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4634U - 面板光网关 - Google Patents

面板光网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4634U
CN220254634U CN202321875360.7U CN202321875360U CN220254634U CN 220254634 U CN220254634 U CN 220254634U CN 202321875360 U CN202321875360 U CN 202321875360U CN 220254634 U CN220254634 U CN 220254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avity
chip circuit
connecto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753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凯
张凌
马腾飞
翟让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753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4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4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4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面板光网关,属于光网络单元技术领域。包括:底壳,该底壳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底壳分隔成顶部敞口的第一空腔和敞口的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包括呈台阶设置的顶部空腔和底部空腔,底部空腔位于第二空腔的一侧;第一空腔内容纳有光电复合适配器,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本申请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能够将芯片电路板与电源电路板通过分隔板物理隔开,保证了面板光网关的稳定安全运行。本申请中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以使电源电路板与芯片电路板经过通孔相互电连接。

Description

面板光网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网络单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面板光网关。
背景技术
FTTR方案的推出,旨在打造全光Wi-Fi解决方案,直接将光纤延伸至各个房间,可以实现全屋千兆以上Wi-Fi覆盖能力。随着FTTR技术的发展,适配86底盒安装的面板式网关越来越普及。
相关技术中,目前市面上的面板光网关,均是附带完整电源组件,包含电源盒、电源盖、电源板等。设备零件较多,结构组装复杂。
而电源内置的面板光网关,因结构功能限制,电源板必须设置在底壳底部,不利于制造装配、维修测试,同时因电源板高压器件与ONU电路器件均紧密设置在ONU底壳内部,电源板与电路板之间相对过近,影响ONU性能的稳定甚至损坏ONU。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面板光网关,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源内置的面板光网关,电源板与电路板之间相对过近,影响ONU性能的稳定甚至损坏ONU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底壳分隔成顶部敞口的第一空腔和敞口的第二空腔;
所述第一空腔包括呈台阶设置的顶部空腔和底部空腔,所述底部空腔位于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
所述第一空腔内容纳有光电复合适配器,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位于所述底部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相邻侧壁上的第二通孔和/或位于所述分隔板上的第一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与芯片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
所述电源电路板通过第二连接器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芯片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板和芯片电路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器连接以传输第一电压信号和传输第二电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与芯片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
所述电源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器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芯片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板和芯片电路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器连接以传输第一电压信号和传输第二电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与芯片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
所述电源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器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芯片电路板电连接,以使所述芯片电路板向电源电路板传输第一电压信号;
所述电源电路板通过第二连接器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芯片电路板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源电路板向芯片电路板传输第二电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与芯片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
所述第一通孔设有两个,所述电源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器伸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芯片电路板电连接,以使所述芯片电路板向电源电路板传输第一电压信号;
所述电源电路板通过第二连接器伸入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芯片电路板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源电路板向芯片电路板传输第二电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壳的侧壁敞口并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电源电路板由所述底壳的侧壁滑入所述第二空腔内;
所述底壳的侧壁设有扣合封闭底壳侧壁敞口的封盖,所述封盖与第二空腔形成容纳所述电源电路板的第二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电路板通过螺钉和/或卡扣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与底壳的底部相互扣合,并与第二空腔形成容纳有电源电路板的第二腔体;
所述底盖与所述底壳之间通过螺钉和/或卡扣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片电路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功能板和第二功能板,所述第一功能板上设有通信接口、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和芯片;
