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4320U - 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4320U
CN220254320U CN202321742014.1U CN202321742014U CN220254320U CN 220254320 U CN220254320 U CN 220254320U CN 202321742014 U CN202321742014 U CN 202321742014U CN 220254320 U CN220254320 U CN 220254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block
control device
limiting
jig
iro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20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要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FUTIAN RUILANDE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FUTIAN RUILANDE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FUTIAN RUILANDE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FUTIAN RUILANDE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20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4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4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4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包括:铁芯治具、治具控制装置、线嘴、线嘴控制装置和平台;治具控制装置和线嘴控制装置相邻设置且安装在平台上;铁芯治具安装在治具控制装置上,线嘴安装在线嘴控制装置上,线嘴对应铁芯治具设置;铁芯治具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以及设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之间的若干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之间形成限位槽;铁芯治具通过限位槽装夹铁芯,治具控制装置用于驱动铁芯治具转动,线嘴控制装置用于驱动线嘴做平移动作;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定子双连绕,减少焊接接头,节省人力,节约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制造或装配铁芯的设备技术领域,应用于定子铁芯的绕线,特别是涉及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
背景技术
定子铁芯上的线圈通过绕线机进行绕制,现有的绕线方式为单绕,即每次单独给一个铁芯绕线。以一个定子有12个定子铁芯为例,对12个定子铁芯进行单绕后,每个定子铁芯有2根出线头,12个定子铁芯一共有24根出线头,由于最终电机的出线只有3根,所以这24根部分出线需要在电机内部进行焊接串联,通过人工进行焊接,效率低,且造成工时和材料的浪费,焊接后的焊接点也会占据电机内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单绕方式效率低,造成工时和材料的浪费,以及焊接点过多占据电机内部空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包括:铁芯治具、治具控制装置、线嘴、线嘴控制装置和平台;所述治具控制装置和所述线嘴控制装置相邻设置且安装在所述平台上;所述铁芯治具安装在所述治具控制装置上,所述线嘴安装在所述线嘴控制装置上,所述线嘴对应所述铁芯治具设置;所述铁芯治具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之间的若干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铁芯治具通过所述限位槽装夹铁芯,所述治具控制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铁芯治具转动,所述线嘴控制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线嘴做平移动作。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块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铁芯外圈匹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三限位块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三限位块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铁芯内圈匹配的第二卡槽。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当所述第二限位块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二卡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块的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一卡槽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
当所述第二限位块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二卡槽之间、所述第三限位块的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一卡槽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治具控制装置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和顶尖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顶尖机构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且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限位块转动,所述顶尖机构与所述第三限位块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主同步轮、从同步轮、转轴和轴承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平台下表面,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水平设置,所述主同步轮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平台上表面,所述转轴设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所述转轴两端穿出于所述轴承座,所述从同步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对应所述主同步轮的一端,所述主同步轮与所述从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从同步轮的一端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另一侧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径与所述转轴匹配;所述套管和所述转轴上均开有径向的销孔,所述套管套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套管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销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顶尖机构包括滑板、顶尖座和活动顶尖;所述平台上开设有平行于所述转轴轴线的滑槽,所述滑板滑动设于所述滑槽上,所述滑板上开有贯穿所述滑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顶紧螺栓;所述顶尖座固定在所述滑板上,所述活动顶尖安装在所述顶尖座上,所述第三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抵在所述活动顶尖上。