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8422U - 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8422U
CN220248422U CN202322245109.9U CN202322245109U CN220248422U CN 220248422 U CN220248422 U CN 220248422U CN 202322245109 U CN202322245109 U CN 202322245109U CN 220248422 U CN220248422 U CN 220248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dapter
adjusting
adjusting elastic
mar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451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树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2451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8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8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8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包括扇头总成,扇头总成包括防尘组件、机头组件、风机组件和风扇接头;机头组件包括后机壳;风机组件设置在防尘组件内并与后机壳连接;风扇接头包括下接头、调节弹片、转接头和弹片弹珠组;调节弹片设有两个,两个调节弹片对称设置在转接槽内两侧;转接头上端与后机壳底部连接,转接头下端套设在两个调节弹片之间;弹片弹珠组设有两组,转接头下端两侧分别通过弹片弹珠组与调节弹片内侧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弹片弹珠组来连接调节弹片和转接头,双弹片、弹珠组合设计,调节时不会出现偏位卡顿,调节起来会更丝滑,不会出现滑牙现象稳定性更好,且承重效果也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
背景技术
电风扇简称电扇,也称为风扇、扇风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用于家庭、教室,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目前,家用的风扇种类繁多,有吊扇、台扇、落地扇、壁扇、顶扇、换气扇、转页扇、空调扇(即冷风扇)等;其中,最常用的还是台扇和落地扇,而现有的台扇和落地扇都有最基本的摇头功能,都是采用风扇接头将风扇头和底座进行连接。
风扇接头一般由上接头和下接头组成,上接头与风扇马达相连接,下接头与支座相连接,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一般使用较接方式进行连接,且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设置弹片和弹珠组合用于增强铰轴的承重。但是,现有的风扇接头的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采用单弹片和弹珠组合承重力差,调节时会有偏位卡顿,还会出现滑牙现象。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以解决传统风扇接头采用单弹片和弹珠组合承重力差,调节时会有偏位卡顿,还会出现滑牙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包括扇头总成,所述扇头总成包括防尘组件、机头组件、风机组件和风扇接头;
所述机头组件包括后机壳,所述后机壳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后机壳连接在所述防尘组件后侧;
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防尘组件内并与所述后机壳连接;
所述风扇接头包括下接头、调节弹片、转接头和弹片弹珠组;所述下接头上端为圆饼状且其中部设有转接槽,所述下接头下端为中空管道结构,用于连接风扇底座;所述调节弹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弹片对称设置在转接槽内两侧;所述转接头上端与所述后机壳底部连接,所述转接头下端套设在两个所述调节弹片之间;所述弹片弹珠组设有两组,所述转接头下端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弹片弹珠组与所述调节弹片内侧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弹片弹珠组来连接调节弹片和转接头,双弹片、弹珠组合设计,调节时不会出现偏位卡顿,调节起来会更丝滑,不会出现滑牙现象稳定性更好,且相比与单弹片和弹珠组合承重效果也更好。
优选地,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前网罩、后网罩、网罩固定圈和固定卡扣;所述前网罩扣合在所述网罩固定圈前侧;所述固定卡扣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卡扣对称固定在所述网罩固定圈两侧;所述后网罩对合设置在所述网罩固定圈后侧,且所述后网罩的框边通过所述固定卡扣与所述网罩固定圈扣接固定,所述后网罩的中部设有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机头组件还包括前机罩、后机罩和开关旋钮;所述前机罩固定在所述后机壳的前口处,所述后机壳的前口外壁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后机罩固定在所述后机壳的后口处;所述开关旋钮设置在所述后机壳顶部。
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固定透气网、扇叶组、发热体和防护盖;所述固定透气网后侧与所述前机罩前侧连接;所述扇叶组和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固定透气网与所述防护盖之间,且所述扇叶组前侧与发热体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发热体后侧边部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固定透气网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发热体前侧嵌设在所述防护盖中部。
优选地,所述扇叶组包括固定框架、定子、转子和转动扇叶;所述定子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的中部;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内部;所述转动扇叶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且通过转轴与所述转子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接槽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镶嵌槽,两个所述镶嵌槽对称设置。
优选地,两个所述调节弹片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分别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设有24个卡位凹槽,两个所述调节弹片相反一侧的侧壁上均固设有一个连接块,所述调节弹片通过连接块与所述镶嵌槽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转接头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上端与所述后机壳底部连接;所述下连接件为圆盘状结构,所述下连接件顶部与所述上连接件底部一体连接,所述下连接件设置在两个所述调节弹片之间;所述下接头上端中心、调节弹片中心以及下连接件中心均开设有螺丝固定孔,所述下接头上端与所述调节弹片以及下连接件通过螺钉螺母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连接件上端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弹片弹珠组包括弹簧和弹珠头;所述弹簧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弹珠头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连杆和半球体,所述半球体的直径面与所述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半球体的凸头与所述卡位凹槽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弹片弹珠组来连接调节弹片和转接头,双弹片、弹珠组合设计,调节时不会出现偏位卡顿,调节起来会更丝滑,不会出现滑牙现象稳定性更好,且相比与单弹片和弹珠组合承重效果也更好。
