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7277U - 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及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 - Google Patents

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及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7277U
CN220237277U CN202321652657.7U CN202321652657U CN220237277U CN 220237277 U CN220237277 U CN 220237277U CN 202321652657 U CN202321652657 U CN 202321652657U CN 220237277 U CN220237277 U CN 220237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protective
headrest body
assembly
interventional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26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尔坤
谷志聪
朱友琦
王亚峰
胡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6526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7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7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7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及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头枕本体和防护脖套,以及用于固定头枕本体和床体相对位置的定位组件。头枕本体具有与枕骨相贴合的凹面,头枕本体内设有支撑气囊组件,通过调整支撑气囊组件的充气量调节凹面的曲度。防护脖套能够完全覆盖颈部,头枕本体和防护脖套分别具有铅皮防护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适配不同体型的患者头部,使用灵活,舒适度高,防护效果好,而且,头枕本体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床体上,提高手术效率,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及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及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
背景技术
介入导管室是指针对介入设备使用于人体的介入治疗手术室,介入治疗是通过在影像医学例如X线、超声、CT和MRI的引导下,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或组织采集,进行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目前,医用支撑头枕大多采用普通睡眠枕头,无法调节高度,不能适配胖瘦不一的患者头部,在诊疗时,患者与枕头之间存在空隙,支撑效果和舒适性较差,患者的头部容易因不适而乱动,影响诊疗效果,而且,普通睡眠枕头直接放置在手术床上,患者翻动身体时,会造成枕头移位,不利于手术的固定,影响手术效率,不适用于介入导管室;
2.X线和CT利用X射线穿透身体,形成影像,X射线辐射很强,在介入导管室的诊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时间暴露在辐射环境下,辐射照射对患者不需要进行诊疗的头部和颈部有损伤,防护不充足;
3.起搏器植入手术对无菌环境要求较大,目前直接通过无菌单覆盖患者面部,容易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及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医用支撑头枕大多采用普通睡眠枕头,无法调节高度,不能适配胖瘦不一的患者头部,支撑效果和舒适性较差,枕头移位,不利于手术的固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头枕本体和防护脖套,以及用于固定头枕本体和床体相对位置的定位组件;所述头枕本体具有与枕骨相贴合的凹面,所述头枕本体内设有支撑气囊组件,通过调整所述支撑气囊组件的充气量调节凹面的曲度;所述防护脖套能够完全覆盖颈部,所述头枕本体和防护脖套分别具有铅皮防护层。
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头枕本体两侧的连接系带,所述连接系带的数量为两根且分离设置,两所述连接系带的自由端沿头枕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卷绕至床体护栏上后,两所述连接系带的自由端交叉打结固定;
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头枕本体两侧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沿头枕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床体且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与床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防护脖套的两端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组件围合形成供颈部容纳的防护空间;
优选地,所述铅皮防护层的铅当量值为0.5mmpb;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魔术贴组件、系带组件、纽扣组件、按扣组件和磁吸组件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支撑气囊组件对应头枕本体的凹面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头枕本体的长度方向向两侧延伸;所述头枕本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为支撑气囊组件充气的充气口和用于为支撑气囊组件泄气的泄气口,所述充气口和泄气口分别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支撑气囊组件的气囊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包括前述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还包括用于支撑无菌手术单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枕头本体上且可以翻转至头枕本体的上方,使无菌手术单与患者的面部之间形成供患者正常呼吸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自上至下依次通过具有自锁功能的铰接组件铰接连接的支撑板、连接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枕头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沿枕头本体的长度方向向两侧延伸,所述固定板位于定位组件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铰接端与枕头本体的长边平行;通过调节所述连接杆相对于固定板的转动角度以及支撑板相对于连接杆的转动角度,使所述支撑板翻转至头枕本体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为镂空扇形或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医用支撑头枕大多采用普通睡眠枕头,无法调节高度,不能适配胖瘦不一的患者头部,支撑效果和舒适性较差,枕头移位,不利于手术的固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头枕本体和防护脖套,以及用于固定头枕本体和床体相对位置的定位组件;头枕本体具有与枕骨相贴合的凹面,头枕本体内设有支撑气囊组件,通过调整支撑气囊组件的充气量调节凹面的曲度;防护脖套能够完全覆盖颈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气囊组件的充放气实现头枕本体的凹面的曲度的调节,以适配不同体型的患者头部,为患者头部提供良好的支撑力,提高患者舒适度。而且,通过定位组件有效限定头枕本体与床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头枕本体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床体上,提高手术效率。
