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1855U - 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1855U
CN220301855U CN202322347696.2U CN202322347696U CN220301855U CN 220301855 U CN220301855 U CN 220301855U CN 202322347696 U CN202322347696 U CN 202322347696U CN 220301855 U CN220301855 U CN 220301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square column
belt pulley
clamp
top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76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雄
李晨昊
卞昊
张贺
张艳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c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c filed Critical Fourt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c
Priority to CN2023223476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1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1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1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包括底座、方柱和卡箍,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方柱,所述方柱的外壁设置有卡箍,所述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座顶端的升降构件;其中,所述升降构件用于对卡箍进行支撑升降。该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通过支撑框、第一皮带轮和第一皮带的配合工作,达到了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第二皮带轮和第二皮带的配合工作,达到了带动另一侧的皮带轮转动,通过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轮和第二皮带的配合工作,达到了带动支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支板上下移动,通过上诉构件的配合工作,达到了方便安装和调节两组卡箍的距离。

Description

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目前的建筑工地在对方柱施工时需要使用卡箍对方柱进行加固,在安装卡箍时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对卡箍安装,同时在安装卡箍时需要调节两组卡箍的距离,这样不仅浪费施工资源,且在调节两组卡箍距离时需要用到工具对卡箍进行调节,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建筑工地在对方柱施工时需要使用卡箍对方柱进行加固,在安装卡箍时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对卡箍安装,同时在安装卡箍时需要调节两组卡箍的距离,这样不仅浪费施工资源,且在调节两组卡箍距离时需要用到工具对卡箍进行调节,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包括底座、方柱和卡箍,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方柱,所述方柱的外壁设置有卡箍,所述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座顶端的升降构件;其中,所述升降构件用于对卡箍进行支撑升降。
优选的,为了方便安装调试卡箍的距离,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构件;
所述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一皮带转动,所述第一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所述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二皮带转动,所述第二皮带带动另一端的皮带轮转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孔内壁设置的螺纹和支杆外壁底端的螺纹带动支杆向上移动,所述支杆带动支板向上移动,所述支板带动卡箍向上移动调节卡箍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轮的顶端设置有转盘。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部设置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支杆的底端外壁设置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支板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通过支撑框、第一皮带轮和第一皮带的配合工作,达到了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第二皮带轮和第二皮带的配合工作,达到了带动另一侧的皮带轮转动,通过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轮和第二皮带的配合工作,达到了带动支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支板上下移动,通过上诉构件的配合工作,达到了方便安装和调节两组卡箍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方柱,3、卡箍,4、升降构件,401、支撑框,402、第一皮带轮,403、支杆,404、第一皮带,405、第二皮带轮,406、第二皮带,407、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包括底座1、方柱2和卡箍3,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方柱2,方柱2的外壁设置有卡箍3,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还包括:升降构件4可拆卸设置在底座1的顶端;其中,升降构件4用于对卡箍3进行支撑升降。
具体的,升降构件4包括:支撑框401、第一皮带轮402、支杆403、第一皮带404、第二皮带轮405、第二皮带406和支板407;
支撑框401贴合设置在底座1的顶端;第一皮带轮402转动设置在支撑框401的顶端右侧背部;支杆403转动设置在支撑框401的内部四角,且支杆403的底端外壁螺纹设置有第一皮带轮402,支杆403用于支撑支板407;第一皮带404缠绕设置在第一皮带轮402的外壁顶端,第一皮带404用于带动第二皮带轮405转动;第二皮带轮405缠绕设置在第一皮带404的内壁,第二皮带轮405用于带动第二皮带406转动;第二皮带406缠绕设置在第二皮带轮405的外壁底端,第二皮带406用于带动另一侧的皮带轮转动;支板407转动设置在支杆403的顶端,支板407用于支撑卡箍3;其中,支撑框401用于支撑第一皮带轮402,第一皮带轮402用于带动第一皮带404转动,第一皮带轮402的顶端设置有转盘,第一皮带轮402和第二皮带轮405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部设置有螺纹,支杆403的底端外壁设置有螺纹,支板407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垫。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当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开始使用时,使用者先将升降构件4中的支撑框401放置到方柱2的外壁,然后将卡箍3放置到支板407的顶端,然后通过第一皮带轮402顶端的转盘带动第一皮带轮402转动,第一皮带轮402带动第一皮带404转动,第一皮带404带动第二皮带轮405转动,第二皮带轮405带动第二皮带406转动,第二皮带406带动另一端的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402和第二皮带轮405转动通过第一皮带轮402和第二皮带轮405通孔内壁设置的螺纹和支杆403外壁底端的螺纹带动支杆403向上移动,支杆403带动支板407向上移动,支板407带动卡箍3向上移动调节卡箍3之间的距离,使用者将卡箍3卡紧后,向前移动支撑框401,支撑框401带动支杆403向前移动,支杆403带动支板407向前移动,然后使用者将支撑框401放置到卡箍3的顶端,然后安装下一层的卡箍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包括底座(1)、方柱(2)和卡箍(3),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方柱(2),所述方柱(2)的外壁设置有卡箍(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还包括:
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座(1)顶端的升降构件(4);
其中,所述升降构件(4)用于对卡箍(3)进行支撑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构件(4)包括:
贴合设置在所述底座(1)顶端的支撑框(401);
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框(401)顶端右侧背部的第一皮带轮(402);
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框(401)内部四角的支杆(403),且所述支杆(403)的底端外壁螺纹设置有第一皮带轮(402);
缠绕设置在所述第一皮带轮(402)外壁顶端的第一皮带(404);
缠绕设置在所述第一皮带(404)内壁的第二皮带轮(405);
缠绕设置在所述第二皮带轮(405)外壁底端的第二皮带(406);
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杆(403)顶端的支板(407);
其中,所述支撑框(401)用于支撑第一皮带轮(402),所述第一皮带轮(402)用于带动第一皮带(404)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轮(402)的顶端设置有转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轮(402)和第二皮带轮(405)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部设置有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403)的底端外壁设置有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407)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垫。
CN202322347696.2U 2023-08-31 2023-08-31 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 Active CN220301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7696.2U CN220301855U (zh) 2023-08-31 2023-08-31 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7696.2U CN220301855U (zh) 2023-08-31 2023-08-31 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1855U true CN220301855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6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7696.2U Active CN220301855U (zh) 2023-08-31 2023-08-31 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1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08799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可伸缩的钢结构斜拉撑
CN220301855U (zh) 方柱卡箍件加固结构
CN214302988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CN219196719U (zh) 一种进水塔施工悬挑支撑模板
CN218561044U (zh) 一种用于安装模板的作业平台
CN21658771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模板支架装置
CN216921591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线缆支杆
CN215803206U (zh) 框架柱模板结构
CN214162879U (zh) 一种通用型水轮机接力器快速检修平台
CN108979094A (zh) 一种建筑用贴外墙砖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1681829U (zh) 一种便于准确对接的起重机部件安装辅助装置
CN219011979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快速建造用固定装置
CN219011906U (zh)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模板
CN219653442U (zh) 一种混凝土施工用振动设备
CN216840628U (zh) 一种用于稳定模板的模板支架结构
CN21986367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定位结构
CN213927641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用支撑结构
CN220925877U (zh) 一种钢绞线放料设备
CN214275392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
CN21271592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悬挑板的支撑架
CN219431305U (zh) 一种施工架
CN218912353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用的加固装置
CN219931612U (zh) 一种新型阳角斜拉索
CN219098488U (zh) 便于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及定位安装的辅助机具
CN220353444U (zh) 一种复合板幕墙安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