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0898U - 液冷板和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液冷板和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0898U
CN220290898U CN202321250349.1U CN202321250349U CN220290898U CN 220290898 U CN220290898 U CN 220290898U CN 202321250349 U CN202321250349 U CN 202321250349U CN 220290898 U CN220290898 U CN 220290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iler
vortex
battery pack
alo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503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东
姚晏龙
陈小源
梁绍泽
罗培文
王辉煌
王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503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0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0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0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冷板,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板体以及开设于第一板体的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子流道;子流道包括扰流段,扰流段沿子流道的第一方向设置;沿第一方向将冷却液流道平分的线为分界线;沿第二方向从分界线向两侧延伸,相邻子流道中的扰流段的长度依次递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分界线对应于电池包的中间部分,分界线附近的扰流段长度较长,远离分界线的扰流段长度较短。梯次设置的扰流段有效地将电池包中心部分和边缘部位划分,有效均匀电池包中心部位的散热速率和电池包边缘部位的散热速率均匀,降低了电池包内部的温差,具有增强电池包热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液冷板和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板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包在充放电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和疏导,对电池包寿命和安全性形成严重威胁,甚至造成热失控。因此,电池包的热管理引起广泛的重视。
电池包的热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分为风冷、液冷和冷媒直冷。鉴于目前电动汽车普遍采用大容量的电池包,电池包的峰值充放电功率和电流都很大,因此,液冷方式以其散热均衡,性能稳定而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电池包的核心组件液冷板具有冷却等多种作用,液冷板多采用宽度相同的蛇形流道或者集流排式流道,通过为电池包均匀供给冷却液,以调节电池包的温度。
然而,电池包边缘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且电池包中心部位容易受到电池组或电芯之间聚集的热量的影响,因此,电池包边缘的散热速率和电池包中心部位的散热速率不一致,导致电池包内部温差较大,致使每个电芯的充放电效率不同,从而降低电池组性能。当电池包温度分布严重不均,可能会出现潜在的热稳定性问题,例如容量衰减、热失控和起火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冷板和电池包,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散热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板,包括:第一板体;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开设于第一板体,冷却液流道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子流道,多个子流道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子流道包括扰流段,扰流段沿子流道的第一方向设置;沿第一方向将冷却液流道划分的线为分界线;沿第二方向从分界线向两侧延伸,相邻子流道中的扰流段的长度依次递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板体开设有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的设置可以使得冷却液在冷却液流道中流动,以使液冷板对电池包进行冷却,从而使电池包的工作温度保持适宜,提高电池包的工作性能。其中,冷却液流道包括多个子流道,多个子流道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同时,多个子流道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在第一板体和电池包完全抵接的情况下,子流道可以布满液冷板,以增大子流道和电池包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多个子流道之间可以依次贯通,也可以并联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此外,子流道包括扰流段,扰流段的设置用于增强冷却液激荡,以提升热传递的效率。冷却液流道的分界线为沿第一方向将冷却液流道划分为两部分的线,分界线两侧的子流道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界线两侧的子流道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样的,分界线两侧的扰流段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界线两侧的扰流段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沿第二方向从分界线向两侧延伸,相邻子流道中的扰流段的长度依次递减,以形成冷却液的梯次加速,有效增加热量传递的速率。