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3495U - 夹板式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夹板式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3495U
CN220233495U CN202320599035.6U CN202320599035U CN220233495U CN 220233495 U CN220233495 U CN 220233495U CN 202320599035 U CN202320599035 U CN 202320599035U CN 220233495 U CN220233495 U CN 220233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hole section
connector structure
hole
connecto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90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添天
李仁锋
王娟
曹双林
李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Controllable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Controllable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Controllable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Controllable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90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3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3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3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包括连接器本体和PCB板。连接器本体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限位卡钩和定位凸起。PCB板的一侧边沿上设有限位孔和定位槽,定位凸起能插入定位槽内,限位卡钩能滑动卡入限位孔并与限位孔卡接。定位凸起与定位槽插接配合,能起到定位导向作用,防止连接器本体与PCB板插接偏位。限位卡钩与限位孔卡接能限制连接器本体与PCB板的相对位置,避免焊接时出现PCB板“低头”现象,能提高焊接效率,保证焊接质量。该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只对连接器本体以及PCB板的自身进行了结构改进,无需额外定制治具,也无需点胶,简化了组装工序,能节省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夹板式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板式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夹板式连接器与PCB板焊接时,PCB板主要依靠连接器上的管脚夹住,固定不牢靠,且通常一种规格的连接器需适配一定范围厚度的PCB板,使得PCB板与连接器的凹槽之间存在间隙,也会导致PCB板固定不牢,容易错位,焊接时还需再次调整PCB板的位置,操作繁琐,焊接效率低。现有技术也有通过在PCB板固定位置点胶或定制专门的治具固定PCB板,以增加PCB板的固定牢固度,但该方法需要对PCB预处理或额外定制治具,工期较长,且增加了成本。
因此,亟需一种夹板式连接器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板式连接器结构,能够限制连接器与PCB板的相对位置,提高连接器与PCB板的焊接效率,保证焊接质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包括:
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限位卡钩和定位凸起;
PCB板,所述PCB板的一侧边沿上设置有限位孔和定位槽,所述连接器本体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PCB板插接时,所述定位凸起能够插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限位卡钩能够滑动卡入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限位孔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卡钩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钩体和第二弹性钩体,所述第一弹性钩体的挂钩与所述第二弹性钩体的挂钩背向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钩体和所述第二弹性钩体均能通过对应的所述挂钩与所述限位孔卡接。第一弹性钩体的挂钩和第二弹性钩体的挂钩背向设置的方式能增加钩卡牢固度,防止脱钩,从而限制连接器本体与PCB板的相对位置,防止PCB板相对连接器本体移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宽度,以在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所述限位卡钩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孔段滑动卡入所述第二孔段并钩卡于所述台阶处。该结构设计使得限位卡钩在滑动移入第二孔段后能通过台阶与限位孔稳定地卡接限位,从而将连接器本体与PCB板限位固定在一起,防止焊接时PCB板移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孔段贯通所述PCB板的边沿,所述第一孔段远离所述第二孔段一端的开口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倒角。