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8604U - 一种地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8604U
CN220228604U CN202321983792.XU CN202321983792U CN220228604U CN 220228604 U CN220228604 U CN 220228604U CN 202321983792 U CN202321983792 U CN 202321983792U CN 220228604 U CN220228604 U CN 220228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ground
ground pin
hollow structure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37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小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9837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8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8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8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插,包括第一地插脚、踩脚杆、第二地插脚和伸缩杆;所述踩脚杆一端设有纵向的通孔,另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地插脚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地插脚与所述连接槽可拆卸连接;所述伸缩杆由一主杆和至少一节内空结构的副杆套接而成,所述第一地插脚为内空结构,所述第二地插脚拆卸后可容纳于所述第一地插脚的内空结构,所述第一地插脚和所述踩脚杆拆卸后可容纳于末节副杆的内空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收纳的第一地插脚、踩脚杆、第二地插脚和副杆,使得伸缩杆的直径可以更小,既节省了空间,减轻了重量,更加方便携带,又可以将伸缩杆的侧壁厚度加厚,使之更加稳固,耐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地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插。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11532434U的专利“可拆卸自收纳地插支架”,如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可拆卸自收纳地插支架,包括收纳筒、第一插杆、第二插杆、连接杆和端盖,所述收纳筒内部中空,且能将第一插杆、第二插杆和连接杆容纳其内,端盖螺纹连接在收纳筒的一端,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螺纹连接在连接杆的两端,且第一插杆的端部外伸出连接杆并螺纹连接在端盖上。
该方案虽然能够将第一插杆、第二插杆和连接杆进行收纳,但是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导致收纳筒要做得很大,影响便携性,或者收纳筒的壁要做得很薄,耐用性降低,且收纳筒长度固定,不能满足用户安放多种用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插,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插便携性和耐用性不高的问题。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地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地插脚、踩脚杆、第二地插脚和伸缩杆;
所述踩脚杆一端设有纵向的通孔,另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地插脚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地插脚与所述连接槽可拆卸连接;
所述伸缩杆由一主杆和至少一节内空结构的副杆套接而成,所述第一地插脚为内空结构,所述第二地插脚拆卸后可容纳于所述第一地插脚的内空结构,所述第一地插脚和所述踩脚杆拆卸后可容纳于末节副杆的内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副杆内空结构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地插脚与所述踩脚杆的长度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主杆内侧壁上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限位结构,任一所述限位结构均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逐渐加厚,所述主杆顶端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一一对应的一对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所述副杆的外侧壁连接,沿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主杆时,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卡接所述限位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插脚上设有卡环,所述主杆底端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内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地插脚穿过所述卡环及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卡接槽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地插脚与所述连接槽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副杆底端封闭,顶端可拆卸连接有一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顶端固定设有连接柱。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为螺纹柱。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插,用户可以将第二地插脚收纳到第一地插脚的内空结构中,再将第一地插脚和踩脚杆收纳到副杆的内空结构中,充分利用空间,使得伸缩杆的直径可以更小,既节省了空间,减轻了重量,更加方便携带,又可以将伸缩杆的侧壁厚度加厚,使之更加稳固,耐用性高。
通过设置可以调节长度的伸缩杆,用户需要安放伞、水杯或是袋子时,可以根据需求来调节地插的高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副杆可以与端盖配合形成密闭空间,避免沙子泥土等进入副杆内部导致地插内部结构损坏,延长了地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地插收纳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出的地插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地插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本申请提出的地插一个实施例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地插脚;11、卡环;
2、踩脚杆;21、通孔;22、连接槽;
3、第二地插脚;
4、主杆;41、限位环;42、限位片;43、限位结构;44、卡接块;45、卡接槽;
5、副杆;52、端盖;53、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2至图6,本申请提出一种地插,包括第一地插脚1、踩脚杆2、第二地插脚3和伸缩杆;
踩脚杆2一端设有纵向的通孔21,另一端设有连接槽22,第一地插脚1穿过通孔21与伸缩杆的底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地插脚3与连接槽22可拆卸连接;
伸缩杆由一主杆4和至少一节内空结构的副杆5套接而成,第一地插脚1为内空结构,第二地插脚3拆卸后可容纳于第一地插脚1的内空结构,第一地插脚1和踩脚杆2拆卸后可容纳于末节副杆5的内空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地插脚1与第二地插脚3均有一端呈尖锐状,该地插展开时,将此端插入地里进行固定,使用者可以一只脚踩上踩脚杆2,用身体的重量下压,将地插插得更深,紧固在地面上,踩脚杆2外侧壁上设有波纹状的凸起,能够增大摩擦,便于使用者发力。
