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6675U - 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6675U
CN220236675U CN202321715369.1U CN202321715369U CN220236675U CN 220236675 U CN220236675 U CN 220236675U CN 202321715369 U CN202321715369 U CN 202321715369U CN 220236675 U CN220236675 U CN 220236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mpeller
air inlet
hot air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53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孟珂
饶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6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6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A47J37/0641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air fr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热风组件包括热风罩、叶轮和加热件,热风罩安装于烹饪器具且烹饪器具的结构件构成加热腔,热风罩上开设有吸风区域和进风区域,进风区域包括多个进风孔,进风孔的部分孔口设有导流结构,叶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加热腔内,叶轮设置成将烹饪腔内的空气自吸风区域吸入到加热腔内且将加热腔内的空气自多个进风孔送入烹饪腔,导流结构沿叶轮吹出的旋转气流的旋转方向延伸设置,且导流结构自加热腔的一侧向烹饪腔的一侧倾斜,加热件环设在叶轮的径向外侧,并设置成加热旋转气流。用于烹饪器具时,导流结构使得旋转气流经进风孔进入到烹饪腔时,具有进风孔的轴向和周向上的气流,减少了气流的损耗,使得进气量增大。

Description

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
优先权信息
本申请要求以下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2022年7月29日提交至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申请号为202210910730.X、名称为“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的中国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具有热风功能的烹饪器具由于其具有的脱脂少油的独特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具有热风功能的烹饪器具中通常包括热风组件,其中,热风组件包括发热管、离心风机以及热风罩,热风组件运行时,离心风机和发热管同时启动,离心风机将烹饪腔内的空气经热风罩上的出风孔吸出,并在离心作用下将吸出的空气径向甩出,甩出的空气经发热管加热后再经热风罩上的进风孔进入烹饪腔,实现对烹饪腔内食物的加热。
但是,现有技术中,离心风机形成的气流为旋转气流,热风罩上的进风孔垂直于旋转气流的方向设置,从而导致经进风孔进入到烹饪腔内的气流量较低,导致烹饪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热风组件进入烹饪腔内的气流量低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热风组件,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热风组件包括:
热风罩,所述热风罩安装于所述烹饪器具且与所述烹饪器具的结构件构成加热腔,所述热风罩上开设有吸风区域和进风区域,所述加热腔分别通过所述吸风区域和所述进风区域与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腔连通,所述进风区域包括多个进风孔,所述进风孔的部分孔口设有导流结构;
叶轮,所述叶轮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叶轮设置成将所述烹饪腔内的空气自所述吸风区域吸入到所述加热腔内,并且将所述加热腔内的空气自所述多个进风孔送入所述烹饪腔,所述导流结构在所述叶轮吹出的旋转气流的旋转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在所述叶轮的轴向上倾斜设置,并且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进风孔的孔口连通的一侧相比于所述导流结构远离所述进风孔的一侧更远离所述叶轮设置;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环设在所述叶轮的径向外侧,所述加热件设置成加热所述旋转气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组件,当热风组件用于烹饪器具时,热风组件安装在烹饪器具的机体上,并且烹饪器具的结构件与热风罩形成加热腔,加热腔分别通过热风罩上的进风区域和吸风区域于机体的烹饪腔连通,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加热腔内并设置通过吸风区域和进风区域使得空气在烹饪腔和加热腔内循环,以为烹饪腔内供给热风。