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1942U - 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1942U
CN220271942U CN202322005719.1U CN202322005719U CN220271942U CN 220271942 U CN220271942 U CN 220271942U CN 202322005719 U CN202322005719 U CN 202322005719U CN 220271942 U CN220271942 U CN 220271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ntrol system
power supply
timing
tim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57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057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1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1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1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属于重启技术领域。电子设备包括供电电源、控制系统以及重启装置,供电电源通过重启装置为控制系统供电。重启装置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电源接入重启装置的情况下,控制供电电源停止为控制系统供电,以及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重启装置还用于在第一电源接入重启装置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停止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以及控制供电电源继续为控制系统供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可通过主动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以加快泄放剩余电荷的速度,以提高电子设备的重启效率,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快速重启。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重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电子设备可通过内部的控制系统控制执行机构动作,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电子设备为电子锁时,可通过内部的控制系统控制锁舌动作,实现对电子锁的开锁和关锁。但是,受恶劣环境、电子设备抗干扰性能不足、或者设计缺陷等因素影响,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可能会出现程序跑飞、死机等故障,导致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失效。
因此,在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如何控制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快速重启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旨在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快速重启。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供电电源、控制系统以及重启装置,供电电源通过重启装置为控制系统供电;
重启装置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电源接入重启装置的情况下,控制供电电源停止为控制系统供电,以及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
重启装置还用于在第一电源接入重启装置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停止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以及控制供电电源继续为控制系统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重启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泄放模块,控制模块连接供电电源和控制系统,泄放模块连接控制系统,控制模块和泄放模块还用于连接第一电源;
在第一电源接入控制模块和泄放模块的情况下,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供电电源停止为控制系统供电,泄放模块用于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
在第一电源接入控制模块和泄放模块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泄放模块还用于停止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供电电源继续为控制系统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时序电路、第二时序电路和第一开关电路,第一时序电路用于连接第一电源和第二时序电路,第二时序电路还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和控制系统,第一开关电路用于导通或者关断供电电源为控制系统供电的通路;
在第一电源接入第一时序电路的情况下,第一电源用于对第一时序电路和第二时序电路充电,使得第二时序电路向第一开关电路输出用于关断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关断信号;
在第一时序电路充满电的情况下,第二时序电路还用于放电,使得第二时序电路向第一开关电路输出用于导通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导通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序电路包括第一储能电路和第一导流电路;
第一储能电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第一电源,第一储能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时序电路和第一导流电路的第一端,第一导流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时序电路包括第二储能电路、第一单向导通电路和第二导流电路;
第二储能电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第一单向导通电路的阳极连接第一时序电路和第二导流电路的第一端,第一单向导通电路的阴极连接第二导流电路的第二端、第二储能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一开关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时序电路的放电时间常数大于第一时序电路的充电时间常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放模块包括第三时序电路、第四时序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第三时序电路用于连接第一电源和第四时序电路,第四时序电路还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用于连接控制系统,第二开关电路用于导通或者关断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的泄放路径;
在第一电源接入第三时序电路的情况下,第一电源用于对第三时序电路和第四时序电路充电,使得第四时序电路向第二开关电路输出用于导通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导通信号;
在第三时序电路充满电的情况下,第四时序电路还用于放电,使得第四时序电路向第二开关电路输出用于关断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关断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时序电路包括第三储能电路、第二单向导通电路、第三单向导通电路、第三导流电路和第四导流电路;
第四导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时序电路和第二单向导通电路的阳极,第四导流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单向导通电路的阴极,第二单向导通电路的阴极连接第三导流电路的第一端,第三单向导通电路的阳极连接第三导流电路的第二端、第三储能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电路,第三储能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放模块还包括:
