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4408U - 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4408U
CN220274408U CN202320712922.XU CN202320712922U CN220274408U CN 220274408 U CN220274408 U CN 220274408U CN 202320712922 U CN202320712922 U CN 202320712922U CN 220274408 U CN220274408 U CN 220274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reservation
piece
driving
limit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129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继凯
李配军
赵中山
康大磊
侯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bo Xi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bo Xi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bo Xi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bo Xi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129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44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4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4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涉及温室设计技术领域。其中,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包括:支撑骨架、升降部、开合部和两个保温被,支撑骨架的内侧具有容置空间;升降部与支撑骨架的侧部沿纵向滑动连接;开合部与升降部连接;两个保温被与开合部连接,其中,升降部用于调整开合部和保温被的高度,开合部用于驱动两个保温被展开,或驱动两个保温被收拢。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开合部控制保温被展开或收拢,通过升降部控制开合部和保温被的高度,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装置固定在某一高度后不能调整,导致保温装置的固定位置高度过高,采暖能耗高,而保温装置的固定位置高度过低,工作人员在温室内工作时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温室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连栋温室是温室的一种升级版本,是一种超级大温室。连栋温室把原有的独立单间温室,用科学的手段、合理的设计、优秀的材料将原有的独立单间模式温室连起来。
目前,国内连栋温室越建越高,空间越来越大,感观越来越好,但是温室冬季的采暖能耗缺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现在能源紧张,连栋温室的冬季运行费用高涨,所以现有的连栋温室会在内部设置一个额外的能够收拢或展开的保温装置,当白天有阳光时,保温装置收拢,连栋温室采光,当晚上没有阳光时,保温装置展开,覆盖在连栋温室的顶棚下方,提高连栋温室的保暖性能,减少连栋温室的热量散失,节省采暖能耗,降低连栋温室的运行成本。
但是,现有的连栋温室内的保温装置,只具有开合功能,保温装置固定在某一高度后不能调整,导致保温装置的固定位置高度过高,温室内空间大,采暖负荷大,能耗高,而保温装置的固定位置高度过低,人员在温室内工作时操作不便,而且狭隘的工作空间会使工作人员产生压抑的情绪,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解决现有的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不具备升降功能,导致保温空间过大,采暖负荷大,能耗高,或者保温空间过小,影响工作人员在温室内进行操作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内侧具有容置空间;
升降部,所述升降部与所述支撑骨架的侧部沿纵向滑动连接;
开合部,所述开合部与所述升降部连接;
两个保温被,与所述开合部连接;
其中,所述升降部用于调整所述开合部和所述保温被的高度,所述开合部用于驱动两个所述保温被展开,使两个所述保温被闭合,以沿水平方向铺设于所述支撑骨架的内侧,或驱动两个所述保温被收拢。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通道,用于容纳所述保温被,且所述限位通道的顶侧和底侧均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上限位与第二限位件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升降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构成所述限位通道,用于容纳所述保温被。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合部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升降部连接;
换向轮,与所述升降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对设置;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换向轮连接所述连接件采用柔性材料;
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相对设置于所述限位通道沿水平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保温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所述保温被展开或收拢。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被的活动边采用柔性材料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位于所述保温被的活动边的上侧,所述第二驱动件位于所述保温被的活动边的下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具有第一翘边和第二翘边;
其中,所述第一翘边向上凸起,所述第二翘边向下凸起。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顶侧具有第一限位弯钩;