其中,烹饪腔内的空气经吸风区域被叶轮吸出后,在叶轮的作用下被沿叶轮的径向甩出,甩出后的气流形成旋转气流,旋转气流经过加热件对其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在进风区域的进风孔设置导流结构,导流结构设置成沿旋转气流的旋转方向延伸且自所述加热腔的一侧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倾斜,当旋转气流(加热后的)到达导流结构位置时,在导流结构的引导下,旋转气流经进风孔进入到烹饪腔时,不仅具有进风孔轴向上的气流,同时还具有周向上的气流,减少了气流在进入到烹饪腔时的损耗,使得烹饪腔的进气量得到了增大,从而保证了烹饪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风组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的孔口位于所述旋转气流的上游侧设有所述导流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为形成在所述热风罩上的压型结构,所述压型结构内凹于所述热风罩面向所述加热腔的侧面上,并且所述压型结构与所述进风孔的孔口的连通位置相比于所述压型的其余位置更远离所述叶轮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型结构的内表面为弧形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包括:
轮毂,所述轮毂上设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吸风区域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沿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分别连接在所述轮毂上,相邻两个所述叶片之间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入口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出口通过所述多个进风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在所述轮毂背离所述热风罩的一端,所述第一盖板将所述进风通道的另一端封闭,并且所述多个叶片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片为板状件,所述板状件的一端与所述轮毂相连,所述板状件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的一侧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的角度为a1,其中,a1∈[147°,159°];
并且/或者,
所述出口的角度为a2,其中,a2∈[100°,1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的直径为D1,所述轮毂的直径为D2,其中,(D2/D1)∈[0.55,0.65];
并且/或者,
所述叶轮的直径为D1,所述叶片的高度为h,所述叶片的直径为d,其中,h=11.7+0.2*(D1-d)。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的数量为n,其中,n∈[10,14],n为整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轮毂面向所述热风罩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过孔,所述进风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吸风区域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组件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环设在所述加热件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根据如上所述的热风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热风组件安装在烹饪器具的机体上,并且烹饪器具的结构件与热风罩形成加热腔,加热腔分别通过热风罩上的进风区域和吸风区域于机体的烹饪腔连通,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加热腔内并设置通过吸风区域和进风区域使得空气在烹饪腔和加热腔内循环,以为烹饪腔内供给热风。其中,烹饪腔内的空气经吸风区域被叶轮吸出后,在叶轮的作用下被沿叶轮的径向甩出,甩出后的气流形成旋转气流,旋转气流经过加热件对其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在进风区域的进风孔设置导流结构,导流结构设置成沿旋转气流的旋转方向延伸且自所述加热腔的一侧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倾斜,当旋转气流(加热后的)到达导流结构位置时,在导流结构的引导下,旋转气流经进风孔进入到烹饪腔时,不仅具有进风孔轴向上的气流,同时还具有周向上的气流,减少了气流在进入到烹饪腔时的损耗,使得烹饪腔的进气量得到了增大,从而保证了烹饪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热风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加热件未示出);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热风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热风罩未示出);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热风组件的热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热风罩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热风组件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e为轮毂切线,f为叶轮切线,w为叶轮的旋转方向);
