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7154U -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7154U
CN220267154U CN202321497689.4U CN202321497689U CN220267154U CN 220267154 U CN220267154 U CN 220267154U CN 202321497689 U CN202321497689 U CN 202321497689U CN 220267154 U CN220267154 U CN 220267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ixed
sleeve
scaffold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76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Xinghaor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Xinghaor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Xinghaor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Xinghaor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76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7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7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7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vable Scaffo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包括呈左右分布的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台下表面的第一支架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台下表面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撑台表面若干组等距排列的滑槽A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撑台表面若干组和所述滑槽A相错位的滑槽B与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表面靠近所述第二支架一侧呈对称排列的两组套筒,所述第二支架表面靠近所述套筒一侧固定有移动杆,通过设置了调节组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脚手架进行长度调节,避免因障碍物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提高了脚手架的实用性,满足人们实际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一种建筑工具,主要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
经查公开(公告)号;CN211850688U公开了一种脚手架,此技术中公开了“包括立管和横管,所述立管设置为圆管,所述立管上套接固定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均匀分布有四个连接孔,所述横管的两侧设置有豁口等技术方案,具有连接环体积较小便于拆卸后的存放,同时连接环结构简单牢固,不易产生形变,连接环上的连接孔更不易产生形变,使脚手架可以反复拆卸使用而不易受到损坏等技术效果”;
上述设计在使用时,虽然连接环结构简单牢固,不易产生形变,连接环上的连接孔更不易产生形变,使脚手架可以反复拆卸使用而不易受到损坏,但是现有的脚手架的长度通常为固定的,不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长度的调节,从而导致工人使用时受到局限性,进而装置的实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具有根据实际情况对脚手架进行长度调节,避免因障碍物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提高了脚手架的实用性,满足人们实际使用需求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包括呈左右分布的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台下表面的第一支架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台下表面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安装有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撑台表面若干组等距排列的滑槽A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撑台表面若干组和所述滑槽A相错位的滑槽B与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表面靠近所述第二支架一侧呈对称排列的两组套筒,所述第二支架表面靠近所述套筒一侧固定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表面开设有若干组等距排列的插槽,所述套筒内部靠近所述移动杆一侧设置有插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优选的,所述套筒表面靠近所述移动杆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移动杆相适配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杆和所述套筒通过此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套筒上表面靠近所述插柱一侧固定有U型架,所述插柱表面固定有挡盘,所述插柱表面绕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型架和所述挡盘固定连接,所述套筒表面靠近所述插柱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插柱和所述套筒通过此圆孔滑动连接,所述插柱插接在其中一组所述插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优选的,所述U型架表面靠近所述插柱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插柱和所述U型架通过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优选的,所述滑槽A和所述滑槽B内部分别设置有加强杆A和加强杆B,所述加强杆A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台的表面,所述加强杆B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台的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台表面靠近所述加强杆A一侧开设有圆形槽B,所述加强杆A和所述第二支撑台通过所述圆形槽B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台表面靠近所述加强杆B一侧开设有圆形槽A,所述加强杆B和所述第一支撑台通过所述圆形槽A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优选的,两组所述插柱之间设置有拉板,所述插柱的表面固定在所述拉板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呈对称排列的两组螺杆以及固定在所述螺杆底端的固定座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下表面的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有转动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了调节组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脚手架进行长度调节,避免因障碍物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提高了脚手架的实用性,满足人们实际使用需求,并且在此机构上加入了移动组件,在对脚手架长度调节时,能够减少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便于对脚手架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移动杆连接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调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一支撑台;4、第二支撑台;