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线嘴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丝杆、光轴、平移板和一对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对称固定在所述平台上表面,所述光轴呈水平状态固定在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光轴轴线平行于所述转轴轴线;所述平移板通过直线轴承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光轴上,所述线嘴固定在所述平移板一侧;所述丝杆呈水平状态且可转动的设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平移板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平台下表面,所述丝杆对应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通过同步带与所述丝杆端部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平台上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治具控制装置和所述线嘴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线嘴控制漆包线的绕线点,在伺服电机的联合运作下,将漆包线有序的绕在铁芯上,在有限空间能绕更多匝数的线圈;能够实现定子双连绕,同时给多个铁芯绕线,减少焊接接头,节省人力,节约材料,避免过多的焊接接头占据电机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中铁芯治具和治具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中铁芯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中线嘴和线嘴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铁芯治具;2、治具控制装置;3、线嘴;4、线嘴控制装置;5、平台;6、控制箱;7、铁芯;11、第一限位块;12、第二限位块;13、第三限位块;14、套管;21、第一电机;22、轴承座;23、第一同步带;24、滑板;25、顶尖座;26、活动顶尖;41、第二电机;42、丝杆;43、光轴;44、平移板;45、直线轴承;46、第二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包括:铁芯治具1、治具控制装置2、线嘴3、线嘴控制装置4和平台5;所述治具控制装置2和所述线嘴控制装置4相邻设置且安装在所述平台5上;所述铁芯治具1安装在所述治具控制装置2上,所述线嘴3安装在所述线嘴控制装置4上,所述线嘴3对应所述铁芯治具1设置;所述铁芯治具1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和第三限位块13,所述第一限位块11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块12与所述第三限位块13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铁芯治具1通过所述限位槽装夹铁芯7,所述治具控制装置2用于驱动所述铁芯治具1转动,所述线嘴控制装置4用于驱动所述线嘴3做平移动作。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块11右侧和所述第二限位块12右侧均开设有与所述铁芯7外圈匹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三限位块13左侧和所述第二限位块12左侧均开设有与所述铁芯7内圈匹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限位块11的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2的第二卡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块13的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2的第一卡槽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所述治具控制装置2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和顶尖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平台5上,所述顶尖机构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1连接且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限位块11转动,所述顶尖机构与所述第三限位块13连接。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1、主同步轮、从同步轮、转轴和轴承座22;所述第一电机21固定在所述平台5下表面,所述第一电机21的电机轴水平设置,所述主同步轮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21的电机轴上;所述轴承座22固定在所述平台5上表面,所述转轴设在所述轴承座22上,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机21的电机轴;所述转轴两端穿出于所述轴承座22,所述从同步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对应所述主同步轮的一端,所述主同步轮与所述从同步轮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23传动;所述第一限位块11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从同步轮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块11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另一侧设有套管14,所述套管14内径与所述转轴匹配;所述套管14和所述转轴上均开有径向的销孔,所述套管14套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套管14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销连接。
所述顶尖机构包括滑板24、顶尖座25和活动顶尖26;所述平台5上开设有平行于所述转轴轴线的滑槽,所述滑板24滑动设于所述滑槽上,所述滑板24上开有贯穿所述滑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顶紧螺栓;所述顶尖座25固定在所述滑板上,所述活动顶尖26安装在所述顶尖座上,所述第三限位块13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块12的一侧抵在所述活动顶尖26上。第一电机21通过第一同步带23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铁芯治具1左侧的第一限位块11转动,由于铁芯治具1右侧第三限位块13抵在活动顶尖26上,第一限位块11转动时,同时带动第二转动块12、第三转动块13以及夹持在限位槽内的铁芯7转动。
进一步,所述线嘴控制装置4包括第二电机41、丝杆42、光轴43、平移板44和一对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对称固定在所述平台5上表面,所述光轴43呈水平状态固定在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光轴43轴线平行于所述转轴轴线;所述平移板44通过直线轴承45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光轴43上,所述线嘴3固定在所述平移板44一侧;所述丝杆42呈水平状态且可转动的设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丝杆42上套设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平移板44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1固定在所述平台下表面,所述丝杆42对应所述第二电机41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电机41的电机轴通过第二同步带46与所述丝杆42端部连接;第二电机41控制丝杆42转动,在丝杆螺母和光轴的配合下,丝杆42转动带动平移板44沿光轴左右移动,从而控制线嘴3的位置。