开口两侧第一倒角的设置扩大了第一孔段的开口,使得第一弹性钩体和第二弹性钩体卡入限位孔时更顺畅,同时第一倒角的存在能够起到导向作用,方便第一弹性钩体和第二弹性钩体滑动卡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板式连接器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孔段并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紧固件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连接器本体和PCB板的固定牢固度,能防止两者相对移动错位,第二孔段的设置既为限位卡钩提供了卡接位置,又能穿设固定紧固件,以进一步加固连接器本体与PCB板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槽为贯通所述PCB板边沿的开口槽,所述定位槽的开口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倒角。第二倒角的存在能扩大开口槽的入口,并提供导向作用,方便定位凸起顺利插入,提高插接顺畅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倒角。第三倒角的存在能减小定位凸起前端的横截面积,防止插接过程中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的侧壁干涉,进一步提高插接顺畅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PCB板上于所述限位孔的周向区域内设置有加厚部件,所述加厚部件能够填充所述PCB板与所述凹槽内壁之间的间隙。通过设置加厚部件能够局部增加PCB板的厚度,从而使PCB板能够通过加厚部件与凹槽的内壁接触,增大PCB板与凹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连接器本体相对PCB板移位,提高后期焊接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厚部件为丝印,所述丝印通过丝印反白工艺印刷于所述限位孔周向的预设区域内。丝印反白工艺容易实现,加工成本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厚部件为铜层,所述铜层通过局部厚铜工艺加工于所述限位孔周向的预设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在组装连接器本体与PCB板时,将凹槽对准PCB板的边沿卡入,在卡入过程中,定位凸起与对应定位槽插接配合,能够起到定位导向作用,防止连接器本体与PCB板插接偏位。同时,在卡入过程中,限位卡钩滑动卡入限位孔内,待PCB板与凹槽插接到位后,限位卡钩与限位孔卡接,能够限制连接器本体与PCB板的相对位置,防止PCB板移位,从而使PCB板能与连接器本体上的管脚稳定接触,避免焊接时出现PCB板“低头”现象,节省了再次调整PCB板位置的时间,能提高焊接效率,保证焊接质量。并且,该结构设计使得同一规格的连接器匹配不同厚度的PCB板时,均能限制PCB板与连接器本体的相对位置,保证焊接质量。此外,该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只对连接器本体以及PCB板的自身进行了结构改进,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额外定制治具,也无需点胶,简化了连接器本体与PCB板的组装工序,能节省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器本体与PCB板连接后的截面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连接器本体;2-PCB板;3-紧固件;
11-凹槽;12-限位卡钩;13-定位凸起;
121-第一弹性钩体;122-第二弹性钩体;131-第三倒角;
21-限位孔;22-定位槽;23-连接座;24-加厚部件;
211-第一孔段;2111-第一倒角;212-第二孔段;
221-第二倒角;23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包括连接器本体1和PCB板2。
其中,参阅图1和图4,连接器本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设置有限位卡钩12和定位凸起13。参阅图1和图2,PCB板2的一侧边沿上设置有限位孔21和定位槽22,连接器本体1通过凹槽11与PCB板2插接时,定位凸起13能够插入定位槽22内,限位卡钩12能够滑动卡入限位孔21并与限位孔21卡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在组装连接器本体1与PCB板2时,将凹槽11对准PCB板2的边沿卡入,在卡入过程中,定位凸起13与对应定位槽22插接配合,能够起到定位导向作用,防止连接器本体1与PCB板2插接偏位。同时,在卡入过程中,限位卡钩12滑动卡入限位孔21内,待PCB板2与凹槽11插接到位后,限位卡钩12与限位孔21卡接(如图3和图5所示),能够限制连接器本体1与PCB板2的相对位置,防止PCB板2移位,从而使PCB板2能与连接器本体1上的管脚稳定接触,避免焊接时出现PCB板2“低头”现象,节省了再次调整PCB板2位置的时间,能提高焊接效率,保证焊接质量。并且,该结构设计使得同一规格的连接器匹配不同厚度的PCB板2时,均能限制PCB板2与连接器本体1的相对位置,保证焊接质量。此外,该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只对连接器本体1以及PCB板2的自身进行了结构改进,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额外定制治具,也无需点胶,简化了连接器本体1与PCB板2的组装工序,能节省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限位卡钩12在凹槽11内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定位凸起13在凹槽11内间隔设置有三个,三个定位凸起13位于两个限位卡钩12之间。相应地,限位孔21在PCB板2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定位槽22在PCB板2上间隔设置有三个,两个限位卡钩12与两个限位孔21一一对应卡接,三个定位凸起13与三个定位槽22一一对应插接。