在实际应用中,分界线的位置对应于电池组的中间部分,为了使得扰流段的设置对应于电池组的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在分界线附近的扰流段长度较长,远离分界线的扰流段长度较短,长度较长的扰流段相较于长度较短的扰流段能够增强冷却液激荡,以提升热传递的效率。在实际应用中,电池组的中间部分抵接于冷却液流道的分界线附近,电池组的边缘部分抵接于冷却液流道远离分界线的位置。因此,上述扰流段依次递减的梯次设置有效地将电池组中心部分和边缘部位进行划分,使得电池组中心部位的散热速率和电池组边缘部位的散热速率均匀,降低了电池包内部的温差,具有提高电池组不同部位的散热均匀性,进而增强了电池包热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液冷板,液冷板设置于箱体内;电池组,电池组设置于箱体内,且电池组和液冷板抵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冷板和电池组均设置在箱体内,且电池组和液冷板抵接,以使液冷板对电池组的冷却更加方便,同时,液冷板与电池组固定连接,从而提高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并使液冷板能够稳定地对电池组进行冷却,进而提高电池包的工作性能。液冷板中扰流段依次递减的梯次设置,有效地将电池组中心部分和边缘部位的划分,进而有效地将电池组中心部位的散热速率和电池包边缘部位的散热速率均匀,降低了电池包内部的温差,具有提高电池组不同部位的散热均匀性,同时,扰流结构的设置使得扰流段内形成湍流模型,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有效保障热量的均匀传递,具有避免电池组出现局部过热,从而提高了电池包的工作性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扰流凸起设置于扰流段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扰流凸起设置于扰流段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扰流岛设置于扰流段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扰流岛设置于扰流段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板体;11、分界线;20、冷却液流道;21、子流道;211、扰流段;30、扰流组件;31、扰流凸起;32、扰流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和电池包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至图5,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板,包括:第一板体10;冷却液流道20,冷却液流道20开设于第一板体10,冷却液流道20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子流道21,多个子流道21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子流道21包括扰流段211,扰流段211沿第一方向设置;沿第一方向将冷却液流道20划分的线为分界线11;沿第二方向从分界线11向两侧延伸,相邻子流道21中的扰流段211的长度依次递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0开设有冷却液流道20,冷却液流道20的设置可以使得冷却液在冷却液流道20中流动,以使液冷板对电池包进行冷却,从而使电池包的工作温度保持适宜,提高电池包的工作性能。其中,冷却液流道20包括多个子流道21,多个子流道2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同时,多个子流道21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可使得子流道21布满液冷板,以增大子流道21和电池包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多个子流道21之间可以依次贯通,也可以并联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此外,子流道21包括扰流段211,扰流段211的设置用于增强冷却液激荡,以提升热传递的效率。冷却液流道20的分界线11为沿第一方向将冷却液流道20划分为两部分的分界线11,分界线11左右两边的子流道21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界线左右两侧的子流道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样的,分界线左右两侧的扰流段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界线左右两侧的扰流段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沿第二方向从分界线11向两侧延伸,相邻子流道21中的扰流段211的长度依次递减,以形成冷却液的梯次加速,有效增加热量传递的速率。在实际应用中,分界线的位置对应于电池组的中间部分,为了使得扰流段211的设置对应于电池组的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在分界线11附近的扰流段211长度较长,远离分界线11的扰流段211长度较短,长度较长的扰流段211相较于长度较短的扰流段211能够增强冷却液激荡,以提升热传递的效率。在实际应用中,电池组的中间部分抵接于冷却液流道20的分界线11附近,电池组的边缘部分抵接于冷却液流道20远离分界线11的位置。因此,上述扰流段211依次递减的梯次设置有效地将电池组中心部分和边缘部位进行划分,使得电池组中心部位的散热速率和电池组边缘部位的散热速率均匀,降低了电池包内部的温差,具有提高电池组不同部位的散热均匀性,进而增强了电池包热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子流道21沿第二方向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还可以是椭圆形或多边形。多个子流道21的横截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子流道21可以是直线型,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弯曲程度的曲线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至于子流道21在第一板体10上的排布方式,可以是平行于第一方向排布,也可以是垂直于第一方向排布,还可以是既不平行于第一方向也不垂直于第一方向排布,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沿第二方向从分界线11向分界线11的两侧延伸,相邻子流道21之间的间隔也可以依次递增。