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8705U - 通气加油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 - Google Patents

通气加油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8705U
CN220228705U CN202321836105.1U CN202321836105U CN220228705U CN 220228705 U CN220228705 U CN 220228705U CN 202321836105 U CN202321836105 U CN 202321836105U CN 220228705 U CN220228705 U CN 220228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ver
plug
vent
hub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361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杰
李丽
殷立威
丁维超
王海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361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8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8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8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气加油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包括:限位部,其用于固定在汽车轮毂盖中,限位部成形有敞开口;鸭嘴阀体,其设于敞开口中,且该鸭嘴阀体具有适于在闭合与张开状态下切换使用的阀口;鸭嘴阀体适于变形以使阀口张开后与敞开口连通;以及阀口处还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贯通敞开口的气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满足气体流通和添加润滑油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通气加油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气加油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
背景技术
轮毂盖安装于汽车轮毂外轴承上的盖体,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轮毂中的润滑剂从轴承处甩出,以及防止外部的杂物进入到轴承内。在轮毂盖侧面设有开口用来向轮毂盖内添加或者向外排放润滑剂,该开口一般情况下配置的是螺塞,通过螺塞相对于开口的拆装来实现开口使用状态的切换。
对于采用螺塞配合开口设于轮毂端盖的圆周方向的侧端面来添加润滑剂的情况来说,对于螺塞在轮毂盖上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要求,才能满足通过上述开口来添加润滑剂的使用需求。
具体来说,如果车停下时,如果刚好螺塞位于轮毂盖的底侧,则无法从上述开口处加油,需要再次启动车辆行至螺塞位于轮毂盖中上方时停下才可,而对于单独司机驾驶车辆无人引导车辆的停车状态的情况来说,可能需要多次上下车才能准确把握好螺塞相对于轮毂盖的位置。并不,汽车上的多个轮毂盖的安装方位不同时会导致反复停车才能加油,非常麻烦。此外从侧面加油容易受轮毂干涉,出现操作空间不足的问题;
再者,用户自行拆卸螺塞时,螺塞往往要放在地上,很容易被地上的灰尘或泥沙污染,导致重新安装后螺塞密封不良或污染润滑剂等问题;同理,如果用户拆下通气塞加油,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污染,且通气塞为了防掉落通常设计得很紧或者有刚性限位,拆装比较麻烦。此处,在拆装螺塞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合适的扳手还存在拆装不便的问题。
此外,螺塞多次拆装后,由于螺牙的磨损或密封胶的脱落,会出现密封不良问题,而螺塞位于轮毂盖侧面,车辆行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位于轮毂盖地测的情况,必然导致软化剂泄漏。
故而,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轮毂盖添加润滑剂操作不便的情况,对其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气加油塞,以解决便于同时满足气体流通和添加润滑油的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轮毂盖,以解决便提高添加润滑油的操作的便捷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加油塞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通气加油塞,适用于汽车轮毂盖中,包括:
限位部,其用于固定在汽车轮毂盖中,所述限位部成形有敞开口;
鸭嘴阀体,其设于敞开口中,且该鸭嘴阀体具有适于在闭合与张开状态下切换使用的阀口;所述鸭嘴阀体适于变形以使阀口张开后与敞开口连通;以及
所述阀口处还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贯通敞开口的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阀口处形成有一个气孔,且所述气孔位于敞开口的中心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敞开口为方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敞开口为圆形结构;以及
所述敞开口的内壁上形成有至少一条排气槽。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阀口为一字型或者十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轮毂盖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轮毂盖,包括:轮毂盖主体、与轮毂盖主体密封配接的油标盖、与轮毂盖主体配接用于将油标盖压紧于轮毂盖主体上的压盖,以及同时密封配接压盖和油标盖的所述的通气加油塞;其中