图6为图5中所示的叶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热风组件;
10为热风罩;
11为吸风区域,111为吸风孔,12为进风区域,121为进风孔,122为导流结构;
20为叶轮;
21为轮毂,22为叶片,23为出风通道,24为进风通道;25为第一盖板,26为第二盖板;
30为导流板;
40为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热风组件100,热风组件100包括叶轮20以及热风罩10,当热风组件100用于烹饪器具时,热风罩10安装在烹饪器具的机体内且在机体内与机体的结构件(构成烹饪腔的侧板、顶板或者底板等)形成加热腔,加热腔通过热风罩10上的进风区域12与吸风区域11与机体的烹饪腔连通,叶轮20设置在加热腔内且能够在加热腔内进行转动,叶轮20在加热腔内转动能够使得烹饪腔内的空气经吸风区域11吸入到加热腔内,并在叶轮20的驱动下被加热后自进风区域12进入到烹饪腔内。其中,进风区域1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进风孔121,每个进风孔121均设有导流结构122,并且导流结构122覆盖进风孔121的部分孔口,同时,导流结构122沿叶轮20所吹出的旋转气流的旋转方向延伸且在叶轮20的轴向倾斜设置,并且导流结构122与进风孔121的孔口连通的一侧相比于导流结构122远离进风孔121的一侧更远离叶轮20设置。
具体地,当热风组件100用于烹饪器具时,热风组件100安装在烹饪器具的机体上,并且烹饪器具的结构件与热风罩10形成加热腔,加热腔分别通过热风罩10上的进风区域12和吸风区域11于机体的烹饪腔连通,叶轮20可转动地设置在加热腔内并设置通过吸风区域11和进风区域12使得空气在烹饪腔和加热腔内循环,以为烹饪腔内供给热风。其中,烹饪腔内的空气经吸风区域11被叶轮20吸出后,在叶轮20的作用下被沿叶轮20的径向甩出,甩出后的气流形成旋转气流,在进风区域12的进风孔121设置导流结构122,导流结构122设置成沿旋转气流的旋转方向延伸且自加热腔的一侧向烹饪腔的一侧倾斜,当旋转气流到达导流结构122位置时,在导流结构122的引导下,旋转气流经进风孔121进入到烹饪腔时,不仅具有进风孔121轴向上的气流,同时还具有周向上的气流,减少了气流在进入到烹饪腔时的损耗,使得烹饪腔的进气量得到了增大,从而保证了烹饪的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导流结构122的一端与进风孔121的部分孔口连通,导流结构122的另一端沿旋转气流的旋转方向设置,并且导流结构122在叶轮20的轴向上倾斜设置,导流结构122将进风孔121设置成鱼鳞孔的结构,当叶轮20对加热腔内的空气进行驱动时,空气沿叶轮20的周向被甩出,甩出的空气形成旋转气流,该旋转气流到达具有导流结构122的进风孔121位置时,导流结构122对旋转气流进行导流,使得旋转气流沿导流结构122进入到烹饪腔内,进入到烹饪腔内的气流为具有轴向分速度和周向分速度(进风孔121的轴向和切向),从而使得进入烹饪腔内的气流为旋转气流,旋转气流进入烹饪腔后,不仅提高了进入烹饪腔内的气流量,还使得烹饪腔的气流流动速度加快,进而提高了烹饪腔内温度的均匀性,使得烹饪腔内的加热效果得到了增强。
应当理解的是,热风罩10具有进风区域的位置可以为平面结构,也可以为非平面结构(例如曲面结构或组合面结构等)。
当热风罩10具有进风区域12的区域为平面结构时,此时进风孔121的轴向与叶轮20的轴向相一致,经具有导流结构122的进风孔121进入到烹饪腔内的气流在进风孔121的轴向上具有轴向分速度,以及在进风孔121的周向上具有周向分速度,此时进入烹饪腔内的气流同样沿叶轮20的轴向具有轴向分速度,以及沿叶轮20的周向具有周向分速度。
当热风罩10具有进风区域12的区域为曲面结构时,此时进风孔121的轴向与叶轮20的轴向呈夹角设置,经具有导流结构122的进风孔121进入到烹饪腔内的气流在导流结构122的引导下,气流同样沿叶轮20的轴向具有轴向分速度,以及沿叶轮20的周向具有周向分速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叶轮20为离心叶轮20,叶轮20轴向吸风,径向出风,叶轮20的轴向吸风位置与热风罩10的吸风区域11对应设置,出风区域环设在吸风区域11的径向外侧,并且出风区域所覆盖的区域大于等于叶轮20的外径,从而保证了叶轮20甩出的气流能够有效通过进风区域12进入到烹饪腔内,以减少气流能量的损耗。
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进风区域12包括多个进风孔121,全部进风孔121在进风区域12等间隔设置,从而保证了进风区域12各位置进风的均匀性,同时吸风区域11包括多个吸风孔111,全部吸风孔111在吸风区域11内等间隔设置,从而保证了烹饪腔内向加热腔内的进气量。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热风组件100还包括加热件40,加热件40为环状件,环状件环设在叶轮20的径向外侧,并且环状件位于出风区域和叶轮20之间,叶轮20转动时,烹饪腔内的空气自吸风区域11被吸出且进入到加热腔,在叶轮20驱动下被叶轮20沿其径向甩出,所甩出的气流经过加热件40,加热件40对经过的气流进行加热,使其形成热风,热风经具有导流结构122的各进风孔121进入到烹饪腔,以实现对烹饪腔内食物的烹饪。
其中,加热件40为发热管,该发热管可以为金属管、石墨管或者石英管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热风组件100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叶轮20传动连接,以驱动叶轮20在加热腔内转动,同时,驱动电机安装在加热腔的外侧,驱动电机的转轴延伸至加热腔内并与叶轮20连接固定,将驱动电机安装在加热腔的外侧,能够防止加热腔内的热量影响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的故障率得到了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流结构122为板状件,板状件的一端与进风孔121的下游孔口连接,板状件的另一端向靠近叶轮20的方向倾斜,利用板状件将叶轮20吹出的旋转气流进行引导,以利用板状件和热风罩10面向也轮的侧面合围形成的结构对旋转气流进行引导,使得旋转气流经板状件与热风罩10之间的空间进入进风孔121,从而保证经进风孔121进入到烹饪腔内的气流的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叶轮20的作用下,加热腔内的气流被叶轮20的径向侧甩出以形成旋转气流,导流结构122沿旋转气流的旋转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导流结构122的一侧与部分进风孔121的孔口连通,两者连通的位置位于进风孔121的上游位置。
