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3963U - 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3963U
CN220243963U CN202320882775.0U CN202320882775U CN220243963U CN 220243963 U CN220243963 U CN 220243963U CN 202320882775 U CN202320882775 U CN 202320882775U CN 220243963 U CN220243963 U CN 220243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layer
units
box body
layer units
lower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27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彦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27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3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3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3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包括若干侧板依次头尾相连形成的盒体和插装板,盒体具有使用和折叠状态,盒体底部设有上、下分隔层,上、下分隔层之间形成插装空间,且下分隔层靠近一侧板处设有连通插装空间的开口,上、下分隔层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上、下分隔层单元;插装板可拆卸地插装于插装空间;当盒体处于使用状态时,两上、下分隔层单元连接形成上、下分隔层,插装板沿开口插装于插装空间;当盒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插装板拆离于插装空间,两上、下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相邻两侧板上下层叠,两上分隔层单元和两下分隔层单元折叠并随与其相连的侧板上下层叠。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既可以方便拆离折叠,又能通过插装板加固底部。

Description

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
背景技术
收纳盒作为人们日常收纳杂物,整理物品的收纳、储存装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普遍用收纳盒收纳化妆品、袜子、内裤等小件物品,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产品,还可以方便用户找到并使用这些产品。
现有的收纳盒通常会是在盒体内设置多个分隔件,产品内部分隔为多个储物单元,并且为了方便运输,通常此类收纳盒都是可以折叠的,但是,此类可折叠的收纳盒具有一定的问题。为了方便折叠,此类可折叠收纳盒底部通常较软,但是这种收纳盒在使用时因其较软的底部,很容易变形,造成产品结构不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开号为CN2818345Y的中国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收纳盒,包括:一矩形盒体,具有四侧壁与一底面,该四侧壁为硬质体,四侧壁四角端与其中相对应两侧壁的中间设有折线,底面为挠性面材体,其中一侧壁接近底部设有一贯通的槽孔;一底板,由该槽孔插入矩形盒体内并置于该底面上;一硬质隔板,是设在矩形盒体内;数个挠性隔间物,其两端连结在矩形盒体侧壁与硬质隔板之间。其通过在底部设置底板的技术方案,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而此类可折叠的收纳盒还具有折叠时底部软体不方便折叠,容易产生褶皱的问题。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这个问题公开号为CN202400359U的中国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纳箱,其结构呈正方体或长方体,主要由:侧面、底面、内棱、拉链构成,其中侧面由三层无纺布缝合构成,相邻两侧面可折合,底面缝合有无纺布,且底面的对角线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条拉链,四侧面的各个内壁均分2~8个内棱,内棱呈S型,且两相邻内棱缝合后呈格状。其通过沿盒体底部对角线设置拉链,以在打开拉链时方便折叠,防止产生褶皱。但是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一款产品既可以方便折叠,又能保持稳固。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既可以方便方便折叠,又能保持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既可以方便方便折叠,又能保持稳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包括:
若干侧板依次头尾相连形成的盒体,所述盒体具有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盒体底部设有上分隔层和下分隔层,所述上分隔层和所述下分隔层之间形成插装空间,且下分隔层靠近一所述侧板处设有连通所述插装空间的开口,所述上分隔层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上分隔层单元,所述下分隔层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下分隔层单元;
插装板,所述插装板可拆卸地插装于所述插装空间;
当所述盒体处于使用状态时,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连接形成所述上分隔层,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连接形成所述下分隔层,所述插装板沿所述开口插装于所述插装空间;
当所述盒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插装板拆离于所述插装空间,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相邻两所述侧板上下层叠,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和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折叠并随与其相连的所述侧板上下层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沿所述盒体底部的第二对角线,所述上分隔层单元和所述下分隔层单元设有第一折痕,当所述插装板拆离于所述插装空间,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时,所述上分隔层单元和所述下分隔层单元均沿所述第一折痕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插装板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盒体底部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插装板的中部还设有第二折痕,所述第二折痕将所述插装板分隔为第一插装板单元和第二插装板单元,所述第一插装板单元和所述第二插装板单元可以沿所述第二折痕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沿所述盒体底部的第一对角线,所述上分隔层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将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连接,所述下分隔层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将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拉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两所述拉链的锁合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中间分隔