2.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起搏器植入手术对无菌环境要求较大,目前直接通过无菌单覆盖患者面部,容易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支撑无菌手术单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枕头本体上且可以翻转至头枕本体的上方,使无菌手术单与患者的面部之间形成供患者正常呼吸的间隙,使患者呼吸顺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的支撑气囊组件处于透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的支撑气囊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搏器植入术专用防护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头枕本体;11-凹面;12-充气口;13-泄气口;14-气囊;2-防护脖套;3-连接带;4-魔术贴组件;5-支撑板;6-连接杆;7-固定板;8-第一铰接组件;9-第二铰接组件;10-连接系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头枕本体1和防护脖套2,以及用于固定头枕本体1和床体相对位置的定位组件。头枕本体1具有与枕骨相贴合的凹面11,头枕本体1内设有支撑气囊组件,通过调整支撑气囊组件的充气量调节凹面11的曲度。防护脖套2能够完全覆盖颈部,头枕本体1和防护脖套2分别具有铅皮防护层。通过支撑气囊组件的充放气实现头枕本体1的凹面11的曲度的调节,以适配不同体型的患者头部,为患者头部提供良好的支撑力,提高患者舒适度。而且,通过定位组件有效限定头枕本体1与床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头枕本体1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床体上,提高手术效率。同时,铅皮防护层有效减少患者头部和颈部的射线辐射,防护效果好。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定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头枕本体1两侧的连接系带10,连接系带10的数量为两根且分离设置,两连接系带10的自由端沿头枕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卷绕至床体护栏上后,两连接系带10的自由端交叉打结固定,实现头枕本体1与床体的稳定且牢固的连接,提高手术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防护脖套2的两端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围合形成供颈部容纳的防护空间。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魔术贴组件4、纽扣组件、按扣组件和磁吸组件的至少一种。其中,可拆卸连接组件优选魔术贴组件4,防护脖套2的两开口端的相对面分别缝制魔术贴组件4的母贴和子贴,通过母贴和子贴粘合连接,实现防护脖套2防护空间的闭合。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铅皮防护层的铅当量值为0.5mmpb,减少对患者头部的辐射伤害,对患者的颈部提供有效的防辐射保护,防护效果好。铅皮防护层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在头枕本体1和防护脖套2的任一层。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支撑气囊组件对应头枕本体1的凹面11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凹陷部沿头枕本体1的长度方向向两侧延伸。头枕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为支撑气囊14组充气的充气口12和用于为支撑气囊14组泄气的泄气口13,充气口12和泄气口13分别设有单向阀。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医用支撑头枕大多采用普通睡眠枕头,无法调节高度,不能适配胖瘦不一的患者头部,在诊疗时,患者与枕头之间存在空隙,支撑效果和舒适性较差,患者的头部容易因不适而乱动,影响诊疗效果的技术问题。支撑气囊14组通过充气口12与气源相连通,根据患者不同的体型调整支撑气囊14组的充气量,调节头枕本体1的凹面11曲度,增加凹面11与患者的枕骨接触面积,提高患者头部与头枕本体1的贴合度,支撑效果好,患者使用舒适度高,同时,提高头枕本体1的适用范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支撑气囊组件的气囊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如图1所示,支撑气囊组件的气囊数量为一个,气囊14的尺寸与头枕本体1相适配,气囊14的上表面对应头枕本体1的凹面11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头枕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为气囊14充气的充气口12和用于为单体气囊14泄气的泄气口13,根据患者不同的体型调整气囊14的充气量,调调节头枕本体1的凹面11曲度,增加凹面11与患者的枕骨接触面积,提高患者头部与头枕本体1的贴合度,支撑效果好,患者使用舒适度高,同时,提高头枕本体1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点在于,如图2、3所示,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定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头枕本体1两侧的长条状结构的连接带3,连接带3沿头枕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床体且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与床体相连,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魔术贴组件4、纽扣组件、按扣组件和磁吸组件的至少一种。其中,可拆卸连接组件优选魔术贴组件4,连接带3的端部的上表面缝制有魔术贴组件4的母贴,连接带3的端部的下表面缝制有与魔术贴组件4的母贴相适配的子贴,连接带3的端部绕过床体的护栏后向内翻折,使魔术贴组件4的子贴与母贴粘合连接,实现头枕本体1与床体的稳定且牢固的连接,提高手术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点在于,如图4所示,支撑气囊组件的气囊数量为多个,多个气囊14沿平面铺设排列,位于对应头枕本体1的凹面11位置的气囊14的上表面与凹面11相匹配,多个气囊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头枕本体1,气囊14具有独立的充气口12和泄气口13,根据患者不同的体型调整每个气囊14的充气量,调节精度高,进一步提高头枕本体1的凹面11与患者枕骨的贴合度,增加头枕本体1的凹面11与患者的枕骨接触面积,支撑效果好,患者使用舒适度高,同时,提高头枕本体1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搏器植入术专用防护头枕,包括实施例1提供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还包括用于支撑无菌手术单的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枕头本体上且可以翻转至头枕本体1的上方,使无菌手术单与患者的面部之间形成供患者正常呼吸的间隙,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起搏器植入手术对无菌环境要求较大,目前直接通过无菌单覆盖患者面部,容易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使患者呼吸顺畅,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支撑架包括自上至下依次通过具有自锁功能的铰接组件铰接连接的支撑板5、连接杆6和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上表面与枕头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沿枕头本体的长度方向向两侧延伸,固定板7位于连接带3的上方。