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3342U - 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3342U
CN220233342U CN202320876196.5U CN202320876196U CN220233342U CN 220233342 U CN220233342 U CN 220233342U CN 202320876196 U CN202320876196 U CN 202320876196U CN 220233342 U CN220233342 U CN 220233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longitudinal beam
cross
hole
pack 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61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
杨洋
林安明
张小雪
孔繁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761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3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3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3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包括框架本体、第一横梁、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其中,框架本体设有安装腔;第一横梁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横梁沿纵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搭接部及第二搭接部;第一纵梁的一端与安装腔的内壁连接,第一纵梁的另一端与第一搭接部搭接配合;第二纵梁的一端与安装腔的内壁连接,第二纵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搭接部搭接配合。本申请通过增加第一横梁与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加,使得第一横梁与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避免电池包下箱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开裂变形的问题,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中,动力电池包下箱体起到抵抗外部碰撞、挤压带来的破坏性损伤的作用,但同时也需要避免由于自身的内应力造成的疲劳损伤等。为了降低电池系统的风险,传统的电池包下箱通过横梁和纵梁焊接成型。但是,传统的电池包下箱体的连接强度较低,使得电池包下箱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开裂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池包下箱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开裂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其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包括:
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设有安装腔;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横梁沿纵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搭接部及第二搭接部;及
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纵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搭接部搭接配合;及
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纵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搭接部搭接配合。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接部设置为第一阶梯块,所述第一纵梁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设有第一阶梯槽,所述第一阶梯块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一阶梯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
和/或,所述第二搭接部设置为第二阶梯块,所述第二纵梁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设有第二阶梯槽,所述第二阶梯块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二阶梯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梁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第一纵梁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二纵梁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第二纵梁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第一横梁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第三纵梁,所述第三纵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搭接部及所述第二搭接部对应搭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位于同一轴向上,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第一锁止组件,所述第一锁止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二纵梁及所述第一横梁锁止为一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止组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及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间隔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纵梁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并将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纵梁锁止为一体,所述第二纵梁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五通孔并将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纵梁锁止为一体,所述第一横梁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对应设置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第六通孔并将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横梁锁止为一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本体包括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纵梁及第五纵梁,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三横梁、所述第四纵梁及所述第五纵梁配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纵梁及所述第五纵梁对应搭接配合,所述第一纵梁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搭接配合,所述第二纵梁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梁搭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梁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设有第三阶梯块,所述第一纵梁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设有第三阶梯槽,所述第三阶梯块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三阶梯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第二锁止组件,所述第二锁止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纵梁锁止为一体;