可选地,参阅图1和图2,限位孔2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段211和第二孔段212,第一孔段211的宽度小于第二孔段212的宽度,以在第一孔段211与第二孔段212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限位卡钩12能够经由第一孔段211滑动卡入第二孔段212并钩卡于台阶处。该结构设计使得限位卡钩12在滑动移入第二孔段212后能通过台阶与限位孔21稳定地卡接限位,从而将连接器本体1与PCB板2限位固定在一起,防止焊接时PCB板2移位。
可选地,参阅图4、图5和图6,限位卡钩1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钩体121和第二弹性钩体122,第一弹性钩体121的挂钩与第二弹性钩体122的挂钩背向设置,第一弹性钩体121和第二弹性钩体122均能通过对应的挂钩与限位孔21卡接。即,第一弹性钩体121上的挂钩和第二弹性钩体122上的挂钩朝相反的方向弯折,在两者卡入限位孔21的过程中,第一弹性钩体121和第二弹性钩体122在限位孔21孔壁的挤压作用下能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两者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倾斜,待连接器本体1与PCB板2插接到位后,第一弹性钩体121和第二弹性钩体122恢复原位,两者的挂钩分别与限位孔21相对两侧壁上的台阶钩卡,从而限制连接器本体1与PCB板2的相对位置,防止PCB板2相对连接器本体1移位。第一弹性钩体121的挂钩和第二弹性钩体122的挂钩背向设置的方式能增加钩卡牢固度,防止脱钩。
可选地,参阅图2和图6,第一孔段211贯通PCB板2的边沿,第一孔段211远离第二孔段212一端的开口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倒角2111。即,限位孔21沿PCB板2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为开口孔。开口两侧第一倒角2111的设置扩大了第一孔段211的开口,使得第一弹性钩体121和第二弹性钩体122卡入限位孔21时更顺畅,同时第一倒角2111的存在能够起到导向作用,方便第一弹性钩体121和第二弹性钩体122滑动卡入。
优选地,第一倒角2111为圆弧倒角。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倒角2111也可以是斜切角。
可选地,参阅图1和图3,夹板式连接器结构还包括紧固件3,连接器本体1上设置有连接座23,紧固件3穿设于第二孔段212内并与连接座23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座23上设置有与第二孔段212相对的螺纹孔231,紧固件3优选为螺栓,当连接器本体1与PCB板2通过限位卡钩12和限位孔21卡接限位后,将螺栓穿过第二孔段212并旋拧于螺纹孔231内(螺栓的螺帽止挡于连接器本体1背向连接座23一侧的表面),即可进一步固定连接器本体1和PCB板2,防止两者相对移动错位。第二孔段212的设置既为限位卡钩12提供了卡接位置,又能穿设固定紧固件3,以进一步加固连接器本体1与PCB板2的连接。
可选地,参阅图1和图2,定位槽22为贯通PCB板2边沿的开口槽,定位槽22的开口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倒角221。第二倒角221的存在能扩大开口槽的入口,并提供导向作用,方便定位凸起13顺利插入,提高插接顺畅性。优选地,参阅图6,第二倒角221为圆弧倒角。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二倒角221设置成斜切角。
可选地,参阅图4、图5和图6,定位凸起13插入定位槽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倒角131。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13前端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三倒角131,第三倒角131的存在能减小定位凸起13前端的横截面积,防止插接过程中定位凸起13与定位槽22的侧壁干涉,进一步提高插接顺畅性。优选地,第三倒角131为斜切角。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三倒角131加工为圆弧倒角。
可选地,参阅图1和图2,PCB板2上于限位孔21的周向区域内设置有加厚部件24,加厚部件24能够填充PCB板2与凹槽11内壁之间的间隙。通过设置加厚部件24能够局部增加PCB板2的厚度,从而使PCB板2能够通过加厚部件24与凹槽11的内壁接触,增大PCB板2与凹槽1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连接器本体1相对PCB板2移位,提高后期焊接质量。
对于不同规格的PCB板2,可根据PCB板2的厚度以及凹槽11的高度尺寸适应性设置加厚部件24的厚度,只要保证能填充PCB板2与凹槽11内壁之间的间隙,且不干涉PCB板2与凹槽11的插接即可。
可选地,加厚部件24为丝印,丝印通过丝印反白工艺印刷于限位孔21周向的预设区域内。即,在生产PCB板2时可在限位孔21周向的预设区域内局部印刷丝印,从而达到局部增加PCB板2厚度的目的。丝印反白工艺容易实现,加工成本低。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加厚部件24也可以是铜层,铜层通过局部厚铜工艺加工于限位孔21周向的预设区域内。具体地,在生产PCB板2时,于限位孔21周向的预设区域内采用局部厚铜工艺加厚该区域表层面铜的铜厚,以此达到局部加厚PCB板2的目的。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本体(1),所述连接器本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置有限位卡钩(12)和定位凸起(13);