也就是说,在靠近分界线11的位置处,子流道21更为密集,在远离分界线11的位置处,子流道21更为稀疏。上述子流道21密集程度的设置有效地将电池包中心部分和边缘部位的划分,有效地将电池包中心部位的散热速率和电池包边缘部位的散热速率均匀,降低了电池包内部的温差,具有提高电池包不同部位的散热均匀性,进而增强了电池包热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还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液由冷却液入口流入冷却液流道20,流经冷却液流道20后再由冷却液出口流出,冷却液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具有冷却功能的其他流体,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板体10可以完全抵接于电池包,也可以部分抵接于电池包。当第一板体10部分抵接于电池包时,未抵接于电池包的部分可以不设置冷却液流道20,而设置其他冷却部件。其他冷却部件的具体设置对象根据第一板体10实际抵接的器件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段211包括:扰流组件30,扰流组件30设置于扰流段211内,扰流组件30用于对流至扰流段211的冷却液进行扰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组件30设置于扰流段211内,通过扰流组件30的设置用于使得冷却液在流动至扰流段211时产生湍流,从而增大冷却液上层和下层的热交换,也增加冷却液和液冷板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热量积累,具有提高散热效率的有益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组件30包括至少两组扰流结构,至少两组扰流结构相对设置于扰流段211的内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组件30包括至少两组扰流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至少两组扰流结构相对设置于扰流段211的内壁,可以有效避免冷却液流动时由于层流而产生的冷却液温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当扰流段211沿第二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形时,至少两组扰流结构分别相对设置于圆形内壁;当扰流段211沿第二方向的横截面为方形时,至少两组扰流组件30分别设置于扰流段211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扰流段211内相对设置的扰流结构可以使得冷却液受到来自两侧的扰流作用,具有进一步增大冷却液的热交换,避免热量积累的有益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结构包括:多个扰流凸起31,多个扰流凸起31沿第一方向设置,多个扰流凸起31依次抵接设置于扰流段211的内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扰流凸起31沿第一方向设置,且多个扰流凸起31之间相互抵接。当冷却液流动至扰流结构处时,由于冷却液沿扰流段211的横截面和扰流凸起31之间发生锐变形成湍流,且扰流段211内壁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扰流凸起31,冷却液在一侧内壁的扰流凸起31上发生锐变后向相对内壁的扰流凸起31流去,又在另一侧内壁的扰流凸起31上发生锐变。冷却液在扰流段211中流动的过程重复多次上述运动,加强了冷却液的激荡,因此,也增大了冷却液上层和下层的热交换,避免了热量的累积,还提升了热交换效率。具有避免冷却液流动时由于层流而产生的冷却液温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此外,设置在扰流段211内壁的凸起结构在扰流段211沿第二方向的横截面上增大了扰流段211的壁厚,因此,在提升热传递效率的同时,还增强了冷却液流道20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结构包括:多个扰流凸起31,多个扰流凸起31沿第一方向设置,同一扰流结构中的相邻扰流凸起31之间间隔设置,分别设置在相对的扰流结构中的扰流凸起31沿第一方向相互交错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同一扰流结构中的扰流凸起31之间间隔设置,分别设置在相对的扰流结构中的扰流凸起31沿第一地方向相互交错设置,即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扰流结构中的扰流凸起31之间呈不对齐分布,通过调整扰流结构中扰流凸起31在冷却液流道20中的位置分布,可以改变扰流凸起31周边的冷却液流速,当冷却液经扰流段211中流过时,进一步增强了冷却液的扰动,具有提高扰流段211换热能力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扰流凸起31的形状可以是半球形,也可以是圆柱形,还可以是不规则形,可以起到冷却液流向横截面发生锐变形成湍流即可,本实施例对扰流凸起31的形状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段211沿第二方向任意一个横截面的内径为R;在同一个横截面内,一个扰流凸起31沿第二方向向远离内壁延伸的距离,或,多个扰流凸起31沿第二方向向远离内壁延伸的距离之和,均小于等于1/4R。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段211沿第二方向任意一个横截面的内径为R,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根据内壁相对位置设置不同的扰流结构,在同一个横截面内,有可能具有一个扰流凸起31或多个扰流凸起31。当同一横截面内具有一个扰流凸起31时,扰流凸起31沿第二方向向远离内壁延伸的距离小于等于1/4R;当同一横截面内具有多个扰流凸起31时,沿同一直径方向,多个扰流凸起31沿第二方向向远离内壁延伸的距离之和,小于等于1/4R。