2.本实用新型在两个调节弹片相对一面的侧壁分别设置24个卡位凹槽,通过与弹片弹珠组的弹珠头的配合,再利用弹簧的伸缩作用,可以使得转接头上下调节至135度,满足很大程度不同的角度调节风扇送风。
3.本实用新型采用前置安装发热体后置安装扇叶组,扇叶组的转动扇叶带动热量循环,热量输送得更远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尘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头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扇叶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接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接头的部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接头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接头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防尘组件;11、前网罩;12、后网罩;13、网罩固定圈;14、固定卡扣;2、机头组件;21、后机壳;22、前机罩;23、后机罩;24、开关旋钮;3、风机组件;31、固定透气网;32、扇叶组;321、固定框架;322、定子;323、转子;324、转动扇叶;33、发热体;34、防护盖;4、风扇接头;41、下接头;411、镶嵌槽;42、调节弹片;421、卡位凹槽;422、连接块;43、转接头;431、上连接件;432、下连接件;4321、连接孔;44、弹片弹珠组;441、弹簧;442、弹珠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包括扇头总成,扇头总成包括防尘组件1、机头组件2、风机组件3和风扇接头4。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尘组件1包括前网罩11、后网罩12、网罩固定圈13和固定卡扣14;前网罩11扣合在网罩固定圈13前侧,具体的,网罩固定圈13为圆环框体结构,前网罩11的框边与网罩固定圈13的前框边通过卡扣卡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螺钉进行安装固定;固定卡扣14设有两个,两个固定卡扣14对称固定在网罩固定圈13两侧;后网罩12对合设置在网罩固定圈13后侧,且后网罩12的框边通过固定卡扣14与网罩固定圈13扣接固定,后网罩12的中部设有安装槽。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机头组件2包括后机壳21、前机罩22、后机罩23和开关旋钮24;具体的,后机壳21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前机罩22固定在后机壳21的前口处,后机壳21的前口外壁与安装槽的槽壁焊接或螺接固定,后机罩23固定在后机壳21的后口处;开关旋钮24设置在后机壳21顶部。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风机组件3包括固定透气网31、扇叶组32、发热体33和防护盖34;具体的,固定透气网31后侧与前机罩22前侧连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扇叶组32和发热体33设置在固定透气网31与防护盖34之间,且扇叶组32前侧与发热体33后侧固定连接,发热体33后侧边部通过连接板与固定透气网31前侧固定连接,发热体33前侧嵌设在防护盖34中部;本实施例的扇叶组32包括固定框架321、定子322、转子323和转动扇叶324;定子322设置在固定框架321的中部;转子323设置在定子322内部;转动扇叶324设置在固定框架321上且通过转轴与转子323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前置安装发热体33后置安装扇叶组32,扇叶组32的转动扇叶324带动热量循环,热量输送得更远更均匀。
如图1、图2、图4、图7-10,本实施例的风扇接头4包括下接头41、调节弹片42、转接头43和弹片弹珠组44;
具体的,下接头41上端为圆饼状且其中部设有转接槽,转接槽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镶嵌槽411,两个镶嵌槽411对称设置,下接头41下端为中空管道结构,一方面用于与风扇底座进行连接,另一方面用于电线的布置和安装;调节弹片42设有两个,两个调节弹片42对称设置在转接槽内两侧,两个调节弹片42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分别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设有24个卡位凹槽421,两个调节弹片42相反一侧的侧壁上均固设有一个连接块422,调节弹片42通过连接块422与镶嵌槽411卡接配合;
转接头4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连接件431和下连接件432,上连接件431上端与后机壳21底部连接;下连接件432为圆盘状结构,下连接件432顶部与上连接件431底部一体连接,下连接件432设置在两个调节弹片42之间;下接头41上端中心、调节弹片42中心以及下连接件432中心均开设有螺丝固定孔,下接头41上端与调节弹片42以及下连接件432通过螺钉螺母固定连接,下连接件432上端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连接孔4321;本实施例的弹片弹珠组44设有两组,两组弹片弹珠组44对称设置,且每组弹片弹珠组44包括弹簧441和弹珠头442;弹簧441一端套设在连接孔4321内;弹珠头442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连杆和半球体,半球体的直径面与连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杆另一端与弹簧441另一端固定连接,半球体的凸头与卡位凹槽421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与弹片弹珠组44的弹珠头442的配合,再利用弹簧441的伸缩作用,可以使得转接头43上下调节至135度,满足很大程度不同的角度调节风扇送风。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弹片弹珠组44来连接调节弹片42和转接头43,双弹片、弹珠组合设计,调节时不会出现偏位卡顿,调节起来会更丝滑,不会出现滑牙现象稳定性更好,且相比与单弹片和弹珠组合承重效果也更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包括扇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总成包括防尘组件(1)、机头组件(2)、风机组件(3)和风扇接头(4);
所述机头组件(2)包括后机壳(21),所述后机壳(21)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后机壳(21)连接在所述防尘组件(1)后侧;
所述风机组件(3)设置在所述防尘组件(1)内并与所述后机壳(21)连接;