和/或,所述第三横梁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设有第一搭接块,所述第二纵梁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槽,所述第一搭接块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一搭接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第三锁止结构,所述第三锁止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三横梁与所述第二纵梁锁止为一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电池模组及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下箱体上。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所述的动力电池。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使用时,将第一横梁的两端与安装腔相对的两个内壁对应固定连接后,再将第一纵梁的一端与安装腔的另一内壁固定连接,将第一纵梁的另一端与第一搭接部搭接,将第二纵梁的一端与安装腔的又一内壁固定连接,将第二纵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搭接部搭接,使得第一搭接部能够对第一纵梁进行承托,第二搭接部能够对第二纵梁进行承托,且第一横梁与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加,进而使得第一横梁与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避免电池包下箱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开裂变形的问题,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池包下箱体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D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包下箱体;100、框架本体;110、安装腔;120、第二横梁;121、第三阶梯块;130、第三横梁;131、第一搭接块;140、第四纵梁;150、第五纵梁;160、托盘;200、第一横梁;210、第一搭接部;211、第一阶梯块;220、第二搭接部;221、第二阶梯块;300、第一纵梁;400、第二纵梁;500、第一锁止组件;501、第一螺栓;502、第二螺栓;503、第三螺栓;504、第一连接片;600、第二锁止组件;700、第三锁止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包下箱体10,包括框架本体100、第一横梁200、第一纵梁300及第二纵梁400。其中,框架本体100设有安装腔110;第一横梁200设置于安装腔110内,第一横梁200沿纵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搭接部210及第二搭接部220;第一纵梁300的一端与安装腔110的内壁连接,第一纵梁300的另一端与第一搭接部210搭接配合;第二纵梁400的一端与安装腔110的内壁连接,第二纵梁400的另一端与第二搭接部220搭接配合。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包下箱体10,使用时,将第一横梁200的两端与安装腔110相对的两个内壁对应固定连接后,再将第一纵梁300的一端与安装腔110的另一内壁固定连接,将第一纵梁300的另一端与第一搭接部210搭接,将第二纵梁400的一端与安装腔110的又一内壁固定连接,将第二纵梁400的另一端与第二搭接部220搭接,使得第一搭接部210能够对第一纵梁300进行承托,第二搭接部220能够对第二纵梁400进行承托,且第一横梁200与第一纵梁300及第二纵梁400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加,进而使得第一横梁200与第一纵梁300及第二纵梁400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避免电池包下箱体10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开裂变形的问题,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如图1及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一搭接部210设置为第一阶梯块211,第一纵梁300靠近第一横梁200的一端设有第一阶梯槽,第一阶梯块211的外轮廓形状与第一阶梯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如此,第一阶梯块211与第一纵梁300之间的接触面的数量增加,使得第一横梁200与第一纵梁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可靠性。
如图1及图3所示,可选地,第二搭接部220设置为第二阶梯块221,第二纵梁400靠近第一横梁200的一端设有第二阶梯槽,第二阶梯块221的外轮廓形状与第二阶梯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如此,第二阶梯块221与第二纵梁400之间的接触面的数量增加,使得第一横梁200与第二纵梁400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纵梁300至少为两个,各个第一纵梁300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二纵梁400至少为两个,各个第二纵梁400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如此,通过增加第一纵梁300及第二纵梁400的数量,使得电池包下箱体10的连接强度增加,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可靠性。另外,通过增加第一纵梁300及第二纵梁400的数量,使得电池包下箱体10沿横向方向的长度可调,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适用性。具体到本实施中,第一阶梯块211及第二阶梯块221均沿横向方向平行设置。
可选地,第一横梁200至少为两个,各个第一横梁200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电池包下箱体10还包括第三纵梁,第三纵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搭接部210及第二搭接部220对应搭接配合。如此,通过增加第一横梁200的数量,使得电池包下箱体10沿纵向方向的长度可调,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适用性。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中,第一纵梁300与第二纵梁400位于同一轴向上,电池包下箱体10还包括第一锁止组件500,第一锁止组件500用于将第一纵梁300、第二纵梁400及第一横梁200锁止为一体。如此,第一锁止组件500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纵梁300、第二纵梁400及第一横梁20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其中,第一锁止组件500可以为卡箍、卡扣或其他锁止结构。
如图3所示,可选地,第一锁止组件500包括第一螺栓501、第二螺栓502、第三螺栓503及第一连接片504,第一连接片504间隔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第一纵梁300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第四通孔,第一螺栓501穿过第一通孔及第四通孔并将第一连接片504与第一纵梁300锁止为一体,第二纵梁400设有与第二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五通孔,第二螺栓502穿过第二通孔及第五通孔并将第一连接片504与第二纵梁400锁止为一体,第一横梁200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设置的第六通孔,第三螺栓503穿过第三通孔及第六通孔并将第一连接片504与第一横梁200锁止为一体。如此,第一纵梁300、第二纵梁400及第一横梁200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片504连接为一个整体,保证第一纵梁300、第二纵梁400及第一横梁200之间不变发生相对变形,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可靠性。