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一个或多个扰流凸起31远离内壁延伸的距离的限定,具有在加强冷却液激荡的同时,也不影响冷却液在扰流段211中正常流动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扰流段211沿第二方向的横截面为方形、多边形或椭圆形时,内径R即为扰流段211中相对内壁之间最短连线的距离。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组件30包括:多个扰流岛32,扰流岛32设置于扰流段211内,且与扰流段211的内壁具有一定间隔,多个扰流岛32沿第一方向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扰流岛32沿第一方向设置,且扰流岛32和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可以理解的,扰流岛32设置于扰流段211的横截面的中部,并与内壁分离。当冷却液流动至扰流结构处时,由于冷却液和扰流岛32之间碰撞发生锐变形成湍流,且扰流岛32设置于扰流段211内,冷却液在流经设置有扰流岛32的位置处发生锐变向扰流段211的内壁流去,当冷却液碰撞至内壁后,又流向扰流岛32并在扰流岛32处发生锐变。冷却液在扰流段211中流动的过程重复多次上述运动,加强了冷却液的激荡,因此,也增大了冷却液上层和下层的热交换,避免了热量的累积,还提升了热交换效率。具有避免冷却液流动时由于层流而产生的冷却液温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扰流岛32固定连接于扰流段211的内壁,因此,在提升热传递效率的同时,还增强了冷却液流道20的结构强度。
还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扰流岛32之间可以相互抵接,也可以相互间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段211沿第二方向任意一个横截面的内径为R,扰流岛32沿第二方向最大横截面的直径为r;其中,r≤1/4R。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段211沿第二方向任意一个横截面的内径为R,在扰流段211任意一个横截面内,扰流岛32的最大直径为1/4R,也就是说,在扰流段211的任意一个横截面内,扰流岛32的最大直径只能占据扰流段211横截面直径的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扰流岛32最大直径的限定,具有在加强冷却液激荡的同时,也不影响冷却液在扰流段211中正常流动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扰流段211沿第二方向的横截面为方形、多边形或椭圆形时,内径R即为扰流段211中相对内壁之间最短连线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扰流岛32的形状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圆柱形,还可以是不规则形,可以起到冷却液流向横截面发生锐变形成湍流即可,本实施例对扰流岛32的具体形状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液冷板,液冷板设置于箱体内;电池组,电池组设置于箱体内,且电池组和液冷板抵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冷板和电池模组均设置在箱体内,且电池组和液冷板抵接,以使液冷板对电池组的冷却更加方便,同时,液冷板与电池组固定连接,从而提高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并使液冷板能够稳定地对电池组进行冷却,进而提高电池包的工作性能。液冷板中扰流段211依次递减的梯次设置,有效地将电池包中心部分和边缘部位的划分,进而有效地将电池包中心部位的散热速率和电池包边缘部位的散热速率均匀,降低了电池包内部的温差,具有提高电池包不同部位的散热均匀性,同时,扰流结构的设置使得扰流段211内形成湍流模型,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有效保障热量的均匀传递,具有避免电池组出现局部过热,从而提高了电池包的工作性能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组可以具有多种组合结构,例如,电池组可以包括多个电池模组,电池组也可以包括多个电芯列,电池组还可以包括多个电芯,本实施例对电池组的具体结构不作任何限定。上述不同结构的电池组均抵接于液冷板。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组的中间部分抵接于分界线1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分界线11为将冷却液流道20划分的线,经过分界线11的划分,沿第二方向从分界线11向两侧延伸,相邻子流道21中的扰流段211的长度依次递减,也就是说,分界线11附近的子流道21扰流能力最强,沿第二方向从分界线11向两侧延伸,子流道21的扰流能力逐渐减弱。可以理解的,由于电池组的中间部分是热量最高的位置,为了平衡电池组各部分散热速率均匀,将电池组热量最高的位置抵接于冷却液流道20扰流能力最强的位置,也就是分界线11的位置。具有降低电池组中间部分温度,提高电池组不同部位的散热均匀性,进而增强了电池组热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电池组的结构具有多样化,但可以理解的是,无论电池组的具体结构是哪种情况,电池组整个组成的中间部分均抵接于分界线,以实现电池组不同部位的散热均匀性。
此外,电池包括可以和用电设备连通,以对用电设备供电,其中,用电设备可以是车辆。车辆包括电池包,通过在冷却液流道20中设置呈阶梯状分布的扰流段211,形成了冷却液的梯次加速,有效增加热量传递的速率。并且,在扰流段211中设置扰流结构,使得扰流段211内形成湍流模型,有效避免冷却液流动时由于层流而产生的冷却液温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同时,还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有效保障热量的均匀传递,具有避免电池组出现局部过热,从而提高了电池包的工作性能,进而提高了车辆的续航能力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体(10);
冷却液流道(20),所述冷却液流道(20)开设于所述第一板体(10),所述冷却液流道(20)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子流道(21),多个所述子流道(21)均沿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子流道(21)包括扰流段(211),所述扰流段(211)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沿所述第一方向将所述冷却液流道(20)划分的线为分界线(11);
