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6328U - 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6328U
CN220256328U CN202322159223.XU CN202322159223U CN220256328U CN 220256328 U CN220256328 U CN 220256328U CN 202322159223 U CN202322159223 U CN 202322159223U CN 220256328 U CN220256328 U CN 220256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heating
heating chamber
air fry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592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一洲
胡杰
周德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anhu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anhu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anhu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anhu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592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6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6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6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包括主体,其开设有带开口的加热腔室;加热组件和送风组件,其设置用于给加热腔室输送热风;炸篮组件,其可取出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室内;所述炸篮组件至少包括第一炸篮和第二炸篮,且依次分层式排布;所述加热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且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设置在加热腔室的不同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多个炸篮采用上下分层式排布,使得整机的占用空间更小,同时设置多个加热件对加热腔室进行多方位加热,提升加热效率,确保下方的炸篮对食物的加工效率;2.上方的炸篮横截面小于下方的炸篮横截面,热风能够顺利进入到下方的炸篮内,确保下方的炸篮中的食物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炸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使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并且将快速循环热空气和内部螺旋形纹路的独特结合从而使烹饪效果达到油炸食物的效果和口感。通俗点说就是加热时候会在锅体内产生高温的热风而使食物表面形成酥脆的表层,锁住食材内部的水分,达到普通油炸食品又香又脆的口感。
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进一步重视,无油烹饪的空气炸锅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销量逐年增高。但是,现有的空气炸锅结构较为统一,导致加热方式也是一尘不变,无法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现有空气炸锅至少具有以下缺陷,例如:1、只有单个加热的腔室或炸篮,单次只能加工一种食物,各类食物的烹饪时间不一,以肉类为例,一般需要耗费几十分钟的时间,因此有的时候需要加工多种食物或是大量食物时,无法一次烹饪实现,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2、由于无法同时加热多种食物或大量食物,导致空气炸锅需要长时间工作,因此既无法做到高效烹饪和节能环保,也会加速各元器件的老化,使得使用寿命大大降低;3、传统思路中,做到多腔室需要配套多套加热组件,如此方式一是空气炸锅的整体体积将会变得很大很笨重,二是内部结构变得十分复杂,三是操作起来十分不便,同时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成本大大上升,将会失去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
申请人在 2021年6月11日申请了一种上下分层式空气炸锅,并且于2021年7月30日公开,申请公布号为CN113180495A,该申请中所公开的上下分层式空气炸锅包括:炸锅主体,开设有加热腔室;加热组件和风扇组件;若干个炸锅内胆,多个炸锅内胆呈上下分层式排布,且至少具有顶层内胆和底层内胆;导流罩,设置在顶层内胆的上方;导流筋组件;顶层内胆与导流罩之间、相邻的炸锅内胆之间均存在导流间隙;炸锅内胆与加热腔室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上下风道间隙;导流筋组件设置在靠近导流间隙处。本发明具有多个炸锅内胆,采用上下分层式排布,使得整机的占地空间更小;共用一个加热腔室、加热组件和风扇组件,零部件的数量更少,成本更低;形成了良好的风道结构,将热风有效、均匀地导流至各个炸锅内胆中,解决了上下分层式结构加热不均的缺陷。
但是,该空气炸锅由于炸锅内胆数量多,不得不增加控制炸锅主体的高度,以至于在使用时会使底部的内胆受热效率低,热风移动到下方时温度降低,导致食物加工后口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主体,其开设有带开口的加热腔室;
加热组件和送风组件,其设置用于给加热腔室输送热风;
炸篮组件,其可取出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室内;
所述炸篮组件至少包括第一炸篮和第二炸篮,且依次分层式排布;
所述加热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且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设置在加热腔室的不同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加热件在不同方向对加热腔室进行供热,确保在不同位置的炸篮能够接收到温度接近的热风,保证不同炸篮内的食物的加工口感。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炸篮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二炸篮的横截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炸篮具有第一内胆,所述第二炸篮具有第二内胆;所述第一内胆能够置入到所述第二内胆的上部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炸篮的侧部留出空间形成气路,式热风能够顺利向下移动,不会被第一炸篮阻挡。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内胆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内胆。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内胆的上缘和所述第一内胆的底部外缘之间具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内胆的上方设置间隙形成水平方向的气路,是热风能够通过间隙进入到第二内胆中进行食物加工,无需额外在第二炸篮中设置气路。