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3895U - 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3895U
CN220293895U CN202321041777.3U CN202321041777U CN220293895U CN 220293895 U CN220293895 U CN 220293895U CN 202321041777 U CN202321041777 U CN 202321041777U CN 220293895 U CN220293895 U CN 220293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negative pressure
tube
polyethylene foam
external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17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毅
张泽远
赵峥峥
陈堃城
梁晓锋
梁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N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ANN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N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ANN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3210417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3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3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3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引流装置领域的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VSD敷料、半透膜和吸盘,VSD敷料包括聚乙烯泡沫和引流通路,引流通路上设有若干通孔,引流通路位于聚乙烯泡沫中部,半透膜为聚氨酯半透膜;吸盘上连通有引流管,引流管上连通有冲洗管和负压泵。将VSD敷料贴于创面表面,采用半透膜封闭创面,在创面中部的半透膜上开孔,将吸盘覆盖在其上面,通过负压泵的作用将液体通过引流管吸出,利用冲洗管能够便于对创面进行冲洗。由此提高了VSD装置引流效果,克服常规VSD材料因吸引负压过大、导致聚乙烯泡沫被挤压使其密度过大而致VSD材料通透性变差所导致的引流效果不佳或失效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引流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近年来医疗领域重点关注的引流技术改革,最初主要是处理复杂性软组织缺损创面及创面感染坏死等创伤。我国最初是在1994年引入国内,该技术日渐成熟,并成为外科医师治疗所推崇的一种新技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一种通过覆盖生物材料(VSD材料)及半透性生物薄膜形成负压密闭腔隙,外接引流管吸引创面引流物的医疗技术。这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外置式)和用于深部引流(内置式)的全新治疗方法。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目前广泛应用于骨科、皮肤科、普外科、烧伤科、整形科的临床治疗,对皮肤软组织缺损、慢性骨髓炎、术后深部感染、糖尿病足、压疮、植皮术后、烧伤创面等创面的治疗,疗效显著。
该技术具有全封闭、高负压两大优势;利用高度可塑性医用聚乙烯泡沫,置于创面内或创面表面,以具有生物活性的半透性生物薄膜(聚氨酯半透膜)充分封闭创面,引流管出口连接高负压装置,形成一个高效的引流体系。VSD负压引流术中负压能够将创面组织水肿清除,使局部血液加快,使创面微循环得到改善,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引流期间,在创面覆盖聚乙烯泡沫敷料,并且运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可以隔绝深处组织与创面,抑制细菌繁殖;给予患者全方位、高负压引流,能够使创面坏死组织聚集和脓性渗出物减少,减少创伤积液,使伤口愈合速度加快;使用时无需经常换药,可减轻工作量。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8079391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创面装置,包括负压海绵、密封单元、吸盘、引流管、冲洗管,引流通道,负压海绵设置于创面的上方,密封单元设置在负压海绵与吸盘的上表面,吸盘包括底盘、与引流管连接的连接头,底盘的底部设有通孔,连接头内部与通孔相连通,连接头穿过密封单元的圆孔,连接头为钝角接头,冲洗管与引流管的侧壁相连通,沿底盘的底部周向固定设有多个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与通孔相连通,引流通道设有多个引流孔;其中负压海绵由上至下分别为止血层、防粘结层、支架层、止血层、防粘结层;能够有效起到止血、抗菌作用。
该装置或其他装置中的VSD临床运用过程中已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常规的外置式VSD装置所用的聚乙烯泡沫因过于柔软,当吸引的负压过大时(在允许的压力内),聚乙烯泡沫因被过度挤压致其密度过大、泡沫材料孔径变小、通透性变差导致引流效果不佳或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聚乙烯泡沫因被过度挤压致其密度过大、泡沫材料孔径变小、通透性变差导致引流效果不佳或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以提高VSD装置引流效果,克服常规VSD材料因吸引负压过大、导致聚乙烯泡沫被挤压使其密度过大而致VSD材料通透性变差所导致的引流效果不佳或失效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VSD敷料、半透膜和吸盘,VSD敷料包括聚乙烯泡沫和引流通路,引流通路上设有若干通孔,引流通路位于聚乙烯泡沫中部;吸盘上连通有引流管,引流管上连通有冲洗管和负压泵。
采用上述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当患者需要进行引流时,先进行彻底清创(或扩创),去除坏死或污染严重的组织,将污染伤口变成相对清洁创口,根据创面大小、形状修剪或拼接VSD敷料,并将其贴于创面表面,边缘和周围正常皮肤简单缝合固定;采用半透膜封闭创面,在创面中部的半透膜上开一个直径1-2cm的孔,将吸盘覆盖在其上面,连接负压泵,调整负压吸引力在20~40kPa之间,以VSD敷料明显瘪陷、薄膜下无肉眼可见液体积聚时为度,引流装置放置时间5-7天。此时通过负压泵的作用将液体通过引流管吸出,利用冲洗管能够便于对创面进行冲洗。由此提高了VSD装置引流效果,克服常规VSD材料因吸引负压过大、导致聚乙烯泡沫被挤压使其密度过大而致VSD材料通透性变差所导致的引流效果不佳或失效问题。
进一步,聚乙烯泡沫长15cm、宽12cm、高2cm;引流通路长10cm、宽5cm、高0.5cm。