所述第一功能板和第二功能板之间通过第三连接器连接,第二功能板上设有指示灯、开关、语音模块、无线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底壳的顶部相互扣合,并与第一空腔形成容纳所述芯片电路板的第一腔体;
所述底部空腔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光电复合适配器相适配的光纤端子插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包括上盖和面板,所述上盖和面板均为一端开口四周封闭的矩形结构;
所述面板盖合在上盖的外表面,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位于开关顶部的通针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板上还设有通信接口,所述面板上开设有露出所述通信接口的第一插口,所述上盖上开设有露出所述通信接口的第二插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靠近顶部敞口位置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引入光纤的线槽,所述底壳上设有封闭所述第一空腔的顶盖,所述顶盖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线槽连通的槽口。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由于本申请的面板光网关设置了底壳,该底壳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底壳分隔成顶部敞口的第一空腔和敞口的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包括呈台阶设置的顶部空腔和底部空腔,底部空腔位于第二空腔的一侧;第一空腔内容纳有光电复合适配器,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
因此,本申请的面板光网关中底壳的第二空腔用于容纳电源电路板,第一空腔用于容纳芯片电路板。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能够将芯片电路板与电源电路板通过分隔板物理隔开,避免电源电路板对芯片电路板造成干扰,保证了面板光网关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时优化生产,方便电源电路板组装、维修、测试,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本申请中第一空腔内容纳有光电复合适配器,光电复合适配器可连接光电复合缆进而向面板光网关提供光信号和电信号,无需另外接入电源。并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以使位于第二空腔内的电源电路板与第一空腔内的芯片电路板电连接。电源电路板能够先向芯片电路板接入的光电复合缆取电,并对光电复合缆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后经过通孔向芯片电路板持续供电,进而使芯片电路板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面板光网关结构爆炸示意图的;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面板光网关第一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面板光网关第二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面板光网关第三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底壳第一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底壳第二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底盖第一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底盖第二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底盖第一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底盖第二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功能板第一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功能板第二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二功能板第一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二功能板第二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电源电路板第一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电源电路板第二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1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底壳第一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底壳第二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底壳;11、分隔板;12、第一空腔;12a、顶部空腔;12b、底部空腔;13、第二空腔;14、第二通孔;15、线槽;16、光纤端子插孔;17、第一通孔;18、第三散热孔;
2、芯片电路板;21、第一功能板;22、第二功能板;22a、指示灯;22b、开关;22c、语音模块;22d、WiFi模块;22e、Zigbee模块;23、芯片;24、通信接口;25、光电复合适配器;26、第一连接器;27、散热片;28、第三连接器;29、第二连接器;
3、电源电路板;
4、顶盖;41、槽口;42、上盖;43、面板;44、第二插口;45、第一插口;46、第二散热孔;47、第一散热孔;
5、底盖;51、台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源内置的面板光网关,电源板与电路板之间相对过近,影响ONU性能的稳定甚至损坏ONU的问题。
参见图1、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包括:
底壳1,该底壳1为上下贯穿四周封闭的空心结构,在底壳1内设有分隔板11,该分隔板11将底壳1分隔成顶部敞口的第一空腔12和敞口的第二空腔13,底壳1与分隔板11为阻燃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其中第一空腔12用于容纳芯片电路板2,第二空腔13用于容纳电源电路板3。
第一空腔12包括呈台阶设置的顶部空腔12a和底部空腔12b,也就是说底部空腔12b位于顶部空腔12a的下方且相互连通共同组成第一空腔12,且底部空腔12b位于第二空腔13的一侧。顶部空腔12a位于第二空腔13的上方,且顶部空腔12a的横截面大于第二空腔13的横截面。