5、调节组件;51、滑槽A;52、滑槽B;53、套筒;54、移动杆;55、插槽;56、U型架;57、插柱;58、拉板;59、限位槽;511、挡盘;512、加强杆A;513、圆形槽A;514、弹簧;515、加强杆B;516、圆形槽B;
6、移动组件;61、螺杆;62、固定座;63、转动盘;6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包括呈左右分布的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4以及固定在第一支撑台3下表面的第一支架1和固定在第二支撑台4下表面的第二支架2。
本实施方案中:现有的装置{公开(公告)号}:CN211850688U公开了一种脚手架,关于此现有的主体本申请进行进一步改进,详情参阅下文公开技术;为解决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上文背景技术公开的“该设计虽然连接环结构简单牢固,不易产生形变,连接环上的连接孔更不易产生形变,使脚手架可以反复拆卸使用而不易受到损坏,但是现有的脚手架的长度通常为固定的,不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长度的调节,从而导致工人使用时受到局限性,进而装置的实用性”,结合使用而言,此问题显然是现实存在且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鉴此,为解决此技术问题,在本申请文件上加入了调节组件5和移动组件6。
进一步而言: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安装有调节组件5,该调节组件5包括开设在第一支撑台3表面若干组等距排列的滑槽A51以及开设在第一支撑台3表面若干组和滑槽A51相错位的滑槽B52与固定在第一支架1表面靠近第二支架2一侧呈对称排列的两组套筒53,第二支架2表面靠近套筒53一侧固定有移动杆54,移动杆54表面开设有若干组等距排列的插槽55,套筒53内部靠近移动杆54一侧设置有插柱57。
本实施方案中:该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在使用时,拉动插柱57进行上移,直至插柱57从插槽55移出,解除套筒53和移动杆54之间的位置锁定,随后分别拉动套筒53和移动杆54向相互远离或靠近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同时远离或靠近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支撑台3在滑槽B52内部滑动,同时滑槽B52内部的加强杆B515在第一支撑台3开设的圆形槽A513内滑动,当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的间距长度调节完成后,插柱57再次插入插槽55内,完成套筒53和移动杆54之间的位置锁定,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脚手架进行长度调节,避免因障碍物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提高了脚手架的实用性,满足人们实际使用需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套筒53表面靠近移动杆54一侧开设有与移动杆54相适配的移动槽,移动杆54和套筒53通过此移动槽滑动连接,套筒53上表面靠近插柱57一侧固定有U型架56,插柱57表面固定有挡盘511,插柱57表面绕设有弹簧514,弹簧514的两端分别与U型架56和挡盘511固定连接,套筒53表面靠近插柱57一侧开设有圆孔,插柱57和套筒53通过此圆孔滑动连接,插柱57插接在其中一组插槽55内部,U型架56表面靠近插柱57一侧开设有限位槽59,插柱57和U型架56通过限位槽59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拉动插柱57进行上移,同时插柱57通过挡盘511来对弹簧514进行挤压压缩,在此过程中,插柱57在U型架56开设的限位槽59内滑动,直至插柱57从插槽55移出,解除套筒53和移动杆54之间的位置锁定,当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的间距长度调节完成后,随后松开插柱57,此时弹簧514进行反弹,并带动挡盘511与套筒53表面贴合,同时插柱57穿过套筒53,插入至插槽55内部,完成套筒53和移动杆54之间的位置锁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滑槽A51和滑槽B52内部分别设置有加强杆A512和加强杆B515,加强杆A51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台3的表面,加强杆B515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台4的表面,第二支撑台4表面靠近加强杆A512一侧开设有圆形槽B516,加强杆A512和第二支撑台4通过圆形槽B516滑动连接,第一支撑台3表面靠近加强杆B515一侧开设有圆形槽A513,加强杆B515和第一支撑台3通过圆形槽A513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随后分别拉动套筒53和移动杆54向相互远离或靠近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同时远离或靠近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支撑台3在滑槽B52内部滑动,同时滑槽B52内部的加强杆B515在第一支撑台3开设的圆形槽A513内滑动,以及第二支撑台4在第一支撑台3开设的滑槽A51内部滑动,同时滑槽A51内部的加强杆A512在第二支撑台4开设的圆形槽B516内滑动,从而增大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4之间的稳定性以及支撑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两组插柱57之间设置有拉板58,插柱57的表面固定在拉板58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拉板58能够带动两组插柱57进行上移,此操作更加灵活实用。
更进一步而言;
该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的移动组件6,移动组件6包括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呈对称排列的两组螺杆61以及固定在螺杆61底端的固定座62和固定在固定座62下表面的万向轮64,螺杆61的顶端固定有转动盘63。
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转动盘63进而带动螺杆61分别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进行转动,随着螺杆61的转动,并进行下移,进而带动固定座62进行下移,通过固定座62的下移,并带动万向轮64进行下移,通过万向轮64的下移,直至万向轮64与地面接触,并将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与地面脱离,通过此操作,可以对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的间距长度调节时,能够减少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在使用时,首先转动转动盘63进而带动螺杆61分别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进行转动,随着螺杆61的转动,并进行下移,进而带动固定座62进行下移,通过固定座62的下移,并带动万向轮64进行下移,通过万向轮64的下移,直至万向轮64与地面接触,并将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与地面脱离,通过此操作,可以对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的间距长度调节时,能够减少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便于对脚手架进行移动,随后拉动拉板58进而带动插柱57进行上移,同时插柱57通过挡盘511来对弹簧514进行挤压压缩,在此过程中,插柱57在U型架56开设的限位槽59内滑动,直至插柱57从插槽55移出,解除套筒53和移动杆54之间的位置锁定,随后分别拉动套筒53和移动杆54向相互远离或靠近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同时远离或靠近