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0837U - 一种扭矩螺丝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扭矩螺丝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0837U
CN220260837U CN202321655998.XU CN202321655998U CN220260837U CN 220260837 U CN220260837 U CN 220260837U CN 202321655998 U CN202321655998 U CN 202321655998U CN 220260837 U CN220260837 U CN 220260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que
inclined surface
piece
torsion
screw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59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仁峰
毛广为
张志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l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l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l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l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59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0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0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0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所提供的扭矩螺丝刀,包括刀头和扭矩机构,刀头固定于扭矩机构的一端;扭矩机构包括传动部、扭转部和扭矩件,扭转部套设于传动部的外侧;扭矩件可沿径向伸缩且周向固定地,设置于传动部;扭转部呈筒状,扭转部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凸块,凸块具有第一斜面,扭矩件的外端设有与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一个扭矩件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第一斜面抵接第二斜面。由此一来,有效地防止施加在螺丝刀刀头的扭矩过大。

Description

一种扭矩螺丝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扭矩螺丝刀。
背景技术
维修电子产品中,螺丝刀可以拧紧或松出螺丝,以使电子产品不同部件之间连接或分离。其中,在使用螺丝刀拧紧或松出螺丝过程中,对于螺丝刀是有需求的。
例如,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控制施加在螺丝刀刀头的扭矩,导致当用户在拧紧螺丝时,会施加过大的扭矩于刀头,最终拧花螺丝。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扭矩螺丝刀,旨在防止施加在螺丝刀刀头的扭矩过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扭矩螺丝刀,包括刀头和扭矩机构,刀头固定于扭矩机构的一端;扭矩机构包括传动部、扭转部和扭矩件,扭转部套设于传动部的外侧;扭矩件可沿径向伸缩且周向固定地,设置于传动部;扭转部呈筒状,扭转部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凸块,凸块具有第一斜面,扭矩件的外端设有与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一个扭矩件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第一斜面抵接第二斜面。
优选地,扭矩件设置有抵接部,抵接部位于扭矩件的端部,抵接部呈圆弧形,扭矩件通过抵接部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
优选地,多个凸块连续布设于扭转部内侧面,且多个凸块均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三斜面;多个第一斜面和多个第三斜面交错间隔设置;扭矩件设置有卡持面,卡持面和第二斜面相对设置,且卡持面和第二斜面相接处形成抵接部;相邻两凸块之间形成卡持槽;抵接部用于在扭矩螺丝刀反向拧动时卡持于卡持槽,以使传动部相对扭转部固定。
优选地,卡持面呈内凹弧形。
优选地,扭矩件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用于提供径向的作用力,以使扭矩件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且在螺丝刀正向拧动时,第一斜面抵接于第二斜面。
优选地,传动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扭矩件的容置孔,弹性件具有第一端部,第一端部位于容置孔内。
优选地,扭矩件包括主体部,弹性件具有与第一端部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第二端部与主体部连接,第二端部位于容置孔内。
优选地,在扭转部的横截面上,一个凸块的第一斜面所在的弦对应的弦切角介于30度至45度之间。
优选地,在扭转部的横截面上,一个凸块的第一斜面所在的弦对应的弦切角介于37度至39度之间。
优选地,传动部的两端设置有轴承。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扭矩螺丝刀,包括刀头和扭矩机构,刀头固定于扭矩机构的一端;扭矩机构包括传动部、扭转部和扭矩件,扭转部套设于传动部的外侧;扭矩件可沿径向伸缩且周向固定地,设置于传动部;扭转部呈筒状,扭转部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凸块,凸块具有第一斜面,扭矩件的外端设有与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一个扭矩件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第一斜面抵接第二斜面。由此一来,有效地防止施加在螺丝刀刀头的扭矩过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扭矩螺丝刀一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扭矩螺丝刀一实施例的一个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扭矩螺丝刀一实施例的另一个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扭矩螺丝刀一实施例的传动部的一个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扭矩螺丝刀一实施例的扭转部的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扭矩螺丝刀一实施例的扭矩件的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扭矩螺丝刀一实施例的传动部的另一个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刀头 500 扭矩件