具体地,导流结构122沿旋转气流的旋转方向延伸,导流结构122的下游端与进风孔121的上游位置连通,导流结构122的上游端向远离进风孔121的方向延伸,当旋转气流形成后,旋转气流先到达导流结构122的上游端,并且被导流结构122进行引导且下导流结构122的下游端流动,最终经导流结构122的下游端与进风孔121的连通位置被引导进入进风孔121且流入烹饪腔,气流经导流结构122以及进风孔121进入到烹饪腔时为斜切入烹饪腔,与现有气流轴向气流进入到烹饪腔相比,增加了周向进入到烹饪腔内的气流量,使得进入到烹饪腔内的气流得到了增加,进而提高了进入烹饪腔的气流量,保证了烹饪腔的烹饪效果,降低了风量的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叶轮20吹出的气流为旋转气流,位于旋转气流吹入的一侧为上游,位于气流吹出的一侧为下游。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流结构122为热风罩10上的压型结构,即利用冲压设备对热风罩10面向叶轮20的侧面进行冲压,使得热风罩10自面向叶轮20的一侧向背离叶轮20的拱起形成,在进风孔121的轴向截面上,该压型结构近似为楔形结构,其中,楔形结构的起始位置位于旋转气流的上游,楔形结构的结束端与进风孔121连通且位于旋转气流的下游,通过将导流结构122设置成压型结构,从而在保证对气流引导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制造的成本。
需要理解的是,压型结构形成在热风罩10上,并且在面向叶轮20的一侧形成凹槽结构,利用热风罩10自身结构形成了导流结构122,该导流结构122对气流的导流效果佳,进一步保证了通过进风孔121进入烹饪腔内的空气流量。
需要指出的是,压型结构与进风孔121连通位置沿进风孔121的周向设置,并且向远离叶轮20的一侧倾斜,通过对压型结构与进风孔121的连通位置的设置,从而保证了对气流的引导效果,进一步保证了烹饪腔的空气进入量。
进一步地,压型结构面向叶轮20的一侧为内凹结构,该内凹结构的内表面设置成弧形面。通过将压型结构的内表面设置成弧形面,从而减少了压型结构对气流的阻挡,使得气流的流动性更佳,进一步提高了气流进入到烹饪腔内的量,使得烹饪腔内食物烹饪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叶轮20包括多个叶片22、第一盖板25以及轮毂21,轮毂21与热风组件100的驱动电机的转轴相连,全部叶片22沿轮毂21的周向分别连接于轮毂21,并且全部叶片22在轮毂21上间隔设置,在轮毂21的轴向上设有进风通道24,第一盖板25连接固定在轮毂21背离热风罩10的一端上,进风通道24被第一盖板25封闭,相邻两个叶片22之间形成有出风通道23,该出风通道23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入口与进风通道24连通,出口位于叶轮20的径向外侧且用于与进风区域12的进风孔121连通。
具体地,进风通道24设于轮毂21的轴向上,多个叶片22形成多个出风通道23,并且多个出风通道23沿轮毂21的周向设置,叶轮20运行时,烹饪腔内的空气经吸风区域11进入到进风通道24,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进风通道24的空气经由各个出风通道23入口分别进入到出风通道23,并经由各个出风通道23的出口甩出,从而形成旋转气流。叶轮20的结构简单,并且能够使得气流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流动,进而使得动力传输效率得到了提高,当热风组件100用于烹饪器具时,进一步保证了烹饪腔内的进风量,使得烹饪腔对食物的烹饪效果得到了提升。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盖板25连接(粘接、焊接或者一体成型)在轮毂21背离热风罩10的一端上且对于轮毂21上的进风通道24的一端进行封闭,同时,各个叶片22在高度方向上背离热风罩10的端面固接在第一盖板25上(粘接、焊接或者一体成型),利用相邻两个叶片22以及第一盖板25形成出风通道23的结构,从而减少了气流的扩散,使得气流沿着设定的路径进行流动,进而保证了气流的流动速度,使得经进风区域12进入到烹饪腔的空气量得到了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叶片22与轮毂21之间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当叶片22与轮毂21为一体式结构时,两者通过一体式加工进行加工制造,当叶片22与轮毂21为分体式结构时,两者进行单独加工后,在通过粘接、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另外,如图5所示,全部叶片22在轮毂21的周向上等间隔设置,从而使得出风通道23的规格相同,进而保证了各出风通道23的出风量相等,防止各出风通道23因出风量不同导致的叶轮20运行过程中发生振动,消除了噪声产生的因素。
此外,叶轮20为后向离心结构,在叶轮20的旋转方向上,进风通道24的入口位于出口的下游,也就是说出口偏离于入口(即出风通道23偏离于叶轮20的径向设置),入口位于旋转方向的前侧,出口位于旋转方向的后侧(出风通道23的偏离方向与叶轮20的转向相反),利用该结构能够保证气流经进风通道24以及出风通道23甩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小叶轮20对气流的阻力,使得气流的速度以及空气量能够得到有效地保证,进而保证了能量转化的效率,使得烹饪腔内对食物的烹饪效果得到了提升。
