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7474U - 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7474U
CN220237474U CN202321617750.4U CN202321617750U CN220237474U CN 220237474 U CN220237474 U CN 220237474U CN 202321617750 U CN202321617750 U CN 202321617750U CN 220237474 U CN220237474 U CN 220237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iston
piston head
head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77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兆阅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spit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spit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spit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spit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6177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7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7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7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包括针筒、推杆活塞及针头活塞,推杆活塞包括推杆及设置在推杆一端的活塞,针头活塞包括活塞头及贯穿活塞头的针头,推杆带动活塞朝向活塞头方向移动,即可推动活塞头在针筒内同向移动,进而带动针尖伸出针筒。当拉动推杆,使得活塞快速远离活塞头,使得活塞与活塞头之间的压强远小于外界压强,由于活塞头两端的气压差,使得外界气压对活塞头产生一个向活塞方向的推力,当该推力大于活塞头与针筒之间的阻力时,活塞头朝向活塞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针尖往针筒方向缩回,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结构新颖,防刺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具,现有的注射器为了防止在存储、运输时针头刺穿无菌包装袋而污染,都配备有针帽。使用时,医护人员需要先拔出针帽,将针头插入安瓿瓶抽取药液,注射结束拔出针头,需要再次套上针帽。在拔下针帽插入安瓿瓶及再次套上针帽的过程,容易刺伤医护人员自身,此时,若是患者患有艾滋、梅毒、乙肝等可传染疾病,那么对医护人员的危害非常重大。
有鉴于此,如何使得使用注射器时有效防刺,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注射器在使用前后,针头易刺伤医护人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包括:
针筒;
推杆活塞,所述推杆活塞包括推杆及设置在推杆一端的活塞,推拉所述推杆能够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针筒内滑动;
针头活塞,所述针头活塞包括活塞头及贯穿所述活塞头的针头,所述针头的针尖远离所述活塞头,所述活塞头与所述活塞相对设置;所述活塞头能够在所述推杆活塞的作用下沿所述针筒轴向滑动,从而使得针尖伸出或缩回所述针筒;
其中,所述针筒靠近所述活塞头的一端为出针端,所述出针端的出针口小于所述活塞头。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头为适配于所述针筒的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头沿周向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将活塞头分隔为外段和内段,所述外段靠近所述针尖,所述出针口卡入所述卡接槽以固定所述活塞头。
进一步地,所述外段的直径从靠近所述针尖的一端的端部至所述卡接槽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出针口为设置于所述出针端且向所述针筒的轴心延伸的抵接块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块为圆环,或者是,抵接块为圆环且均匀设置有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针口的最小距离可调节。
进一步地,出针口由设置于出针端的限位件形成,所述限位件包括按压段及抵接段,所述按压段的两端呈角度设置、其中间凸点铰接于所述针筒外壁,所述抵接段连接于所述按压段的一端,横设于所述出针端。
进一步地,注射器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推杆在针筒轴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针筒内壁的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推杆外壁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为环设于所述针筒内壁上的圆环,其内径与所述推杆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块沿所述针筒的径向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块穿过的插接口,所述插接口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适配;当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所述出针端的一侧时,所述针头完全位于所述针筒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防刺注射器,初始状态,针头完全置于针筒内,无刺伤风险;针头在推杆推动活塞头的作用力下伸出出针端并固定,如现有注射器一样进行注射工作;注射完成后,反向快速拉动推杆,使得活塞头两侧形成气压差,通过气压差产生的推力将活塞头连同针头推入针筒内,从而无需针帽对准针头进行套设的动作,避免了刺伤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的防刺注射器的出针口可调节,从而减小活塞头在缩回针筒时需要克服的阻力,使得针头的回缩更加容易。
