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0010U - 手握摄影手柄 - Google Patents

手握摄影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0010U
CN220290010U CN202320752460.4U CN202320752460U CN220290010U CN 220290010 U CN220290010 U CN 220290010U CN 202320752460 U CN202320752460 U CN 202320752460U CN 220290010 U CN220290010 U CN 220290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top seat
holding part
han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24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萍
赵宏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g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g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524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0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0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0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手握摄影手柄,涉及手柄技术领域,包括手柄本体、手柄顶座和手柄底座,所述手柄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手柄顶座,所述手柄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手柄底座,所述手柄本体一侧手柄顶座和手柄底座之间设置有握持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握摄影手柄通过在握持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符合手持曲线的多组弧型凹槽以及圆角处理的矩形状的结构,使得该手柄可根据操作人员握持需求来选择合适握持部的一侧进行握持操作,提高操作人员使用该手柄时的舒适度,同时利用复位弹簧的回弹力带动连接板在滑杆表面移动并复位,同时也可对握持部进行辅助的固定处理,避免握持部在被握持操作时发生移动。

Description

手握摄影手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手握摄影手柄。
背景技术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发射或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摄影手柄可安装连接拍摄设备,辅助拍摄设备实现横拍或者竖拍,以提高相机成像的稳定性,如公告号为CN2100693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摄影手柄,本实用新型整体呈C型半包围结构,可更好的保护相机;通过竖向或横向安装快装板及三脚架,可实现竖拍或横拍;两种锁紧方式同时连接相机,稳定性高;底板内置有一字型调节扳手,随取随用;具有锁紧牢靠、功能丰富、拆装方便等有益效果。
但是,目前的手持摄影手柄在实际的使用中还存在以下的不足:目前手柄握持部大都是单一的结构,一种是带弧度符合手持曲线的结构,另一种是不带弧度的握持结构,而操作人员在使用目前手柄时,不能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握持部,导致使用时的舒适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手握摄影手柄,解决了目前手柄握持部大都是单一的结构,一种是带弧度符合手持曲线的结构,另一种是不带弧度的握持结构,而操作人员在使用目前手柄时,不能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握持部,导致使用时的舒适度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手握摄影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手柄顶座和手柄底座,所述手柄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手柄顶座,所述手柄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手柄底座,所述手柄本体一侧手柄顶座和手柄底座之间设置有握持部;
所述手柄顶座底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B,所述握持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B,且转动柱B通过通口B延伸至手柄顶座内侧,所述手柄底座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A,所述握持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A,且转动柱A通过通口A延伸至手柄底座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手柄底座内腔的两端的一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套设有连接板,所述滑杆表面的一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和转动柱A的底部转动连接,利用复位弹簧的回弹力带动连接板在滑杆表面移动并复位,同时也可对握持部进行辅助的固定处理。
优选的,所述握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符合手持曲线的多组弧型凹槽,且握持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圆角处理的矩形状,使得该手柄可根据操作人员握持需求来选择合适握持部的一侧进行握持操作,提高操作人员使用该手柄时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手柄顶座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柱,且螺纹柱延伸至手柄顶座的外部,所述螺纹柱位于手柄顶座内腔的表面固定套设有转动盘,且转动盘延伸至手柄顶座的外部,所述手柄底座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通过螺纹柱可将手柄本体和拍摄设备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顶座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侧壁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腔一端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手柄顶座两端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滑块A,且滑块A延伸至限位滑槽内腔并相互滑动适配,所述手柄顶座两端的顶部和底部皆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块B,且滑块B延伸至限位滑槽内腔并相互滑动适配,通过定位块的设置,避免滑块A从限位滑槽内滑脱出去。