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光电复合适配器25,且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第一空腔12内的芯片电路板2和位于第二空腔13电源电路板3通过通孔相互电连接,光电复合适配器25用于外接光电复合缆,光电复合缆与光电复合适配器25连接后向面板光网关提供光信号和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面板光网关中底壳1的第二空腔13用于容纳电源电路板3,第一空腔12用于容纳芯片电路板2。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能够将芯片电路板2与电源电路板3通过分隔板11物理隔开,避免电源电路板3对芯片电路板2造成干扰,保证了面板光网关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时优化生产,方便电源电路板3组装、维修、测试,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本申请中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光电复合适配器25,光电复合适配器25可连接光电复合缆进而向面板光网关提供光信号和电信号,无需另外接入电源。并且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以使位于第二空腔13内的电源电路板3与第一空腔12内的芯片电路板电2连接。电源电路板3能够先向芯片电路板2接入的光电复合缆取电,并对光电复合缆输入的电压信号(即第一电压信号,比如48V直流电)进行降压后经过通孔向芯片电路板2持续供电(即第二电压信号,比如12V直流电),进而使芯片电路板2可靠运行。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该面板光网关的通孔包括位于底部空腔12b与第二空腔13相邻侧壁上的第二通孔14和/或位于分隔板11上的第一通孔17。以使位于第二空腔13内的电源电路板3与第一空腔12内的芯片电路板电2单独经过第二通孔14相互连接;位于第二空腔13内的电源电路板3与第一空腔12内的芯片电路板电2单独经过第一通孔17相互连接;位于第二空腔13内的电源电路板3与第一空腔12内的芯片电路板电2分别经过第一通孔17和第二通孔14相互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该面板光网关的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2,光电复合适配器25与芯片电路板2连接,光电复合适配器25用于连接光电复合缆,第二空腔13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3。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伸入第一通孔17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电源电路板3和芯片电路板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器29连接以传输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在分隔板11上开设一个第一通孔17,该第一通孔17便于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伸入第一空腔12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第一通孔17的孔径形状和大小根据第二连接器29的形状和大小具体设定,以使电源电路板3向芯片电路板2接入的光电复合缆取电,并对光电复合缆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后向芯片电路板2持续供电,进而使芯片电路板2可靠运行。光电复合缆向光电复合适配器25提供的48V电源先传送到芯片电路板2上的第二连接器29,再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传送到电源电路板3上,电源电路板3将降压后的12V电源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传送到芯片电路板2。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该面板光网关的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2,光电复合适配器25与芯片电路板2连接,光电复合适配器25用于连接光电复合缆,第二空腔13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3。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伸入第二通孔14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电源电路板3和芯片电路板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器26连接以传输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
第一连接器26包括垂直连接在芯片电路板2上的插头和垂直连接在电源电路板3上的插座,插头和插座相互沿Z轴方向插拔时实现电源电路板3和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为了便于插头和插座相互插拔,本申请在电源电路板3的一侧设有安装第一连接器26插座的凸台,电源电路板3利用凸台将第一连接器26的插座伸入第二通孔14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上的插头电连接。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选型其它便于插拔的第一连接器26(比如柔性排线连接器或直角弯头连接器),进而无需在电源电路板3的一侧设置安装第一连接器26插座的凸台。
本申请实施例在底部空腔12b与第二空腔13相邻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4,该第二通孔14便于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伸入第一空腔12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第二通孔14的孔径形状和大小根据第一连接器26的形状和大小具体设定,以使电源电路板3向芯片电路板2接入的光电复合缆取电,并对光电复合缆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后向芯片电路板2持续供电,进而使芯片电路板2可靠运行。光电复合缆向光电复合适配器25提供的48V电源先传送到芯片电路板2上的第一连接器26,再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传送到电源电路板3上,电源电路板3将降压后的12V电源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传送到芯片电路板2。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该面板光网关的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2,光电复合适配器25与芯片电路板2连接,光电复合适配器25用于连接光电复合缆,第二空腔13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3。电源电路板3的一侧设有安装第一连接器26的凸台,电源电路板3利用凸台将第一连接器26伸入第二通孔14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以使芯片电路板2向电源电路板3传输第一电压信号;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伸入第一通孔17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以使电源电路板3向芯片电路板2传输第二电压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在分隔板11上开设第一通孔17,在底部空腔12b与第二空腔13相邻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4,第一通孔17便于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伸入第一空腔12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第二通孔14便于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伸入第一空腔12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以使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一连接器26向芯片电路板2接入的光电复合缆取电,并对光电复合缆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后通过第二连接器29向芯片电路板2持续供电,进而使芯片电路板2可靠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电压信号为48V直流电或12V直流电,第二电压信号为48V直流电或12V直流电。当第一电压信号为48V直流电,第二电压信号为12V直流电时,光电复合缆向光电复合适配器25提供的48V电源先传送到芯片电路板2上的第一连接器26,再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传送到电源电路板3上,电源电路板3将降压后的12V电源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传送到芯片电路板2。