(3)本实用新型的防刺注射器还设置有限位部,在初始状态及注射完成回收注射器时,有效对推杆进行限位,避免了无意间推动推杆而使得针头伸出针筒造成误伤或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注射器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结构图,此时为初始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无针帽防刺注射器的又一使用状态,此时针头在推杆的推力下完全伸出针筒;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无针帽防刺注射器的又一使用状态,此时注射器在抽取注射液;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无针帽防刺注射器的又一使用状态,此时活塞头在两侧气压差的作用下开始往针筒内回缩;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抵接块的结构;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推杆与针筒的俯视图,此时,推杆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针筒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推杆与针筒的配合图,a为第一限位块对第二限位块进行限位,b为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错位;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又一推杆与针筒的俯视图,此时,推杆上设置有四个第二限位块;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推杆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又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结构图。
图示说明:
现有针筒-1;针头-2;活塞内芯-3;针帽-4;
针筒-10,出针端-A;第一限位块-11;插接口-12;第三限位块-13;橡胶层-14;抵接块-15;气口-151;按压段-16;抵接段-17;出针口-18;弧形槽-19;
推杆活塞-20;推杆-21;活塞-22;把手-23;第二限位块-24;第三限位块-25;卡口-26;
针头活塞-30;活塞头-31;外段-311;卡接槽-312;内段-313;针头-32;针尖-3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现有的注射器包括现有针筒1、针头2及活塞内芯3,打开注射器本体的外包装袋,拔下针帽4,将针头2插入安瓿瓶(图中未示出)抽取药液。在拔下针帽4插入安瓿瓶的过程,容易刺伤自己,使用完成后,需将针帽4对准针头2套回针筒1上,在此过程,操作者手部亦容易刺伤。
本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方案,以解决现有注射器具有刺伤风险的问题。
实施例一
参阅图2至图6,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包括针筒10、推杆活塞20及针头活塞30。
推杆活塞20包括推杆21以及设置在推杆21一端的活塞22,推杆21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23,推拉推杆21能够带动活塞22在针筒10内滑动,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活塞22在针筒10内移动至何位置,把手23始终位于针筒10开口外。
针头活塞30包括活塞头31、以及贯穿活塞头31的针头32,针头32的针尖321远离活塞头31,活塞头31与活塞相对设置。推杆21带动活塞22朝向活塞头31方向移动,即可推动活塞头31在针筒10内同向移动,进而带动针尖321伸出针筒10。当拉动推杆21,使得活塞22快速远离活塞头31,使得活塞22与活塞头31之间的压强远小于外界压强,由于活塞头31两端的气压差,使得外界气压对活塞头31产生一个向活塞22方向的推力,当该推力大于活塞头31与针筒10之间的阻力时,活塞头31朝向活塞22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针尖321往针筒10方向缩回。
本实施例中,针筒10远离把手23的一端为出针端A,出针端A的出针口18小于活塞头31。活塞头31为适配于针筒10的圆柱体,出针口18为设置于出针端A且向针筒10的轴心延伸的抵接块15形成。具体的,地接块15为圆环,如图6中a所示,或者是,抵接块为圆环且均匀设置有气口151,气口151可以为沿针筒10的轴向贯穿圆环的通孔,如图6中b所示,还可以为沿圆环的内径朝向针筒方向延伸的开口,如图6中c所示。从而使得回缩的时候压力差产生的推力与活塞头31的作用面积更大。
使用过程:全新的注射器的初始状态如图2,针头活塞30完全内置于针筒10内。推动推杆21,使得活塞22朝向活塞头31方向移动,从而将针头32推出针筒10,至活塞头31与出针端A抵接配合,如图3。此时的注射器与现有的注射器使用方法相同,反向缓慢拉动把手23,将安瓿瓶内的液体缓缓抽入针筒10内,如图4,再进行注射,注射完成时,注射器亦如图3所示的状态。可以理解的是,缓慢反向拉动推杆21以及枕头扎入皮肤进行注射时,由于活塞头31与针筒10的内部的摩擦力,使得活塞头31不会相对于针筒10滑动。可以将安瓿瓶的开口对准出针口18,使得针尖321伸出针筒10时即可伸入安瓿瓶内,从而避免刺伤。
注射完成后,反向快速拉动把手23,使得活塞22与活塞头31之间形成一个低压空间,从而利用活塞头31两端的气压差,推动活塞头31朝推杆21方向移动,如图5。
实施例二
参阅图7至图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用于限制推杆21在针筒10的轴向上移动,从而提高初始状态的稳定性。
限位部包括设置在针筒10内壁的第一限位块11、设置于推杆21外壁的第二限位块24,第一限位块11为环设于针筒10内壁上的圆环,其内径与推杆21的外径相适配。第一限位块11沿针筒10的径向开设有供第二限位块24穿过的插接口12,插接口的数量与第二限位块24相适配。当第二限位块24位于第一限位块11远离出针端A的一侧时,针头32完全位于针筒10内,从而确保了注射器在初始状态时的用针安全性,并且由于第一限位块11对第二限位块24的限位,从而使得推杆21无法朝向出针端A移动,进而防止不小心触碰推杆21而将针头32推出针筒10造成误伤。当需要使用时,旋转推杆21使得第二限位块24对准插接口12,再将推杆21朝向出针端A方向推动即可。由于推杆21的端部设置有活塞,因此推杆21在周向与针筒10之间是有一定的摩擦力,在没有外力转动推杆21的情况下,第一限位块11对第二限位块24的限位阻挡状态较为稳定。
参阅图9与图10,在本实施例中,推杆21外壁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二限位块24,相对应地,第一限位块11上开设有四个插接口12,如图9。四个第二限位块24沿推杆的纵向排布,以用于推杆在针筒内滑动时的导向。进一步的,推杆21外壁还设置有第三限位块25,第三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沿推杆的轴向同向相对设置,且第三限位块25与第二限位块24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的距离大于第一限位块的厚度。第三限位块25与第二限位块24之间的间隙形成注射器在初始状态下,与第一限位块11配合卡接的卡口26。本实施例中,推杆21、第二限位块24与第三限位块25一体成型。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活塞头31的结构以及与地接块15的配合与前述实施例存在不同。
参阅图11,活塞头31沿周向开设有卡接槽312,即活塞头31的轴向剖面呈“工”字型。当地接块15卡入卡接槽312时,即可在轴向上对活塞头31起到限位固定作用,从而固定针头32。卡接槽312将活塞头31分隔为外段311和内段,进行注射时,外段311位于针筒10之外,内段位于针筒10之内。本实施例中,外段311的直径从靠近针尖321的一端的端部至卡接槽312逐渐增大,即为锥形,从而使得外段311更易从出针端A推出。可以理解的是,出针口18的最小距离略小于外段311的最大直径,从而使得抵接块15对活塞头31既有限位作用,但在压力差产生的推力足够大的时候又能克服地接块对活塞头31的限制、实现活塞头31的回缩。
实施例四