再者,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轮毂21上设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的数量与出风通道23的数量一致,并且一个出风通道23对应一个出风口,出风通道23分别通过与其连通的出风口与进风通道24连通,以此来保证进风通道24与出风通道23的有效连通。同时,出风通道23的入口与出风口连通,出风通道23自入口向出口的方向为渐扩结构,从而能够减小气流在通过出风通道23被甩出时所产生的噪声。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叶片22被设置成板状件,板状件为直板件,板状件的一端连接固定在轮毂21的外周面上,另一端远离轮毂21设置(叶片22的高度方向与轮毂21的轴向一致),并且板状件向远离叶轮20的旋转方向偏离设置(倾斜设置)。
具体地,多个为板状件的叶片22在轮毂21上形成风火轮状结构,叶片22的结构简单,在保证将动力有效传输至气流上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制造的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出风通道23的入口相对轮毂21的径向方向倾斜设置,以此来减少进风通道24内的气流进入到出风通道23时入口对气流的阻挡,使得气流流动的顺畅性得到了保证,保证了气流的流动速度。
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入口的角度是指气流进入到进风通道24的气流与轮毂21的切线之间的夹角,其中入口的角度定义为a1,并且将a1的取值范围设置在[147°,159°]的区间之内,通过对入口的角度进行设定,叶轮20旋转过程中,进一步减少了气流自进风通道24向出风通道23流动的过程的阻力,使得气流的流速得到了保证,使得进入到烹饪腔内的空气量得到了保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入口角度a1的取值可以为147°、149°、151°、153°、155°、157°……159°。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出风通道23的出口相对叶轮20的径向方向倾斜设置,以此来形成旋转气流,使得气流流动性能增强,进一步保证了进入到烹饪腔的能力。
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出口的角度是指气流离开出风通道23时与叶轮20的切线之间的夹角,其中出口的角度定义为a2,并且将a2的取值范围设置[100°,130°]的区间之内,通过对出口的角度进行设定,叶轮20旋转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经出风通道23被甩出的气流具有强劲的旋转力,进一步保证了气流流动的性能,使得经进气区域进入烹饪腔内的空气量得到了保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入口角度a2的取值可以为100°、105°、110°、115°、120°、125°……130°。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叶轮20的直径以及轮毂21的直径进行设置,从而使得叶轮20的结构被优化,进而保证了叶轮20具有最优的轮毂21比,进而保证了叶轮20将动力传递至气流的转化效率,使得气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进一步保证了气流进入到烹饪腔内的能力。
具体地,将叶轮20的直径定义为D1,将轮毂21的直径定义为D2,同时,将轮毂21比定义为(D2/D1),并且将轮毂21比的取值范围设置在[0.55,0.65]的区间内,通过仿真测试可知,在此参数下,叶轮20的性能最佳,进一步使得热风组件100的性能发挥至最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轮毂21比D2/D1的取值可以为0.55、0.56、0.57、0.58、0.59、0.60……0.65。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叶片22的参数进行设定,以此来减小气流在出气通道内流动时的扩压速度,防止出现小的涡流区域,消除回流情况,使得叶轮20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具体地,叶轮20的直径定义为D1,叶片22的高度(叶片22在轮毂21的轴向上的尺寸)定义为h,叶片22的直径定义为d,其中D1、h和d三者之间的关系为:h=11.7+0.2*(D1-d),图5所示,叶轮20的出风通道23的截面是沿着直径方向变大的,在叶片22做功的过程中,出风通道23的面积扩大会导致整体出风通道23急剧扩压导致压力减小,会导致在叶道中出现小的涡旋区域,产生回流,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D1、h和d三个参数的设定,从而使得叶片22的高度随着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减小了气流在扩压流道中的扩压速度,使得叶轮20的效率实现大幅度的提升。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叶片22的数量为多个,叶片22的数量定义为n,并且将n的取值区间设置在[10,14],并且n为整数。
具体地,叶轮20数量决定了出风通道23的截面,会对整体流动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叶片22数量n进行设定没事的叶轮20的出风通道23的截面参数达到最佳,进一步保证了叶轮20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叶片22的数量n的取值可以为10、11、12、13和14中的任一个。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盖板25和第二盖板26分别连接固定在轮毂21的轴向上的两端上,其中,第一盖板25远离热风罩10设置,第二盖板26靠近热风罩10设置,在第二盖板26上开设有过孔,轮毂21的进风通道24通过过孔与吸风区域11连通,各叶片22分别与第一盖板25和第二盖板26连接固定,出风通道23通过第一盖板25、第二盖板26以及相邻的两个叶片22合围形成。