所述通气加油塞的限位部被压紧在压盖和油标盖之间;
所述油标盖与压盖上贯通有用于密封配接通气加油塞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位于轮毂盖主体的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当通气加油塞密封配接在汽车轮毂盖中且所述汽车轮毂盖装配在车轮中时,穿过气孔的水平线高于轮毂盖主体中的润滑油的最高液位。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加油塞的限位部朝向油标盖的侧端面还设有呈凸起的圆环状的密封环;
所述密封环适于与油标盖的通孔的内壁密封配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盖包括内环、设于内环的周向外侧的外环,以及间隔地设于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多个辐条;
所述内环中形成有用于密封配接通气加油塞的所述通孔;以及
所述限位部被压紧在内环与油标盖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油标盖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且在所述油标盖的至少一个轴端面成形有观测区,观测区上设有液位线和标识;以及
相邻的所述辐条之间形成有露出液位线和标识的缺口。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加油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将通气加油塞设于位于轮毂盖主体的轴线上的通孔中,通气加油塞通过可以在闭合与张开状态下切换使用的阀口的设计,使得该通气加油塞可以配合瓶状润滑油来满足向汽车轮毂盖内添加润滑油;且在该通气加油塞的阀口处设计有气孔,还可以同步满足汽车轮毂盖使用过程中达到其平衡内外压力的使用需求,因此就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通气加油塞,其可以同时满足添加润滑油和平衡汽车轮毂盖的内外气压的使用需求。
更为具体的,由于通气加油塞位于轮毂盖主体的轴线上,因此,对于汽车的车轮的停车情况来说,不需要考虑汽车车轮停止状态下的汽车轮毂盖上的通气加油塞的方位问题,都能满足实时的加油需求,并且对于汽车轮毂盖沿轴线方向加油能获得最大的操作空间。再者采用该结构下的通气加油塞,在加油时不必拆卸通气加油塞,避免污染,且这种加油方式下无需例如但不限于扳手等辅助工具即可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通气加油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通气加油塞的敞开口在一种可选实施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对应图2的通气加油塞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通气加油塞的敞开口在另一种可选实施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对应图4的通气加油塞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汽车轮毂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汽车轮毂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汽车轮毂盖的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汽车轮毂盖的油标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汽车轮毂盖的轮毂盖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汽车轮毂盖配合瓶装润滑油进行及加油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中:限位部11、鸭嘴阀体12、阀口13、气孔15、密封环16、敞开口17、排气槽18、轮毂盖主体2、密接面21、压盖3、内环31、外环32、辐条33、缺口34、密封圈4、油标盖5、液位线51、标识52、通孔6、瓶装润滑油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气加油塞,适用于汽车轮毂盖中,包括:一体成形的限位部11和鸭嘴阀体12。其中的限位部11主要用于固定在汽车轮毂盖中,起到将该通气加油塞固定装配到汽车轮毂盖中的作用;而鸭嘴阀体12则是用于实现通气和加油的作用。
更为具体的,考虑到结合常规技术中使用较多的汽车轮毂盖的大致形成为了与汽车车轮适配,汽车轮毂盖的大致形状为圆形结构,此处对应采用的限位部11的也为圆环形结构,且该限位部11具有一定的轴向厚度和径向的宽度,使其与汽车轮毂盖形成牢固的配接结构。
再者,限位部11中成形有用于连接鸭嘴阀体12的敞开口17,整体的鸭嘴阀体12大致呈鸭嘴状结构,故而命名为鸭嘴阀体12,该鸭嘴阀体12是与敞开口17的内壁相连的。且对于整体的鸭嘴阀体12来说,其一侧端形成有阀口13,而该鸭嘴阀体12远离其阀口13的一侧端则是用于与敞开口17的内壁相连。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此处整体的鸭嘴阀体12以及其上阀口13的结构可以是现有技术中成熟使用的鸭嘴阀体12,优选的情况下,本实施例采用的通气加油塞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使得鸭嘴阀体12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并且通过鸭嘴阀体12的变形来实现阀口13在闭合与张开状态下切换使用的使用需求。此处在鸭嘴阀体12常态化即不受任何外部压力的作用下时,阀口13可以保持闭合状态,而在鸭嘴阀体12受到外部压力作用而被撑开时,阀口13即可被张开,且张开后的阀口13与敞开口17连通。
此外,对于本实施例阀口13来说,其可以采用一字型,还可以采用十字形,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本实施例附图仅仅以一字型的阀口13的情况为例。
基于上述情况,再者来说,本实施例还在阀口13处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贯通敞开口17的气孔15,该气孔15的设计使得本实施例的通气加油塞应用在具体的汽车轮毂盖中时,平衡汽车轮盖内外侧的压力,防止汽车轮毂盖内部的气压过高。该气孔15本身的形状可以是圆形还可以是方形,还可以是其它不规则的形状,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