板,所述中间分隔板设置于所述盒体内并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四个侧板,于所述盒体内形成若干个容纳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中间分隔板上边缘还设有加强边部,所述加强边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中间分隔板为柔性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用产品时,将盒体底部的两个上分隔层单元互相连接形成上分隔层,两个下分隔层单元互相连接形成下分隔层,两个分隔层之间形成插装空间,将插装板沿开口插装于插装空间内,此时盒体处于使用状态,插装板将盒体底部固定,可以有效固定住产品形状,防止盒体变形,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而在需要收纳产品时,将插装板沿开口取出,将两个下分隔层单元拆分,再将两个上分隔层单元拆分,此时折叠盒体,将相邻的两个侧板上下层叠,两个上分隔层单元相互远离,两个下分隔层单元相互远离,上、下分隔层单元均沿中部折叠,两上分隔层单元和两下分隔层单元折叠并随与其相连的所述侧板14上下层叠,可以顺畅地将产品折叠,防止底部的分隔层产生褶皱,方便用户收纳、运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分隔层拆离和下分隔层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分隔层闭合和下分隔层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插装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插装板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插装板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0,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包括:
若干侧板14依次头尾相连形成的盒体10,所述盒体10具有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盒体10底部设有上分隔层11和下分隔层12,所述上分隔层11和所述下分隔层12之间形成插装空间13,且下分隔层12靠近一所述侧板14处设有连通所述插装空间13的开口131,所述上分隔层11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上分隔层单元,所述下分隔层12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下分隔层单元;
插装板20,所述插装板20可拆卸地插装于所述插装空间13;
当所述盒体10处于使用状态时,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连接形成所述上分隔层11,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连接形成所述下分隔层12,所述插装板20沿所述开口131插装于所述插装空间13;
当所述盒体10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插装板20拆离于所述插装空间13,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相邻两所述侧板14上下层叠,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和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折叠并随与其相连的所述侧板14上下层叠。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用产品时,将盒体底部的两个上分隔层单元互相连接形成上分隔层,两个下分隔层单元互相连接形成下分隔层,两个分隔层之间形成插装空间,将插装板沿开口插装于插装空间内,此时盒体处于使用状态,插装板将盒体底部固定,可以有效固定住产品形状,防止盒体变形,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而在需要收纳产品时,将插装板沿开口取出,将两个下分隔层单元拆分,再将两个上分隔层单元拆分,此时折叠盒体,将相邻的两个侧板上下层叠,两个上分隔层单元相互远离,两个下分隔层单元相互远离,上、下分隔层单元均沿中部折叠,两上分隔层单元和两下分隔层单元折叠并随与其相连的所述侧板14上下层叠,可以顺畅地将产品折叠,防止底部的分隔层产生褶皱,方便用户收纳、运输。
本实施例中,所述沿所述盒体10底部的第二对角线,所述上分隔层单元和所述下分隔层单元设有第一折痕101,当所述插装板20拆离于所述插装空间13,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时,所述上分隔层单元和所述下分隔层单元均沿所述第一折痕101折叠。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通过设置第一折痕,使得上分隔单元和下分隔单元具有折叠痕迹,再次折叠时更容易地将上分隔单元和下分隔单元沿第一折痕折叠,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装板20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盒体10底部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用时,由于插装板的形状和尺寸与盒体底部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插装板可以基本充满插装空间,防止插装板于插装空间内移动,进一步保障产品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增强产品底部的强度,使产品能够更稳定地容纳物品,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装板20的中部还设有第二折痕21,所述第二折痕21将所述插装板20分隔为第一插装板单元201和第二插装板单元202,所述第一插装板单元201和所述第二插装板单元202可以沿所述第二折痕21折叠。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于插装板中部设置第二折痕,可以方便用户沿此第二折痕折叠插装板,可以在收纳时,减少插装板所占的面积,方便用户收纳运输产品;优选地,第一插装板单元和第二插装板单元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两者可以折叠,进一步减少折叠后的插装板所占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沿所述盒体10底部的第一对角线,所述上分隔层11设有第一连接件111,所述第一连接件111可拆卸地将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连接,所述下分隔层12设有第二连接件121,所述第二连接件121可拆卸地将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通过第一连接件可以将上分隔层的两个上分隔层单元连接,通过第二连接件可以将下分隔层的两个下分隔层单元连接,可以实现两上分隔层单元的可拆卸连接以及两下分隔层单元的可拆卸连接,方便形成插装空间插装插装板,固定产品,以及方便折叠;优选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是拉链、扣子以及魔术贴等结构,可以方便地拆离或接合两上分隔层单元和/或两下分隔层单元。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1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1均为拉链。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用拉链作为连接件,可以方便用户拆离或接合两上分隔层单元和/或两下分隔层单元,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本实施例中,两所述拉链的锁合方向相反。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两个拉链的锁合方向相反,可以方便用户使用;在用户打开位于下分隔层单元上的一个拉链时,将拉链头拉至盒体底部的对角线端部,此时用户的手刚好接近位于上分隔层单元上的另一个拉链,方便用户将上分隔层单元上的另一个拉链拉开;而在用户锁合两个拉链时刚好相反,用户将上分隔层单元上的一个拉链锁合时,其锁合位置刚好接近分隔层单元上的另一个拉链,方便用户将此拉链锁合。