其中,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一螺栓501、第二螺栓502及第三螺栓503的数量均能够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本体100包括第二横梁120、第三横梁130、第四纵梁140及第五纵梁150,第二横梁120、第三横梁130、第四纵梁140及第五纵梁150配合形成安装腔110,第一横梁200的两端分别与第四纵梁140及第五纵梁150对应搭接配合,第一纵梁300远离第一横梁200的一端与第二横梁120搭接配合,第二纵梁400远离第一横梁200的一端与第三横梁130搭接配合。如此,框架本体100与第一横梁200、第一纵梁300及第二纵梁400之间的连接面积均增加,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如图1及图4所示,进一步地,第二横梁120靠近第一横梁200的一侧设有第三阶梯块121,第一纵梁300远离第一横梁200的一端设有第三阶梯槽,第三阶梯块121的外轮廓形状与第三阶梯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电池包下箱体10还包括第二锁止组件600,第二锁止组件600用于将第二横梁120与第一纵梁300锁止为一体。如此,第二锁止组件600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二横梁120与第一纵梁30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可靠性。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阶梯块211包括沿竖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台阶面及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设有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面设有第二台阶孔,第一纵梁300远离第一横梁200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台阶孔对应设置的第一连通孔、及与第二台阶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连通孔,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四螺栓及第五螺栓,第四螺栓穿过第一连通孔及第一台阶孔并将第一纵梁300与第二横梁120锁止为一体。如此,第一纵梁300与第二横梁120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可靠性。
其中,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第四螺栓及第五螺栓的数量均能够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第二锁止组件600可以为卡箍、卡扣或其他锁止结构。
如图1及图5所示,可选地,第三横梁130靠近第一横梁200的一侧设有第一搭接块131,第二纵梁400远离第一横梁200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槽,第一搭接块131的外轮廓形状与第一搭接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电池包下箱体10还包括第三锁止组件700,第三锁止组件700用于将第三横梁130与第二纵梁400锁止为一体。如此,第三锁止组件700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三横梁130与第二纵梁40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可靠性。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搭接块131设置成阶梯形状,第一搭接块13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三台阶面及第四台阶面,第二纵梁400远离第一横梁2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台阶面搭接,第二纵梁400远离第一横梁200的一端设有第三连通孔,第四台阶设有第四连通孔,第三锁止组件700包括折弯片、第六螺栓及第七螺栓,折弯片设有与第三连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五连通孔、及与第四连通孔对应设置的第六连通孔,第六螺栓穿过第五连通孔及第三连通孔并将第二纵梁400与第二连接片锁止为一体,第七螺栓穿过第六连通孔及第四连通孔并将第一搭接块131与第二连接片锁止为一体。如此,第二纵梁400与第三横梁130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可靠性。
其中,第三连通孔、第四连通孔、第五连通孔、第六连通孔、第六螺栓及第七螺栓的数量均能够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第三锁止组件700可以为卡箍、卡扣或其他锁止结构。
在其实施例中,第四纵梁140靠近第五纵梁150的一侧设有第二搭接块,第一横梁200靠近第四纵梁140的一端设有第二搭接槽,第二搭接块的外轮廓形状与第二搭接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电池包下箱体10还包括第四锁止组件,第三锁止组件700用于将第一横梁200与第四纵梁140锁止为一体。第五纵梁150靠近第四纵梁140的一侧设有第三搭接块,第一横梁200靠近第五纵梁150的一端设有第三搭接槽,第三搭接块的外轮廓形状与第三搭接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电池包下箱体10还包括第五锁止组件,第五锁止组件用于将第一横梁200与第五纵梁150锁止为一体。如此,电池包下箱体10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增加,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可靠性。
其中,第二搭接块的形状及第三搭接块的形状与第一搭接块131的形状相同或相似,第四锁止组件及第五锁止组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均与第三锁止组件700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相同或类似,此处不在详细赘述。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200、第二横梁120、第三横梁130、第一纵梁300、第二纵梁400、第三纵梁、第四纵梁140及第五纵梁150均能够通过挤出型材工艺加工形成。如此,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加工的便利性。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包下箱体10还包括托盘160,托盘160通过旋转攻丝铆接工艺及密封胶工艺固定在框架本体100的底部,托盘160用于承托电池模组。如此,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连接强度。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安装腔110沿横向方向的宽度为1200mm。如此,电池包下箱体10可以兼容宽度为1200mm的电池模组、宽度为400mm的电池模组、宽度为300mm的电池模组就、宽度为200mm的电池模组等不同宽度种类的电池模组,提高了电池包下箱体10的适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电池模组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包下箱体10,电池模组设置于电池包下箱体10上。如此,电池包下箱体10能够稳定、可靠的承托电池模组,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其中,动力电池能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瓶车或其他设有电源的产成上。本申请以动力电池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为例进行说明,不得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搭接块131的底部与第三阶梯块121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上,第一搭接块131的顶部位于第三阶梯块121的顶部的上方。如此,第一搭接块131与第三阶梯块121能够更好的承托电池模组,保证电池模组的重心位于电池包下箱体10的中间位置,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如此,动力电池能够稳定、可靠的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能,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设有安装腔;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横梁沿纵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搭接部及第二搭接部;及
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纵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搭接部搭接配合;及
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纵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搭接部搭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部设置为第一阶梯块,所述第一纵梁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设有第一阶梯槽,所述第一阶梯块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一阶梯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
