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7697U - 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7697U
CN215307697U CN202121848285.6U CN202121848285U CN215307697U CN 215307697 U CN215307697 U CN 215307697U CN 202121848285 U CN202121848285 U CN 202121848285U CN 215307697 U CN215307697 U CN 215307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layer board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upper limb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482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8482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7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7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7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包括底座,底座上端设置有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一端连接有转轴,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底座上端等距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槽,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部均安装有活动引脚,且活动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动伸缩杆。该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对患者上肢进行固定和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但是术后患者的上肢在短时间内不能转动上肢关节,因此需要一种保护装置来保护上肢,现有的术后大多采用枕头来垫住上肢,这样易导致上肢不舒适或者枕头掉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端等距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部均安装有活动引脚,且所述活动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动伸缩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上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均为布料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护罩表面设置有一对魔术贴母扣,所述第二防护罩表面设置有一对固定带,一对所述固定带一端底部均设置有魔术贴子扣,所述固定带通过魔术贴子扣与魔术贴母扣相互粘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垫层,所述垫层为海绵垫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上端一侧边角均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内部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安装有加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托板上端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电动伸缩杆和加热板电性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通过活动引脚与电动伸缩杆之间相互配合使用,便于患者或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开关来调节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高度和角度,方便将患者上肢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
2、该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通过魔术贴子扣与魔术贴母扣相互粘合,固定带能够很好的对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进行收紧,防止患者上肢转动,通过加热板进行加热,便于对患者上肢进行保暖;
3、该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通过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垫层,当患者上肢放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时,提高了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通过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均为布料材质制成,在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固定住患者上肢时,布料材质的防护罩给患者提供一定的舒适性,同时也提高患者上肢的透气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对患者上肢进行固定和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的侧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的图2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的图1的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托板;3、第二托板;4、第二防护罩;5、转轴;6、垫层;7、第二安装槽;8、第一安装槽;9、活动引脚;10、电动伸缩杆;11、固定带;12、魔术贴母扣;13、第一防护罩;14、控制开关;15、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设置有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一端连接有转轴5,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上端等距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槽8,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7,所述第一安装槽8和第二安装槽7内部均安装有活动引脚9,且所述活动引脚9之间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
其中,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罩13,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上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罩4,所述第一防护罩13和第二防护罩4均为布料材质制成,通过第一防护罩13和第二防护罩4均为布料材质制成,在第一防护罩13和第二防护罩4固定住患者上肢时,布料材质的防护罩给患者提供一定的舒适性,同时也提高患者上肢的透气性。
其中,所述第一防护罩13表面设置有一对魔术贴母扣12,所述第二防护罩4表面设置有一对固定带11,一对所述固定带11一端底部均设置有魔术贴子扣,所述固定带11通过魔术贴子扣与魔术贴母扣12相互粘合,通过魔术贴子扣与魔术贴母扣12相互粘合,固定带11能够很好的对第一防护罩13和第二防护罩4进行收紧,防止患者上肢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垫层6,所述垫层6为海绵垫材质,通过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垫层6,当患者上肢放在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上时,提高了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其中,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上端一侧边角均为弧形结构,通过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上端一侧边角均为弧形结构,防止尖锐的边角刮伤患者。
其中,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内部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安装有加热板15,通过加热板15进行加热,便于对患者上肢进行保暖。
其中,所述第二托板3上端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4,所述控制开关14通过导线与电动伸缩杆10和加热板15电性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开关14,通过控制开关14控制电动伸缩杆10和加热板15,便于患者操控,提高托架的使用便捷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托架放置在医护床边,将患者上肢放置在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上端,通过活动引脚9与电动伸缩杆10之间相互配合使用,便于患者或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开关14来调节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高度和角度,方便将患者上肢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通过魔术贴子扣与魔术贴母扣12相互粘合,固定带11能够很好的对第一防护罩13和第二防护罩4进行收紧,防止患者上肢转动,通过加热板15进行加热,便于对患者上肢进行保暖。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设置有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一端连接有转轴(5),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上端等距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槽(8),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7),所述第一安装槽(8)和第二安装槽(7)内部均安装有活动引脚(9),且所述活动引脚(9)之间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罩(13),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上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罩(4),所述第一防护罩(13)和第二防护罩(4)均为布料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13)表面设置有一对魔术贴母扣(12),所述第二防护罩(4)表面设置有一对固定带(11),一对所述固定带(11)一端底部均设置有魔术贴子扣,所述固定带(11)通过魔术贴子扣与魔术贴母扣(12)相互粘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垫层(6),所述垫层(6)为海绵垫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的上端一侧边角均为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3)内部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安装有加热板(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板(3)上端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4),所述控制开关(14)通过导线与电动伸缩杆(10)和加热板(15)电性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开关(14)。
CN202121848285.6U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 Active CN215307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8285.6U CN215307697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8285.6U CN215307697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7697U true CN215307697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6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48285.6U Active CN215307697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7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81028B2 (ja) マルチモダリティ医療手技マットレスベースデバイス
US5329934A (en) Medical patient restraint device
US11801188B2 (en) Patient securement system for the surgical Trendelenburg position
CN215307697U (zh) 一种介入手术术后上肢托架
CN213217131U (zh) 一种放射检查用舒适性固定装置
CN219110670U (zh) 一种改进型放射治疗束缚衣
CN218187166U (zh) 一种肢体垫枕
CN218833408U (zh) 一种妇科外阴光疗可保持舒适的支腿气垫装置
CN215459796U (zh) 一种根据人体力学可调节的俯卧位体位垫
CN218247723U (zh) 一种多体位上肢约束带
CN219743086U (zh) 一种用于热敷患处的蒙药热疗仪
CN215193389U (zh) 一种俯卧位体位垫
CN218607247U (zh) 一种充气式加温侧卧位垫
CN211433815U (zh) 一种透气防滑翻身枕
CN211300805U (zh) 一种便于调节发热温度的袋鼠式护理安全固定用具
CN215128837U (zh) 一种可供新生儿摄片使用的防护固定装置
US20240173183A1 (en) Multimodality Medical Procedure Mattress-Based Device
CN218354751U (zh) 防压力性损伤护膝
CN219813274U (zh) 一种防压保暖防护衣
CN220344682U (zh) 一种用于头低足高位的支撑装置
CN220237277U (zh) 介入导管室专用防护头枕及起搏器植入手术专用防护头枕
CN215384975U (zh)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踝关节防护装置
CN214858775U (zh) 一种妇产科护理新型辅助装置
CN213250211U (zh) 四肢约束带及约束带组
CN213465528U (zh) 改良式体位约束马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