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7234U - 一种防眩罩及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眩罩及灯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87234U CN220287234U CN202321915473.5U CN202321915473U CN220287234U CN 220287234 U CN220287234 U CN 220287234U CN 202321915473 U CN202321915473 U CN 202321915473U CN 220287234 U CN220287234 U CN 2202872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cover
- cover body
- antiglare shield
- dazz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06010052128 Gla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1700 light absor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眩罩,所述防眩罩包括罩体和盖板,盖板与罩体一体成型,至少罩体用弹性材料制成,盖板中央设置有出光孔,罩体内部设置有通光腔,出光孔与通光腔相连通,沿入光端至出光端的方向,通光腔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上述的防眩罩。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盖板遮挡住光源发出的经防眩罩的罩体内壁反射后的光线,减少经罩体内壁反射后射出出光孔的光线,防眩效果好,罩体制作时与模具脱离过程中,罩体可以随模具从罩体中拨出被模具胀大,便于罩体与模具脱离,安装防眩罩快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眩罩及灯具。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眩光,一般会在灯具上安装防眩罩,防眩罩包括罩体和盖板,盖板中央设置有出光孔,罩体内部设置有通光腔,出光孔与通光腔相连通。目前,罩体和盖板的设置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参阅图1所示的安装有现有技术的防眩罩X1的灯具沿轴心线方向剖切的示意图,现有技术的罩体X11和现有技术的盖板X12一体成型,为了便于现有技术的罩体X11制作时与模具脱离,沿入光端至出光端的方向,通光腔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第二种形式,为了便于罩体制作时与模具脱离,罩体和盖板分体设置,沿入光端至出光端的方向,通光腔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采用第一种形式时,参阅图1,图1中带箭头的虚线为光线,灯具的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罩体内壁反射后射出出光孔的量较多,当人观看灯具时,经罩体内壁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的光线较多,导致眩光,伤害人的眼睛,防眩效果和视觉效果差。采用第二种形式时,因罩体和盖板分体设置,安装防眩罩时需要对罩体和盖板进行组装,安装防眩罩所需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灯具的防眩罩防眩效果差和安装防眩罩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眩罩,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眩罩,所述防眩罩包括罩体和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罩体一体成型,至少所述罩体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盖板中央设置有出光孔,所述罩体内部设置有通光腔,所述出光孔与所述通光腔相连通,沿入光端至出光端的方向,所述通光腔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入光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结构的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包括弧形箍段和卡爪,所述弧形箍段和所述卡爪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弧形箍段与所述卡爪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箍段上和所述卡爪上朝向所述罩体的轴心线的侧面均与所述罩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通光腔的横截面呈圆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远离所述通光腔的端面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结构同轴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环绕所述出光孔。
