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0131U - 分体式模块钻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模块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0131U
CN220240131U CN202321393965.2U CN202321393965U CN220240131U CN 220240131 U CN220240131 U CN 220240131U CN 202321393965 U CN202321393965 U CN 202321393965U CN 220240131 U CN220240131 U CN 220240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head
cutter
cutter bar
hole
cuttin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39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红飞
董辉
金安生
陆小华
张敏峰
赵宏飞
王佳辉
阮俞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XING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XING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XING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XING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39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0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0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0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刀具,具体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模块钻。该分体式模块钻包括刀头和刀杆,所述的刀头与刀杆分体设置;所述的刀头包括切削端和连接端,所述的连接端设有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上设有锁紧孔,所述的锁紧孔沿定位柱的径向设置;所述的刀杆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刀杆上还设有操作孔,所述的操作孔从刀杆外侧壁沿径向延伸至定位孔;还包括承载组件,所述的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所述的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其中之一为承载凸块,另一个为承载凹槽;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的工作端呈锥形。以上所述的分体式模块钻中刀头与刀杆之间的连接可靠,具有中心定位准确、载荷传递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分体式模块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刀具,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模块钻。
背景技术
常见的旋转加工刀具有钻刀、铣刀等,现有旋转加工刀具的切削刃部分通常与刀杆部分一体成型或焊接,不仅加工复杂,而且一旦切削刃磨损,刀具需要整体更换,使用寿命短、成本高。
申请人在先提交的授权公告号为CN 113751778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分体式刀头的旋转加工刀具,通过将刀头设置成分体式,可以有效降低刀具的使用成本。
在机加工领域,对于大直径孔的加工方式通常为钻孔+扩孔配合,市场上部分刀具通过设置多个切削刃的形式,已可以实现采用单把刀具完成钻孔和扩孔操作。但采用刀头分体设置,同时具备钻孔+扩孔能力的刀具并不多见,特别是针对8倍径以上的大深度孔加工时,对刀头连接的可靠性、中心定位的准确性和载荷传递的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难以在上述在先申请的旋转加工刀具基础上通过简单改造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模块钻,刀头与刀杆之间的连接可靠,具有中心定位准确、载荷传递稳定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体式模块钻,包括刀头和刀杆,所述的刀头与刀杆分体设置;所述的刀头包括切削端和连接端,所述的连接端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回转中心与刀头的回转中心重合;所述的定位柱上设有锁紧孔,所述的锁紧孔沿定位柱的径向设置;
所述的刀杆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回转中心与刀杆的回转中心重合;所述的刀杆上还设有操作孔,所述的操作孔从刀杆外侧壁沿径向延伸至定位孔;
还包括承载组件,所述的承载组件包括设置在刀杆连接端的第一承载件、及设置在刀头连接端的第二承载件,所述的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其中之一为承载凸块,另一个为承载凹槽;
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的工作端呈锥形;
连接状态下,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配合,所述的锁紧件插入操作孔并与操作孔螺纹连接,锁紧件的工作端部分伸入锁紧孔内。