所述平台5上安装有控制箱6,所述控制箱6分别与所述治具控制装置2和所述线嘴控制装置4电连接。控制箱用于供电和控制所述治具控制装置和所述线嘴控制装置的工作,关于控制箱具体如何控制,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运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运用场景为同步电机中定子的绕线,将两个铁芯夹在限位槽内,移动活动顶尖,当活动顶尖顶在第三限位块上时,采用顶紧螺栓将滑板定位在平台上;漆包线通过线嘴初步绕在一个铁芯上;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联合运动,有序的将漆包线绕在铁芯上,绕完一个铁芯后继续绕相邻的另一个铁芯,当全部铁芯都绕完后,松开活动顶尖,将绕好漆包线的铁芯取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线嘴控制漆包线的绕线点,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联合运作下,有序的将漆包线绕在铁芯上,在有限空间能绕更多匝数的线圈。可以实现定子双连绕,以一个定子有12个定子铁芯为例,可以一次绕2个定子铁芯,实现两两连绕,采用该绕线方式的定子只有12个出线头,大大减少了后续接线线头数量,减少焊接接头,节省人力,节约材料,避免过多的焊接接头占据电机内部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治具、治具控制装置、线嘴、线嘴控制装置和平台;所述治具控制装置和所述线嘴控制装置相邻设置且安装在所述平台上;所述铁芯治具安装在所述治具控制装置上,所述线嘴安装在所述线嘴控制装置上,所述线嘴对应所述铁芯治具设置;所述铁芯治具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之间的若干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铁芯治具通过所述限位槽装夹铁芯,所述治具控制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铁芯治具转动,所述线嘴控制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线嘴做平移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铁芯外圈匹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三限位块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三限位块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铁芯内圈匹配的第二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限位块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二卡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块的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一卡槽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
当所述第二限位块数量为至少两个时,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二卡槽之间、所述第三限位块的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一卡槽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控制装置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和顶尖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顶尖机构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且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限位块转动,所述顶尖机构与所述第三限位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主同步轮、从同步轮、转轴和轴承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平台下表面,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水平设置,所述主同步轮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平台上表面,所述转轴设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所述转轴两端穿出于所述轴承座,所述从同步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对应所述主同步轮的一端,所述主同步轮与所述从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从同步轮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另一侧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径与所述转轴匹配;所述套管和所述转轴上均开有径向的销孔,所述套管套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套管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尖机构包括滑板、顶尖座和活动顶尖;所述平台上开设有平行于所述转轴轴线的滑槽,所述滑板滑动设于所述滑槽上,所述滑板上开有贯穿所述滑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顶紧螺栓;所述顶尖座固定在所述滑板上,所述活动顶尖安装在所述顶尖座上,所述第三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抵在所述活动顶尖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嘴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丝杆、光轴、平移板和一对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对称固定在所述平台上表面,所述光轴呈水平状态固定在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光轴轴线平行于所述转轴轴线;所述平移板通过直线轴承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光轴上,所述线嘴固定在所述平移板一侧;所述丝杆呈水平状态且可转动的设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平移板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平台下表面,所述丝杆对应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通过同步带与所述丝杆端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治具控制装置和所述线嘴控制装置电连接。
CN202321742014.1U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 Active CN220254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2014.1U CN220254320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2014.1U CN220254320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4320U true CN220254320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28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2014.1U Active CN220254320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4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39298B (zh)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扭头的装置及方法
KR100982889B1 (ko) 코일 형성 방법 및 코일 형성 장치
CN104319957A (zh) 定子绕线方式及定子、电机
CN220254320U (zh) 一种定子双连绕绕线机
CN116206894B (zh) 一种三线圈涨紧轴机构
CN212084843U (zh) 电子元件双旋转绕线装置
CN105245067A (zh) 高槽满率直流电机转子绕线工装
CN209250454U (zh) 三针绕线机
CN210162931U (zh) 一种多芯线缆送线机构
CN208890603U (zh) 用于定子绕线机的线嘴伸缩机构
CN208890601U (zh) 用于定子绕线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CN211110336U (zh) 电力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
CN220067175U (zh) 一种大型绕线机
CN112636551A (zh) 一种电机线圈生产用绕卷装置
CN208285552U (zh) 一种音圈自动绕线机
CN110912364A (zh) 一种永磁电机总装配专用设备
CN219444047U (zh) 一种塔脚焊接工装
CN109302019A (zh) 三针绕线机及定子漆包线的绕线方法
CN208890602U (zh) 用于定子绕线机的张力衰减机构及定子绕线机
CN208924066U (zh) 用于定子绕线机的工装夹具及定子绕线机
CN219960341U (zh) 一种铁芯拼圆治具
CN219980625U (zh) 一种定子铁芯绕线机
CN215394955U (zh) 一种涡轮后机匣安装引导工装
CN220510949U (zh) 一种双轴连绕式定子绕线机
CN220156374U (zh) 一种扁线定子绕组扩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