进一步地,将经过所述罩体的轴心线的平面称为切面,所述切面与所述罩体的内壁的交线凸向所述罩体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出光孔的直径与所述通光腔的入光端的直径的比值小于或等于三分之二。
进一步地,沿入光端至出光端的方向,所述出光孔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灯具,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上述所述的防眩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使防眩罩的盖板与罩体一体成型,可以省略盖板与罩体的组装过程,安装防眩罩时节约时间,效率高,通过使罩体内的通光腔的横截面的面积沿入光端至出光端的方向逐渐增大,能够减少经罩体内壁反射后射出出光孔的光线,防眩效果好,通过弹性材料制成罩体,罩体制作时与模具脱离过程中,罩体可以随模具从罩体中拨出被模具胀大,便于罩体与模具脱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安装有现有技术的防眩罩的灯具沿轴心线方向剖切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防眩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防眩罩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防眩罩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A-A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防眩罩与现有技术对比的光路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防眩罩的曲面内壁与直面内壁对比的光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的灯具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的D-D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X1—现有技术的防眩罩,X11—现有技术的罩体,X12—现有技术的盖板,γ—现有技术入射角,θ—现有技术反射角,1000—防眩罩,1—罩体,B1—第一入射点,B2—第二入射点,B3—第三入射点,B4—第四入射点,B5—第五入射点,α—本申请入射角,β—本申请反射角,L1—第一虚线,L2—第二虚线,L3—第三虚线,L4—第四虚线,L5—第五虚线,L6—第六虚线,L7—第七虚线,L8—第八虚线,L9—第九虚线,L10—第十虚线,L11—第十一虚线,L12—第十二虚线,L13—第十三虚线,11—通光腔,Φ1—第一直径,Φ2—第二直径,12—安装部,121—弧形箍段,122—卡爪,123—台阶,2—盖板,21—出光孔,22—凸台,3000—灯具,3—透镜,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眩罩,一并参阅图2至图7所示的防眩罩1000,其中图5至图7为防眩罩1000的剖视图,所述防眩罩1000包括罩体1和盖板2,盖板2与罩体1一体成型,至少罩体1用弹性材料制成,盖板2中央设置有出光孔21,罩体1内部设置有通光腔11,出光孔21与通光腔11相连通。沿入光端至出光端的方向,通光腔11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
通过使盖板2与罩体1一体成型,安装防眩罩1000时可以省略盖板2与罩体1的组装过程,安装防眩罩1000的工作效率高。
下面说明本申请的防眩罩1000防止眩光的效果,参阅图6所示的本申请防眩罩1000与现有技术的防眩罩X1对比的光路示意图,图6中,在本申请防眩罩1000的罩体1内壁上选取一个点作为从灯具的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入射点(称为第一入射点B1)。图6中展示了五条短线段构成的虚线,该五条虚线均经过第一入射点B1,沿图6的图面上的逆时针方向,依次将该五条虚线称为第一虚线L1、第二虚线L2、第三虚线L3、第四虚线L4和第五虚线L5,第一虚线L1代表从灯具的光源发出的入射至第一入射点B1的入射光线,第五虚线L5为第一虚线L1所代表的入射光线在本申请的罩体1内壁第一入射点B1处的反射光线,第三虚线L3为经过本申请的罩体1内壁上第一入射点B1的法线(称为本申请法线),第一虚线L1与第三虚线L3的夹角是基于本申请罩体1内壁的入射角(称为本申请入射角α),第三虚线L3与第五虚线L5的夹角是基于本申请罩体1内壁的反射角(称为本申请反射角β)。图6中展示了一条长线段构成的虚线,该条虚线称为第六虚线L6,第六虚线L6经过第一入射点B1,第六虚线L6代表现有技术的防眩罩X1的罩体内壁,第二虚线L2为经过现有技术的防眩罩X1的罩体内壁上第一入射点B1的法线(称为现有技术法线),也就是说,本申请法线基于本申请的罩体1内壁,现有技术法线基于现有技术的罩体X11内壁,为了对比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的防止眩光的效果,将现有技术法线与本申请法线建立在经过同一个入射点(即第一入射点B1)的基础上。第四虚线L4为第一虚线L1所代表的入射光线在现有技术的防眩罩X1的罩体内壁第一入射点B1处的反射光线,第一虚线L1与第二虚线L2的夹角是基于现有技术的罩体X11内壁的入射角(称为现有技术入射角γ),第二虚线L2与第四虚线L4的夹角是基于现有技术的罩体X11内壁的反射角(称为现有技术反射角θ)。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相等,所以,现有技术入射角γ与现有技术反射角θ的大小相等,本申请入射角α与本申请反射角β的大小相等。从图6可以看出,本申请入射角α大于现有技术入射角γ,所以,本申请反射角β大于现有技术反射角θ。