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和滑块A的横截面皆由T字型构成,且限位滑槽和滑块A相互适配,便于将防护罩进行限位,避免从手柄顶座上脱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握持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符合手持曲线的多组弧型凹槽以及圆角处理的矩形状的结构,使得该手柄可根据操作人员握持需求来选择合适握持部的一侧进行握持操作,提高操作人员使用该手柄时的舒适度,同时利用复位弹簧的回弹力带动连接板在滑杆表面移动并复位,同时也可对握持部进行辅助的固定处理,避免握持部在被握持操作时发生移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让防护罩移动到手柄顶座的上方,并对转动盘进行阻挡,进而避免在后续握持手柄本体进行操作时对转动盘造成误碰,有效避免螺纹柱和拍摄设备之间发生脱落,提高拍摄设备在该手柄上固定安装的稳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底座的剖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柄本体;2、手柄顶座;3、手柄底座;4、防护罩;5、握持部;6、螺纹柱;7、转动盘;8、螺纹孔;9、转动柱A;10、滑杆;11、安装底座;12、通口A;13、复位弹簧;14、连接板;15、转动柱B;16、通口B;17、限位滑槽;18、滑块A;19、滑块B;20、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手握摄影手柄,此手握摄影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手柄顶座2和手柄底座3,手柄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手柄顶座2,手柄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手柄底座3,手柄本体1一侧手柄顶座2和手柄底座3之间设置有握持部5;
手柄顶座2底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B16,握持部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B15,且转动柱B15通过通口B16延伸至手柄顶座2内侧,手柄底座3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A12,握持部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A9,且转动柱A9通过通口A12延伸至手柄底座3的内腔。
较佳的,手柄顶座2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柱6,且螺纹柱6延伸至手柄顶座2的外部,螺纹柱6位于手柄顶座2内腔的表面固定套设有转动盘7,且转动盘7延伸至手柄顶座2的外部,手柄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8。
具体的,握持部5的一侧设置有符合手持曲线的多组弧型凹槽,且握持部5的另一侧设置有圆角处理的矩形状。
优选的,手柄顶座2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罩4,防护罩4内侧壁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限位滑槽17,限位滑槽17内腔一端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20,手柄顶座2两端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滑块A18,且滑块A18延伸至限位滑槽17内腔并相互滑动适配,手柄顶座2两端的顶部和底部皆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块B19,且滑块B19延伸至限位滑槽17内腔并相互滑动适配。
具体的,限位滑槽17和滑块A18的横截面皆由T字型构成,且限位滑槽17和滑块A18相互适配。
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螺纹柱6和拍摄设备的底部相互对应,然后转动转动盘7,使得转动盘7带动螺纹柱6进行转动,从而将手柄本体1固定在拍摄设备的下方,然后通过推动防护罩4,使得防护罩4上的限位滑槽17和手柄顶座2上的滑块A18和滑块B19相互滑动适配,进而使得防护罩4移动到手柄顶座2的上方,并对转动盘7进行阻挡,进而避免在后续握持手柄本体1进行操作时对转动盘7造成误碰,有效避免螺纹柱6和拍摄设备之间发生脱落,提高拍摄设备在该手柄上固定安装的稳固度,随后通过握持手柄本体1且手指搭在握持部5一侧符合手持曲线的多组弧型凹槽中,辅助拍摄设备实现横拍或者竖拍,以提高相机成像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参照图2和3,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较佳的,手柄底座3内腔的两端的一侧设置有滑杆10,滑杆10的表面滑动套设有连接板14,滑杆10表面的一侧套设有复位弹簧13,连接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11,安装底座11的顶部和转动柱A9的底部转动连接。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
使用过程中,通过拉动握持部5,使得转动柱B15在通口B16内腔以及转动柱A9在通口A12的内腔进行滑动,然后可同时带动连接板14在滑杆10表面滑动并对复位弹簧13进行压缩,然后可转动握持部5,使得握持部5原先远离手柄本体1的一侧位移到靠近手柄本体1的一侧,将握持部5设置有圆角处理的矩形状的一侧放在远离手柄本体1的一侧,而握持部5设置有符合手持曲线的多组弧型凹槽的一侧靠近手柄本体1,随后松开握持部5,利用复位弹簧13的回弹力带动连接板14在滑杆10表面移动并复位,进而带动握持部5复位,同时也可对握持部5进行辅助的固定处理,避免握持部5在被握持操作时发生移动。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6)

1.手握摄影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手柄顶座(2)和手柄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手柄顶座(2),所述手柄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手柄底座(3),所述手柄本体(1)一侧手柄顶座(2)和手柄底座(3)之间设置有握持部(5);