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分界线(11)向两侧延伸,相邻所述子流道(21)中的所述扰流段(211)的长度依次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段(211)包括:
扰流组件(30),所述扰流组件(30)设置于扰流段(211)内,所述扰流组件(30)用于对流至所述扰流段(211)的冷却液进行扰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组件(30)包括:
至少两组扰流结构,至少两组所述扰流结构相对设置于所述扰流段(21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包括:
多个扰流凸起(31),多个所述扰流凸起(31)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扰流凸起(31)依次抵接设置于所述扰流段(211)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包括:
多个扰流凸起(31),多个所述扰流凸起(31)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同一所述扰流结构中的相邻所述扰流凸起(31)之间间隔设置,分别设置在相对的所述扰流结构中的所述扰流凸起(31)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段(211)沿所述第二方向任意一个横截面的内径为R;
在同一个所述横截面内,一个所述扰流凸起(31)沿所述第二方向向远离所述内壁延伸的距离,或,多个所述扰流凸起(31)沿所述第二方向向远离所述内壁延伸的距离之和,均小于等于1/4R。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组件(30)包括:
多个扰流岛(32),所述扰流岛(32)设置于所述扰流段(211)内,且与所述扰流段(211)的内壁具有一定间隔,多个所述扰流岛(32)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段(211)沿所述第二方向任意一个横截面的内径为R,所述扰流岛(32)沿所述第二方向最大横截面的直径为r;
其中,r≤1/4R。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板,所述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电池组和所述液冷板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的中间部分抵接于所述分界线(11)。
CN202321250349.1U 2023-05-22 2023-05-22 液冷板和电池包 Active CN220290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0349.1U CN220290898U (zh) 2023-05-22 2023-05-22 液冷板和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0349.1U CN220290898U (zh) 2023-05-22 2023-05-22 液冷板和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0898U true CN220290898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27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0349.1U Active CN220290898U (zh) 2023-05-22 2023-05-22 液冷板和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0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0788B (zh) 基于极耳散热的电动汽车软包动力电池包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0914900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用液冷板
CN209626374U (zh) 液冷板、电池包及车辆
CN112397806B (zh) 集成加热功能的电池冷板、动力电池系统及新能源车辆
CN103123997A (zh) 一种长条状电池模块风道散热结构
CN212571122U (zh)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板、电池包及车辆
US20230387504A1 (en) Battery Pack Liquid-Cooled Plate and Battery Pack
CN211829107U (zh) 一种用于电池热管理的蜂窝型微通道冷却板
CN113571730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流场结构
CN220290898U (zh) 液冷板和电池包
WO2024027510A1 (zh) 电池组换热器组件及电池组均温控制方法
CN219811551U (zh) 水冷板、电池包、域控制器以及电动车
CN103050743A (zh) 用于改善长条状电池模块散热的设计结构
CN217444499U (zh) 液冷板、冷却系统、电池以及车辆
CN214013018U (zh) 电池包的液冷板组件、电池包和车辆
CN115117514A (zh)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111477994B (zh) 具有分流结构的一体式动力电池组冷却系统及电池组
CN220652113U (zh) 水冷板和电池包
CN111578751B (zh) 一种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203071194U (zh) 用于改善长条状电池模块散热的设计结构
CN203071193U (zh) 一种长条状电池模块风道散热结构
CN220121953U (zh) 一种液冷结构及电池包
CN220914375U (zh) 冷却液流道结构、液冷板、液冷板组件和锂离子电池
CN220420692U (zh) 一种冷却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7848094U (zh) 高散热性能的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