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3676U - 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3676U
CN220233676U CN202321779089.7U CN202321779089U CN220233676U CN 220233676 U CN220233676 U CN 220233676U CN 202321779089 U CN202321779089 U CN 202321779089U CN 220233676 U CN220233676 U CN 220233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ignal detection
charging
detection interface
alternat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790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新龙
张永庆
徐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oda Zhejia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oda Zheji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oda Zhejia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oda Zheji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790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3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3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3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用于通过与交流供电设备的交流充电头连接以为相应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电池充电,其包括交流电源接口和车载充电机、CC信号检测接口、CP信号检测接口,所述的CC信号检测接口和/或CP信号检测接口连接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被配置为在检测到CC信号或CP信号时自身唤醒。该方案用车载充电机来代替车辆控制器处于可检测CC信号和CP信号的休眠状态,能够降低为充电自唤醒的能量消耗,同时也可提高车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
背景技术
交流充电指电网输入给车辆的电压为交流电,可以是220VAC单向电或380VAC三相电。交流电通过标准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进入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再把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给动力电池充电,完成基本的交流充电。
现有技术交流充电座连接上充电桩插头时,由车辆控制器检测信号,然后根据此信号唤醒电池管理系统,由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电池充电工作。此种交流充电座仍然存在较多的改善空间,例如,其由车辆控制器直接检测CC信号和CP信号,这就需要在停车状态时也使车辆控制器处于能够检测CC信号和CP信号的休眠状态,而车辆控制器作为整车控制器,其若时刻处于可检测CC信号和CP信号的休眠状态,一方面会过多地消耗车辆的能源,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整车控制器这个重要的车辆模块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
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用于通过与交流供电设备的交流充电头连接以为相应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电池充电,其包括交流电源接口和车载充电机、CC信号检测接口、CP信号检测接口,所述的CC信号检测接口和/或CP信号检测接口连接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被配置为在检测到CC信号或CP信号时自身唤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车载充电机来代替车辆控制器处于可检测CC信号和CP信号的休眠状态,能够降低为充电自唤醒用的能量消耗,同时也可提高车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中,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连接于车辆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且被配置为在自身唤醒以后唤醒车辆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车辆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被唤醒以后便可进入充电模式。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中,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连接于所述的CP信号检测接口,车载充电机被配置为在检测到CP信号时自身唤醒。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中,所述的CC信号检测接口和CP信号检测接口均连接于所述的车辆控制器。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中,所述的车载充电机通过车辆控制器连接于所述的CC信号检测接口。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中,所述的车载充电机通过所述的CC信号检测接口获取供电设备充电线的容量信息,通过所述的CP信号检测接口判断供电设备的供电信息,并将所述的容量信息和供电信息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池管理系统可根据充电线容量信息和供电设备供电信息进行充电状态检测,以及依此发送开始充电或停止充电的指令给车载充电机对充电工作进行更准确的控制。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中,所述的车载充电机与CP信号检测接口之间具有电阻R2。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中,所述的电阻R2串联有开关S2,开关S2的控制端位于车辆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供用户自主选择打开或关闭车载充电机的被充电唤醒能力,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自主需求。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中,所述开关S2的控制端嵌入于所述的车辆控制器中,连接于所述车辆控制器的车内主屏具有用于供用户操作开或管开关S2的电子按钮。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中,所述的CP信号检测接口通过一电阻R3连接于交流充电座的地端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提供一种交流充电座,这种充电座中车载充电机连接于CC信号检测接口和/或CP信号检测接口,用车载充电机来代替车辆控制器处于可检测CC信号和CP信号的休眠状态,能够降低为充电自唤醒用的能量消耗,同时也可提高车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2、车载充电机与CP信号检测接口之间具有开关S2,用户能够手动控制车载充电机处于或退出可被充电唤醒状态,能够满足用户的自主需求,使车辆系统能够在用户的主动维护下实现更低的能量消耗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三相线连接场景中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与交流充电桩的接线示意图;
图4是单相线连接场景中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与交流充电桩的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用于通过与交流供电设备的交流充电头连接以为相应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电池充电,在实际应用时,交流供电设备多为交流充电桩,图3和图4直接以交流充电桩为例。交流充电桩的结构不在本方案的范围内,对其不进行赘述。
本方案所提出的充电座包括接线接口和车载充电机,如图1和图2所示,接线接口包括交流电源接口、CC信号检测接口、CP信号检测接口,交流电源接口包括L1接口、L2接口、L3接口、零线接口N、地接口PE,在三相线连接场景中,车载充电机连接L1接口、L2接口、L3接口、零线接口N,在单相线连接场景中,车载充电机连接一个L接口和零线接口N。前述这些结构与现有技术基本一致。
