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7458U - 一种单轴侧隐合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轴侧隐合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7458U
CN220267458U CN202321384378.7U CN202321384378U CN220267458U CN 220267458 U CN220267458 U CN 220267458U CN 202321384378 U CN202321384378 U CN 202321384378U CN 220267458 U CN220267458 U CN 220267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piece
hinge
mounting
piece
mounting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43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思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3843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7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7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7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包括: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第一合页片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第一合页片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部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合页片的外部一侧与所述第二合页片的外部一侧相铰接;第二合页片的内部向下凹陷设置有定位凹槽,第一合页片与所述定位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合页片的外部两端均朝外延伸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内部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合页整体可达到减少整体占用的空间,适用于极窄的隐藏门上安装,提高美观性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单轴侧隐合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轴侧隐合页。
背景技术
合页,又名铰链、合叶,常组成两折式,是连接物体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部件。现有家具通常采用合页来连接固定门和活动板体,现有的合页一般由两个合页片组成,且两个合页片分别安设于门框与门扇上,两个合页片之间设置有的转轴与轴套使两个合页片两个物体相对转动。
目前,为了提高家居装修的整体性和美观性,人们对家居产品中门窗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隐形门以其款式极简、轻奢、全屋装配颜色统一,装修风格更具品味等灵活多变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隐形门的门框与门扇在安装配合过程中需用到合页进行安装连接门框与门扇,其中,现有的隐形门合页在安装过程中由于门框上的合页片与门扇上的合页片连接贴合度不足,从而造成隐藏门扇外凸或门扇与门框的安装不平齐的情况出现,且合页片的连接件外漏影响美观性。
如参考公开号为“CN215108207U”,专利名称为“一种合页”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公开申请包括芯轴、第一合页片、第二合页片、与第一合页片连接并套设于芯轴上的第一轴套、与第二合页片连接并与第一轴套具有间隙地套设于芯轴上的第二轴套,以及设于所述间隙内并由自润滑材料制成的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连接套,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环,连接环套设于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芯轴之间,连接座开设有卡槽,第二连接件插接于所述卡槽上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转动,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套设于第二连接件与芯轴之间,另一端套设于第二轴套和芯轴之间。该结构增加的轴承提高两个合页之间转动的顺畅性,并且具有较佳润滑效果的同时,保证合页的使用寿命,但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合页占用空间较大,不适用于安装具有极简风格的隐藏式门框中,合页外漏以及安装缝隙较大容易影响整体美观性的问题出现。
因此,如何实现减少合页占用空间较大是目前技术人员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包括:
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
所述第一合页片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第一合页片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部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均贯穿至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一合页片的外部一侧与所述第二合页片的外部一侧相铰接;
所述第二合页片的内部向下凹陷设置有定位凹槽,且所述第一合页片与所述定位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合页片的外部两端均朝外延伸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内部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口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口的内部。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合页片与所述第二合页片相互合并时,所述第一合页片的外壁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内壁相贴合,且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合页片的顶部相平齐。
优选地,所述安装口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外部均盖设有盖板,且所述第一合页片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合页片的顶部均与所述盖板相平齐,所述盖板的外部还开设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合页片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内部穿设有转轴,所述定位凹槽外部一侧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口内部设置有若干固定卡柱,所述支撑底板内部还设置有若干固定孔,若干所述固定卡柱与若干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卡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凹槽外部一侧与所述轴套的外部一侧相邻近,所述支撑底板的外部朝向所述定位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合页片的一侧与第二合页片相铰接,且第二合页设置有的定位凹槽可供第一合页片与支撑底板容纳,从而达到使用过程中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的定位凹槽相贴合,从而起到节省空间,防止连接件外漏影响美观性的情况出现,有效的通过第一合页片的底部设置有的支撑底板对第一合页片起到支撑作用,且第一合页片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均贯穿至支撑底板的底部,从而便于固定安装第一合页于门扇框架上,通过第二合页片设置有的抵接部对第二合页片起到支撑的作用,且通过抵接部开设有的第三安装孔从而起到便于安装,安装范围广,基本适用市面95%以上极窄料型及门型,且有效的通过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开设的定位凹槽相适配,从而达到合并时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相贴合,可达到合页安装孔的隐藏无外露和减少合页整体占用的空间,门扇开启角度可达115度,无卡位现象,适用于极窄的隐藏门上安装,提高美观实用性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合页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合页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口与限位凹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中的标注所示:1、第一合页片;2、第二合页片;3、盖板;11、支撑底板;12、安装口;13、轴套;14、转轴;21、定位凹槽;22、支撑部;23、限位凹槽;24、第三安装孔;31、开口;121、第一安装孔;122、第二安装孔;2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组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类似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参考图1至图9,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包括:
第一合页片1与第二合页片2;
所述第一合页片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11,所述第一合页片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12,所述安装口12内部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122,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12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22均贯穿至所述支撑底板11的底部,所述第一合页片1的外部一侧与所述第二合页片2的外部一侧相铰接;
所述第二合页片2的内部向下凹陷设置有定位凹槽21,且所述第一合页片1与所述定位凹槽21相适配,所述第二合页片2的外部两端均朝外延伸设置有支撑部22,所述支撑部22内部设置有限位凹槽23,所述限位凹槽23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24。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孔121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所述第一安装孔121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口12的内部。
具体地,所述第二安装孔12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122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口12的内部。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合页片1与所述第二合页片2相互合并时,所述第一合页片1的外壁与所述定位凹槽21的内壁相贴合,且所述支撑底板1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合页片2的顶部相平齐。
具体地,所述安装口12与所述限位凹槽23的外部均盖设有盖板3,且所述第一合页片1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合页片2的顶部均与所述盖板3相平齐,所述盖板3的外部还开设有开口31。
具体地,所述第一合页片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轴套13,所述轴套13内部穿设有转轴14,所述定位凹槽21外部一侧两端均开设有通孔211,所述转轴14的两端与所述通孔211的内部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安装口12内部设置有若干固定卡柱,所述支撑底板11内部还设置有若干固定孔,若干所述固定卡柱与若干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卡接。
具体地,所述定位凹槽21外部一侧与所述轴套13的外部一侧相邻近,所述支撑底板11的外部朝向所述定位凹槽21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
实施例一
为实现方便运输进行安装隐形门,由于现有的隐形门在为了无需对齐门框与门扇进行方便安装,一般在出库时将门框与门扇通过合页片连接后整体进行运输,但在整体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门扇与门框连接位置偏移从而出现合页变形,从而造成损坏合页或卡顿的情况,参考图1至图9,该实施技术方案包括:通过第一合页片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11,且第一合页片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12,通过安装口12内部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122,且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122均贯穿至所述支撑底板11的底部,从而达到在安装过程中可对第一安装孔121或第二安装孔122进行打钉铆接或螺丝固定连接安装第一合页片1与门扇框架进行连接,由于第一合页片1的外部一侧与所述第二合页片2的外部一侧相铰接,从而达到第一合页片1与第二合页片2转动连接,其中,安装口12内部设置有若干固定卡柱,支撑底板11内部还设置有若干固定孔,从而通过若干固定卡柱与若干所述固定孔相卡接,便于第一合页片1与支撑底板11卡合或分离,在安装过程中可先将支撑底板11安设于门扇上,第二合页片2安设于门框上,由于第一合页片1与第二合页片2处于铰接连接关系,从而通过卡合第一合页片1与支撑底板11即可达到安装合页整体于门扇框架上,从而有效的达到无需对齐门框与门扇进行安装,提高安装便捷性,且有效的防止了整体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门扇与门框连接位置偏移从而出现合页变形,从而造成损坏合页或卡顿的情况。
实施例二
为实现隐形门在安装过程中防止合页卡顿影响日常使用,由于现有的隐形门的门框为了美观性以及隐藏性一般安设于墙体内部,但在门扇开启角度较大时过会造成合页外凸顶住墙体从而出现卡顿无法完全开启门扇的问题,参考图1至图7,该实施技术方案包括:通过第一合页片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11,由支撑底板11对第一合页片1起到支撑的作用,其中,第一合页片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12,通过安装口12内部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122,且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122均贯穿至支撑底板11的底部,通过第一安装孔121与的第二安装孔122便于打铆钉或进行螺丝稳固第一合页片1的支撑底板11于门框上,从而起到稳固第一合页片1于门框上,由于第一合页片1的外部一侧与所述第二合页片2的外部一侧相铰接,且第二合页片2的内部向下凹陷设置有定位凹槽21,第一合页片1与所述定位凹槽21相适配从而达到第一合页片1于定位凹槽21外部一侧进行转动的效果,第一合页片1占用面积相比第二合页片2较小,可将第一合页片1与第二合页片2的铰接连接件在门框外部,防止造成卡顿的情况,第一合页片1安设于门框上,第二合页片2安设于门扇上,达到反装效果;使合页整体进行反装安设于门扇框架上,防止开启门扇时造成合页片的连接件顶住墙体出现卡顿无法开启的情况出现。
实施例三
为实现实心门框安设第一合页片1,由于实心门框较为厚实,从而为了保持第一合页片1与实新门框的连接稳固性,参考图1至图6和图8,该实施例包括:通过第一合页片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11,且第一合页片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12,通过安装口12内部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122,且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122均贯穿至所述支撑底板11的底部,从而达到在安装过程中可对第一安装孔121或第二安装孔122进行打钉铆接或螺丝固定连接安装第一合页片1与门扇框架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合页片1的外部一侧与第二合页片2的外部一侧相铰接,达到开启与闭合门框与门扇的作用,通过第二合页片2的内部向下凹陷设置有定位凹槽21,由于第一合页片1与定位凹槽21相适便于第一合页片1贴合定位凹槽21,防止部件外漏,所述第二合页片2的外部两端均朝外延伸设置有支撑部22,所述支撑部22内部设置有限位凹槽23,所述限位凹槽23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24,且所述第三安装孔24可通过铆钉进行安装第二合页片2于门框上,其中第二合页片2在安设过程中还需加装定位器保障其安装平稳性。