与第二开关电路串联的限流电路,串联后的限流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一端连接控制系统,另一端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时序电路的充电时间常数大于第四时序电路的放电时间常数,和/或,第四时序电路的放电时间常数大于第四时序电路的充电时间常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重启装置还包括连接第一时序电路的泄放电路,用于在第一电源未接入第一时序电路的情况下,释放第一时序电路存储的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接口,第一电源通过电源接口连接重启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重启装置,重启装置的结构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在检测到第一电源接入重启装置的情况下,重启装置用于控制供电电源停止为控制系统供电,以切断控制系统的供电来源。此情况下,重启装置还用于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以加快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的速度,提高泄放效率。在第一电源接入重启装置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重启装置还用于停止泄放剩余电荷以及控制供电电源继续为控制系统供电,实现控制系统的硬重启,即实现电子设备的硬重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可通过主动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以加快泄放剩余电荷的速度,以提高电子设备的重启效率,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快速重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泄放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泄放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泄放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泄放模块的电路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启装置的一种电路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启装置的另一种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相关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供电电源、重启装置和控制系统。供电电源用于为控制系统供电,重启装置用于连接供电电源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出现程序跑飞、死机等故障时,可致使控制系统失效。为此,可通过重启装置先关断供电电源为控制系统供电的通路,然后再导通该通路,使得供电电源恢复为控制系统供电。这可以实现控制系统的硬重启,以解除控制系统的故障状态,使得控制系统有效。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系统的硬重启,是指切断控制系统的供电来源之后,控制系统将物理关闭,并且控制系统中的硬件状态被重置,然后恢复为控制系统供电,使得控制系统启动。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切断控制系统的供电来源之后,控制系统可能还带有剩余电荷。因此在恢复为控制系统供电之前,需要等待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泄放完毕,以降低硬重启的失败率。
为此,相关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等待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自然泄放完毕,然后恢复为控制系统供电,以实现电子设备的硬重启。
但是,自然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泄放完毕,导致电子设备的重启时间较长,重启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重启装置。重启装置用于在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控制供电电源停止为控制系统供电,以及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以加快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的速度,提高泄放效率。重启装置还用于停止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以及控制供电电源恢复为控制系统供电,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硬重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启装置,可通过主动泄放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以加快泄放剩余电荷的速度,以提高电子设备的重启效率,实现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快速重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启装置,可应用于包括控制系统的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子锁、智能锁、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手机、平板电脑、摄像机、家用电器等各类包括控制系统的设备。
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是指用于管理及控制另一个设备或是系统的系统。例如,在电子锁中,控制系统可指用于控制锁舌开锁和关锁的系统。又例如,在摄像机中,控制系统可指用于控制镜头拍照的系统。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供电电源10、控制系统30以及连接供电电源10和控制系统30的重启装置20。
重启装置20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电源200接入重启装置20的情况下,控制供电电源10停止为控制系统30供电,以及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重启装置20还用于在第一电源200接入重启装置20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停止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以及控制供电电源10为控制系统30供电。
由上述可知,在电子设备100的控制系统30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通过接入第一电源200,触发控制系统30重启,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硬重启。
具体地,在第一电源200接入重启装置20的情况下,重启装置20首先控制供电电源10停止为控制系统30供电,以切断控制系统30的供电来源。并且,此情况下,重启装置20还用于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以加快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的速度,提高泄放效率。在第一电源200接入重启装置20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表示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已经泄放了一定时长,实现了加快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的速度。此情况下,重启装置20用于停止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以及控制供电电源10为控制系统30供电,可实现控制系统30的硬重启。
上述电子设备100,可通过主动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以加快泄放剩余电荷的速度,以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重启效率,从而缓解电子设备100存在的重启效率较低的问题。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电源200和供电电源10为不同的电源。例如,供电电源10为电池或者市电。又例如,第一电源200为移动电源。