200 扭矩机构 510 第二斜面
300 传动部 520 抵接部
310 容置孔 530 弹性件
400 扭转部 531 第一端部
410 凸块 532 第二端部
411 第一斜面 540 主体部
412 第三斜面 550 卡持面
420 卡持槽 600 轴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维修电子产品中,螺丝刀可以拧紧或松出螺丝,以使电子产品不同部件之间连接或分离。电子产品的小型化,使得用于电子产品的螺丝的尺寸也随之小型化。小型螺丝钉能承受的扭矩较小,紧固时容易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施加超出其承受范围的扭矩导致丝被拧坏,而小型螺丝钉拧花在电子产品中时会导致电子产品后续将无法正常拆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提供一种扭矩螺丝刀,旨在防止施加在螺丝刀刀头的扭矩过大。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扭矩螺丝刀包括刀头100和扭矩机构200,刀头100固定于扭矩机构200的一端;扭矩机构200包括传动部300、扭转部400和扭矩件500,扭转部400套设于传动部300的外侧;扭矩件500可沿径向伸缩且周向固定地,设置于传动部300;扭转部400呈筒状,扭转部400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凸块410,凸块410具有第一斜面411,扭矩件500的外端设有与第一斜面411相适配的第二斜面510;一个扭矩件500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410之间,第一斜面411抵接第二斜面510。
本实施例中,刀头100固定于扭矩机构200的一端,使得扭矩机构200可以控制传递到刀头100的扭矩的大小;扭转部400套设于传动部300的外侧,使得用户扭动扭转部400时,可以将从扭转部400输入的扭矩传递到传动部300;扭转部400将扭矩传递到传动部300,是通过扭矩件500实现的;扭矩件500可沿径向伸缩且周向固定地,设置于传动部300,使得当从扭转部400传递到传动部300的扭矩过大时,扭矩件500径向收缩,扭转部和传动部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过大的扭矩不能传递至传动部300;当从扭转部400传递到传动部300的扭矩大小不超过限度时,扭矩件500径向外伸,扭矩件500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410之间,扭矩件500的第一斜面411抵接于凸块410的第二斜面510,并通过第一斜面411和第二斜面510之间的作用力传递扭矩,从而适当大小的扭矩能够传递至传动部300,最终传动部300将扭矩传递给刀头100;由此一来,有效地防止施加在螺丝刀刀头100的扭矩过大。
其中,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两者适配,第一斜面抵接第二斜面,并非限定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平行贴合,而是限定两者可以相互适配的相互作用,两者接触的部分并非限定为平面,而是两者至少部分接触,并且可以平滑的滑动即可。通常,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可以存在一较小的夹角,在远离中心轴的一端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传递的扭矩大小适当时,抵接件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410之间,但若此时增大输入的扭矩,使得传递的扭矩过大时,扭矩件500会径向收缩,导致扭矩件500的端部会不断与凸块410碰撞,容易损坏扭矩件和凸块410,为了延长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请参阅图6,扭矩件500设置有抵接部520,抵接部520位于扭矩件500的端部,抵接部520设置成呈柱面的圆弧形,扭矩件500通过抵接部520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410之间,从而避免在扭矩件与凸块碰撞时造成抵接部损坏。
本实施例中,在扭矩件500的端部设置圆弧形的抵接部520,使得在输入扭矩过大时,扭矩件500与凸块410碰撞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卡顿,降低碰撞时的冲击受力,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扭矩件500亦能够在传递的扭矩大小适当时,通过抵接部520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41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拧紧螺丝而转动扭转部400的方向为正向,在正向转动下,凸块410的第一斜面411朝扭矩件500的第二斜面510靠近的方向转动;相反地,用户拧松螺丝而转动扭转部400的方向为反向。在用户拧松螺丝时,扭矩螺丝刀并不限制扭矩的大小,因此,需要扭转部400反向转动时,能够传递任意大小的扭矩到传动部300。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请参阅图5和图6,多个凸块410连续布设于扭转部400内侧面;多个凸块410均具有第三斜面412,多个第一斜面411和多个第三斜面412交错间隔设置;扭矩件500设置有卡持面550,卡持面550和第二斜面510相对设置,且卡持面550和第二斜面510相接处形成抵接部520;相邻两凸块410之间形成卡持槽420;抵接部520用于在扭矩螺丝刀反向拧动时卡持于卡持槽420,以使传动部300相对扭转部400固定。
本实施例中,多个凸块410连续布设于扭转部400内侧面;多个凸块410均具有第三斜面412,多个第一斜面411和多个第三斜面412交错间隔设置;扭矩件500设置有卡持面550,卡持面550和第二斜面510相对设置,且卡持面550和第二斜面510相接处形成抵接部520;相邻两凸块410之间形成卡持槽420,使得扭转部400反向转动时,抵接部520能够卡持于卡持槽420,从而传动部300相对扭转部400固定,最终能够传递任意大小的扭矩到传动部300。
需要说明的是,卡持面550具有多种实现方式。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请参阅图6,卡持面550呈内凹弧形。