参阅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基本原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出针口18的大小可调节,从而在注射完成后,调节出针口18变大,使得活塞头31更易缩回针筒10内。具体的,出针口由设置于出针端的限位件形成,限位件包括按压段16及抵接段17,按压段16的两端呈角度设置、其凸点铰接于针筒10外壁,抵接段17连接于按压段16的一端,抵接段横设于出针端,即抵接段17垂直于针筒10轴心。当按压按压段16的另一端时,按压段16带动抵接段17远离针筒10轴心,从而松开与卡接槽312的卡接,进而使得活塞头31两侧产生压差时,活塞头31更易缩回进针筒10内。当然,限位件还可以有其他结构,能实现形成对活塞头31的夹持和松开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防刺注射器,在注射器使用完毕后,无需在针头32上套上针帽,而是直接通过快速反向拉动推杆以便在活塞头31两端制造足够的气压差,将活塞头31带针头32推缩回针筒10内,从而避免了套针套带来的刺伤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结构新颖,防刺效果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筒;
推杆活塞,所述推杆活塞包括推杆及设置在推杆一端的活塞,推拉所述推杆能够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针筒内滑动;
针头活塞,所述针头活塞包括活塞头及贯穿所述活塞头的针头,所述针头的针尖远离所述活塞头,所述活塞头与所述活塞相对设置;所述活塞头能够在所述推杆活塞的作用下沿所述针筒轴向滑动,从而使得针尖伸出或缩回所述针筒;
其中,所述针筒靠近所述活塞头的一端为出针端,所述出针端的出针口小于所述活塞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为适配于所述针筒的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针口为设置于所述出针端且向所述针筒的轴心延伸的抵接块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为圆环,或者是,抵接块为圆环且均匀设置有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沿周向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将活塞头分隔为外段和内段,所述外段靠近所述针尖,所述出针口卡入所述卡接槽以固定所述活塞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段的直径从靠近所述针尖的一端的端部至所述卡接槽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针口的最小距离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针口由设置于出针端的限位件形成,所述限位件包括按压段及抵接段,所述按压段的两端呈角度设置、其凸点铰接于所述针筒外壁,所述抵接段连接于所述按压段的一端,所述抵接段横设于所述出针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推杆在针筒轴向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针筒内壁的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推杆外壁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为环设于所述针筒内壁上的圆环,其内径与所述推杆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块沿所述针筒的径向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块穿过的插接口,所述插接口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适配;当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所述出针端的一侧时,所述针头完全位于所述针筒内。
CN202321617750.4U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 Active CN220237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7750.4U CN220237474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7750.4U CN220237474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7474U true CN220237474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2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7750.4U Active CN220237474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74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66305B1 (en) Safety needle syringe
US5209739A (en) Hypodermic needle
EP0602882B1 (en) Safety needle syringe
US5053010A (en) Safety syringe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EP0704225B1 (en) Retractable needle syringe
US5531705A (en) Syringe unit
US6840291B2 (en) Attachment for a medical device
US7387615B2 (en) Single use syringe having safety shield
EP0681487B1 (en) Hypodermic syringe with needle retraction feature
EP1092445A1 (en) Improved syringe plunger rod for retracting needle syringe
JPH02243163A (ja) 皮下注射器に取外し自在なカニューレの防護装置
US10709847B2 (en) Retractable needle syringe with unitary propellant release module
US20150133870A1 (en) Safety syringe
US5722960A (en) Retractable needle system
CA2320783C (en) Retracting needle syringe
CN220237474U (zh) 一种无针帽防刺注射器
CN113018589B (zh) 一种防刺伤一次性注射器
WO1999047194A1 (en) Pre-filled retractable needle injection device
CN215351253U (zh) 一种可控制注射深度的防刺注射器
CN215351254U (zh) 一种防刺无针帽注射器
CN217040943U (zh) 一种环保型一次性无死角防刺伤的留置针
US8617118B1 (en) Safety need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14366937A (zh) 一种环保型一次性无死角防刺伤的留置针
EP1386628A2 (en) Pre-filled retractable needle injec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