其中,支撑板5的两端通过第一铰接组件8与连接杆6的上端铰接,连接杆6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二铰接组件9与固定板7的两端铰接,第一铰接组件8和第二铰接组件9采用现有技术,例如铰接座和铰接轴的组合,支撑板5和连接杆6分别通过铰接座与铰接轴铰接连接,两铰接座上开设有锁止孔,通过锁止轴依次贯穿两锁止孔,实现支撑板5和连接杆6的相对位置锁定。支撑板5的铰接端与枕头本体的长边平行。通过调节连接杆6相对于固定板7的转动角度以及支撑板5相对于连接杆6的转动角度,使支撑板5翻转至头枕本体1的上方,使无菌手术单搭设在支撑板5上,无菌手术单与患者的面部之间形成供患者正常呼吸的间隙,使患者呼吸顺畅。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支撑板5为镂空扇形或方形结构,使患者呼出的热气更好的排出,减少患者面部的闷热感,呼吸更为顺畅,同时,减轻支撑板5的重量,生产成本低。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个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头枕本体和防护脖套,以及用于固定头枕本体和床体相对位置的定位组件;所述头枕本体具有与枕骨相贴合的凹面,所述头枕本体内设有支撑气囊组件,通过调整所述支撑气囊组件的充气量调节所述凹面的曲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头枕本体两侧的连接系带,所述连接系带的数量为两根且分离设置,两所述连接系带的自由端沿头枕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卷绕至床体护栏上后,两所述连接系带的自由端交叉打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头枕本体两侧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沿头枕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床体护栏处且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组件与床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脖套能够完全覆盖颈部,所述防护脖套的两端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组件围合形成供颈部容纳的防护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本体和所述防护脖套分别具有铅皮防护层,所述铅皮防护层的铅当量值为0.5mmp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气囊组件对应头枕本体的凹面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头枕本体的长度方向向两侧延伸,所述头枕本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为支撑气囊组件充气的充气口和用于为支撑气囊组件泄气的泄气口,所述充气口和所述泄气口分别设有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气囊组件的气囊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8.一种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还包括用于支撑无菌手术单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枕头本体上且可以翻转至头枕本体的上方,使无菌手术单与患者的面部之间形成供患者正常呼吸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自上至下依次通过具有自锁功能的铰接组件铰接连接的支撑板、连接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枕头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沿枕头本体的长度方向向两侧延伸,所述支撑板的铰接端与枕头本体的长边平行;通过调节所述连接杆相对于固定板的转动角度以及支撑板相对于连接杆的转动角度,使所述支撑板翻转至头枕本体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镂空扇形或方形结构。
CN202321652657.7U 2023-06-27 2023-06-27 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及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 Active CN220237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2657.7U CN220237277U (zh) 2023-06-27 2023-06-27 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及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2657.7U CN220237277U (zh) 2023-06-27 2023-06-27 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及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7277U true CN220237277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71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2657.7U Active CN220237277U (zh) 2023-06-27 2023-06-27 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及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7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81028B2 (ja) マルチモダリティ医療手技マットレスベースデバイス
US7437789B2 (en) Lumbar back support device
US1124678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sitioning a patient
KR20160025559A (ko) 마취 환자용 위치 결정 장치 및 방법
US7055199B2 (en) Lumbar back support device
CN220237277U (zh) 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及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
US6516481B1 (en) Mattress for support of a patient recovering from surgery
CN116725512A (zh) Mri放射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09301424U (zh) 一种骨科用颈椎脊椎的固定装置
CN115737349A (zh) 医疗设备辅助固定装置
CN212788979U (zh) 一种可调式腰垫
JP6037291B2 (ja) 頭・頸・医療サポート枕
US20210282996A1 (en) Arm positioning cradle for supine and beach chair position
CN216495688U (zh) 充气式椎管内麻醉穿刺体位固定装置
CN214388106U (zh) 一种dsa手术床肢体固定装置
CN218187166U (zh) 一种肢体垫枕
CN214858509U (zh) 一种端坐卧位用便携式可调节支撑架
CN215132534U (zh) 一种颈部组织穿刺治疗及置管操作辅助固定装置
CN113143643B (zh) 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撑架
CN215307697U (zh) 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
CN218390620U (zh) 一种能调整高度的枕头
CN213373453U (zh) 一种全麻仰卧位手术患者头部正位固定及颈椎保护一体垫
CN215425830U (zh) 一种椎管内麻醉体位辅助充气装置
CN216877015U (zh) 一种介入手术用辅助支架
CN218572210U (zh) 一种适用于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ct/mri检查的头颈部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