收纳时,将副杆5收回主杆4内,将各部件拆卸下来,把第二地插脚3放入第一地插脚1的内空结构,再将第一地插脚1和踩脚杆2依次放入副杆5的内空结构即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节可伸缩的副杆5,以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多节副杆5的截面积自外向里逐渐变小,第一地插脚1和踩脚杆2放置在最小的副杆5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副杆5内空结构的长度不小于第一地插脚1与踩脚杆2的长度之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地插处于收纳状态时,踩脚杆2一端与第一地插脚1抵接,充分利用副杆5内的空间,使得该地插整体能够做得更细,既节约了生产成本,节省了空间,减轻了重量,更加方便携带,又可以将伸缩杆和第一地插脚1的侧壁厚度加厚,使之更加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杆4内侧壁上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限位结构43,任一限位结构43均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逐渐加厚,主杆4顶端设有限位环41,限位环41上设有与限位结构43一一对应的一对限位片42,限位片42与副杆5的外侧壁连接,沿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主杆4时,限位结构43能够卡接所述限位片42。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43均沿着顺时针方向逐渐加厚,限位环41套接在副杆5上,且副杆5底端设有开孔,限位片42内侧壁上设有与开孔对应的凸块,顺时针方向旋转主杆4时,限位结构43逐渐松开限位片42,使得两个限位片4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直至限位结构43的一端与限位片42的一端卡接,此时副杆5处于自由状态,能够上下移动调整其高度,当需要固定副杆5时,逆时针旋转主杆4,限位结构43上厚度更厚的一侧逐渐对限位片42进行挤压,使得两个限位片4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即可夹紧副杆5。通过向不同的方向旋转主杆5,即可调节主杆4与副杆5之间的松紧度,并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在具有多节副杆的实施例中,任一副杆和与之相邻的副杆均通过上述方式连接并调整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地插脚1上设有卡环11,主杆4底端设有卡接块44,卡接块44内设有卡接槽45,第一地插脚1穿过卡环11及通孔21后与卡接槽45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地插脚1与卡接槽45螺纹连接,使得第一地插脚1不会轻易松脱,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地插脚1的螺旋旋转圈数来调节第一地插脚1的长度,以适应松软程度不同的土地,调节好长度后,拧紧卡环11,即可固定住踩脚杆2。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地插脚3与连接槽22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地插脚3同样可以通过调节螺旋旋转圈数来调节其能够插入地面的长度,不会轻易松脱。
在一个实施例中,副杆5底端封闭,顶端可拆卸连接有一端盖52。
在本实施例中,副杆5底端插接有固定块,该固定块可以与副杆5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能够使得副杆5与端盖52配合形成密闭空间即可,避免沙子泥土等进入副杆5内部导致地插内部结构损坏,可以延长地插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端盖52顶端固定设有连接柱53。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53用于连接遮阳伞等用具,也可以将带有挂绳的用具,例如袋子、水杯等,通过挂绳收纳在连接柱53上。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连接柱53,仅在端盖52顶端设置内螺纹,在需要的用具底端设置与之适配的外螺纹,使用时将内外螺纹对齐拧紧即可,操作简单,支撑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柱53为螺纹柱。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与该螺纹柱适配的螺纹的用具通过螺纹柱安装在该地插上,同时还可以将挂绳挂在螺纹柱上,能够放置多种用具,节省空间。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地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地插脚、踩脚杆、第二地插脚和伸缩杆;
所述踩脚杆一端设有纵向的通孔,另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地插脚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地插脚与所述连接槽可拆卸连接;
所述伸缩杆由一主杆和至少一节内空结构的副杆套接而成,所述第一地插脚为内空结构,所述第二地插脚拆卸后可容纳于所述第一地插脚的内空结构,所述第一地插脚和所述踩脚杆拆卸后可容纳于末节副杆的内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插,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杆内空结构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地插脚与所述踩脚杆的长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内侧壁上设有一对中心对称的限位结构,任一所述限位结构均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逐渐加厚,所述主杆顶端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一一对应的一对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所述副杆的外侧壁连接,沿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主杆时,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卡接所述限位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插脚上设有卡环,所述主杆底端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内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地插脚穿过所述卡环及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卡接槽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插脚与所述连接槽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插,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杆底端封闭,顶端可拆卸连接有一端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顶端固定设有连接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为螺纹柱。
CN202321983792.X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地插 Active CN220228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3792.XU CN220228604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地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3792.XU CN220228604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地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8604U true CN220228604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7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3792.XU Active CN220228604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地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8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1515U (zh) 用于杆与杆之间连接的连接件
CN207250130U (zh) 一种立式落地吉他架
CN220228604U (zh) 一种地插
CN208918338U (zh) 一种预制构件减震支撑装置
JP5894744B2 (ja) 組み立て式テント
US3833012A (en) Adjustable tent pole
CN109611425A (zh) 一种记忆定位型伸缩杆
US20140036519A1 (en) Spiraling support tube
CN207934573U (zh) 一种可折叠养生帐篷
CN210421826U (zh) 一种油漆滚筒锁伸缩杆
CN213743188U (zh) 一种带有伸缩支撑结构的竹节梯
CN211048008U (zh) 一种元宝树生成成型辅助装置
CN214179575U (zh) 多段连接式画架
CN215531030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钓鱼支架
CN109538107B (zh) 多功能折叠梯
CN218454611U (zh) 一种方形注水伸缩旗杆
CN208586607U (zh) 一种护筒中心定位装置
CN207050712U (zh) 塔尺
CN209623498U (zh) 甩棍套及具有其的甩棍组件
KR200184477Y1 (ko) 등산용 지팡이
CN104811837A (zh) 一种快速伸展的支架
CN205511740U (zh) 对接式两用抄网支架杆
CN218551025U (zh) 一种可拆便携组合鱼竿
CN219614334U (zh) 一种便携式痒痒挠
CN218871151U (zh) 利用丝杠锁紧支撑杆的伸缩单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