有益效果:引流通路的长宽高小于聚乙烯泡沫能够使引流通路完全置于聚乙烯泡沫内,
进一步,该聚乙烯泡沫密度为0.01-0.1g/cm3,该聚乙烯泡沫孔隙率大于90%,该聚乙烯泡沫压缩强度为5-100kPa,该聚乙烯泡沫形状恢复率大于80%,该聚乙烯泡沫吸水率小于1%。
有益效果:使用该参数的聚乙烯泡沫,使其具有高度可塑性,避免当吸引的负压过大时(在允许的压力内),聚乙烯泡沫因被过度挤压致其密度过大、泡沫材料孔径变小、通透性变差导致引流效果不佳或失效。
进一步,冲洗管远离引流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与冲洗管连通,连接环上设有盖帽。
有益效果:连接环上设置盖帽可以有效地防止灰尘、细菌、病毒等物质进入连接环内部,减少感染风险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盖帽可以防止连接环内部的液体外溢和污染物沾染外表面,有助于保持设备和场所的清洁卫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进一步,引流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套设于内管外,内管上设有若干分流孔,内管与外管通过分流孔连通;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辅助块,外管内壁上的辅助块与内管外壁上的辅助块交错布置。
有益效果:以内管和外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引流,避免使用单一引流管出现堵塞而需更换引流管的问题,当浓液中存在大颗粒物或者残留的粘稠组织经过内管和外管之间时,冲撞辅助块,并且液体在流动时,能够带动辅助块进行一定的晃动,此时交错的辅助块能够对其进行一定的揉搓和碾压,便于将大颗粒物或者残留的粘稠组织分解,便于医疗废弃物的集中收集和处理,降低了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进一步,冲洗管上套设有调速器。
有益效果:可以方便地调节液体流速和压力,在操作时更容易控制、调整和维持适当的冲洗效果;适当调节液体流速和压力,可以减少对肌肤和组织的刺激和损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通过调节液体流速和压力,可以避免过快或过缓的流速和过高的压力,从而减少因误操作引起的不良影响和并发症的风险。
进一步,引流管上套设有辅助环,辅助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辅助环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的卡板。
有益效果:当需要将引流管进行固定时,可将卡板卡合于病床扶手或其他地方,由此便于对其进行收纳,避免它被拉扯或绊倒,并减少松脱或漏液的风险,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
进一步,卡板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层。
有益效果:橡胶层能够增大卡板内侧的摩擦力,便于卡板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流管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流通路部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VSD敷料1、半透膜2、吸盘3、聚乙烯泡沫4、引流通路5、引流管7、冲洗管8、连接环9、盖帽10、外管11、内管12、分流孔13、辅助块14、调速器15、辅助环16、连接杆17、卡板18、橡胶层19、负压泵20。
实施例一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
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VSD敷料1、半透膜2和吸盘3,VSD敷料1包括聚乙烯泡沫4和引流通路5,聚乙烯泡沫4由可塑的医用聚乙烯泡沫4制成,该聚乙烯泡沫4密度为0.01-0.1g/cm3,该聚乙烯泡沫4孔隙率大于90%,该聚乙烯泡沫4压缩强度为5-100kPa,该聚乙烯泡沫4形状恢复率大于80%,该聚乙烯泡沫4吸水率小于1%。引流通路5由聚乙烯塑料构成,聚乙烯泡沫4长15cm、宽12cm、高2cm;引流通路5长10cm、宽5cm、高0.5cm。引流通路5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引流通路5位于聚乙烯泡沫4中部,半透膜2为聚氨酯半透膜2;吸盘3中部连通有引流管7,引流管7上连通有冲洗管8和负压泵20。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患者需要进行引流时,先进行彻底清创(或扩创),去除坏死或污染严重的组织,将污染伤口变成相对清洁创口,根据创面大小、形状修剪或拼接VSD敷料1,并将其贴于创面表面,边缘和周围正常皮肤简单缝合固定;采用半透膜2封闭创面,在创面中部的半透膜2上开一个直径1-2cm的孔,将吸盘3覆盖在其上面,连接负压泵20,调整负压吸引力在20~40kPa之间,以VSD敷料1明显瘪陷、薄膜下无肉眼可见液体积聚时为度,引流装置放置时间5-7天。此时通过负压泵20的作用将液体通过引流管7吸出,利用冲洗管8能够便于对创面进行冲洗。由此提高了VSD装置引流效果,克服常规VSD材料因吸引负压过大、导致聚乙烯泡沫4被挤压使其密度过大而致VSD材料通透性变差所导致的引流效果不佳或失效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冲洗管8远离引流管7一端粘接固定有连接环9,连接环9与冲洗管8连通,连接环9上螺纹配合有盖帽10。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连接环9上设置盖帽10可以有效地防止灰尘、细菌、病毒等物质进入连接环9内部,减少感染风险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盖帽10可以防止连接环9内部的液体外溢和污染物沾染外表面,有助于保持设备和场所的清洁卫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引流管7包括外管11和内管12,外管11套设于内管12外,内管12上开设有若干分流孔13,内管12与外管11通过分流孔13连通;外管11内壁和内管12外壁上均粘接固定有若干辅助块14,外管11内壁上的辅助块14与内管12外壁上的辅助块14交错布置。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以内管12和外管11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引流,避免使用单一引流管7出现堵塞而需更换引流管7的问题,当浓液中存在大颗粒物或者残留的粘稠组织经过内管12和外管11之间时,冲撞辅助块14,并且液体在流动时,能够带动辅助块14进行一定的晃动,此时交错的辅助块14能够对其进行一定的揉搓和碾压,便于将大颗粒物或者残留的粘稠组织分解,便于医疗废弃物的集中收集和处理,降低了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冲洗管8上套设有调速器15。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可以方便地调节液体流速和压力,在操作时更容易控制、调整和维持适当的冲洗效果;适当调节液体流速和压力,可以减少对肌肤和组织的刺激和损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通过调节液体流速和压力,可以避免过快或过缓的流速和过高的压力,从而减少因误操作引起的不良影响和并发症的风险。