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实现刀头与刀杆的中心定位;刀头连接端面与刀杆连接端面配合,实现刀头与刀杆之间的轴向承载;承载组件实现刀头与刀杆之间的切削扭矩传递;锁紧件与锁紧孔配合完成刀头与刀杆之间的稳定连接。本申请的分体式模块钻,在实现分体式设置刀头的基础上,具有中心定位准确、载荷传递稳定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围绕刀杆的回转中心环形均布。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孔的数量为两个,并相对于刀杆的回转中心左右对置;对应锁紧件的数量也为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凸块在周向上还包括引导侧面,所述的引导侧呈锥形。在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配合对接的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刀头上设有中心切削部和外切削部,所述的中心切削部上设有中心切削刃,所述的外切削部上设有外切削刃;在沿刀头周向上,所述的中心切削刃与外切削刃错开设置;在沿刀头径向上,所述的中心切削刃与外切削刃部分重叠;在沿刀头轴向上,所述的中心切削刃高于外切削刃。
通过合理设置中心切削部和外切削部,可以仅使用单把刀具完成钻孔和扩孔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心切削部和外切削部分别与刀头分体设置,并可拆连接。
通过分体设置中心切削部和外切削部,可以为模块化设计中心切削部和外切削部创造条件。根据具体工况,仅需调整刀头主体的结构和尺寸规格,合理设置中心切削部和外切削部的数量的分布,并装入模块化设置的中心切削部和外切削部,即可实现不同直径的孔加工,大大降低了设计和加工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外切削部的数量为两个,并围绕刀头的回转中心环形均布。
作为优选,所述刀头的外侧面上分布有至少两块导向块,所述的导向块围绕刀头的回转中心环形均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刀头上设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与刀头切削端对应的部分向内凹陷形成辅助排屑槽,所述的中心切削刃与辅助排屑槽对应。
为了满足中心切削部和外切削部的分布要求,中心切削刃和与外切削刃之间存在一定相位差,为了同时满足中心切削刃和外切削刃的排屑性能要求,必然导致排屑槽留给中心切削刃的出屑空间减小。通过设置辅助排屑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中心切削刃的出屑空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的冷却组件包括主冷却通道和至少两个分冷却通道,所述的主冷却通道设置在刀杆内,所述分冷却通道的出液口位于刀头的切削段,所述的分冷却通道穿过承载组件;
所述的冷却组件还包括分配通道,所述的分配通道位于刀杆内,并沿径向设置,所述的主冷却通道和分冷却通道分别与分配通道连通。
可以根据中心切削部和外切削部的分布情况,合理调整分冷却通道的出液口,以保证各个切削刃的切削过程均可以获得可靠充分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的局部爆炸图;
图6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中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中刀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的正向局部剖视图,用于体现刀头与刀杆的连接结构;
图9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中刀头的正视图;
图10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中刀杆的正向局部视图;
图11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的中刀头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中刀杆的正向局部剖视图;
图13为本实施例分体式模块钻的正向局部剖视图,用于体现冷却组件的结构。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8所示,一种分体式模块钻,包括刀头1和刀杆2,所述的刀头1与刀杆2分体设置。所述的刀头1包括切削端和连接端,所述的连接端设有定位柱11,所述定位柱11的回转中心与刀头1的回转中心重合。所述的定位柱11上设有锁紧孔12,所述的锁紧孔12沿定位柱11的径向设置。
如图1-图8所示,所述的刀杆2上设有定位孔22,所述定位孔22的回转中心与刀杆2的回转中心重合。所述的刀杆2上还设有操作孔21,所述的操作孔21从刀杆2外侧壁沿径向延伸至定位孔22。具体的,所述操作孔21的数量为两个,并相对于刀杆2的回转中心左右对置。对应锁紧件9的数量也为两个。
如图5和图8所示,还包括与操作孔21匹配的锁紧件9,所述锁紧件9的工作端呈锥形。
如图3、图4和图11所示,还包括承载组件,所述的承载组件包括设置在刀杆连接端的第一承载件82、及设置在刀头连接端的第二承载件81,所述的第一承载件82和第二承载件81其中之一为承载凸块,另一个为承载凹槽。
如图3、图4和图11所示,所述承载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围绕刀杆2的回转中心环形均布。具体的,所述第一承载件82和第二承载件81的截面呈扇形设置,且扇形的其中一个侧边为承载侧,承载侧沿刀体的其中一条直径线延伸。
所述承载凸块在周向上还包括引导侧面,所述的引导侧呈锥形。在第一承载件82和第二承载件81配合对接的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连接状态下,定位柱11与定位孔22配合,第一承载件82与第二承载件81配合,所述的锁紧件9插入操作孔21并与操作孔21螺纹连接,锁紧件9的工作端部分伸入锁紧孔12内;此时,刀头连接端面13与刀杆连接端面23紧密接触,第一承载件承载侧821与第二承载件承载侧811紧密接触。
定位柱11与定位孔22配合,实现刀头1与刀杆2的中心定位。刀头连接端面13与刀杆连接端面23配合,实现刀头1与刀杆2之间的轴向承载。承载组件实现刀头1与刀杆2之间的切削扭矩传递。锁紧件9与锁紧孔12配合完成刀头1与刀杆2之间的稳定连接。本申请的分体式模块钻,在实现分体式设置刀头1的基础上,具有中心定位准确、载荷传递稳定的优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刀头1与刀杆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所述锁紧孔12中心线相对于刀头1连接端面的距离L1,设置成小于操作孔21中心线相对于刀杆2连接端面的距离L2,也即在连接状态下,锁紧孔12和操作孔21在轴向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心。当锁紧件9的工作端逐步插入锁紧孔12,会在刀头1上逐步施加一定扭矩,迫使刀头连接端面13与刀杆连接端面23压紧,从而保证刀头连接端面13与刀杆连接端面23之间的配合可靠性,切削过程中轴向载荷传递平稳。