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底侧具有第二限位弯钩;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弯钩和所述第二限位弯钩的弯曲方向相互背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部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骨架连接;
滑轨,所述滑轨沿纵向延伸,所述滑轨具有两组,每组所述滑轨的数量为多个,两组所述滑轨相对设置于所述支撑骨架沿所述保温被的展开和收拢方向上的两侧;
两个升降件,分别滑动设置于两组所述滑轨中,所述升降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开合部连接,所述升降件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所述开合部沿纵向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板。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连栋温室,包括:前述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通过开合部可以控制保温被的活动端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在白天有阳光时,使保温被收卷,进行正常采光,在夜晚没有阳光时,使保温被能够闭合,沿水平方向铺设在支撑骨架的内侧,减少热量的散失,而且还可以通过升降部对保温被进行升降,调整保温被的高度,避免保温被的固定位置高度过高,温室内空间大,采暖负荷大,能耗高,或是保温被的固定位置高度过低,工作人员在温室内工作时操作不便,而且狭隘的工作空间会使工作人员产生压抑的情绪,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开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支撑骨架;2、升降部;21、第二驱动电机;22、滑轨;23、升降件;24、限位挡板;3、开合部;31、第一驱动电机;32、连接件;33、第一驱动件;331、第一翘边;332、第一限位弯钩;34、第二驱动件;341、第二翘边;342、第二限位弯钩;35、换向轮;4、保温被;5、限位部;51、第一限位件;52、第二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一
参考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出一种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该包括:支撑骨架1,支撑骨架1的内侧具有容置空间;
升降部2,升降部2与支撑骨架1的侧部沿纵向滑动连接;
开合部3,开合部3与升降部2连接;
两个保温被4,与开合部3连接;
其中,升降部2用于调整开合部3和保温被4的高度,开合部3用于驱动两个保温被4展开,使两个保温被4闭合,以沿水平方向铺设于支撑骨架1的内侧,或驱动两个保温被4收拢。
具体的,支撑骨架1可以是现有的连栋温室常有的支撑架体,支撑骨架1内侧的容置空间为连栋温室的内部空间,升降部2与支撑骨架1的侧部滑动连接,可以沿纵向在支撑骨架1上滑动,开合部3与升降部2连接,在升降部2进行上下滑动时,开合部3也一起滑动,保温被4是各种大棚温室中常用的保温工具,保温被4采用柔性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还可以进行收拢和展开操作;保温被4与开合部3连接,在开合部3的带动下可以将两个保温被4展开,使两个保温被4相互闭合,对连栋温室自保温被4至底面的区域进行保温,也可以将两个保温被4收拢,不影响连栋温室的采光效果;而且保温被4与开合部3可以在升降部2的带动下,一同进行升降,可以对保温被4和开合部3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夜晚需要保温时,可以尽可能降低保温被4的高度,减小保温空间,降低采暖负荷,减少采暖能耗,节省连栋温室的运行成本,在白天需要采光时,可以在升降部2的带动下,将开合部3和保温被4一同升高,避免开合部3和保温被4影响工作人员在连栋温室内进行操作,再或者,在需要保暖的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在连栋温室内进行操作时,可以适当调整保温被4和开合部3的高度,在不影响工作人员的前提下,保证减少的保温空间。
根据上述所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通过开合部3可以控制保温被4的活动端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在白天有阳光时,使保温被4收拢,进行正常采光,在夜晚没有阳光时,使保温被4能够闭合,沿水平方向铺设在支撑骨架1的内侧,减少热量的散失,而且还可以通过升降部2对保温被4进行升降,调整保温被4的高度,避免保温被4的固定位置高度过高,温室内空间大,采暖负荷大,能耗高,或是保温被4的固定位置高度过低,工作人员在温室内工作时操作不便,而且狭隘的工作空间会使工作人员产生压抑的情绪,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至附图3,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限位部5,限位部5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通道,用于容纳保温被4,且限位通道的顶侧和底侧均与容置空间连通。
具体的,限位部5为保温被4提供了一个可以沿水平方向展开的限位通道,使柔性材料制成的保温被4的底部具有支撑,顶部具有限位,可以使保温被4在展开时铺设并覆盖连栋温室的棚顶,保证保温被4的保温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至附图3,在具体实施中,限位部5包括: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上限位与第二限位件52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沿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升降部2连接,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之间构成限位通道,用于容纳保温被4。
具体的,限位部5包括: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均可以是由涂层钢缆向同一方向延伸构成的限位结构,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具体与升降部2中的升降件23连接,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两者之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空间即为限位通道,可以容纳保温被4,并对保温被4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在保温被4收拢之后,不会影响连栋温室的采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至附图3,在具体实施中,开合部3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31,与升降部2连接;