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盖板25和第二盖板26,从而实现了对空气流动过程中的整流,防止出现回流的情况,保证了气流具有较佳的流动性能,进一步保证了叶轮20与气流之间的动力转化效率,使得气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进一步保证了气流能够有效进入到烹饪腔内。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盖板26与轮毂21之间通过粘接、焊接或者紧固件连接进行连接固定,同时,各个叶片22与第二盖板26之间也通过粘接、焊接或者紧固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热风组件100还包括导流板30,该导流板30环绕设置在进风区域12的外侧,并且导流板30也设置在叶轮20以及加热件40的外侧。
具体的,叶轮20运行时,烹饪腔内的空气经吸风区域11进入到叶轮20的进风通道24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各出风通道23,各出风通道23内的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并形成旋转气流,部分旋转气流经具有导流结构122的进风孔121进入到烹饪腔内,未进入到烹饪腔内的气流被导流件所遮挡,气流被导流件遮挡后反向流动且在进风区域12汇集,并能够使得气流能够经进风区域12有效进入到烹饪腔内。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进风区域12的进风孔121具有导流结构122,以及对叶轮20结构以及参数的设置使得导流板30与叶轮20之间的间隔变小,从而能给实现对气流的快速导流,实现了最大化风量转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根据如上的热风组件100。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热风组件100安装在烹饪器具的机体上,并且烹饪器具的结构件与热风罩10形成加热腔,加热腔分别通过热风罩10上的进风区域12和吸风区域11于机体的烹饪腔连通,叶轮20可转动地设置在加热腔内并设置通过吸风区域11和进风区域12使得空气在烹饪腔和加热腔内循环,以为烹饪腔内供给热风。其中,烹饪腔内的空气经吸风区域11被叶轮20吸出后,在叶轮20的作用下被沿叶轮20的径向甩出,甩出后的气流形成旋转气流,在进风区域12的进风孔121设置导流结构122,导流结构122设置成沿旋转气流的旋转方向延伸且自加热腔的一侧向烹饪腔的一侧倾斜,当旋转气流到达导流结构122位置时,在导流结构122的引导下,旋转气流经进风孔121进入到烹饪腔时,不仅具有进风孔121轴向上的气流,同时还具有周向上的气流,减少了气流在进入到烹饪腔时的损耗,使得烹饪腔的进气量得到了增大,从而保证了烹饪的效果。
通过仿真可知,具有本实施方式中热风组件100的烹饪器具在运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风机静压提升32.23%,风机风量提升47.45%。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烹饪器具为烤箱或微蒸烤一体机等,该烹饪器具的其它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本申请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热风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包括:
热风罩,所述热风罩安装于所述烹饪器具且与所述烹饪器具的结构件构成加热腔,所述热风罩上开设有吸风区域和进风区域,所述加热腔分别通过所述吸风区域和所述进风区域与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腔连通,所述进风区域包括多个进风孔,所述进风孔的部分孔口设有导流结构;
叶轮,所述叶轮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叶轮设置成将所述烹饪腔内的空气自所述吸风区域吸入到所述加热腔内,并且将所述加热腔内的空气自所述多个进风孔送入所述烹饪腔,所述导流结构在所述叶轮吹出的旋转气流的旋转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在所述叶轮的轴向上倾斜设置,并且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进风孔的孔口连通的一侧相比于所述导流结构远离所述进风孔的一侧更远离所述叶轮设置;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环设在所述叶轮的径向外侧,所述加热件设置成加热所述旋转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的孔口位于所述旋转气流的上游侧设有所述导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为形成在所述热风罩上的压型结构,所述压型结构内凹于所述热风罩面向所述加热腔的侧面上,并且所述压型结构与所述进风孔的孔口的连通位置相比于所述压型的其余位置更远离所述叶轮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结构的内表面为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