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中间分隔板30,所述中间分隔板30设置于所述盒体10内并连接于所述盒体10的四个侧板14,于所述盒体10内形成若干个容纳单元15。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分隔板设置于盒体内,并且连接于盒体的四个侧壁,可以将分隔板稳定地固定于盒体内,并且,形成了多个容纳单元,每个容纳单元可以分别收纳不同的产品,方便用户将各个产品进行收纳与整理,防止产品之间相互混淆、遮挡,提高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分隔板30上边缘还设有加强边部31,所述加强边部31的厚度大于所述的厚度。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用时,加强边部能够增强中间分隔板上边缘的强度,在用户放置物品时,可以防止中间分隔板边缘形变,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分隔板30为柔性的。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用时,柔性的中间分隔板可以随产品折叠时一起折叠,并且夹持于相邻的两个侧板之间,有效地减少产品的收纳尺寸,方便用户收纳、运输产品。优选地,中间分隔板为透气材料制成,可以提升产品的透气性。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侧板(14)依次头尾相连形成的盒体(10),所述盒体(10)具有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盒体(10)底部设有上分隔层(11)和下分隔层(12),所述上分隔层(11)和所述下分隔层(12)之间形成插装空间(13),且下分隔层(12)靠近一所述侧板(14)处设有连通所述插装空间(13)的开口(131),所述上分隔层(11)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上分隔层单元,所述下分隔层(12)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下分隔层单元;
插装板(20),所述插装板(20)可拆卸地插装于所述插装空间(13);
当所述盒体(10)处于使用状态时,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连接形成所述上分隔层(11),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连接形成所述下分隔层(12),所述插装板(20)沿所述开口(131)插装于所述插装空间(13);
当所述盒体(10)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插装板(20)拆离于所述插装空间(13),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相邻两所述侧板(14)上下层叠,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和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折叠并随与其相连的所述侧板(14)上下层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所述盒体(10)底部的第二对角线,所述上分隔层单元和所述下分隔层单元设有第一折痕(101),当所述插装板(20)拆离于所述插装空间(13),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相互拆离时,所述上分隔层单元和所述下分隔层单元均沿所述第一折痕(101)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板(20)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盒体(10)底部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板(20)的中部还设有第二折痕(21),所述第二折痕(21)将所述插装板(20)分隔为第一插装板单元(201)和第二插装板单元(202),所述第一插装板单元(201)和所述第二插装板单元(202)可以沿所述第二折痕(21)折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盒体(10)底部的第一对角线,所述上分隔层(11)设有第一连接件(111),所述第一连接件(111)可拆卸地将两所述上分隔层单元连接,所述下分隔层(12)设有第二连接件(121),所述第二连接件(121)可拆卸地将两所述下分隔层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1)均为拉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拉链的锁合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分隔板(30),所述中间分隔板(30)设置于所述盒体(10)内并连接于所述盒体(10)的四个侧板(14),于所述盒体(10)内形成若干个容纳单元(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分隔板(30)上边缘还设有加强边部(31),所述加强边部(31)的厚度大于所述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分隔板(30)为柔性的。
CN202320882775.0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 Active CN220243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2775.0U CN220243963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2775.0U CN220243963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3963U true CN220243963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26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2775.0U Active CN220243963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3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5918B2 (en) Luggage bag with removable organizer
JP5296773B2 (ja) 折り畳み可能かつ/または使い捨て可能な旅行鞄
US6910560B2 (en) Dual access luggage with orthogonal isolation packing stowage-cell system
US20120037693A1 (en) Foldable box
US5772029A (en) Foldable document file with an adjustable volume
US20050152801A1 (en) Combined storage apparatus
CN220243963U (zh) 一种可加固底部的收纳盒
CN210479339U (zh) 一种自锁式包装盒及盒坯
CN216453766U (zh) 一种可折叠行李箱
WO2013026388A1 (zh) 风琴式盛放装置
CN208248714U (zh) 一种包装箱
CN211568726U (zh) 一种蜂窝箱
CN202046516U (zh) 一种新型收纳箱
CN213036348U (zh) 一种可收纳的箱体
US20040154944A1 (en) Quilter's block box
CN217117737U (zh) 一种收纳包
CN213057882U (zh) 折叠盒
CN207671018U (zh)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鞋盒
CN209921827U (zh) 一种可折叠周转容器
CN218520038U (zh) 可折叠收纳箱
CN214690677U (zh) 一种可二次利用的多功能鞋盒盒坯
JP2002028019A (ja) 収納ポケット及びこの収納ポケットを備えたスーツケース,鞄又は袋物類
JP2003502224A (ja) 積み重ね可能な包装システム
CN209127170U (zh) 一种围板箱
CN216660650U (zh) 一种可折叠的盒坯及折叠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