换向轮35,与升降部2连接,且与第一驱动电机31相对设置;
连接件32,连接件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31和换向轮35连接,连接32采用柔性材料;
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相对设置于限位通道沿水平方向上的两侧,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分别与连接件32连接,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一个保温被4连接,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用于在第一驱动电机31的带动下,驱动保温被4展开或收拢。
具体的,开合部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1、连接件32、第一驱动件33、第二驱动件34和换向轮35,第一驱动电机31可以是伺服电机,连接件32采用柔性材料,可以是驱动伞绳,换向轮35为一个转轮,换向轮35可以与第一驱动电机31相对设置,换向轮35可以与升降件23连接,能够与第一驱动电机31一同上升或者下降,使换向轮35与第一驱动电机31始终保持同一高度。连接件32环绕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和换向轮35,连接件32通过换向轮35完成换向,实现一个循环绳体,使第一驱动电机31能够带动连接件32运动,驱动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移动;第一驱动电机31通过连接件32驱动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使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能够在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构成的限位通道中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分别位于限位通道的两侧,且相对设置,当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向中间移动靠拢后,可以带动保温被4,将保温被4展开,并完全覆盖连栋温室的顶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至附图3,在具体实施中,保温被4的活动边采用柔性材料连接,且第一驱动件33位于保温被4的活动边的上侧,第二驱动件34位于保温被4的活动边的下侧。
具体的,保温被4被第一驱动件33或第二驱动件34带动,进行移动的侧边为活动边,保温被4活动边采用柔性材料连接固定,柔性材料可以是加强尼龙绳,而不再用驱动边铝材或者钢构件等硬质材料来固定,再与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一上一下的结构相互配合,可以在保温被4展开时,两个保温被4合拢时,第一驱动件33带动保温被4向上移动,第二驱动件34带动另一保温被4向下移动,使两个保温被4重合一部分,保证保温被4的保温效果,可以避免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两个硬性材质的零件在合拢后仍然存在缝隙,导致保温被4无法实现完全闭合,影响保温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至附图3,在具体实施中,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具有第一翘边331和第二翘边341;
其中,第一翘边331向上凸起,第二翘边341向下凸起。
具体的,第一驱动件33位于保温被4的上侧,第一驱动件33的第一翘边331向上凸起,第二驱动件34位于保温被4的下侧,第二驱动件34的第二翘边341向下凸起,可以使第一驱动件33和第二驱动件34相互接触时,更加顺滑的进行上下分层,使保温被4能够重合一部分,避免保温被4之间具有间隙,影响保温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至附图3,在具体实施中,第一驱动件33的顶侧具有第一限位弯钩332;
第二驱动件34的底侧具有第二限位弯钩342;
其中,第一限位弯钩332和第二限位弯钩342的弯曲方向相互背离。
具体的,第一驱动件33位于保温被4的上侧,第一驱动件33的顶侧具有第一限位弯钩332,第二驱动件34位于保温被4的下侧,第二驱动件34的下侧具有第二限位弯钩342,第一限位弯钩332向上侧延伸,并向背离第二限位弯钩342的方向弯曲,第二限位弯钩342向下延伸,并向背离第一限位弯钩332的方向延伸,第一限位弯钩332和第二限位弯钩342可以对收拢的保温被4进行限位,辅助保温被4收拢,避免保温被4卡入第一限位件51或者第二限位件52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至附图3,在具体实施中,升降部2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21,与支撑骨架1连接;
滑轨22,滑轨22沿纵向延伸,滑轨22具有两组,每组滑轨22的数量为多个,两组滑轨22相对设置于支撑骨架1沿保温被4的展开和收卷方向上的两侧;
两个升降件23,分别滑动设置于两组滑轨22中,升降件23分别与第二驱动电机21和开合部3连接,升降件23用于在第二驱动电机21的带动下,驱动开合部3沿纵向移动。
具体的,第二驱动电机21可以是伺服电机,滑轨22与升降件23可以通过滑轮配合,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21的驱动端可以连接钢丝绳,带动升降件23在滑轨22上沿纵向移动,进而改变与升降件23连接的开合部3,使开合部3可以带动保温被4一同上下移动,调整开合部3与保温被4的高度,可以在夜晚需要保温时降低保温被4,降低能耗,还可以在工作人员需要工作时提高开合部3和保温被4,为工作人员提供宽敞的工作环境。
滑轨22可以分为两组,每组的滑轨22数量可以是多个,每组内的多个滑轨22间隔设置,具体可以是均匀分布,滑轨22与支撑骨架1连接,在支撑骨架1的支撑下沿纵向延伸,两组滑轨22分别设置在支撑骨架1相对的两侧,升降件23沿水平方向延伸,每组滑轨22滑动设置一个升降件23,使升降件23升降时更加稳定,不会左右歪斜,开合部3可以带动两个保温被4分别从相对的两个升降件23所在的位置向中间展开并合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至附图3,滑轨2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板24。
具体的,每一个滑轨22的顶部和底部都设置有一个限位挡板24,限位挡板24将滑轨22的两端进行封堵,避免在移动升降件23时,使升降件23过高或者过低,导致升降件23从滑轨22脱出,影响设备正常运转,还对操作人员造成人身安全威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内侧具有容置空间;