当第一电压信号为12V直流电,第二电压信号为48V直流电时,光电复合缆向光电复合适配器25提供的48V电源先传送到芯片电路板2上的第二连接器29,再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传送到电源电路板3上,电源电路板3将降压后的12V电源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传送到芯片电路板2。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该面板光网关的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2,光电复合适配器25与芯片电路板2连接,光电复合适配器25用于连接光电复合缆,第二空腔13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3。分隔板1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7,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伸入其中一个第一通孔17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以使芯片电路板2向电源电路板3输出第一电压信号;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伸入另一个第一通孔17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以使电源电路板3向芯片电路板2输出第二电压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在分隔板11上开设两个第一通孔17,其中一个第一通孔17便于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伸入第一空腔12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另一个第一通孔17便于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伸入第一空腔12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以使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一连接器26向芯片电路板2接入的光电复合缆取电,并对光电复合缆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后通过第二连接器29向芯片电路板2持续供电,进而使芯片电路板2可靠运行。光电复合缆向光电复合适配器25提供的48V电源先传送到芯片电路板2上的第一连接器26,再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传送到电源电路板3上,电源电路板3将降压后的12V电源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传送到芯片电路板2。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5、图6、图11、图12、图15和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该面板光网关的顶部空腔12a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2,光电复合适配器25位于底部空腔12b内且与芯片电路板2连接,光电复合适配器25用于连接光电复合缆,光电复合适配器25优选为SC适配器或FC适配器。光电复合缆与光电复合适配器25连接后向芯片电路板2提供光信号,以及向电源电路板3提供电源,以此来达到简化施工难度,降低工装成本,方便检修,同时极大的缩小了内部光模块器件以及电源电路的大小。
在第二空腔13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3,电源电路板3部分伸入底部空腔12b内并通过第一连接器26与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一连接器26与芯片电路板2用于向芯片电路板2接入的光电复合缆取电。电源电路板3和芯片电路板2之间还通过第二连接器29连接,第二连接器29位于第一通孔17内,电源电路板3对光电复合缆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后通过第二连接器29向芯片电路板2持续供电。第二连接器29包括插头和插座或排线连接器,电源电路板3和芯片电路板2之间通过插头和插座或排线连接器插拔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17和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该面板光网关的底壳1的侧壁敞口并与第二空腔13连通,电源电路板3由底壳1的侧壁滑入第二空腔13内。底壳1的侧壁设有扣合封闭底壳1侧壁敞口的封盖(图中未画出),封盖与第二空腔13形成容纳电源电路板3的第二腔体。
第一连接器26或第二连接器29均包括插头和插座或排线连接器,电源电路板3和芯片电路板2之间通过插头和插座或排线连接器插拔连接。当电源电路板3滑入第二空腔13内时,电源电路板3上的插头与芯片电路板2上的插座相互插接,或电源电路板3与芯片电路板2之间通过排线连接器插拔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源电路板3与底壳1滑动连接,进而实现电源电路板3的安装和拆卸,电源电路板3安装更加灵活方便,使电源电路板3不用像传统面板光网关那样固定的安装方式,并需要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
除了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源电路板3与底壳1滑动连接外,电源电路板3还可以通过螺钉和/或卡扣可拆卸连接在第二空腔13内。进而本申请在拆卸或安装电源电路板3时,不用取出芯片电路板2,减少了维护人员的维护难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4、图7至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该面板光网关还包括底盖5,底盖5与底壳1的底部相互扣合,并与第二空腔13形成容纳电源电路板3的第二腔体,底盖5与底壳1之间通过螺钉和/或卡扣可拆卸连接。由于本申请的面板光网关可直接由一根光电复合缆向芯片电路板2提供电源以及光信号,无需再外接电源线,因此本申请的电源电路板3上可取消外接电源线的接线端子,进而在底盖5也取消了用于露出接线端子的电源线紧固孔和电源线插口。
图7和图8示,本申请为了实现外接电源供电和通过光电复合缆供电的底盖5共模设计,在底盖5上设有台阶面51。图9和图10示出了底盖5上取消了台阶面51。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11至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该面板光网关的芯片电路板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功能板21和第二功能板22,第一功能板21和第二功能板22采用分体式结构,并至少部分重叠设计以减小芯片电路板2的尺寸和占用面积,使面板光网关的外形尺寸满足与86形底盒相适配,便于将面板光网关装入86型底盒上。
第一功能板21上设有通信接口24、光电复合适配器25和芯片23,光电复合适配器25用于连接光电复合缆以接收光信号和电源,通信接口24包含RJ45口用于接通网线,在第二功能板22有语音模块时,对应的通信接口24还包含RJ11口用于接通电话线,实现面板光网关为用户终端设备提供网络连接、电话连接,芯片23用于处理光信号,第一功能板21上设有散热片27,该散热片27通过导热硅胶与芯片23连接。
所述第一功能板21和第二功能板22之间通过第三连接器28连接,第三连接器28具体包括安装在第一功能板21上的第三连接器插头和安装第二功能板22上的第三连接器插座,第三连接器插头和第三连接器插座相互插拔连接实现信号传输。当然,第三连接器插头和第三连接器插座在第一功能板21和第二功能板22上的位置可以互换。