PCB板(2),所述PCB板(2)的一侧边沿上设置有限位孔(21)和定位槽(22),所述连接器本体(1)通过所述凹槽(11)与所述PCB板(2)插接时,所述定位凸起(13)能够插入所述定位槽(22)内,所述限位卡钩(12)能够滑动卡入所述限位孔(21)并与所述限位孔(21)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钩(1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钩体(121)和第二弹性钩体(122),所述第一弹性钩体(121)的挂钩与所述第二弹性钩体(122)的挂钩背向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钩体(121)和所述第二弹性钩体(122)均能通过对应的所述挂钩与所述限位孔(21)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2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段(211)和第二孔段(212),所述第一孔段(21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孔段(212)的宽度,以在所述第一孔段(211)与所述第二孔段(212)的连接处形成台阶,所述限位卡钩(12)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孔段(211)滑动卡入所述第二孔段(212)并钩卡于所述台阶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段(211)贯通所述PCB板(2)的边沿,所述第一孔段(211)远离所述第二孔段(212)一端的开口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倒角(21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式连接器结构还包括紧固件(3),所述连接器本体(1)上设置有连接座(23),所述紧固件(3)穿设于所述第二孔段(212)并与所述连接座(2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2)为贯通所述PCB板(2)边沿的开口槽,所述定位槽(22)的开口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倒角(221)。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13)插入所述定位槽(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倒角(131)。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2)上于所述限位孔(21)的周向区域内设置有加厚部件(24),所述加厚部件(24)能够填充所述PCB板(2)与所述凹槽(11)内壁之间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部件(24)为丝印,所述丝印通过丝印反白工艺印刷于所述限位孔(21)周向的预设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板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部件(24)为铜层,所述铜层通过局部厚铜工艺加工于所述限位孔(21)周向的预设区域内。
CN202320599035.6U 2023-03-24 2023-03-24 夹板式连接器结构 Active CN220233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9035.6U CN220233495U (zh) 2023-03-24 2023-03-24 夹板式连接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9035.6U CN220233495U (zh) 2023-03-24 2023-03-24 夹板式连接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3495U true CN220233495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9035.6U Active CN220233495U (zh) 2023-03-24 2023-03-24 夹板式连接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34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4484B (zh) 板连接端子
US20100173518A1 (en) Connector
US20080233781A1 (en) Connector
JP2009016148A (ja) コネクタ
CN220233495U (zh) 夹板式连接器结构
US10218099B2 (en) Board connector
US5116263A (en) Connector for posted terminals
CN215451827U (zh) 一种欧式母连接器
CN212114063U (zh) 一种连接器结构
JP2538814B2 (ja) コンプライアントタ―ミナルピン
CN212991376U (zh) 欧式接插件
CN214505811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Micro TCA连接器
CN220816145U (zh) 一种卡夹防错装结构
CN215645129U (zh) 新型针座、针座固定结构及功率模块
CN219419669U (zh) 一种接插件用公母扣
CN212485678U (zh) 弯脚边缘板焊接式vga母座
CN212278616U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210692811U (zh) 弹夹
CN218101969U (zh) 一种新型转换器插头
CN2750524Y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
CN208674575U (zh) 一种插针自定位背板连接器压接装置
CN218677647U (zh) 一种小型端子
CN217881959U (zh) 一种smt贴片连接器公座
CN220086448U (zh) 一种具有高效装配及焊接稳定性的板线连接器
CN218828179U (zh) 三向导通式载流体、载流体组件及io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