需说明的是,第一安装孔121设置有三个,且三个第一安装孔121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口12的内部,其中,第一安装孔121内部可穿设有铆钉进行固定安装第一合页片1于实心门框上,进一步提高增加连接稳固性,在安设过程中可采用第二安装孔122从门框上进行螺丝连接稳固。
还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安装孔12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122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口12的内部,其中第二安装孔122可采用螺丝孔,可穿设有螺钉,从而通过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122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固性。
实施例四
为实现空心门框的安装合页整体,由于空心门框较薄,从而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对门扇以及门框的损坏,参考图1至图6和图9,该实施例包括:通过第一合页片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11,且第一合页片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12,通过安装口12内部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122,且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122均贯穿至所述支撑底板11的底部,从而达到在安装过程中可对第一安装孔121或第二安装孔122进行打钉铆接或螺丝固定连接安装第一合页于门扇上,可通过第三安装孔24内部打进铆钉进行安装第二合页片2于门框上,在安设第二合页片2时还需加装定位器,方便对齐位置,从而使第一合页片1与第二合页片2平齐设于门扇门框上。综上所述,得出:通过第一合页片1的一侧与第二合页片2相铰接,且第二合页设置有的定位凹槽21可供第一合页片1与支撑底板11容纳,从而达到使用过程中第一合页片1与第二合页片2的定位凹槽21相贴合,从而起到节省空间,防止连接件外漏影响美观性的情况出现,有效的通过第一合页片1的底部设置有的支撑底板11对第一合页片1起到支撑作用,且第一合页片1的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122均贯穿至支撑底板11的底部,从而便于固定安装第一合页于门扇框架上,通过第二合页片2设置有的抵接部对第二合页片2起到支撑的作用,且通过抵接部开设有的第三安装孔24从而起到便于安装,有效的通过第一合页片1与第二合页片2开设的定位凹槽21相适配,从而达到合并时第一合页片1与第二合页片2相贴合,可达到减少整体占用的空间,适用于极窄的隐藏门上安装,可适用于于实心门框、空心门框以及极窄隐藏门框中进行安装,整体结构紧凑,可节省安装占用空间,有效的提高美观性的作用。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另外,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
所述第一合页片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第一合页片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部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均贯穿至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一合页片的外部一侧与所述第二合页片的外部一侧相铰接;
所述第二合页片的内部向下凹陷设置有定位凹槽,且所述第一合页片与所述定位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合页片的外部两端均朝外延伸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内部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口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口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合页片与所述第二合页片相互合并时,所述第一合页片的外壁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内壁相贴合,且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合页片的顶部相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外部均盖设有盖板,且所述第一合页片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合页片的顶部均与所述盖板相平齐,所述盖板的外部还开设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页片的外部一侧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内部穿设有转轴,所述定位凹槽外部一侧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内部设置有若干固定卡柱,所述支撑底板内部还设置有若干固定孔,若干所述固定卡柱与若干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单轴侧隐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外部一侧与所述轴套的外部一侧相邻近,所述支撑底板的外部朝向所述定位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
CN202321384378.7U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单轴侧隐合页 Active CN220267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4378.7U CN220267458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单轴侧隐合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4378.7U CN220267458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单轴侧隐合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7458U true CN220267458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7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4378.7U Active CN220267458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单轴侧隐合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7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4621B1 (en) Stay-closed hinge
RU2309234C2 (ru) Шарнирный механизм
US20090229187A1 (en) Double-sided door module
US20060238088A1 (en) Frameless cabinet door system and method
JP2019519279A (ja) ヒンジ取り付けキャビネット
CN220267458U (zh) 一种单轴侧隐合页
US5920956A (en) Support for a closing element, preferentially for a door leaf of a folding/sliding door
US6634727B2 (en) Closet doors with integrated shelves
CN208329881U (zh) 一种执手座、执手及门窗
CN110318618B (zh) 一种铰链与龙骨组合构造
CN109267868B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隐藏式铰链
CN218265529U (zh) 一种平开门窗天地合页
CN114109171B (zh) 一种铰链卡板及烹饪器具
CN219993440U (zh) 一种暗装明合页
CN212317715U (zh) 酒柜侧铰链
CN220434509U (zh) 一种上悬铰链
CN219773923U (zh) 一种齿轮传动结构合页
CN218881923U (zh) 一种淋浴房玻璃门铰链
CN213063271U (zh) 一种双开门合页
CN219691325U (zh) 一种淋浴房铰链
CN213297616U (zh) 一种带铝合金门框的组合式木门
CN113287876B (zh) 一种整体式橱柜及其安装方法
CN216124083U (zh) 一种折叠柜
CN212154478U (zh) 一种隐形铰链
CN212296013U (zh) 一种双轴180度暗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