所述手柄顶座(2)底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B(16),所述握持部(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B(15),且转动柱B(15)通过通口B(16)延伸至手柄顶座(2)内侧,所述手柄底座(3)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口A(12),所述握持部(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A(9),且转动柱A(9)通过通口A(12)延伸至手柄底座(3)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摄影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底座(3)内腔的两端的一侧设置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的表面滑动套设有连接板(14),所述滑杆(10)表面的一侧套设有复位弹簧(13),所述连接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11),所述安装底座(11)的顶部和转动柱A(9)的底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摄影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5)的一侧设置有符合手持曲线的多组弧型凹槽,且握持部(5)的另一侧设置有圆角处理的矩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摄影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顶座(2)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柱(6),且螺纹柱(6)延伸至手柄顶座(2)的外部,所述螺纹柱(6)位于手柄顶座(2)内腔的表面固定套设有转动盘(7),且转动盘(7)延伸至手柄顶座(2)的外部,所述手柄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摄影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顶座(2)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罩(4),所述防护罩(4)内侧壁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限位滑槽(17),所述限位滑槽(17)内腔一端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20),所述手柄顶座(2)两端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滑块A(18),且滑块A(18)延伸至限位滑槽(17)内腔并相互滑动适配,所述手柄顶座(2)两端的顶部和底部皆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块B(19),且滑块B(19)延伸至限位滑槽(17)内腔并相互滑动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握摄影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17)和滑块A(18)的横截面皆由T字型构成,且限位滑槽(17)和滑块A(18)相互适配。
CN202320752460.4U 2023-04-07 2023-04-07 手握摄影手柄 Active CN220290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2460.4U CN220290010U (zh) 2023-04-07 2023-04-07 手握摄影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2460.4U CN220290010U (zh) 2023-04-07 2023-04-07 手握摄影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0010U true CN220290010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40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2460.4U Active CN220290010U (zh) 2023-04-07 2023-04-07 手握摄影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0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63298B2 (en) Hand held counter balance and shock absorber camera mount
US9891505B1 (en) Panoramic camera stabilizer
CN220290010U (zh) 手握摄影手柄
CN210034907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照相机支架
CN111828785B (zh) 一种摄像头扫码系统
GB2073989A (en) Portable television cameras
US9354492B2 (en) Camera mount assembly, methods of production and uses thereof
US20090263118A1 (en) Camera-mounting head with balance control
CN207809249U (zh) 一种可升降的车载摄像头
CN214839688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数字媒体投影装置
CN209762662U (zh) 一种便携吸附式摄像头装置
JP4047339B2 (ja) 撮像装置
CN210401978U (zh) 一种带有导轨的水下摄影支架和防水壳
CN210831293U (zh) 一种可拆卸的相机外固定框架
TWI240845B (en) Camera
JP5613942B2 (ja) 携帯用電離放射線センサーのバッテリー充電装置
CN214274962U (zh) 一种用于照相摄像液压云台的动平衡增强钮
CN213541913U (zh) 一种新闻采访用自动拍摄装置
CN211266935U (zh) 一种信息采编用可多角度拍摄的便携式摄像机
CN214480830U (zh) 具有水平仪的工业成像装置
CN219530421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摄像机支架
CN216408457U (zh) 一种视频制作用便携摄影装置
CN215067696U (zh) 一种便携式的信息技术投影设备
CN210624120U (zh) 多功能摄像机套件
JP3250462B2 (ja) ビューカメラを用いた撮影設備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ビューカメラ用ccdバックのアダプ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