和/或,所述第二搭接部设置为第二阶梯块,所述第二纵梁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设有第二阶梯槽,所述第二阶梯块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二阶梯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第一纵梁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二纵梁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第二纵梁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第一横梁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第三纵梁,所述第三纵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搭接部及所述第二搭接部对应搭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位于同一轴向上,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第一锁止组件,所述第一锁止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二纵梁及所述第一横梁锁止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组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及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间隔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纵梁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并将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纵梁锁止为一体,所述第二纵梁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五通孔并将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纵梁锁止为一体,所述第一横梁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对应设置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第六通孔并将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横梁锁止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包括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纵梁及第五纵梁,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三横梁、所述第四纵梁及所述第五纵梁配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纵梁及所述第五纵梁对应搭接配合,所述第一纵梁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搭接配合,所述第二纵梁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梁搭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设有第三阶梯块,所述第一纵梁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设有第三阶梯槽,所述第三阶梯块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三阶梯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第二锁止组件,所述第二锁止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纵梁锁止为一体;
和/或,所述第三横梁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设有第一搭接块,所述第二纵梁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槽,所述第一搭接块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一搭接槽的内轮廓形状相适配;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第三锁止结构,所述第三锁止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三横梁与所述第二纵梁锁止为一体。
9.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下箱体上。
10.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
CN202320876196.5U 2023-04-18 2023-04-18 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Active CN220233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6196.5U CN220233342U (zh) 2023-04-18 2023-04-18 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6196.5U CN220233342U (zh) 2023-04-18 2023-04-18 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3342U true CN220233342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3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6196.5U Active CN220233342U (zh) 2023-04-18 2023-04-18 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3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2653B1 (ko) 자동차의 트랙션 배터리의 배터리 하우징
RU2573411C1 (ru) Установленный в транспортном средстве комплект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ых батарей с конструкцией для сброса давления
CN110091927A (zh) 车辆的地板构造
CN110537267B (zh) 蓄电池装置
US10637021B2 (en) Wiring module, detec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etection terminal
US20170237053A1 (en) On-Vehicle Battery Pack
KR102552511B1 (ko) 차량용 후방구조
US20140014794A1 (en) Onboard equipment fixing structure
US9573628B2 (en) Vehicle body with structural component
CN111697172B (zh)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US20220123400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CN220233342U (zh) 电池包下箱体、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US11608120B2 (en) Sill frame arrangement and a vehicle body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sill frame arrangement of this type
CN115279609A (zh) 车辆电池系统
CN210640275U (zh) 电池箱体与电池系统
CN209785996U (zh) 加强件、电池包壳及其下壳体
KR102459018B1 (ko) 차량의 사이드실 보강프레임 고정브라켓의 제조방법
CN212513541U (zh) 一种软包电池单体的振动试验工装用夹具
CN213948161U (zh) 车载电池壳体结构体
CN111697173B (zh)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114792861A (zh) 电池托盘的边梁、电池托盘及电池包
CN113246706A (zh) 为车辆,尤其是电动车辆提供牵引力即驱动车辆的电能源的附接装置
CN215826819U (zh) 汽车顶盖总成及汽车
CN217048530U (zh) 一种汽车后端保护结构
CN220138575U (zh) 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