轮毂,所述轮毂上设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吸风区域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沿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分别连接在所述轮毂上,相邻两个所述叶片之间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入口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出口通过所述多个进风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在所述轮毂背离所述热风罩的一端,所述第一盖板将所述进风通道的另一端封闭,并且所述多个叶片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板状件,所述板状件的一端与所述轮毂相连,所述板状件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的一侧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的角度为a1,其中,a1∈[147°,159°];
并且/或者,
所述出口的角度为a2,其中,a2∈[100°,13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直径为D1,所述轮毂的直径为D2,其中,(D2/D1)∈[0.55,0.65];
并且/或者,
所述叶轮的直径为D1,所述叶片的高度为h,所述叶片的直径为d,其中,h=11.7+0.2*(D1-d)。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数量为n,其中,n∈[10,14],n为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轮毂面向所述热风罩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过孔,所述进风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吸风区域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环设在所述加热件的外侧。
12.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热风组件。
CN202321715369.1U 2022-07-29 2023-06-30 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202366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0730 2022-07-29
CN202210910730X 2022-07-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6675U true CN220236675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275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3352.XA Pending CN117462021A (zh) 2022-07-29 2023-06-30 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2321715369.1U Active CN220236675U (zh) 2022-07-29 2023-06-30 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3352.XA Pending CN117462021A (zh) 2022-07-29 2023-06-30 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46202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2021A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518933A5 (zh)
AU2013286318B2 (en) Gearbox having a shaft and fan fitted thereon in a fan cover
CN101270761A (zh) 离心式鼓风机和具有该离心式鼓风机的空调
WO2022218009A1 (zh) 空调装置及汽车
CN112943657A (zh) 轴径流鼓风机及空调装置
CN113374715A (zh) 空气循环器
WO2018166052A1 (zh) 电风机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20236675U (zh) 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
US8584664B2 (en) Inducer fan assembly for a furnace
CN110513327B (zh) 斜流风机和家电设备
CN220695055U (zh) 热风罩、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1075756A (zh) 风机、导流板、加热炉及微波加热装置
CN217518915U (zh) 组合式出风结构及出风装置
CN220236676U (zh) 热风罩、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3309714B (zh) 多翼离心风机和家用电器
CN210531228U (zh) 一种多翼离心风机的叶轮及浴霸
CN214998332U (zh) 轴径流鼓风机及空调装置
CN114704500A (zh) 组合式出风结构及出风装置
CN209925294U (zh) 一种高效单吸离心风机叶轮及离心风机
CN218542702U (zh) 风叶和空气烹饪器具
CN220286035U (zh) 改进的半开式离心叶轮及应用这种叶轮的汽车空调风机
CN218542700U (zh) 风叶和空气烹饪器具
CN112343841A (zh) 风机和电器设备
CN214760663U (zh) 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扇叶及具有该扇叶的烤箱
KR20150137483A (ko) 에어포일 형상의 후향깃 원심임펠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