作为一种示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一时长的具体数值。例如,可根据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通过重启装置20泄放完毕所需要的时长,确定第一时长的具体数值。比如,在第一电源200接入重启装置20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表示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泄放完毕,或者表示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低于预设值。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重启装置20包括控制模块21和泄放模块22。控制模块21连接供电电源10和控制系统30,泄放模块22连接控制系统30,控制模块21和泄放模块22还用于连接第一电源200。当然,可选的,泄放模块22也可以为控制系统30内部的一个模块,用于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
在第一电源200接入控制模块21和泄放模块22的情况下,即在控制模块21检测到第一电源200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1用于控制供电电源10停止为控制系统30供电。即在泄放模块22检测到第一电源200的情况下,泄放模块22用于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
具体的,在控制模块21检测到第一电源200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1用于控制供电电源10和控制系统30之间的通路断开,以实现控制供电电源10停止为控制系统30供电。
在第一电源200接入控制模块21和泄放模块22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泄放模块22还用于停止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控制模块21还用于控制供电电源10为控制系统30供电。
具体的,在控制模块21检测到在第一电源200接入控制模块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1用于控制供电电源10和控制系统30之间的通路闭合,以实现控制供电电源10继续为控制系统30供电。
上述电子设备100,可通过泄放模块22主动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以加快泄放剩余电荷的速度,以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重启效率,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控制系统30快速重启。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1包括第一时序电路211、第二时序电路212和第一开关电路213。第一时序电路211用于连接第一电源200和第二时序电路212,第二时序电路212还连接第一开关电路213,第一开关电路213用于连接供电电源10和控制系统30。第一开关电路213用于导通或者关断供电电源10为控制系统30供电的通路。
在第一电源200接入第一时序电路211的情况下,第一电源200用于对第一时序电路211和第二时序电路212充电,使得第二时序电路212向第一开关电路213输出用于关断第一开关电路213的第一关断信号。
在第一时序电路211充满电的情况下,第一时序电路211用于为第二时序电路212提供放电路径,使得第二时序电路212向第一开关电路213输出用于导通第一开关电路213的第一导通信号。
上述电子设备100,通过第一时序电路211的充电过程和第二时序电路212的充电过程,第一电源200提供的电压可耦合至第一开关电路213,即使得第二时序电路212向第一开关电路213输出用于关断第一开关电路213的第一关断信号,实现关断供电电源10为控制系统30供电的通路,即停止供电电源10为控制系统30供电。
上述电子设备100,通过第二时序电路212的放电过程以及第一时序电路211停止充电,第一电源200提供的电压停止耦合至第一开关电路213,即使得第二时序电路212向第一开关电路213输出用于导通第一开关电路213的第一导通信号,实现导通供电电源10为控制系统30供电的通路,即恢复供电电源10为控制系统30供电。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序电路211包括第一储能电路2111和第一导流电路2112。
第一储能电路211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第一电源200,第一储能电路211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时序电路212和第一导流电路2112的第一端,第一导流电路2112的第二端接地。
在第一电源200接入第一储能电路2111的情况下,第一电源200对第一储能电路2111和第二时序电路212充电,使得第二时序电路212向第一开关电路213输出第一关断信号。在第一储能电路2111充满电的情况下,第二时序电路212通过第一导流电路2112对地放电,从而使得第二时序电路212向第一开关电路213输出第一导通信号。
上述电子设备100,第一时序电路211通过第一储能电路2111实现可被充电,通过第一导流电路2112使得第二时序电路212能够放电,该实施方式简单、且成本较低。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时序电路212包括第二储能电路2121、第一单向导通电路2122和第二导流电路2123。
第二储能电路212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10,第一单向导通电路2122的阳极连接第一时序电路211和第二导流电路2123的第一端,第一单向导通电路2122的阴极连接第二导流电路2123的第二端、第二储能电路2121的第二端和第一开关电路213。
在第一电源200接入第一时序电路211的情况下,第一电源200对第一时序电路211充电,以及通过第一单向导通电路2122对第二储能电路2121充电,使得第一电源200提供的电压耦合至第二储能电路2121的第二端,使得第二储能电路2121的第二端可以输出第一关断信号,以关断第一开关电路213。
在第一时序电路211充满电的情况下,第二储能电路2121通过第二导流电路2123放电,使得第二储能电路2121的第二端可以输出第一导通信号,以导通第一开关电路213。
上述电子设备100,通过第一单向导通电路2122对第二储能电路2121充电,以及第二储能电路2121通过第二导流电路2123放电,该实施方式简单、且成本较低。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开关电路213可以通过开关实现,该开关用于串联在供电电源10和控制系统30之间。例如,开关包括但不限于继电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双极结型管(bipolarjunction transistor,BJ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transistor,IGBT),氮化镓场效应晶体管(GaN),碳化硅(SiC)功率管等多种类型的开关器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列举。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储能电路2111包括但不限于电容器件。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导流电路2112包括但不限于电阻器件。
作为一种示例,第二储能电路2121包括但不限于电容器件。
作为一种示例,第二导流电路2123包括但不限于电阻器件。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单向导通电路2122包括但不限于二极管器件。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关断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一导通信号为低电平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时序电路212的放电时间常数大于第一时序电路211的充电时间常数。
上述电子设备100,可通过设置第二时序电路212的放电时间常数以及第一时序电路211的充电时间常数,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213导通和关断的时机。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泄放模块22包括第三时序电路221、第四时序电路222和第二开关电路223。第三时序电路221用于连接第一电源200和第四时序电路222,第四时序电路222还连接第二开关电路223。第二开关电路223用于连接控制系统30,第二开关电路223用于导通或者关断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的泄放路径。