第二功能板22上设有指示灯22a、开关22b、语音模块22c、无线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无线模块包括WiFi模块22d、Zigbee模块22e、蓝牙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开关22b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要设计为不同的功能,比如可以设定开关22b用于通过指示灯22a显示芯片电路板2的工作状态,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打开或关闭指示灯22a。开关22b还用于复位重启芯片电路板2。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该面板光网关还包括顶盖4,顶盖4与底壳1的顶部相互扣合,并与第一空腔12形成容纳芯片电路板2的第一腔体。双光电复合适配器25位于底部空腔12b内,底部空腔12b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光电复合适配器25相适配的光纤端子插孔16。第一空腔12靠近顶部敞口位置的外壁上设有将光电复合缆引入光纤端子插孔16内的线槽15,顶盖4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线槽15连通的槽口41。
本申请实施例的光电复合适配器25位于底部空腔12b内,并在底部空腔12b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光电复合适配器25相适配的光纤端子插孔16。光纤端子插孔16用于将连接光电复合缆的光纤插头插入光电复合适配器25内将光信号和电源传输至芯片电路板2。
当本申请的面板光网关采用墙外铺设光电复合缆时,位于墙外的光电复合缆可依次通过顶盖4的侧壁上的槽口41和第一空腔12靠近顶部敞口位置的外壁上的线槽15引入底壳1的背面进而与光电复合适配器25插接,避免墙内没有布设光电复合缆造成难以连接光电复合缆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该面板光网关的顶盖4包括上盖42和面板43,上盖42和面板43均为一端开口四周封闭的矩形结构。面板43盖合在上盖42的外表面,上盖42上开设有位于开关22b顶部的通针孔,通针孔用于操作开关22b。面板43上开设有露出通信接口24的第一插口45,上盖42上开设有露出通信接口24的第二插口44。
上盖42与底壳1的顶部相互卡扣连接,上盖42与底壳1上均设有与86型底壳相连接的安装孔,通针孔位于上盖42上。面板43盖合在上盖42的外表面以隐藏安装孔和通针孔。第一插口45和第二插口44用于露出通信接口24,通信接口24的一端穿入第二插口44和第一插口45露出于面板43的外表面。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5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该面板光网关的面板43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12的第一散热孔47,上盖42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12的第二散热孔46,底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12的第三散热孔18。第一散热孔47、第二散热孔46和第三散热孔18用于将芯片电路板2产生的热量与外界热交换,以降低芯片电路板2的工作温度。底壳1和第二空腔13相邻的侧壁上,以及底盖5上也开设有散热孔,用于将电源电路板3产生的热量与外界热交换,以降低电源电路板3的工作温度。
工作原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面板光网关,由于本申请的面板光网关设置了底壳1,该底壳1内设有分隔板11,分隔板11将底壳1分隔成顶部敞口的第一空腔12和敞口的第二空腔13;第一空腔12包括呈台阶设置的顶部空腔12a和底部空腔12b,底部空腔12b位于第二空腔13的一侧;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光电复合适配器25,且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
因此,本申请的面板光网关中底壳的第二空腔13用于容纳电源电路板3,第一空腔12用于容纳芯片电路板2。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能够将芯片电路板2与电源电路板3通过分隔板11物理隔开,避免电源电路板3对芯片电路板2造成干扰,保证了面板光网关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时优化生产,方便电源电路板组装、维修、测试,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本申请中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光电复合适配器25,光电复合适配器25可连接光电复合缆进而向面板光网关提供光信号和电信号,无需另外接入电源。并且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以使位于第二空腔13内的电源电路板3部分伸入底部空腔12b内与第一空腔12内的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电源电路板3能够先向芯片电路板2接入的光电复合缆取电,并对光电复合缆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后经过第一通孔17向芯片电路板2持续供电,进而使芯片电路板2可靠运行。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4)

1.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1),所述底壳(1)内设有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将底壳(1)分隔成顶部敞口的第一空腔(12)和敞口的第二空腔(13);
所述第一空腔(12)包括呈台阶设置的顶部空腔(12a)和底部空腔(12b),所述底部空腔(12b)位于所述第二空腔(13)的一侧;
所述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光电复合适配器(25),且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包括位于所述底部空腔(12b)与所述第二空腔(13)相邻侧壁上的第二通孔(14)和/或位于所述分隔板(11)上的第一通孔(1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2),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25)与芯片电路板(2)连接,所述第二空腔(13)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3);
所述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伸入所述第一通孔(17)内且与所述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板(3)和芯片电路板(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器(29)连接以传输第一电压信号和传输第二电压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2),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25)与芯片电路板(2)连接,所述第二空腔(13)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3);
所述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伸入所述第二通孔(14)内且与所述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板(3)和芯片电路板(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器(26)连接以传输第一电压信号和传输第二电压信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2),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25)与芯片电路板(2)连接,所述第二空腔(13)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3);