同时,将第一承载件承载侧821所在的直径线与锁紧孔12中心线的夹角α1,设置成小于第二承载件承载侧811所在的直径线与操作孔21中心线的夹角α2,也即在连接状态下,锁紧孔12和操作孔21在周向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心。当锁紧件9的工作端逐步插入锁紧孔12,会在刀头1上逐步施加一定扭矩,迫使第一承载件承载侧821与第二承载件承载侧811压紧,从而保证第一承载件82与第二承载件81之间的配合可靠性,切削过程中扭矩传递平稳。
具体的,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锁紧孔12中心线相对于刀头连接端面13的距离为L1,操作孔21中心线相对于刀杆连接端面23的距离为L2,则有L2-L1=0.1~0.5mm。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第一承载件承载侧821所在的直径线与锁紧孔12中心线的夹角为α1,所述第二承载件承载侧811所在的直径线与操作孔21中心线的夹角为α2,则有α2-α1=1~10°。
如图1-图8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的刀头1上设有中心切削部7和外切削部4,所述的中心切削部7上设有中心切削刃,所述的外切削部4上设有外切削刃。在沿刀头1周向上,所述的中心切削刃与外切削刃错开设置。在沿刀头1径向上,所述的中心切削刃与外切削刃部分重叠。在沿刀头1轴向上,所述的中心切削刃高于外切削刃。通过合理设置中心切削部7和外切削部4,可以仅使用单把刀具完成钻孔和扩孔操作。
如图1-图8所示,所述的中心切削部7和外切削部4分别与刀头1分体设置,并可拆连接。通过分体设置中心切削部7和外切削部4,可以为模块化设计中心切削部7和外切削部4创造条件。根据具体工况,仅需调整刀头1主体的结构和尺寸规格,合理设置中心切削部7和外切削部4的数量的分布,并装入模块化设置的中心切削部7和外切削部4,即可实现不同直径的孔加工,大大降低了设计和加工成本。
具体的,所述的刀头1上设有V型定位槽,所述的中心切削部7上设有V形定位面,所述的中心切削部7插入V型定位槽内,且V形定位面与V形定位槽匹配,所述的中心切削部7与刀头1之间通过螺钉锁紧。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切削部4的数量为偶数,并相对于刀头1的回转中心左右对称分布。具体的,所述外切削部4的数量为两个。并围绕刀头1的回转中心环形均布。
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切削部4的数量为奇数。
如图1-图8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刀头1的外侧面上分布有至少两块导向块6,所述的导向块6围绕刀头1的回转中心环形均布,且所述的导向块6在沿刀头1的周向上与外切削部4错开设置。
如图1-图8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的刀头1上设有排屑槽3,所述刀头1的切削端设有与排屑槽3一一对应的切削刃分布区。所述排屑槽3与刀头1切削端对应的部分向内凹陷形成辅助排屑槽31,所述的中心切削刃与辅助排屑槽31对应。
为了满足中心切削部7和外切削部4的分布要求,中心切削刃和与外切削刃之间存在一定相位差,为了同时满足中心切削刃和外切削刃的排屑性能要求,必然导致排屑槽3留给中心切削刃的出屑空间减小。通过设置辅助排屑槽3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中心切削刃的出屑空间。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还包括冷却组件5,所述的冷却组件5包括主冷却通道和至少两个分冷却通道51,所述的主冷却通道设置在刀杆2内,所述分冷却通道51的出液口位于刀头1的切削段,所述的分冷却通道51穿过承载组件。所述的冷却组件5还包括分配通道52,所述的分配通道52位于刀杆2内,并沿径向设置,所述的主冷却通道和分冷却通道51分别与分配通道52连通。
可以根据中心切削部7和外切削部4的分布情况,合理调整分冷却通道51的出液口,以保证各个切削刃的切削过程均可以获得可靠充分的冷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模块钻,包括刀头和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与刀杆分体设置;所述的刀头包括切削端和连接端,所述的连接端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回转中心与刀头的回转中心重合;所述的定位柱上设有锁紧孔,所述的锁紧孔沿定位柱的径向设置;
所述的刀杆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回转中心与刀杆的回转中心重合;所述的刀杆上还设有操作孔,所述的操作孔从刀杆外侧壁沿径向延伸至定位孔;
还包括承载组件,所述的承载组件包括设置在刀杆连接端的第一承载件、及设置在刀头连接端的第二承载件,所述的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其中之一为承载凸块,另一个为承载凹槽;
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的工作端呈锥形;