在第一电源200接入第三时序电路221的情况下,第一电源200用于对第三时序电路221和第四时序电路222充电,使得第四时序电路222向第二开关电路223输出用于导通第二开关电路223的第二导通信号。
在第三时序电路221充满电的情况下,第四时序电路222用于放电,使得第四时序电路222向第二开关电路223输出用于关断第二开关电路223的第二关断信号。
上述电子设备100,通过第三时序电路221的充电过程和第四时序电路222的充电过程,第一电源200提供的电压可耦合至第二开关电路223,即使得第四时序电路222向第二开关电路223输出用于导通第二开关电路223的第二导通信号,实现导通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的泄放路径,以加快泄放剩余电荷的速度。
上述电子设备100,通过第四时序电路222的放电过程以及第三时序电路221停止充电,第一电源200提供的电压停止耦合至第二开关电路223,即使得第四时序电路222向第二开关电路223输出用于关断第二开关电路223的第二关断信号,以停止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三时序电路221和第一时序电路211的功能相同,因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时序电路221和第一时序电路211为相同的电路,即可以共用同一个电路。而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时序电路221和第一时序电路211分别为不同的电路,即不共用同一个电路。
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时序电路222包括第三储能电路2221、第二单向导通电路2222、第三单向导通电路2223、第三导流电路2224和第四导流电路2225。
第四导流电路2225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时序电路221和第二单向导通电路2222的阳极,第四导流电路2225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单向导通电路2223的阴极,第二单向导通电路2222的阴极连接第三导流电路2224的第一端,第三单向导通电路2223的阳极连接第三导流电路2224的第二端、第三储能电路2221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电路223,第三储能电路2221的第二端接地。
在第一电源200接入第三时序电路221的情况下,第一电源200对第三时序电路221充电,以及通过第二单向导通电路2222和第三导流电路2224对第三储能电路2221进行充电,第一电源200提供的电压可耦合至第二开关电路223,即使得第三储能电路2221的第一端可输出第二导通信号,以导通第二开关电路223,从而实现主动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加快泄放剩余电荷的速度。
在第三时序电路221充满电的情况下,第三储能电路2221通过第三单向导通电路2223和第四导流电路2225放电,第一电源200提供的电压停止耦合至第二开关电路223,即使得第三储能电路2221的第一端可输出第二关断信号,以关断第二开关电路223,从而停止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
上述电子设备100,通过第二单向导通电路2222和第三导流电路2224对第三储能电路2221充电,第三储能电路2221通过第三单向导通电路2223和第四导流电路2225放电,该实施方式简单、且成本较低。
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泄放模块22还包括:与第二开关电路223串联的限流电路224,串联后的限流电路224和第二开关电路223的一端连接控制系统30,另一端接地。例如,限流电路224串联在控制系统30和第二开关电路223之间,第二开关电路223串联在限流电路224和地之间。
作为一种示例,第三储能电路2221包括但不限于电容器件。
作为一种示例,第三导流电路2224包括但不限于电阻器件。
作为一种示例,第四导流电路2225包括但不限于电阻器件。
作为一种示例,限流电路224包括但不限于电阻器件。
作为一种示例,第二单向导通电路2222包括但不限于二极管器件。
作为一种示例,第三单向导通电路2223包括但不限于二极管器件。
作为一种示例,第二导通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关断信号为低电平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时序电路221的充电时间常数大于第四时序电路222的放电时间常数,和/或,第四时序电路222的放电时间常数大于第四时序电路222的充电时间常数。
上述电子设备100,可通过设置第三时序电路221的充电时间常数和第四时序电路222的放电时间常数,和/或设置第四时序电路222的放电时间常数与第四时序电路222的充电时间常数,可以控制第二开关电路223导通和关断的时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第一时序电路211的充电时间常数(记为T1)、第二时序电路212的放电时间常数(记为T2)、第三时序电路221的充电时间常数(记为T3)、第四时序电路222的放电时间常数(记为T4)、以及第四时序电路222的充电时间常数(记为T5),控制第一开关电路213和第二开关电路223的导通和关断顺序。
例如,当第三时序电路221和第一时序电路211共用同一个电路时,可以通过设置T2>T1>T4>T5,使得第一开关电路213和第二开关电路223的导通和关断顺序为:第一开关电路213关断、第二开关电路223导通、第二开关电路223关断、第一开关电路213导通。对应的控制系统30的表现为:停止为控制系统30供电、主动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停止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恢复为控制系统30供电。
如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源200还用于连接供电电源10,用于在供电电源10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电源200为控制系统30供电。
上述电子设备100,在供电电源10故障的情况下,第一电源200还用于为控制系统30供电。
如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重启装置20还包括连接第一时序电路211的泄放电路40。在第一电源200未接入第一时序电路211的情况下,泄放电路40用于释放第一时序电路211存储的电能。可选地,泄放电路40接地,以构成连接地的泄放路径,实现释放第一时序电路211存储的电能。
由于在控制系统30的硬重启过程中,对第一时序电路211充满电。因此在拔出第一电源200的情况下,需要释放第一时序电路211存储的电能,以便控制系统30实现下一次的硬重启。
上述电子设备100,第一时序电路211可通过连接地的泄放电路40进行放电,使得控制系统30能够实现下一次的硬重启,提高了重启装置20的可靠性。
如图1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电源接口101,第一电源200通过电源接口101连接重启装置20。
可选地,电源接口101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RJ(Registered jack,注册插座)等。
如图1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序电路211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第二时序电路212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和第二电阻R2,第一开关电路213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开关管Q1为P型MOSFET。
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第一电源200,第二端用于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供电电源10和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控制系统30。
在第一电源200连接至第一电容C1的情况下,第一电源200对第一电容C1充电,以及通过第一二极管D1对第二电容C2充电。第一电源200提供的电压耦合至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使得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的电压升高,从而关断第一开关管Q1。
在第一电容C1充满电的情况下,第二电容C2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放电,第一电源200提供的电压停止耦合至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使得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的电压降低,从而导通第一开关管Q1。
