜设置的,因此无法采用常规的设计对斜槽转子进行缠绕是行业的设计痛点,但是依旧存在不够成熟的问题,例如压线不稳定,铁芯上方和下方的压线不够精密,出现跑线的问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旨在根据斜槽装置实现对线体的导向,同时缠绕紧密,同步性稳定,有效提高绕线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的前端设有仿型座,所述仿型座设有倾斜设置的仿型槽;
上排线块,所述基座上方设有第一垂向滑动架,所述第一垂向滑动架设有第一横向滑动架,所述上排线块设于第一横向滑动架上,所述上排线块设于仿型槽的上端;
下排线块,所述基座上方设有第二垂向滑动架,所述第二垂向滑动架设有第二横向滑动架,所述下排线块设于第二横向滑动架上,所述下排线块设于仿型槽的下端;
所述上排线块和下排线块在垂直方向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实际的绕线过程中,绕线机构带动漆包线绕于转子预定的位置,因为转子的斜槽结构,因此在实际安装中,转子先固定于治具上,另外的机构带动仿型座与转子的外壁相抵,此时需绕线的斜槽位于仿型槽的两侧,然后上排线块和下排线块于转子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贴合,从而保证漆包线朝预定的位置缠绕(该绕线方法可参考现有技术),因为在绕线过程中,线圈的厚度以及半径是变化的,因此通过第一垂向滑动架和第二垂向滑动架控制漆包线的厚度以及夹持导线稳定(例如有些产品需要绕线多重),在绕线时,通过第一横向滑动架和第二横向滑动架控制上排线块和下排线块的前后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有产品后立体示意图;
图4为仿型座和转子视角一示意图;
图5为仿型座和转子视角二示意图;
图6为仿型座示意图。
图中,1为基座,11为开合座,12为滑动槽,2为仿型座,21为仿型槽,31为上排线块,32为下排线块,41为第一垂向滑动架,42为第二垂向滑动架,51为第一横向滑动架,52为第二横向滑动架,61为第一导向部,62为第二导向部,71为第一导滑部,72为第二导滑部,81为第一钩部,82为第二钩部,911为第一导向轮,912为第二导向轮,921为第一斜面,922为第二斜面,100为转子,101为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垂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包括:
基座1,所述基座1的前端设有仿型座2,所述仿型座2设有倾斜设置的仿型槽21;
上排线块31,所述基座1上方设有第一垂向滑动架41,所述第一垂向滑动架41设有第一横向滑动架51,所述上排线块31设于第一横向滑动架51上,所述上排线块31设于仿型槽21的上端;
下排线块32,所述基座1上方设有第二垂向滑动架42,所述第二垂向滑动架42设有第二横向滑动架52,所述下排线块32设于第二横向滑动架52上,所述下排线块32设于仿型槽21的下端;
所述上排线块31和下排线块32在垂直方向错位设置。
在实际的绕线过程中,绕线机构(未图示)带动漆包线绕于转子100预定的位置,因为转子100的斜槽结构101,因此在实际安装中,转子100先固定于治具上,另外的机构带动仿型座2与转子100的外壁相抵,此时需绕线的斜槽101位于仿型槽21的两侧,然后上排线块31和下排线块32于转子10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贴合,从而保证漆包线朝预定的位置缠绕(该绕线方法可参考现有技术),因为在绕线过程中,线圈的厚度以及半径是变化的,因此通过第一垂向滑动架41和第二垂向滑动架42控制漆包线的厚度以及夹持导线稳定(例如有些产品需要绕线多重),在绕线时,通过第一横向滑动架51和第二横向滑动架52控制上排线块31和下排线块32的前后运动。
具体地,所述基座1为中部设有滑动槽12的框体,所述开合座11设于滑动槽12内。
更具体地,所述仿型座2位于仿型槽21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导向部61和第二导向部62,所述上排线块31设有与第一导向部61相配合的第一导滑部71,所述下排线块32设有与第二导向部62相配合的第二导滑部72,从而实现对上排线块31和下排线块32的前后纵向以及垂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61和第二导向部62为凹设的导槽,所述第一导滑部71和第二导滑部72为伸入导槽的导滑块,当然导滑块也可以设置在仿型槽21的位置,导槽也可以设置在上排线块31和下排线块32的位置,即位置对调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仿型槽21位于上排线块31和下排线块32衔接的位置分别凸设有第一钩部81和第二钩部82,起到导向和勾线的作用,避免脱线,保证高速绕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排线块31倾斜设置于第一横向滑动架51上,所述下排线块倾斜设置于第二横向滑动架52上,从而与斜槽相配合,实现对漆包线的导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向滑动架51包括第一横向导轨以及滑动安装于第一横向导轨的第一横向滑块;所述第二横向滑动架52包括第二横向导轨以及滑动安装于第二横向导轨的第二横向滑块。当然在实际的设计中也可以采用导向杆的结构或丝杠结构。
具体地,所述第一垂向滑动架41包括第一垂向导轨以及滑动安装于第一垂向导轨的第一垂向滑块;所述第二垂向滑动架42包括第二垂向导轨以及滑动安装于第二垂向导轨的第二垂向滑块。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垂向滑块和第二垂向滑块分别设有第一导向轮911和第二导向轮912,所述第一导向轮911和第二导向轮912分别与开合座11相抵,并可驱使第一导向轮911和第二导向轮912垂向移动,从而控制上排线块31和下排线块32的垂向移动,即可控制上排线块31和下排线块32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位置之间移动。