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引流管7上套设有辅助环16,辅助环16上粘接固定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远离辅助环16一端粘接固定有弧形的卡板18。卡板18内侧粘接固定有橡胶层19。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需要将引流管7进行固定时,可将卡板18卡合于病床扶手或其他地方,由此便于对其进行收纳,避免它被拉扯或绊倒,并减少松脱或漏液的风险,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橡胶层19能够增大卡板18内侧的摩擦力,便于卡板18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VSD敷料、半透膜和吸盘,VSD敷料包括聚乙烯泡沫和引流通路,引流通路上设有若干通孔,引流通路位于聚乙烯泡沫中部;吸盘上连通有引流管,引流管上连通有冲洗管和负压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聚乙烯泡沫长15cm、宽12cm、高2cm;引流通路长10cm、宽5cm、高0.5c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聚乙烯泡沫密度为0.01 - 0.1 g/cm³,该聚乙烯泡沫孔隙率大于90%,该聚乙烯泡沫压缩强度为5 - 100kPa,该聚乙烯泡沫形状恢复率大于80%,该聚乙烯泡沫吸水率小于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冲洗管远离引流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与冲洗管连通,连接环上设有盖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套设于内管外,内管上设有若干分流孔,内管与外管通过分流孔连通;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辅助块,外管内壁上的辅助块与内管外壁上的辅助块交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冲洗管上套设有调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流管上套设有辅助环,辅助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辅助环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的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板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层。
CN202321041777.3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Active CN220293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1777.3U CN220293895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1777.3U CN220293895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3895U true CN220293895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6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1777.3U Active CN220293895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3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04436B2 (ja) 装置
EP3661448B1 (en) Systems for wound debridement
JP5385406B2 (ja) デブリドマン機構を用いる減圧治療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RU2261692C2 (ru) Съемная повязка на рану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временного закрытия и дренирования открытой раны
JP2935743B2 (ja) 灌注包帯
JP6282693B2 (ja) 減圧治療および創面切除用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DE102005021292B4 (de) Wundverband zur Behandlung von Wunden
CN211326142U (zh) 一种封闭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系统
EP3689305B1 (en)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dressing and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reatment device
KR20060096067A (ko) 창상 세정 기기 인-시투
JP2009508549A (ja) 装置
JP2010274124A (ja) 骨格を備えた創傷洗浄装置
KR20160147719A (ko) 상처 치료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22506830A (ja) 創傷床マクロ変形の洗浄を可能にする突出層を有するドレッシング
JP2001314479A (ja) 創傷面洗浄活性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創傷面洗浄活性化システム
CN105596146B (zh) 一种压缩负压真空系统
JP2005334188A (ja) 損傷組織治療装置及び損傷組織治療用パッド
EP2714122B1 (en) Negative pressure device for treating wounds
CN220293895U (zh) 一种外置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DE102004053166B4 (de) Vakuum-assistiertes Drainagesystem
CN111529776A (zh) 一种蜂巢状多腔防堵防塌陷可冲洗创面引流装置
JP2005102790A (ja) 創傷被覆材
CN215386250U (zh) Vsd负压灌洗引流循环护创装置
CN215023094U (zh) 一种外科缺损创面感染护理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220213566U (zh) 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