上述电子设备100中,通过开关管、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器件实现控制模块21的功能,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如图1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时序电路221与第一时序电路211共用同一个电路,即第三时序电路221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四时序电路222包括第三电容C3、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第二开关电路223包括第二开关管Q2。限流电路224包括第五电阻R5。第二开关管Q2为N型MOSFET。
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接地。第五电阻R5串联在控制系统30和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之间。
在第一电源200连接至第一电容C1的情况下,第一电源200对第一电容C1充电,并通过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阻R3对第三电容C3充电。第一电源200提供的电压耦合至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使得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的电压升高,从而导通第二开关管Q2。
在第一电容C1充满电的情况下,第三电容C3通过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阻R1放电,第一电源200提供的电压停止耦合至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使得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的电压降低,从而关断第二开关管Q2。
上述电子设备100中,通过开关管、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器件实现泄放模块22的功能,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如图14所示,结合图12所示实施例和图13所示实施例,可得到如图14所示重启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
作为一种示例,可用R2*C2表示上述的第二时序电路212的放电时间常数T2,可用R1*C1表示上述的第一时序电路211的充电时间常数T1,可用R4*C3表示上述的第四时序电路222的放电时间常数T4,可用R3*C3表示上述的第四时序电路222的充电时间常数T5。
因此,设置T2>T1>T4>T5,相当于设置R2*C2>R1*C1>R4*C3>R3*C3。该设置可使得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和关断顺序为:第一开关管Q1关断、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二开关管Q2关断、第一开关管Q1导通。
如图1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泄放电路40包括第六电阻R6。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
上述电子设备100中,在第一电源200未接入第一电容C1的情况下,第一电容C1通过第六电阻R6释放第一电容C1存储的电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重启装置20。该重启装置20的结构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重启装置20所示。
作为一种示例,重启装置20包括控制模块21和泄放模块22。控制模块21用于连接供电电源10和控制系统30。泄放模块22用于连接控制系统30。控制模块21和泄放模块22还用于连接第一电源200。
在第一电源200接入控制模块21和泄放模块22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1用于控制供电电源10停止为控制系统30供电,泄放模块22用于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
在第一电源200接入控制模块21和泄放模块22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泄放模块22还用于停止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控制模块21还用于控制供电电源10继续为控制系统30供电。
上述重启装置20,可通过泄放模块22主动泄放控制系统30的剩余电荷,以加快泄放剩余电荷的速度,以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重启效率,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控制系统30快速重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对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源、控制系统以及重启装置,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重启装置为所述控制系统供电;
所述重启装置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电源接入所述重启装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供电电源停止为所述控制系统供电,以及泄放所述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
所述重启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源接入所述重启装置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停止泄放所述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以及控制所述供电电源继续为所述控制系统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启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泄放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泄放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泄放模块还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源;
在所述第一电源接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泄放模块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电源停止为所述控制系统供电,所述泄放模块用于泄放所述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
在所述第一电源接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泄放模块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的情况下,所述泄放模块还用于停止泄放所述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电源继续为所述控制系统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时序电路、第二时序电路和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时序电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时序电路,所述第二时序电路还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用于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用于导通或者关断所述供电电源为所述控制系统供电的通路;
在所述第一电源接入所述第一时序电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源用于对所述第一时序电路和所述第二时序电路充电,使得所述第二时序电路向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输出用于关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关断信号;
在所述第一时序电路充满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时序电路还用于放电,使得所述第二时序电路向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输出用于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导通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序电路包括第一储能电路和第一导流电路;