本实施例中,卡持面550呈内凹弧形,使得扭矩件500能够更加稳固地实现卡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扭矩件500通过径向外伸而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410之间技术方案,进一步地,存在如何使扭矩件500径向外伸,从而实现扭矩件500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410之间的技术问题。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请参阅图6,扭矩件500包括弹性件530,弹性件530用于提供径向的作用力,以使扭矩件500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410之间,且在螺丝刀正向拧动时,第一斜面411抵接于第二斜面510。
本实施例中,扭矩件500通过弹性件530提供径向的作用力,使得扭矩件500能够径向外伸,从而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410之间;同时,由于弹性件530提供的径向作用力,亦能够使得螺丝刀正向拧动时,凸块410的第一斜面411抵接于扭矩件500的第二斜面510。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扭矩件500设置于传动部300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存在如何防止扭矩件500从传动部300脱落的技术问题。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请参阅图4和图6,传动部300设置有用于容置扭矩件500的容置孔310,弹性件530具有第一端部531,第一端部531位于容置孔310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传动部300设置用于容置扭矩件500的容置孔310,并将扭矩件500的弹性件530的第一端部531设置于容置孔310内,使得扭矩件500被轴向和周向限位在传动部,且弹性件位于容置孔内不易从传动部300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在传动部300上设置容置孔310的技术方案,为了更加稳固地将扭矩件500设置于传动部300,本申请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请参阅图6,扭矩件500包括主体部540,弹性件530具有与第一端部531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532,第二端部532与主体部540连接,第二端部532位于容置孔310内。
本实施例中,扭矩件500的弹性件530整体位于容置孔310中,且主体部540的一端与弹性件的第二端部抵接,主体部540的一部分位于容置孔内,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扭矩件500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扭矩件500的第二斜面510与凸块410第一斜面411抵接实现传递扭矩的技术方案,具体分析扭矩件的受力情况。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影响扭转部扭矩传递给传动部时,扭矩件径向的受力的分量,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横截面上,若第一斜面所在的弦的弦切角为θ,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的压力为N,则:
扭矩件的径向受力f为:
f=N·cosθ
扭矩件的切向受力F为:
F=N·sinθ
扭矩件传递的扭矩为:
T=F·R=N·sinθ·R
其中R为力臂,为力的作用点到圆心的距离,也是扭矩件与扭转部之间接触受力点到中轴的距离。
扭矩件可以提供的最大扭矩,是在扭矩件径向受力刚好可以使扭矩件径向缩回到容置孔时的扭矩。弹簧弹力可近似认为是恒力M,输出最大扭矩时,弹簧弹力等于扭矩件径向受力,经计算可知,扭矩件传递的最大扭矩近似为:
T=N·sinθ·R
=f·tanθ·R
=M·tanθ·R
用于拆装电子产品的小型螺丝刀的尺寸的可选择范围较小,可选用的弹簧也基本上是通用件,其弹性系数难以进行专门定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θ角限定在30度到45度的范围内,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工艺技术条件的情况下,精确控制单个扭矩件可以提供的最大输出扭矩。再通过控制扭矩件的数量,实现扭矩螺丝刀最大输出扭矩的设定。
其中,θ角度设定为30度时,单个扭矩件的输出扭矩较小,θ角度设定为45度时,单个扭矩件的输出扭矩较大,两者实际相差1.7倍左右。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θ角度设定为37度到39度之间,在该范围内,可以在一个扭矩螺丝刀中使用少量扭矩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轻扭矩件与扭转部之间的磨损,使其更加经久耐用。
可以理解的是,扭矩件的数量越多,同等条件下,扭矩螺丝刀对外输出的最大扭矩越大,但需要的空间也相应地越大。在一优选方案中,扭矩件设置1到8个,设置一个扭矩件时,θ角度设置为42度到45度,此时单个扭矩件可以提供的扭矩较大,在弹簧弹力合适的情况下,可以满足预设扭矩的设计需求。扭矩件设置多个时,多个扭矩件优选在周向均匀分布,以使提供足够扭矩时,传动部的受力更均衡。其中,容置孔可以设置为盲孔,每个容置孔内设置要给扭矩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置孔还可以设置为通孔,或者两个容置孔以螺丝刀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传动部上。
多了使设置扭矩件的螺丝刀在转动时更顺滑稳定,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如下方案。
请参阅图2,传动部300的两端设置有轴承600。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传动部300的两端设置轴承600,使得传动部300和扭转部通过轴承滚动连接,使扭矩件仅起到限定扭矩的作用而不会产生轴向的力或位移,在转动时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扭矩螺丝刀,包括刀头100和扭矩机构200,刀头100固定于扭矩机构200的一端;扭矩机构200包括传动部300、扭转部400和扭矩件500,扭转部400套设于传动部300的外侧;扭矩件500可沿径向伸缩且周向固定地,设置于传动部300;扭转部400呈筒状,扭转部400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凸块410,凸块410具有第一斜面411,扭矩件500的外端设有与第一斜面411相适配的第二斜面510;一个扭矩件500抵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块410之间,第一斜面411抵接第二斜面510。由此一来,有效地防止施加在螺丝刀刀头100的扭矩过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扭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和扭矩机构,所述刀头固定于所述扭矩机构的一端;
