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8040U - 风扇前后网结构及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前后网结构及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8040U
CN220268040U CN202321735535.4U CN202321735535U CN220268040U CN 220268040 U CN220268040 U CN 220268040U CN 202321735535 U CN202321735535 U CN 202321735535U CN 220268040 U CN220268040 U CN 220268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fan
shaft pin
screen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355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远召
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Zhongshan Small Home Appliances Co Ltd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Zhongshan Small Home Appliances Co Ltd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Zhongshan Small Home Appliances Co Ltd,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Zhongshan Small Home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355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8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8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8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前后网结构及风扇,风扇前后网结构包括设置在扇叶两侧的前网和后网,所述前网设置在风扇出风方向的一侧,所述后网设置在风扇背风方向的一侧,所述前网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后网固定连接;所述前网包括可分离的第一网面和第二网面,所述第一网面和所述第二网面通过轴销结构与所述后网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网面与所述第二网面的接触部位设置有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网面和所述第一网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够无需借助工具方便快捷的拆装风扇。

Description

风扇前后网结构及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风扇前后网结构及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风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电器。目前的电风扇前网基本采用整体拆装方式,由于风扇长期使用后需要清洗,清洗风扇时需要拆卸前网才能清洗到内部的扇叶等零件,拆卸前网的过程中还容易将前网掉落,清洗完成后安装前网的时候,需要对准电风扇上的卡扣,安装到指定的位置后还需要固定螺钉,不仅需要工具,还要有一定技巧,这种设置使得用户想要拆卸风扇比较麻烦,不方便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风扇的前后网不方便拆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风扇前后网结构及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风扇前后网结构,包括设置在扇叶两侧的前网和后网,所述前网设置在风扇出风方向的一侧,所述后网设置在风扇背风方向的一侧,所述前网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后网固定连接;
所述前网包括可分离的第一网面和第二网面,所述第一网面和所述第二网面通过轴销结构与所述后网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网面与所述第二网面的接触部位设置有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网面和所述第一网面。
进一步,所述轴销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网面连接所述后网一侧的第一轴销,设置在所述第二网面连接所述后网一侧的第二轴销;所述后网的两侧设置有安装第一轴销的第一卡槽以及安装所述第二轴销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网面和所述第二网面通过所述轴销结构在所述后网上运动使得所述前网开启或闭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轴销与所述第一卡槽以及所述第二轴销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的间隙为0.2mm,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网面和所述第二网面窜动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网面上的固定卡扣以及设置在所述后网上并与所述固定卡扣配合的容纳槽。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网面的覆盖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网面的突出部,所述覆盖部和所述突出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前网闭合时所述覆盖部贴合于所述突出部的上方,所述固定卡扣与所述容纳槽将所述第一网面和所述第二网面固定在所述后网上。
进一步,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脱出按钮,所述脱出按钮压下时使得所述固定卡扣内凹变形从而脱出所述容纳槽。
进一步,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脱出按钮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卡扣扣合的间隙,所述固定卡扣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脱出按钮正下方,所述脱出按钮向下按压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卡扣的扣合长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网面和所述第二网面之间的高度差小于0.2mm。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具有上述的风扇前后网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能够方便快捷的拆装风扇前网;
2、无需借助工具便可实现拆装;
3、能够避免拆装过程中前网的掉落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后网闭合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后网开启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
图4为另一现有技术;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后网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轴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卡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风扇前后网结构,包括设置在扇叶两侧的前网1和后网2,前网1设置在风扇出风方向的一侧,后网2设置在风扇背风方向的一侧,前网1通过卡扣结构与后网2固定连接;