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第一储能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时序电路和所述第一导流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导流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时序电路包括第二储能电路、第一单向导通电路和第二导流电路;
所述第二储能电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第一单向导通电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时序电路和所述第二导流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单向导通电路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导流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储能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序电路的放电时间常数大于所述第一时序电路的充电时间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模块包括第三时序电路、第四时序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三时序电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四时序电路,所述第四时序电路还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用于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用于导通或者关断所述控制系统的剩余电荷的泄放路径;
在所述第一电源接入所述第三时序电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源用于对所述第三时序电路和所述第四时序电路充电,使得所述第四时序电路向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输出用于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导通信号;
在所述第三时序电路充满电的情况下,所述第四时序电路还用于放电,使得所述第四时序电路向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输出用于关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关断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时序电路包括第三储能电路、第二单向导通电路、第三单向导通电路、第三导流电路和第四导流电路;
所述第四导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时序电路和所述第二单向导通电路的阳极,所述第四导流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单向导通电路的阴极,所述第二单向导通电路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导流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单向导通电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导流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储能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三储能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模块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串联的限流电路,串联后的所述限流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另一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序电路的充电时间常数大于所述第四时序电路的放电时间常数,和/或,所述第四时序电路的放电时间常数大于所述第四时序电路的充电时间常数。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启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时序电路的泄放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源未接入所述第一时序电路的情况下,释放所述第一时序电路211存储的电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接口,所述第一电源通过所述电源接口连接所述重启装置。
12.一种重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启装置的结构如权利要求2至11任一项所述。
CN202322005719.1U 2023-07-27 2023-07-27 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 Active CN220271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5719.1U CN220271942U (zh) 2023-07-27 2023-07-27 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5719.1U CN220271942U (zh) 2023-07-27 2023-07-27 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1942U true CN220271942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3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5719.1U Active CN220271942U (zh) 2023-07-27 2023-07-27 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1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4256B (zh) 一种基于击穿二极管的功率模块冗余供能电路及控制方法
CN218387259U (zh) 可泄放高压直流电源冲击电流抑制电路
WO2017101647A1 (zh) 上下电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73742A (zh) 高压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子装置
CN218387260U (zh) 一种直流电源冲击电流抑制电路
CN111509680A (zh) 共用转移支路和能耗支路的直流断路器及其应用方法
CN220271942U (zh) 电子设备及其重启装置
US10498135B2 (en) Switch protection device
CN220627110U (zh) 电子设备及重启装置
CN114512957B (zh) 一种基于晶闸管的直流断路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1676U (zh) 一种实现设备重启的系统及电路装置
CN113098097A (zh) 一种电器设备、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9739982U (zh) 一种电池的预放电控制电路和预放电系统
CN217522573U (zh) 过压保护电路结构及电器设备
CN220234252U (zh) 电池供电控制电路与美容设备
CN220775800U (zh) 关断器、电能单元及光伏系统
CN106452402B (zh) 一种按键开启和关闭设备电源的方法
CN216016839U (zh) 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驱动保护电路
CN220064802U (zh) 看门狗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111697807B (zh) 开关电源电路及变换器
CN220527676U (zh) 过流保护电路及电力系统
CN217848010U (zh) 一种防车辆急停时电堆高电位的放电设备
CN210927590U (zh) 功率半导体元件的驱动保护电路
CN218897080U (zh) 一种负载供电保护电路与通信设备
CN219086868U (zh) 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