升降部,所述升降部与所述支撑骨架的侧部沿纵向滑动连接;
开合部,所述开合部与所述升降部连接;
两个保温被,与所述开合部连接;
其中,所述升降部用于调整所述开合部和所述保温被的高度,所述开合部用于驱动两个所述保温被展开,使两个所述保温被闭合,以沿水平方向铺设于所述支撑骨架的内侧,或驱动两个所述保温被收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通道,用于容纳所述保温被,且所述限位通道的顶侧和底侧均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升降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构成所述限位通道,用于容纳所述保温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合部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升降部连接;
换向轮,与所述升降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对设置;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换向轮连接,所述连接件采用柔性材料;
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相对设置于所述限位通道沿水平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保温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所述保温被展开或收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被的活动边采用柔性材料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位于所述保温被的活动边的上侧,所述第二驱动件位于所述保温被的活动边的下侧,以使两个所述保温被完全展开时,具有部分重叠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具有第一翘边和第二翘边;
其中,所述第一翘边向上凸起,所述第二翘边向下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顶侧具有第一限位弯钩;
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底侧具有第二限位弯钩;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弯钩和所述第二限位弯钩的弯曲方向相互背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部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骨架连接;
滑轨,所述滑轨沿纵向延伸,所述滑轨具有两组,每组所述滑轨的数量为多个,两组所述滑轨相对设置于所述支撑骨架沿所述保温被的展开和收卷方向上的两侧;
两个升降件,分别滑动设置于两组所述滑轨中,所述升降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开合部连接,所述升降件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所述开合部沿纵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板。
CN202320712922.XU 2023-04-04 2023-04-04 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 Active CN220274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2922.XU CN220274408U (zh) 2023-04-04 2023-04-04 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2922.XU CN220274408U (zh) 2023-04-04 2023-04-04 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4408U true CN220274408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7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12922.XU Active CN220274408U (zh) 2023-04-04 2023-04-04 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44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20456B1 (ko) 더블 트러스트 레일 온실 천창 개폐장치
CN104677070A (zh) 一种多功能晾物架
CN203814284U (zh) 一种日光温室辅助内保温/遮阳系统
EP2385184B1 (en) Skylight with operator for vertical opening movement
CN212427723U (zh) 一种可控启闭式钢结构通风换气装置
CN110792287A (zh) 一种扩展方舱及其收展方法
CN106978874A (zh) 一种多功能屋顶
CN220274408U (zh) 连栋温室可升降式内保温系统
JP2010065513A (ja) オーニング装置
CN103858706A (zh) 一种日光温室辅助内保温/遮阳系统
CN201132488Y (zh) 汽车遮阳篷
CN207219550U (zh) 温室大棚及农业生态系统
CN208748985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中手动开启式天窗
CN214424145U (zh) 一种自行走式保温装置
CN211195999U (zh) 槽式车顶床及使用该车顶床的房车
CN211008369U (zh) 绿色建筑节能遮阳窗结构
US4317590A (en) Extendable roof for recreational vehicle
CN206927496U (zh) 安装有排雨装置的起重机操作室
CN207491364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户外电气柜
CN206752796U (zh) 一种多功能屋顶
CN112097541A (zh) 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
CN215101372U (zh) 一种皮带式安全电梯
CN205296399U (zh) 扩展方舱
US20070157594A1 (en) Outreach screen
CN214786880U (zh) 一种玻璃大棚用通风侧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