前网1包括可分离的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通过轴销结构与后网2活动连接,第一网面11与第二网面12的接触部位设置有连接部,通过连接部连接第二网面12和第一网面11。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风扇前后网结构,由前网1和后网2两部分组成,风扇的扇叶和后网2连接在一起,后网2设置在风扇的背风方向,前网1设置在风扇的出风方向,前网1通过卡扣结构和后网2固定连接,前网1是一个圆形平板的样式,后网2则是盆状结构,前网1如同盖子一样盖住盆状的后网2,安装后前网1和后网2安装后中间形成一处空腔,风扇的扇叶就设置在这处空腔中并固定在后网2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前网1由可分离的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组成,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是两个半圆的结构,这两个半圆拼在一起组成了圆形的前网1,在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的接触部位还设置了连接部,在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拼接成风扇的前网1时,通过连接部连接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通过轴销结构活动连接在后网2上,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可以在轴销结构的径向来回运动,使得前网1可以和对开式的窗户一般在后网2上打开。
如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这种风扇在风扇内装网罩旋钮5和风叶旋钮6来固定风叶7,采用锁扣螺钉3和定位卡槽4来固定前后网结构,又如图4所示另一现有技术,这种风扇采用旋转卡槽8和螺钉固定的方式,由于风扇使用久了容易积存灰尘,尤其是转动的扇叶和风扇中间的空腔容易留存很多灰尘,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就有必要对风扇进行清洗。但是目前的锁扣加螺钉或者旋转卡槽加螺钉固定,这两种结构拆装都比较麻烦,要达到合适的安装位置,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将前后网对准,对准后还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才能完成,在拆卸过程中前网1在拆下的时候还容易掉落,这都给需要拆开风扇清洁时带来了不便。本申请提出的风扇前后网结构,使用轴销结构和卡扣结构来将前网1固定在后网2上,不仅拆装方便,装卸时还不需要使用工具,手动按压即可,并且前网1的左右对开式设计在开启状态下方便清洁的同时仍与后网2连接,避免了清洁时前网1掉落的事件发生。
进一步,轴销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网面11连接后网2一侧的第一轴销111,设置在第二网面12连接后网2一侧的第二轴销121;后网2的两侧设置有安装第一轴销111的第一卡槽21以及安装第二轴销121的第二卡槽22;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通过轴销结构在后网2上运动使得前网1开启或闭合。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都是半圆形设置,后网2的正面为一个圆形,这两个半圆合在一起时正好覆盖这个圆形,在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的两个半圆与后网2形成的圆形的两个切点上设置有轴销结构。本申请提出的风扇轴销结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设置在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上的第一轴销111和第二轴销121,一部分为设置在后网2两侧的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对称设置在后网2上,第一轴销111和第二轴销121分别安装在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中,第一轴销111和第二轴销121为圆柱状,可以在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中沿着圆柱的径向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轴销111和第二轴销121相连的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在后网2上来回运动至开启或者闭合,开启时前网1打开分为两个半圆,闭合时两个半圆式的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合并为一个圆组成前网1,固定在风扇的后网2上,开启时便于对风扇的内部零件如扇叶等进行清洁。
进一步,第一轴销111与第一卡槽21以及第二轴销121与第二卡槽22之间的间隙为0.2mm,所述第一轴销111和所述第二轴销12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轴销111和所述第二轴销121沿轴向运动的端帽。
具体的,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第一轴销111和第二轴销121为圆柱状物体,在此圆柱的两端设置有端帽,两端的端帽要比圆柱的柱体更粗,这种设计在第一轴销111和第二轴销121安装进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后,不能够上下窜动,起到一个限位的效果,防止前网1松脱。同时,第一轴销111和第二轴销121安装后与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之间的间隙需要控制在0.2mm,因为这个间隙大了容易使得安装的前网1容易松动,这个间隙小了容易使得前网1运动时卡住动不了,避免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在后网2上运动时出现卡滞或者松动的现象。
进一步,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网面12上的固定卡扣123以及设置在后网2上并与固定卡扣123配合的容纳槽23。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方位,风扇的前网1和后网2通过卡扣结构来安装固定,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网面12的一上一下的两个固定卡扣123,以及设置在后网2上的两个位置相匹配的容纳槽23。风扇后网2的正面形状为圆形,在这个圆的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上下两端的位置设置有容纳槽23,在需要将风扇的前后网结构闭合时,比如说已经把风扇内部清洁完毕后,第二网面12通过连接部和第一网面11组成前网1,再通过第二网面12上的固定卡扣123与容纳槽23卡接,从而将前网1固定在后网2上。这种卡扣式的设置使得本申请提出的风扇不需要麻烦的去对准安装位置再用螺丝固定,无需工具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拆装。
进一步,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一网面11的覆盖部112以及设置在第二网面12的突出部122,覆盖部112和突出部122的形状相匹配,前网1闭合时覆盖部112贴合于突出部122的上方,固定卡扣123与容纳槽23将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固定在后网2上。
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在前网1闭合时通过连接部固定在一起,连接部由设置在第一网面11上的覆盖部112和设置在第二网面12上的突出部122组成,第二网面12上具有一块半圆形的突出部122,在第一网面11上有个同样大小的半圆形凹槽样式的覆盖部112,在关闭前网1时,先将第一网面11闭合,再闭合第二网面12,使得第二网面12的突出部122压在第一网面11的覆盖部112,然后再将第二网面12的两个固定卡扣123压入后网2上的容纳槽23中,从而实现前网1的闭合。
进一步,容纳槽23内设置有脱出按钮231,脱出按钮231压下时使得固定卡扣123内凹变形从而脱出容纳槽23。
进一步,容纳槽23与脱出按钮231之间设置有与固定卡扣123扣合的间隙,固定卡扣123上设置有斜面,斜面位于脱出按钮231正下方,脱出按钮231向下按压的高度大于固定卡扣123的扣合长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后网2的容纳槽23中还包括脱出按钮231,在容纳槽23和脱出按钮231之间具有间隙,在前网1和后网2闭合时固定卡扣123插入这个间隙中,从而将前网1固定在后网2上,固定卡扣123插入这个间隙的部位上具有一处斜面,此斜面在固定卡扣123扣合时朝向脱出按钮231,位于脱出按钮231正下方,在需要打开前网1时,按下后网2上下两个脱出按钮231,由于脱出按钮231向下按压时将固定卡扣123的斜面向下挤压,固定卡扣123受到压力后内凹变形,使得固定卡扣123被挤出容纳槽23从而被弹出,完成前网1的开启。