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内胆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隔热壁,所述第二内胆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隔热壁,所述第一隔热壁和所述第二隔热壁外形一致,且至少两个侧部能够与加热腔室的开口拼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炸篮和所述第二炸篮均包括有把手,且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第一隔热壁和第二隔热壁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热件位于所述加热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二加热件位于所述加热腔室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在炸篮组件的上风形成,移动至加热腔室的底部时通过第二加热件对热风进行补充加热,保证加热腔室下方的热风热量和上部形成的热风热量相差不大,确保多个炸篮受到的热风的温度接近,使加工后的食物口感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内靠近所述加热腔室的位置设有微动开关,所述炸篮组件放入到所述加热腔室内,激活微动开关,使主体内电路导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动开关设置保护电路,确保在炸篮组件未放入到主体内时主体内部电路不通,避免出现热风烫伤使用者的危险。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动开关位于靠近开口处,且下方设置有触片,触片的一端能够接触到微动开关,另一端伸出到开口处能够与锅体组件的第一隔热壁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多个炸篮采用上下分层式排布,使得整机的占用空间更小,同时设置多个加热件对加热腔室进行多方位加热,提升加热效率,确保下方的炸篮对食物的加工效率;
2.上方的炸篮横截面小于下方的炸篮横截面,热风能够顺利进入到下方的炸篮内,确保下方的炸篮中的食物的加工效率;
3.仅改变内胆的外形而不改变隔热壁的外形,使炸篮能够适配大多数的空气炸锅,适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剖面视图。
图3为炸篮组件和微动开关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热腔室的热气流流动示意图。
附图上标注:100、主体;101、加热腔室;
200、炸篮组件;210、第一炸篮;211、第一内胆;212、第一隔热壁;220、第二炸篮;221、第二内胆;222、第二隔热壁;230、把手;
300、加热组件;
400、送风组件;
500、微动开关;
600、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4所示,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包括:
主体100,其开设有带开口的加热腔室101;
加热组件300和送风组件400,其设置用于给加热腔室101输送热风;
炸篮组件200,其可取出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室101内;
所述炸篮组件200至少包括第一炸篮210和第二炸篮220,且依次分层式排布;
所述加热组件300至少包括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且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设置在加热腔室101的不同侧。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基础方案。在使用空气炸锅加工食物时,将不同食物分别放置到第一炸篮210和第二炸篮220内,将两个炸篮放入到加热腔室101内,通电后,加热组件300生热,送风组件400和加热组件300共同作用形成热风,对两个炸篮内的食物进行加工。
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设置在靠近送风组件400的一侧,且一起位于加热腔室101的上方,第一加热件将送风组件400作用后形成的冷风加热成热风,再使其吹向加热腔室101内部;第二加热件第二炸篮220的底部,对第二炸篮220进行加热,同时,对加热腔室101的底部进行加热,热风流动到加热腔室101底部时,第二加热件对热风进行再次加热,使热风的温度再上升,提升对食物的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送风组件400包括电机和风扇,与现有技术中的送风组件400结构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和送风组件400可以位于加热腔室101的侧部,第二加热件可以在加热腔室101的底部或者另一个侧部。
本实施例中,炸篮组件200中设置有两个炸篮,在其他实施例中,炸篮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3个或3个以上,且均分层设置。
为了使加热腔室101上方产生的热风能够进入到加热下腔室下部的第二炸篮220中,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炸篮210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二炸篮220的横截面。
上方的第一炸篮210横截面小于下方的第二炸篮220的横截面,以形成上下方向的气路,热风在加热腔室101上方形成后向下运动,由于上方的第一炸篮210的横截面较小,因此第一炸篮210的边缘和加热腔室101的之间留出有下风位置,使热风能够顺利进到下方的第二炸篮220内不被第一炸篮210阻挡。
具体的,为了和现有的空气炸锅的主机进行匹配,炸篮组件200和加热腔室101的开口拼接的结构需和现有技术中的炸篮一致,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第一炸篮210具有第一内胆211,所述第二炸篮220具有第二内胆221;所述第一内胆211能够置入到所述第二内胆221的上部空间内。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胆221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内胆211。
将第二内胆221的的深度设置得较小,能够将第二炸篮220当做烤盘使用,进行较薄的食物的加工,且在取出时比较方便,相比较日常使用的深度较大的内胆,不容易和内胆的内壁接触烫伤。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胆221的上缘和所述第一内胆211的底部外缘之间具有间隙。
在第二内胆221的上方流出空间形成水平气路,热风在向下移动到第二内胆221的侧部时,能够通过第二内胆221上方的间隙进入到第二内胆221中,对食物进行加工,无需在第二内胆221的底部设置气孔。
所述第一内胆211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隔热壁212,所述第二内胆221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隔热壁222,所述第一隔热壁212和所述第二隔热壁222外形一致,且至少两个侧部能够与加热腔室101的开口拼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热壁212和第二隔热壁222的纵向长度和开口的高度一致,能够和开口之间拼接,形成完整的主体100外壁。
所述第一炸篮210和所述第二炸篮220均包括有把手230,且所述把手230位于所述第一隔热壁212和第二隔热壁222上。