如图3和图4,本方案的特点在于,CC信号检测接口和/或CP信号检测接口连接于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被配置为在检测到CC信号或CP信号时自身唤醒。
下面实施例以CP信号检测接口连接于车载充电机为例,车载充电机被配置为检测到CP信号时自身唤醒。
车载充电机连接于车辆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且被配置为在自身唤醒以后唤醒车辆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车辆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被唤醒以后便可进入充电模式,进行车辆状态以及电池是否充满等的检测动作。
进一步地,CC信号检测接口和CP信号检测接口均连接于车辆控制器,且车载充电机通过车辆控制器连接于CC信号检测接口。车载充电机通过CC信号检测接口获取供电设备充电线的容量信息,通过CP信号检测接口判断供电设备的供电信息,并将所述的容量信息和供电信息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这样电池管理系统可根据充电线容量信息和供电设备供电信息进行充电状态检测,以及依此发送开始充电或停止充电的指令给车载充电机。
进一步地,车载充电机与CP信号检测接口之间具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2和开关S2,同时CP信号检测接口通过一电阻R3连接于交流充电座的地端接口。
开关S2的控制端位于车辆内,在具体使用时,开关S2的控制端可以单独以按钮的形式设于车内,也可以嵌入于车辆控制器中,连接于车辆控制器的车内主屏具有用于供用户操作开或管开关S2的电子按钮。
在投入使用时,用户可以使开关S2始终接通,此时,与无开关S2的情形一致。但是用户也可以选择在不需要充电时断开开关S2,在需要充电时接通开关S2,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能够在用户的主动维护下实现更低的能量消耗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实施例中,车载充电机可以直接连接CC信号检测接口,并被配置为检测到CC信号时也可以实现自身唤醒。也可以使车载充电机经过车辆控制器连接CC信号检测接口,车辆控制器负责将CC信号传输给车载充电机而不直接对其进行检测,此时,车载充电机被配置为检测到CC信号时也可以自身唤醒。这样在检测到CC信号和CP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时即可唤醒充电模式,能够提高车辆的充电响应速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供电设备、充电头、充电座、CC信号检测接口、CP信号检测接口、车载充电机、车辆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用于通过与交流供电设备的交流充电头连接以为相应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电池充电,其包括交流电源接口和车载充电机、CC信号检测接口、CP信号检测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信号检测接口和/或CP信号检测接口连接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被配置为在检测到CC信号或CP信号时自身唤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连接于车辆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且被配置为在自身唤醒以后唤醒车辆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连接于所述的CP信号检测接口,车载充电机被配置为在检测到CP信号时自身唤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信号检测接口和CP信号检测接口均连接于所述的车辆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通过车辆控制器连接于所述的CC信号检测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通过所述的CC信号检测接口获取供电设备充电线的容量信息,通过所述的CP信号检测接口判断供电设备的供电信息,并将所述的容量信息和供电信息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充电机与CP信号检测接口之间具有电阻R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R2串联有开关S2,开关S2的控制端位于车辆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S2的控制端嵌入于所述的车辆控制器中,连接于所述车辆控制器的车内主屏具有用于供用户操作开或管开关S2的电子按钮。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信号检测接口通过一电阻R3连接于交流充电座的地端接口。
CN202321779089.7U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 Active CN220233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9089.7U CN220233676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9089.7U CN220233676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3676U true CN220233676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6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79089.7U Active CN220233676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36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4930B (zh) 一种充放电方法、系统、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CN108407641B (zh) 电动汽车及其智能放电装置
CN103580248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定时、定量充电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393633B (zh) 用于纯电动汽车的远程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US20140306658A1 (en) Charging system and charging reservation method
CN10236134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方法
CN109130898B (zh) 一种一体式车载充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
CN207631001U (zh) 一种充电桩控制装置
CN103441558A (zh) 充电控制方法、电动汽车车载终端及充电控制系统
CN107415742A (zh) 一种车辆相互充电方法及装置、控制器、汽车
CN108556669B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装置
CN111186401A (zh) 一种光伏式新能源汽车电源管理智能控制系统
CN210897531U (zh) 一种新型低压蓄电池补电监控器
CN114312391B (zh) 预充电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
CN105071529A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远程充电系统
CN22023367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座
CN202333974U (zh) 改装车车辆供电控制系统
CN204376487U (zh) 直充式电动车安全充电站/桩
CN112848936A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低功耗控制系统
KR20180019446A (ko) 전기자동차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1231671A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瓶防亏电系统
CN111361447A (zh) 车辆电池管理系统、车辆及车辆电池管理方法
CN202923413U (zh) 一种纯电动车用交流直流充电低压供电控制系统
CN211032213U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低功耗控制系统
CN203589752U (zh) 一种采用电池对充方式的交直流快速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