故,沿入光端至出光端的方向,相比于现有技术通光腔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本申请通光腔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可以增大光源发出的入射光线在罩体1内壁上的入射角,也就是说,通光腔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可以增大光源发出的入射光线在罩体1内壁上的反射角,反射角增大使得被罩体1内壁反射的光线中到达盖板2上朝向通光腔11的端面的量增大,也就是说,盖板2可以遮盖住更多的被罩体1内壁反射的光线,减少经罩体1内壁反射后射出出光孔21的光线,当人观看灯具时,可以减少经罩体1内壁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的光线,降低眩光,防眩效果好,视觉效果好。现有技术与本申请的防眩效果对比以第四虚线L4和第五虚线L5为证:第四虚线L4代表现有技术的防眩罩X1的罩体内壁第一入射点B1处的反射光线,该反射光线未被盖板阻挡直接从出光孔射出,当人观看灯具时,该反射光线会进入人的眼睛,刺伤人的眼睛,视觉效果差;第五虚线L5代表在本申请的罩体1内壁第一入射点B1处的反射光线,该反射光线被盖板2阻挡不能从出光孔21射出,当人观看灯具时,该反射光线不会进入人的眼睛,可以保护眼睛免受眩光伤害,视觉效果好。
本申请中,罩体1制作时与模具脱离过程中,模具的外径沿模具从罩体1中拨出的方向增大,用弹性材料制成罩体1,使得罩体1可以随模具拨出被模具胀大,便于罩体1与模具脱离。为了简化工艺,盖板2和罩体1均可以用弹性材料制成。为了增加防眩罩1000的刚性,盖板2可以用非弹性材料制成。为了便于罩体1与模具脱离,至少罩体1应用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可以为硅胶,也可以为其他弹性材料,只要能保证罩体1可以随模具拨出被模具胀大,便于罩体1与模具脱离即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罩体1的入光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结构的安装部12,便于防眩罩1000与灯具中相配合的构件配合安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2包括弧形箍段121和卡爪122,弧形箍段121和卡爪122分别设置有两个,弧形箍段121与卡爪122间隔设置。两个弧形箍段121可以与灯具(参阅图8所示的灯具3000)中相配合的构件(例如用于安装透镜的支架,参阅图8所示的支架4)形成环抱的状态,避免防眩罩1000偏离灯具的轴心线。卡爪122与灯具中相配合的构件(例如图8所示的支架4)形成卡接,避免防眩罩1000与灯具脱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情况,弧形箍段121与卡爪122的个数均可以调整。为了保证防眩罩1000与灯具同轴度好,弧形箍段121应设置至少两个。为了稳固安装防眩罩1000,卡爪122应设置至少两个。需要说明的是,弧形箍段121是指从一个完整的圆箍上截取的段,“圆箍”中的“圆”是指箍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类似圆形,箍在轴心线方向具有一定长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弧形箍段121上和卡爪122上朝向罩体1的轴心线的侧面均与罩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台阶123,台阶123可以对灯具中与罩体1相配合的构件形成轴向限位作用,保证罩体1与灯具中相配合的构件的相对位置固定,方便确定安装位置,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通光腔11的横截面呈圆形,便于罩体1的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通光腔11的横截面可以呈例如八边形等多边形。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盖板2上远离通光腔11的端面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结构同轴配合的凸台22,凸台22环绕出光孔21。凸台22可以与灯具的外壳(图中未示出)配合,保证防眩罩1000与外壳同轴度好,外壳可以盖住防眩罩1000,对灯具和防眩罩1000起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将经过所述罩体1的轴心线的平面称为切面,切面与罩体1的内壁的交线凸向罩体1的外壁,也就是说,交线为弯曲状,弯曲形成的弧朝向罩体1的外壁凸。相比于交线为直线段,交线凸向罩体1的外壁可以使被罩体1的内壁反射的光线射向盖板2上远离出光孔21的区域的量更多,经罩体1内壁反射后射出出光孔21的光线更少,防眩效果更好。当然,由于本申请交线采用直线段的防眩效果好于现有技术通光腔横截面面积沿入光端至出光端方向逐渐减小的防眩效果,所以,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交线为直线段。本申请中,将交线凸向罩体1的外壁的罩体内壁称为曲面内壁,将交线为直线段的罩体内壁称为直面内壁。
下面结合图示对比分析本申请曲面内壁与本申请直面内壁的防眩效果。