连接状态下,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配合,所述的锁紧件插入操作孔并与操作孔螺纹连接,锁紧件的工作端部分伸入锁紧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模块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围绕刀杆的回转中心环形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模块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的数量为两个,并相对于刀杆的回转中心左右对置;对应锁紧件的数量也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模块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凸块在周向上还包括引导侧面,所述的引导侧呈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模块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上设有中心切削部和外切削部,所述的中心切削部上设有中心切削刃,所述的外切削部上设有外切削刃;在沿刀头周向上,所述的中心切削刃与外切削刃错开设置;在沿刀头径向上,所述的中心切削刃与外切削刃部分重叠;在沿刀头轴向上,所述的中心切削刃高于外切削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模块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切削部和外切削部分别与刀头分体设置,并可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模块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切削部的数量为两个,并围绕刀头的回转中心环形均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模块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的外侧面上分布有至少两块导向块,所述的导向块围绕刀头的回转中心环形均布。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模块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上设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与刀头切削端对应的部分向内凹陷形成辅助排屑槽,所述的中心切削刃与辅助排屑槽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4、6-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模块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的冷却组件包括主冷却通道和至少两个分冷却通道,所述的主冷却通道设置在刀杆内,所述分冷却通道的出液口位于刀头的切削段,所述的分冷却通道穿过承载组件;
所述的冷却组件还包括分配通道,所述的分配通道位于刀杆内,并沿径向设置,所述的主冷却通道和分冷却通道分别与分配通道连通。
CN202321393965.2U 2023-06-02 2023-06-02 分体式模块钻 Active CN220240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3965.2U CN220240131U (zh) 2023-06-02 2023-06-02 分体式模块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3965.2U CN220240131U (zh) 2023-06-02 2023-06-02 分体式模块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0131U true CN220240131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70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3965.2U Active CN220240131U (zh) 2023-06-02 2023-06-02 分体式模块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0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19839B1 (en) Deep hole cutter
US7520704B2 (en) Tool Assembly
KR101826001B1 (ko) 심공 드릴 가공 시스템
EP2542371B1 (en) Rotary cutting tool having an adjustable cooling mechanism and corresponding cooling method
US6241433B1 (en) Tool and cutting head for cutting machining
US20060159532A1 (en) Tool for machine tools
MX2011002730A (es) Broca ajustable e indexable y sistema modular y portador.
KR100392755B1 (ko) 자가 추진식 회전 커터를 이용한 재료 보링
CN102947030A (zh) 用于旋转应用的切削镶片及夹具
KR20090088840A (ko) 관통구멍의 형성 방법
US10814447B2 (en)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chine tools
US4768901A (en) Drill having two or more cutting edges comprising exchangeable cutting members
GB2481312A (en) A mechanically actuated inner diameter grooving tool
CN220240131U (zh) 分体式模块钻
EP3495080B1 (en) A tool body assembly, a tool assembly and a machine
CN113751778B (zh) 采用分体式刀头的旋转加工刀具
CN214023643U (zh) 一种圆销定心双限位侧压锁紧齿冠钻头
CN111673099B (zh) 燕尾槽的切削刀具及方法
CN210648552U (zh) 一种用于镗铣床大孔加工的镗刀
CN221018821U (zh) 一种连接结构及钻头
US4573381A (en) Boring device
CN215880022U (zh) 一种采用分体式刀头的旋转加工刀具
EP0659511B1 (en) Tool system
CN221018820U (zh) 一种衔接结构及钻头
CN116604056B (zh) 一种复合套镗铰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