具体的,加热腔室101的内壁上设有架持筋,因此消费者能够同时拉动把手230取出第一炸篮210和第二炸篮220,或者仅拉动其中一个把手230取出对应的炸篮。
本实施例的炸篮以抽屉形式设置在加热腔室101内。
所述第一加热件位于所述加热腔室101的上方,所述第二加热件位于所述加热腔室101的下方。
处于安全性的需要,所述主体100内靠近所述加热腔室101的位置设有微动开关500,所述炸篮组件200放入到所述加热腔室101内,激活微动开关500,使主体100内电路导通。
所述微动开关500位于靠近开口处,且下方设置有触片600,触片600的一端能够接触到微动开关500,另一端伸出到开口处能够与锅体组件的第一隔热壁212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触片600和第一炸篮210接触。当第一炸篮210未放入到加热腔室101内时,微动开关500处于未激活状态。放入第一炸篮210时,第一炸篮210上的第一隔热壁212和触片600接触,将触片600向上推动,触片600在移动过程中接触并挤压微动开关500的触点,将微动开关500激活,从而使主体100内部电路导通,此时,接通电源,主体100内的加热组件300和送风组件400均能工作。
基于上述设置,在第一炸锅未放入的情况下,即使接通电源,由于主体100内部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加热组件300和送风组件400也无法正常运作,实现安全保护。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包括,
主体(100),其开设有带开口的加热腔室(101);
加热组件(300)和送风组件(400),其设置用于给加热腔室(101)输送热风;
炸篮组件(200),其可取出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室(101)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炸篮组件(200)至少包括第一炸篮(210)和第二炸篮(220),且依次分层式排布;
所述加热组件(300)至少包括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且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设置在加热腔室(101)的不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炸篮(210)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二炸篮(220)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炸篮(210)具有第一内胆(211),所述第二炸篮(220)具有第二内胆(221);所述第一内胆(211)能够置入到所述第二内胆(221)的上部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胆(221)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内胆(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胆(221)的上缘和所述第一内胆(211)的底部外缘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胆(211)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隔热壁(212),所述第二内胆(221)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隔热壁(222),所述第一隔热壁(212)和所述第二隔热壁(222)外形一致,且至少两个侧部能够与加热腔室(101)的开口拼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炸篮(210)和所述第二炸篮(220)均包括有把手(230),且所述把手(230)位于所述第一隔热壁(212)和第二隔热壁(2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位于所述加热腔室(101)的上方,所述第二加热件位于所述加热腔室(101)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内靠近所述加热腔室(101)的位置设有微动开关(500),所述炸篮组件(200)放入到所述加热腔室(101)内,激活微动开关(500),使主体(100)内电路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500)位于靠近开口处,且下方设置有触片(600),触片(600)的一端能够接触到微动开关(500),另一端伸出到开口处能够与锅体组件的第一隔热壁(212)接触。
CN202322159223.XU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 Active CN220256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9223.XU CN220256328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9223.XU CN220256328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6328U true CN220256328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3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59223.XU Active CN220256328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6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4690A (zh) 一种双重烹饪的食物加工机
CN20500669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08755759U (zh) 一种空气炸烤箱
CN112155438A (zh) 多功能空气炸锅
CN108158428A (zh) 一种烤箱及其烤牛排的方法
CN220256328U (zh) 一种上下分层的空气炸锅
KR20200000964U (ko) 에어 프라이어
EP1444938B1 (en) Grill unit and cooking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CN213605956U (zh) 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1933718U (zh) 空气炸锅
CN220937760U (zh) 一种多用途的空气炸锅
CN211911274U (zh) 烹饪器具
CN113180495A (zh) 一种上下分层式空气炸锅
CN208808237U (zh) 一种烤箱
CN220937761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4631737U (zh) 一种多炸篮式空气炸锅
CN217090407U (zh) 一种空炸烤箱
CN216702328U (zh) 空气炸锅
CN21558390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8219949U (zh) 一种新型的食物处理机
CN213850214U (zh) 空气炸锅
CN215077498U (zh) 一种蒸烤箱
CN219557007U (zh) 一种带热风分流机构的空气炸锅
CN215383351U (zh) 一种烤盘、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9088998U (zh) 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