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支撑台3在滑槽B52内部滑动,同时滑槽B52内部的加强杆B515在第一支撑台3开设的圆形槽A513内滑动,以及第二支撑台4在第一支撑台3开设的滑槽A51内部滑动,同时滑槽A51内部的加强杆A512在第二支撑台4开设的圆形槽B516内滑动,从而增大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4之间的稳定性以及支撑效果,当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的间距长度调节完成后,随后松开拉板58,此时弹簧514进行反弹,并带动挡盘511与套筒53表面贴合,同时插柱57穿过套筒53,插入至插槽55内部,完成套筒53和移动杆54之间的位置锁定,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脚手架进行长度调节,避免因障碍物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提高了脚手架的实用性,满足人们实际使用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包括呈左右分布的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4)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台(3)下表面的第一支架(1)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台(4)下表面的第二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之间安装有调节组件(5);
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撑台(3)表面若干组等距排列的滑槽A(51)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撑台(3)表面若干组和所述滑槽A(51)相错位的滑槽B(52)与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1)表面靠近所述第二支架(2)一侧呈对称排列的两组套筒(53),所述第二支架(2)表面靠近所述套筒(53)一侧固定有移动杆(54),所述移动杆(54)表面开设有若干组等距排列的插槽(55),所述套筒(53)内部靠近所述移动杆(54)一侧设置有插柱(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3)表面靠近所述移动杆(54)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移动杆(54)相适配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杆(54)和所述套筒(53)通过此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套筒(53)上表面靠近所述插柱(57)一侧固定有U型架(56),所述插柱(57)表面固定有挡盘(511),所述插柱(57)表面绕设有弹簧(514),所述弹簧(5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型架(56)和所述挡盘(511)固定连接,所述套筒(53)表面靠近所述插柱(57)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插柱(57)和所述套筒(53)通过此圆孔滑动连接,所述插柱(57)插接在其中一组所述插槽(55)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56)表面靠近所述插柱(57)一侧开设有限位槽(59),所述插柱(57)和所述U型架(56)通过所述限位槽(59)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A(51)和所述滑槽B(52)内部分别设置有加强杆A(512)和加强杆B(515),所述加强杆A(51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台(3)的表面,所述加强杆B(51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台(4)的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台(4)表面靠近所述加强杆A(512)一侧开设有圆形槽B(516),所述加强杆A(512)和所述第二支撑台(4)通过所述圆形槽B(51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台(3)表面靠近所述加强杆B(515)一侧开设有圆形槽A(513),所述加强杆B(515)和所述第一支撑台(3)通过所述圆形槽A(513)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插柱(57)之间设置有拉板(58),所述插柱(57)的表面固定在所述拉板(58)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上的移动组件(6),所述移动组件(6)包括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上呈对称排列的两组螺杆(61)以及固定在所述螺杆(61)底端的固定座(62)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座(62)下表面的万向轮(6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1)的顶端固定有转动盘(63)。
CN202321497689.4U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 Active CN220267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7689.4U CN220267154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7689.4U CN220267154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7154U true CN220267154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5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7689.4U Active CN220267154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7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2683B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CN220267154U (zh)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脚手架
CN212334287U (zh) 一种电梯用广告投影设备
CN21240633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移动式防护栏
CN111075176A (zh) 一种分体式可调节的脚手架
CN216196830U (zh) 一种便携组装式楼板预留洞口封堵吊模器
CN112854418B (zh) 一种市政用雨污水井装置
CN21945143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升降爬架
CN221031331U (zh) 一种建设工程用爬架
CN220319298U (zh) 一种建筑围挡
CN212836819U (zh) 一种房建施工可调节式防护栏
CN220580735U (zh) 一种安全管理隔离围栏
CN220080740U (zh) 一种偏心防坠装置
CN215760879U (zh) 水电站基础人孔防护装置
CN22043677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空调安装支架
CN219175812U (zh) 一种梁侧后置埋件施工操作平台
CN220301912U (zh) 一种便于拼接的防护网
CN219241282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集成爬架组件
CN21715152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围栏
CN215978712U (zh) 单回路电缆下地终端钢管杆
CN215411045U (zh) 一种智能楼宇管理设备
CN219754156U (zh) 一种箱式卫生间
CN214615294U (zh) 一种房建工程施工作业用的脚手架结构
CN219732729U (zh) 一种莲花座脚手架
CN219710913U (zh) 一种可调高度移动架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