所述风扇接头(4)包括下接头(41)、调节弹片(42)、转接头(43)和弹片弹珠组(44);所述下接头(41)上端为圆饼状且其中部设有转接槽,所述下接头(41)下端为中空管道结构,用于连接风扇底座;所述调节弹片(4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弹片(42)对称设置在转接槽内两侧;所述转接头(43)上端与所述后机壳(21)底部连接,所述转接头(43)下端套设在两个所述调节弹片(42)之间;所述弹片弹珠组(44)设有两组,所述转接头(43)下端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弹片弹珠组(44)与所述调节弹片(42)内侧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1)包括前网罩(11)、后网罩(12)、网罩固定圈(13)和固定卡扣(14);所述前网罩(11)扣合在所述网罩固定圈(13)前侧;所述固定卡扣(1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卡扣(14)对称固定在所述网罩固定圈(13)两侧;所述后网罩(12)对合设置在所述网罩固定圈(13)后侧,且所述后网罩(12)的框边通过所述固定卡扣(14)与所述网罩固定圈(13)扣接固定,所述后网罩(12)的中部设有安装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2)还包括前机罩(22)、后机罩(23)和开关旋钮(24);所述前机罩(22)固定在所述后机壳(21)的前口处,所述后机壳(21)的前口外壁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后机罩(23)固定在所述后机壳(21)的后口处;所述开关旋钮(24)设置在所述后机壳(21)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包括固定透气网(31)、扇叶组(32)、发热体(33)和防护盖(34);所述固定透气网(31)后侧与所述前机罩(22)前侧连接;所述扇叶组(32)和发热体(33)设置在所述固定透气网(31)与所述防护盖(34)之间,且所述扇叶组(32)前侧与发热体(33)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发热体(33)后侧边部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固定透气网(31)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发热体(33)前侧嵌设在所述防护盖(34)中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组(32)包括固定框架(321)、定子(322)、转子(323)和转动扇叶(324);所述定子(322)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321)的中部;所述转子(323)设置在所述定子(322)内部;所述转动扇叶(324)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321)上且通过转轴与所述转子(323)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槽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镶嵌槽(411),两个所述镶嵌槽(411)对称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弹片(42)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分别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设有24个卡位凹槽(421),两个所述调节弹片(42)相反一侧的侧壁上均固设有一个连接块(422),所述调节弹片(42)通过连接块(422)与所述镶嵌槽(411)卡接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4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连接件(431)和下连接件(432);所述上连接件(431)上端与所述后机壳(21)底部连接;所述下连接件(432)为圆盘状结构,所述下连接件(432)顶部与所述上连接件(431)底部一体连接,所述下连接件(432)设置在两个所述调节弹片(42)之间;所述下接头(41)上端中心、调节弹片(42)中心以及下连接件(432)中心均开设有螺丝固定孔,所述下接头(41)上端与所述调节弹片(42)以及下连接件(432)通过螺钉螺母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432)上端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连接孔(432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弹珠组(44)包括弹簧(441)和弹珠头(442);所述弹簧(441)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孔(4321)内;所述弹珠头(442)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连杆和半球体,所述半球体的直径面与所述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弹簧(441)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半球体的凸头与所述卡位凹槽(421)相配合。
CN202322245109.9U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 Active CN220248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5109.9U CN220248422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5109.9U CN220248422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8422U true CN220248422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2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45109.9U Active CN220248422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8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93088A1 (en) Upright air conditioner with swing louvers
CN105971916B (zh) 一种壁挂和台式两用风扇
CN111379719A (zh) 空气循环装置、空气净化机、空气加湿器
CN220248422U (zh) 一种新型可多角度调节循环电热扇
KR20100009912U (ko) 선풍기
CN110500317A (zh) 一种可装配多扇叶的风扇
CN212462983U (zh) 低噪音节能型小功率家用电机
CN212407079U (zh) 空气循环装置、空气净化机、空气加湿器
CN209856072U (zh) 一种家用风扇
CN209990667U (zh) 一种可旋转可固定的迷你塔扇
CN110630543B (zh) 中心式自环绕吊扇
CN218325405U (zh) 一种具有悬挂安装支架的电风扇
CN214577844U (zh) 一种可自由调节的电风扇
KR200485674Y1 (ko) 선풍기
CN214577809U (zh) 一种用于大吊扇的角度调节悬挂装置
CN210509693U (zh) 一种电风扇的高度调节机构
CN212004186U (zh) 一种传动平稳的减速机
CN215808852U (zh) 一种用于空调风叶的风叶支撑组件
CN212744483U (zh) 一种风扇外壳与电机外壳的连接结构
CN216429984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风扇
CN212319890U (zh) 出风模块和空调器
CN220186360U (zh) 一种用于逆变器的支架
CN215818877U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控制模块
CN218093559U (zh) 一种电风扇摇头范围调节装置
CN209571670U (zh) 一种可旋转插头便携式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