参阅图7所示的防眩罩1000的曲面内壁与直面内壁对比的光路示意图,图7中,在防眩罩1000的曲面内壁上选取一个点作为从灯具的光源发出的入射光线的入射点(称为第二入射点B2)。图7中,展示了经过第二入射点B2的两条短线段构成的虚线:其中一条虚线(该虚线上标注有指向第二入射点B2的箭头)代表从灯具的光源发出的入射至第二入射点B2的入射光线,将该条虚线称为第七虚线L7;另一条虚线(该虚线上标注有指向远离第二入射点B2方向的箭头)为第七虚线L7所代表的入射光线在第二入射点B2处的反射光线,将该另一条虚线称为第八虚线L8。图7中,展示了一条长线段构成的虚线,将该虚线称为第九虚线L9,第九虚线L9代表防眩罩1000的直面内壁。图7中,展示了第七虚线L7与第九虚线L9形成交点,该交点是第七虚线L7所代表的入射光线在第九虚线L9所代表的直面内壁上的入射点(称为第三入射点B3),第七虚线L7所代表的入射光线在第三入射点B3处的反射光线由第十虚线L10代表。从图7可以看出,第十虚线L10所代表的反射光线在防眩罩1000的盖板2上的落点与出光孔21的距离,小于第八虚线L8所代表的反射光线在防眩罩1000的盖板2上的落点与出光孔21的距离,所以,相比于直面内壁,曲面内壁使反射光线落在盖板2上远离出光孔21的区域的能力更强,防眩效果更好。图7中,展示了从灯具的光源发出的另一条入射光线(指不同于第七虚线L7所代表的入射光线)入射至曲面内壁上不同于第二入射点B2的一点(称为第四入射点B4)的情形,该另一条入射光线由第十一虚线L11代表,第四入射点B4比第二入射点B2更靠近通光腔11的入光端,第十一虚线L11所代表的入射光线在第四入射点B4处的反射光线由第十二虚线L12代表。从图7可以看出,第十二虚线L12所代表的反射光线被防眩罩1000的盖板2挡住不能射出出光孔21。参阅图9所示的局部放大图(图7中的C处),图9展示了第十一虚线L11与第九虚线L9形成交点,该交点是第十一虚线L11所代表的入射光线在第九虚线L9所代表的直面内壁上的入射点(称为第五入射点B5),第十一虚线L11所代表的入射光线在第五入射点B5处的反射光线由第十三虚线L13代表。从图7可以看出,第十三虚线L13所代表的反射光线未被防眩罩1000的盖板2挡住已经射出出光孔21。所以,曲面内壁的防眩效果好于直面内壁。
进一步地,参阅图5所示的防眩罩1000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将出光孔21的直径称为第一直径Φ1,将通光腔11的入光端的直径称为第二直径Φ2,第一直径Φ1与第二直径Φ2的比值小于或等于三分之二,其中,优选等于三分之二。比值越小,防眩罩1000的盖板2用于挡住罩体1内壁反射光线的面积越大,能够挡住的罩体1内壁反射的光线越多,防眩效果越好。比值越大,出光孔21的直径越大,能够射出出光孔21的光线越多,光的利用效率越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沿入光端至出光端的方向,出光孔21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由此可以增加出光量,增加光的利用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罩体1的内壁可以是粗糙面,也可以是光滑面,优选为粗糙面,粗糙面反光能力低于光滑面,所以粗糙面防眩效果更好;罩体1的内壁可以是黑色或其他颜色,优选为黑色,黑色吸收光的能力强,防眩效果更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灯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所示灯具3000,其中图11是灯具3000的剖视图,所述灯具3000包括上述所述的防眩罩1000。该灯具3000因使用本申请的防眩罩1000,安装防眩罩1000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图11中的虚线为光线,经罩体1内壁反射后的光线被盖板2挡住,经罩体1内壁反射后射出出光孔21的光线少,防眩效果好。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防眩罩1000可以与以下结构的光学器件配合形成灯具3000中光的传播路径:第一种配合,防眩罩1000与透镜3配合,即,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透镜3和防眩罩1000后射出灯具3000;第二种配合,防眩罩1000与反光杯配合,即,用反光杯替换第一种配合中的透镜3,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反光杯和防眩罩1000后射出灯具3000;第三种配合,防眩罩1000与导光柱加反光杯配合,即,用导光柱加反光杯替换第一种配合中的透镜3,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导光柱、反光杯和防眩罩1000后射出灯具3000。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罩包括罩体和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罩体一体成型,至少所述罩体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盖板中央设置有出光孔,所述罩体内部设置有通光腔,所述出光孔与所述通光腔相连通,沿入光端至出光端的方向,所述通光腔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入光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结构的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弧形箍段和卡爪,所述弧形箍段和所述卡爪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弧形箍段与所述卡爪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箍段上和所述卡爪上朝向所述罩体的轴心线的侧面均与所述罩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