进一步,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之间的高度差小于0.2mm。
具体的,为了防止风扇的前网1处于闭合状态时缝隙较大,第一网面11和第二网面12最好处于一个平面,高度差要小于0.2mm。
进一步,风扇前后网结构可以使用韧性强,不易变形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风扇前后网结构的风扇。这种风扇能够很方便的拆卸前后网结构,方便清洁风扇时进行拆卸,清洗完成后容易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的风扇前后网结构,使用轴销结构和卡扣结构来将前网固定在后网上,不仅拆装方便,安装时还不需要使用工具,手动按压即可,并且前网的左右对开式设计在开启状态下方便清洁的同时仍与后网连接,还能防止在拆卸前网的时候前网掉落的事件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风扇前后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扇叶两侧的前网和后网,所述前网设置在风扇出风方向的一侧,所述后网设置在风扇背风方向的一侧,所述前网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后网固定连接;
所述前网包括可分离的第一网面和第二网面,所述第一网面和所述第二网面通过轴销结构与所述后网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网面与所述第二网面的接触部位设置有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网面和所述第一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前后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销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网面连接所述后网一侧的第一轴销,设置在所述第二网面连接所述后网一侧的第二轴销;所述后网的两侧设置有安装第一轴销的第一卡槽以及安装所述第二轴销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网面和所述第二网面通过所述轴销结构在所述后网上运动使得所述前网开启或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前后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销与所述第一卡槽以及所述第二轴销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的间隙为0.2mm,所述第一轴销和所述第二轴销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轴销和所述第二轴销沿轴向运动的端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前后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网面上的固定卡扣以及设置在所述后网上并与所述固定卡扣配合的容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前后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网面的覆盖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网面的突出部,所述覆盖部和所述突出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前网闭合时所述覆盖部贴合于所述突出部的上方,所述固定卡扣与所述容纳槽将所述第一网面和所述第二网面固定在所述后网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前后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脱出按钮,所述脱出按钮压下时使得所述固定卡扣内凹变形从而脱出所述容纳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前后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脱出按钮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卡扣扣合的间隙,所述固定卡扣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脱出按钮正下方,所述脱出按钮向下按压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卡扣的扣合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前后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面和所述第二网面之间的高度差小于0.2mm。
9.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前后网结构。
CN202321735535.4U 2023-07-04 2023-07-04 风扇前后网结构及风扇 Active CN220268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5535.4U CN220268040U (zh) 2023-07-04 2023-07-04 风扇前后网结构及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5535.4U CN220268040U (zh) 2023-07-04 2023-07-04 风扇前后网结构及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8040U true CN220268040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6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35535.4U Active CN220268040U (zh) 2023-07-04 2023-07-04 风扇前后网结构及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8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35704U (zh) 可拆卸式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它的空调器室内机
CN106545924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268040U (zh) 风扇前后网结构及风扇
CN110464102B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109148184A (zh) 可拆卸电器电保护结构及气体处理设备
CN216203737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格栅
CN106996600B (zh) 空调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CN209415720U (zh) 壳体组件及空调
CN220424869U (zh) 模块面板及电源模块
CN209801739U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216080076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829982B (zh) 一种壳网体组件及塔扇
CN216753763U (zh) 毛发干燥用具
CN21964034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9764688U (zh) 一种滤芯拆装结构及净水器
CN217244120U (zh) 一种集尘盒安装机构
CN217082704U (zh) 盖板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510826U (zh) 煎烤机
CN214120304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2299249U (zh) 净化器
CN211041173U (zh) 一种可拆卸过滤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977223U (zh) 空调室内机的背板部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20384975U (zh) 清洁设备
CN218514128U (zh) 一种拆卸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充电桩
CN210179738U (zh) 一种防尘吊顶浴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