所述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伸入所述第二通孔(14)内且与所述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以使所述芯片电路板(2)向电源电路板(3)传输第一电压信号;
所述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伸入所述第一通孔(17)内且与所述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源电路板(3)向芯片电路板(2)传输第二电压信号。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腔(12)内容纳有芯片电路板(2),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25)与芯片电路板(2)连接,所述第二空腔(13)内容纳有电源电路板(3);
所述第一通孔(17)设有两个,所述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一连接器(26)伸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17)内且与所述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以使所述芯片电路板(2)向电源电路板(3)传输第一电压信号;
所述电源电路板(3)通过第二连接器(29)伸入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17)内且与所述芯片电路板(2)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源电路板(3)向芯片电路板(2)传输第二电压信号。
7.如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壳(1)的侧壁敞口并与所述第二空腔(13)连通,所述电源电路板(3)由所述底壳(1)的侧壁滑入所述第二空腔(13)内;
所述底壳(1)的侧壁设有扣合封闭底壳(1)侧壁敞口的封盖,所述封盖与第二空腔(13)形成容纳所述电源电路板(3)的第二腔体。
8.如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板(3)通过螺钉和/或卡扣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空腔(13)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底盖(5),所述底盖(5)与底壳(1)的底部相互扣合,并与第二空腔(13)形成容纳有电源电路板(3)的第二腔体;
所述底盖(5)与所述底壳(1)之间通过螺钉和/或卡扣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电路板(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功能板(21)和第二功能板(22),所述第一功能板(21)上设有通信接口(24)、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25)和芯片(23);
所述第一功能板(21)和第二功能板(22)之间通过第三连接器(28)连接,第二功能板(22)上设有指示灯(22a)、开关(22b)、语音模块(22c)、无线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顶盖(4),所述顶盖(4)与底壳(1)的顶部相互扣合,并与第一空腔(12)形成容纳所述芯片电路板(2)的第一腔体;
所述底部空腔(12b)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光电复合适配器(25)相适配的光纤端子插孔(16)。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4)包括上盖(42)和面板(43),所述上盖(42)和面板(43)均为一端开口四周封闭的矩形结构;
所述面板(43)盖合在上盖(42)的外表面,所述上盖(42)上开设有位于开关(22b)顶部的通针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功能板(21)上还设有通信接口(24),所述面板(43)上开设有露出所述通信接口(24)的第一插口(45),所述上盖(42)上开设有露出所述通信接口(24)的第二插口(44)。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光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腔(12)靠近顶部敞口位置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引入光纤的线槽(15),所述底壳(1)上设有封闭所述第一空腔(12)的顶盖(4),所述顶盖(4)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线槽(15)连通的槽口(41)。
CN202321875360.7U 2023-07-17 2023-07-17 面板光网关 Active CN220254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5360.7U CN220254634U (zh) 2023-07-17 2023-07-17 面板光网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5360.7U CN220254634U (zh) 2023-07-17 2023-07-17 面板光网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4634U true CN220254634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75360.7U Active CN220254634U (zh) 2023-07-17 2023-07-17 面板光网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4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7881Y (zh) 插座装置
JP2011134716A (ja) コンセントソケット用の交換モジュール及び交換モジュール付きコンセントソケット
CN102804518A (zh) 插头和插座
WO2004010717A3 (en) Digital switching cross-connect module
CN220254634U (zh) 面板光网关
TW201800788A (zh) 單埠光端機及其模組
CN220342333U (zh) 面板光网关
CN110568572B (zh) 一种终端盒
CN220254633U (zh) 面板光网关
CN202231735U (zh) 一种oplc楼层用三网融合终端及终端箱
CN220254632U (zh) 面板光网关
JP4816544B2 (ja) 配線システム
CN21690115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20307215U (zh) 一种面板式onu
CN220545020U (zh) 一种适用面板式网关的电路板及面板式网关
US11916330B2 (en) Modularized smart inwall system
CN220325626U (zh) 网关结构总成
CN220530289U (zh) 医用设备带
CN219514417U (zh) 一种光电数据传输器
CN218997308U (zh)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线三通转接头
CN214227734U (zh) 一种接线盒及齿轮箱
CN212934497U (zh) 一种带数据管理模块的塑壳断路器
CN220830006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3988763U (zh) 一种转接器
CN220086412U (zh) 一种便携的线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