光腔的横截面呈圆形或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远离所述通光腔的端面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结构同轴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环绕所述出光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眩罩,其特征在于:将经过所述罩体的轴心线的平面称为切面,所述切面与所述罩体的内壁的交线凸向所述罩体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孔的直径与所述通光腔的入光端的直径的比值小于或等于三分之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眩罩,其特征在于:沿入光端至出光端的方向,所述出光孔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
10.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眩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15473.5U CN220287234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种防眩罩及灯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15473.5U CN220287234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种防眩罩及灯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87234U true CN220287234U (zh) | 2024-01-02 |
Family
ID=89337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915473.5U Active CN220287234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种防眩罩及灯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87234U (zh) |
-
2023
- 2023-07-19 CN CN202321915473.5U patent/CN2202872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631642A (en) | Adaptor for coupling a light guide to a light source, in particular for providing an integrated side light in a motor vehicle headlamp assembly | |
DE10158336B4 (de) | Leuchte für Fahrzeuge | |
EP2425178B1 (en) | Lens with controlled light refraction | |
EP1787155B1 (de) | Seitlich emittierendes strahlungserzeugendes bauelement und linse für ein solches bauelement | |
CA2200441C (en) | Hollow light guide for diffuse light | |
JP3493696B2 (ja) | 照明装置 | |
DE102008001778A1 (de) | Nahbereichslinse | |
US9857044B2 (en) | Lighting apparatus and automobile having lighting apparatus mounted therein | |
US4929070A (en) |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for endoscopes | |
EP2302426B1 (en) | Light pipe providing wide illumination angle | |
EP2556290B1 (de) | Leuchte mit abdeckscheibe | |
CN108253381B (zh) | 一种透镜及包括该透镜的发光装置 | |
JP2004527014A (ja) | 平行光を光導波路に指向するための高効率の反射体 | |
CN220287234U (zh) | 一种防眩罩及灯具 | |
CN220269195U (zh) | 提升点亮效果的光耦合结构 | |
US9459396B1 (en) | Linear indirect LED lighting system | |
CN111174173A (zh) | 一种厚壁式聚光结构和照明装置 | |
CN220792900U (zh) | 一种防眩罩及灯具 | |
DE10162105A1 (de) | Leuchte für Fahrzeuge | |
CN110985945A (zh) | 配光元件及光源模组 | |
CN221324232U (zh) | 一种防眩罩及灯具 | |
CN221076267U (zh) | 一种反光杯及灯具 | |
JPS5947841B2 (ja) | 車輌用灯具 | |
CN221629585U (zh) | 一种光学透镜、透镜组件及灯具 | |
CN217584144U (zh) | 一种控光装置及灯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