此处有必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气孔15是为了实现处于闭合状态下的阀口13处的通气需求,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气孔15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是有多种不同的情况,而本实施例考虑到该通气加油塞应用在具体的汽车轮毂盖中时,气孔15仅仅只能用于通气而不会造成汽车轮毂盖中的润滑油从气孔15处向汽车轮毂盖外侧溢流的情况,本实施例在阀口13处仅仅设置一个气孔15,且该气孔15位于敞开口17的中心线上,该结构下的气孔15可以同时满足通气和防止润滑油溢流的使用需求。
再者来说,对于本实施例的限位部11上的敞开口17,还需要说明的是:
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下,敞开口17为圆形结构。此处采用的圆形结构可以适配当本实施例的通气加油塞应用在汽车轮毂盖中时配合瓶装润滑油8的圆柱状油嘴的加油需求。但对于圆形结构的敞开口17来适配圆柱状油嘴来说,圆柱状油嘴很可能与敞开口17的内壁完全贴合,即敞开口17的内壁会紧密包裹圆柱状油嘴,如此情况下,为了便于汽车轮毂盖内的气体排出至汽车轮毂盖外侧,防止汽车轮毂盖内气压升高而导致加油困难的问题,对于圆形结构的敞开口17来说,在敞开口17的内壁上形成有至少一条排气槽18,以便于汽车轮毂盖内的气体可以沿着排气槽18来排放至汽车轮毂盖外侧。
还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下,敞开口17采用非圆形结构,例如但不限于方形结构,本实施例结合附图以方形的敞开口17为例。对于采用方形结构的敞开口17来说,圆柱状油嘴不会与敞开口17的内壁完全贴合,即敞开口17的内壁不会包裹圆柱状油嘴,也就可以在敞开口17的内壁与圆柱状油嘴之间形成有配合间隙,如此情况下,汽车轮毂盖内的气体即可利用上述配合间隙来排出至汽车轮毂盖的外侧,防止汽车轮毂盖内气压升高而导致加油困难的问题,
综上,本实施例的通气加油塞通过可以在闭合与张开状态下切换使用的阀口13的设计,使得该通气加油塞可以配合瓶状润滑油来满足向汽车轮毂盖内添加润滑油;且在该通气加油塞的阀口13处设计有气孔15,还可以同步满足汽车轮毂盖使用过程中达到其平衡内外压力的使用需求,因此就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通气加油塞,其可以同时满足添加润滑油和平衡汽车轮毂盖的内外气压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至图11所示,在实施例1的通气加油塞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盖,包括:轮毂盖主体2、与轮毂盖主体2密封配接的油标盖5、与轮毂盖主体2配接用于将油标盖5压紧于轮毂盖主体2上的压盖3,以及同时密封配接压盖3和油标盖5的如实施例1所述的通气加油塞;其中通气加油塞的限位部11被压紧在压盖3和油标盖5之间;油标盖5与压盖3上贯通有用于密封配接通气加油塞的通孔6。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需要说明的是,当通气加油塞密封配接在汽车轮毂盖中且汽车轮毂盖装配在车轮中时,穿过气孔15的水平线高于轮毂盖主体2中的润滑油的最高液位,基于此结构可以使得气孔15满足通气的使用需求,由此来平衡轮毂盖主体2的内侧和外侧的气压,但是又不会造成汽车轮毂盖的轮毂盖主体2中的润滑油通过气孔15来向汽车轮毂盖外侧溢流。
在本实施例中,轮毂盖主体2的内侧指的是该轮毂盖主体2配接汽车轮毂的一侧,也即是其背向压盖3的一侧,而轮毂盖主体2的外侧则是指的是该轮毂盖主体2相对远离汽车轮毂的一侧,也即是朝向压盖3的一侧。
接下来详细来说,首先是油标盖5:
大致地,油标盖5为圆环状结构,材料为例如但不限于透明塑料或玻璃。在油标盖5的至少一个轴端面成形有观测区,观测区上设有液位线51和标识52。
为了配合油标盖5的密封装配需求,在轮毂盖主体2的一端成形有密封配合油标盖5的密接面21。此处为了有效保证油标盖5与密接面21之间的密封配合,可选在油标盖5与密接面21之间夹设密封圈4。
本实施例的通气加油塞的限位部11朝向油标盖5的侧端面还设有呈凸起的圆环状的密封环16;密封环16适于与油标盖5的通孔6的内壁密封配接。此处的密封环16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配合油标盖5来实现通气加油塞与油标盖5的密封配合。
再接下来说压盖3:
压盖3包括内环31、设于内环31的周向外侧的外环32,以及间隔地设于内环31与外环32之间的多个辐条33;内环31中形成有用于密封配接通气加油塞的通孔6;以及限位部11被压紧在内环31与油标盖5之间,相邻的辐条33之间形成有露出液位线51和标识52的缺口34。另外,压盖3通过紧固件例如但不限于螺栓与轮毂盖主体2相连以将油标盖5压紧在压盖3与轮毂盖主体2之间。
综上,对于本实施例的汽车轮毂盖来说,由于通气加油塞位于轮毂盖主体2的轴线上,因此,对于汽车的车轮的停车情况来说,不需要考虑汽车车轮停止状态下的汽车轮毂盖上的通气加油塞的方位问题,都能满足实时的加油需求,并且对于汽车轮毂盖沿轴线方向加油能获得最大的操作空间。再者采用该结构下的通气加油塞,在加油时不必拆卸通气加油塞,避免污染,且这种加油方式下无需例如但不限于扳手等辅助工具即可实现。另外,通气加油塞优选橡胶材质,可以轻而易举的被油嘴顶开,因此通气加油塞与轮毂盖主体2的密封不需要较大的安装力,故而对于通气加油塞与轮毂盖主体2的装配来说,装配省力且可避免拆装损坏。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通气加油塞,适用于汽车轮毂盖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位部,其用于固定在汽车轮毂盖中,所述限位部成形有敞开口;
鸭嘴阀体,其设于敞开口中,且该鸭嘴阀体具有适于在闭合与张开状态下切换使用的阀口;所述鸭嘴阀体适于变形以使阀口张开后与敞开口连通;以及
所述阀口处还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贯通敞开口的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加油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口处形成有一个气孔,且所述气孔位于敞开口的中心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气加油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开口为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气加油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开口为圆形结构;以及