所述扭矩机构包括传动部、扭转部和扭矩件,所述扭转部套设于所述传动部的外侧;所述扭矩件可沿径向伸缩且周向固定地,设置于所述传动部;
所述扭转部呈筒状,所述扭转部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具有第一斜面,所述扭矩件的外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
一个所述扭矩件抵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块之间,所述第一斜面抵接所述第二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件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扭矩件的端部,所述抵接部呈圆弧形,所述扭矩件通过所述抵接部抵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块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块连续布设于所述扭转部内侧面;多个所述凸块均具有第三斜面,多个所述第一斜面和多个所述第三斜面交错间隔设置;
所述扭矩件设置有卡持面,所述卡持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对设置,且所述卡持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接处形成抵接部;相邻两凸块之间形成卡持槽;
所述抵接部用于在所述扭矩螺丝刀反向拧动时卡持于所述卡持槽,以使所述传动部相对所述扭转部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面呈内凹弧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径向的作用力,以使所述扭矩件抵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块之间,且在所述螺丝刀正向拧动时,所述第一斜面抵接于所述第二斜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扭矩件的容置孔,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扭矩件包括主体部,所述弹性件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容置孔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扭转部的横截面上,一个所述凸块的所述第一斜面所在的弦对应的弦切角介于30度至45度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扭转部的横截面上,一个所述凸块的所述第一斜面所在的弦对应的弦切角介于37度至39度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件的数量不多于8个。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的两端设置有轴承。
CN202321655998.X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扭矩螺丝刀 Active CN220260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5998.XU CN220260837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扭矩螺丝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5998.XU CN220260837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扭矩螺丝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0837U true CN220260837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2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5998.XU Active CN220260837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扭矩螺丝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0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4322B2 (en) Face spline for a driven wheel hub
KR100681082B1 (ko) 가요성 샤프트 커플링
US20050178253A1 (en) Screwdriver tool
US7243581B1 (en) Fixed torque limiting driver
KR20140059257A (ko) 음의 구동 각도
US4513645A (en) Hydraulic wrench
US3485062A (en) Flexible coupling
US20240109167A1 (en) Biased pawl ratcheting wrench
CN220260837U (zh) 一种扭矩螺丝刀
US11311988B2 (en) Torque connector
US8303423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JP2007190666A (ja) トルク伝達工具
JP2005042925A5 (zh)
US20200282533A1 (en) Torque wrench
US7562607B2 (en) Torque-limiting tool
GB2054099A (en) Torsion damping assembly for a friction clutch
US20230008503A1 (en) Socket-shaft connection assembly of pneumatic impact wrench
CN112045613A (zh) 棘轮工具的带槽的传动器
US4913009A (en) Ratchet wrench
CN218698226U (zh) 万向工具
KR20180112598A (ko) 해양레저용 경량 커플링
CN110566614B (zh) 一种单向平面扭簧
US20230279905A1 (en) Coupler for Sterndrive Watercraft
US11235448B1 (en) Overload protected impact driving device
CN210081583U (zh) 扭矩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