具体地,所述开合座11设有与第一导向轮911和第二导向轮912相配合的第一斜面921和第二斜面922,结构简单,并可驱动上排线块31和下排线块32的同步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的前端设有仿型座,所述仿型座设有倾斜设置的仿型槽;
上排线块,所述基座上方设有第一垂向滑动架,所述第一垂向滑动架设有第一横向滑动架,所述上排线块设于第一横向滑动架上,所述上排线块设于仿型槽的上端;
下排线块,所述基座上方设有第二垂向滑动架,所述第二垂向滑动架设有第二横向滑动架,所述下排线块设于第二横向滑动架上,所述下排线块设于仿型槽的下端;
所述上排线块和下排线块在垂直方向错位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中部设有滑动安装的开合座,所述基座为中部设有滑动槽的框体,所述开合座设于滑动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型座位于仿型槽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上排线块设有与第一导向部相配合的第一导滑部,所述下排线块设有与第二导向部相配合的第二导滑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为凹设的导槽,所述第一导滑部和第二导滑部为伸入导槽的导滑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型槽位于上排线块和下排线块衔接的位置的两侧分别凸设有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线块倾斜设置于第一横向滑动架上,所述下排线块倾斜设置于第二横向滑动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滑动架包括第一横向导轨以及滑动安装于第一横向导轨的第一横向滑块;
所述第二横向滑动架包括第二横向导轨以及滑动安装于第二横向导轨的第二横向滑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向滑动架包括第一垂向导轨以及滑动安装于第一垂向导轨的第一垂向滑块;
所述第二垂向滑动架包括第二垂向导轨以及滑动安装于第二垂向导轨的第二垂向滑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向滑块和第二垂向滑块分别设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分别与开合座相抵,并可驱使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垂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座设有与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相配合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CN202321303372.2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 Active CN220307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3372.2U CN220307090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3372.2U CN220307090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7090U true CN220307090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5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3372.2U Active CN220307090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7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25967U (zh) 一种铜杆矫直装置
CN220307090U (zh) 一种斜槽转子跨极绕线机构
JP2004514386A (ja) リニアモータ導線を敷設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11742931U (zh) 一种一体成型超薄电感绕线机用排线装置
CN106378733B (zh) 滤波器的支撑头及滤波器的夹具
CN215578196U (zh) 一种高频变压器线圈自动绕线机
CN203562910U (zh) 绕线模具的驱动组件
CN212424986U (zh) 一种线缆自动收卷系统
CN220307088U (zh) 一种线圈绕线机构
CN220629135U (zh) 一种漆包线进线机构
CN216145503U (zh) 一种软磁铁芯绕线机构
CN219258807U (zh) 一种微型变压器定位移动装置
CN216412876U (zh) 一种具有防跳线功能的绕线机
CN217607677U (zh) 一种电机定子生产用绕线压紧装置
CN216849648U (zh) 绕线机用条形线圈铁芯固定模具
CN112583215B (zh) 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
CN219885336U (zh) 一种绕线机的张力机构
CN216794813U (zh) 一种定子铁芯绕线工装
CN219309904U (zh) 一种带有固定功能的金属工件弯折机
CN213340072U (zh) 一种高效的绕线模板线圈绕线机
CN220144391U (zh) 一种型材整形校直机构
CN213845021U (zh) 一种三针式直条绕线机的张紧装置
CN213341947U (zh) 一种新型电机绕线机
CN220457248U (zh) 转子线圈铜线预制件及其与转子铁芯的自动装配机构
CN216414135U (zh) 一种可调式电机绕线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