所述敞开口的内壁上形成有至少一条排气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气加油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口为一字型或者十字形。
6.一种汽车轮毂盖,其特征在于,轮毂盖主体、与轮毂盖主体密封配接的油标盖、与轮毂盖主体配接用于将油标盖压紧于轮毂盖主体上的压盖,以及同时密封配接压盖和油标盖的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加油塞;其中
所述通气加油塞的限位部被压紧在压盖和油标盖之间;
所述油标盖与压盖上贯通有用于密封配接通气加油塞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位于轮毂盖主体的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轮毂盖,其特征在于,当通气加油塞密封配接在汽车轮毂盖中且所述汽车轮毂盖装配在车轮中时,穿过气孔的水平线高于轮毂盖主体中的润滑油的最高液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汽车轮毂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加油塞的限位部朝向油标盖的侧端面还设有呈凸起的圆环状的密封环;
所述密封环适于与油标盖的通孔的内壁密封配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汽车轮毂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包括内环、设于内环的周向外侧的外环,以及间隔地设于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多个辐条;
所述内环中形成有用于密封配接通气加油塞的所述通孔;以及
所述限位部被压紧在内环与油标盖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轮毂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标盖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且在所述油标盖的至少一个轴端面成形有观测区,观测区上设有液位线和标识;以及
相邻的所述辐条之间形成有露出液位线和标识的缺口。
CN202321836105.1U 2023-07-12 2023-07-12 通气加油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 Active CN220228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6105.1U CN220228705U (zh) 2023-07-12 2023-07-12 通气加油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6105.1U CN220228705U (zh) 2023-07-12 2023-07-12 通气加油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8705U true CN220228705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8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36105.1U Active CN220228705U (zh) 2023-07-12 2023-07-12 通气加油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8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89792B1 (en) Tank cap
CN102971058B (zh) 旋装式过滤器组件
CN220228705U (zh) 通气加油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
US6033578A (en) Engine oil filter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same
US9914558B2 (en) Servicable draw and return tube assembly
WO1999051860A1 (fr) Bouchon de vidange d'huile de moteur
CN201268220Y (zh) 一种燃油箱加油口盖总成
KR20070094922A (ko) 연료 탱크용의 뚜껑 없는 필러 조립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7100744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5507256A (en) Intake manifold positive pressure relief disk
CN201824976U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通气塞
US10953742B2 (en) Fuel tank
US20060086736A1 (en) Fuel cap and filler tube combin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CN201317332Y (zh) 常闭式通气塞
CN220582200U (zh) 密封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
CN220053379U (zh) 通气塞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盖
CN215042060U (zh) 带密封圈连接的燃油箱及其通气阀
US4360122A (en) Tank cap having sequenti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CN220390871U (zh) 轮毂盖组件及使用其的汽车轮毂
CN214984587U (zh) 一种可调节轮毂腔内气压的轮毂端盖总成
JP3735851B2 (ja) 配管装置
CN2905518Y (zh) 汽车轮胎中央充气旋转密封机构
CN209552940U (zh) 一种汽车燃油箱盖
CN220668164U (zh) 方便加油的轴承总成
CN212203052U (zh) 一种分动器通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