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1963U - 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 - Google Patents

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1963U
CN220221963U CN202321919158.XU CN202321919158U CN220221963U CN 220221963 U CN220221963 U CN 220221963U CN 202321919158 U CN202321919158 U CN 202321919158U CN 220221963 U CN220221963 U CN 220221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ot
heat
heat preservation
outer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91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良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9191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1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1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1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包括外壳、可连接外接电源的保温装置、存放食物的内锅、密封盖、用于存放保温液体的外锅,外锅具有朝上开启的第三开口,外锅的第三开口的外沿悬挂在外壳的第一开口上,外锅的外底面接触保温装置,外锅内装有保温液体,内锅的第二开口的外沿悬挂在外锅的第三开口上,内锅处于外锅的内部并且内锅与保温液体接触,密封盖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的第一开口上并将内锅的第二开口、外锅的第三开口分别密封。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可取出的内锅、外锅,因此能够利用电源加热保温,断电后依靠保温液体的隔热作用,使得便携式保温桶依然能够在寒冷的环境里维持较长时间的保温作用。

Description

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保温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学习越来越忙,使得人们常常需要在外奔波,无法及时赶回家做饭、吃饭。但是,外面的饮食,难以保证健康、安全,而且价格比较昂贵。于是,人们为了健康、省钱,往往选择自己在家提前做好饭菜,然后将饭菜放入保温桶内随身携带,尤其是现在汽车也越来越普及,人们不论是在工作地点(有插座的地方)将保温桶接交流电,或者将保温桶连接车载的电后即可利用保温桶内的加热装置对饭菜进行加热、保温。
但是,申请人发现现有的便携式保温桶,为了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通常在其内腔底部设置可连接车载电源的加热装置。但是,这种便携式保温桶的问题是,一旦便携式保温桶断电,经过一段较短的时间便携式保温桶内的食物就会变得冰冷,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这种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既能够利用电源加热保温,断电后依然能够在寒冷的环境里保温。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包括外壳、可连接外接电源的保温装置、存放食物的内锅、密封盖,外壳具有朝上开启的第一开口,保温装置安装在外壳内侧底部,内锅具有朝上开启的第二开口,其特征在于:便携式保温桶还包括用于存放保温液体的外锅,外锅具有朝上开启的第三开口,外锅的第三开口的第一外沿悬挂在外壳的第一开口上,外锅的外底面接触保温装置,外锅内装有保温液体,内锅的第二开口的第二外沿悬挂在外锅的第三开口上,内锅处于外锅的内部并且内锅与保温液体接触,密封盖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的第一开口上并将内锅的第二开口、外锅的第三开口分别密封。外锅悬挂在外壳的第一开口上,内锅悬挂在外锅的第三开口上,由于密封盖将内锅的第二开口、外锅的第三开口分别密封,因此能够避免保温液体进入内锅,也能够避免内锅的食物泄露。使用完毕,人们可以分别将内锅、外锅取出清洗、干燥,能够有效地保证内锅、外锅的卫生状况。
较优的方案,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与外锅的内表面之间留有空隙。空隙是用于容纳保温液体,以便对内锅起到保温作用的。
较优的方案,所述便携式保温桶还包括密封垫片,密封垫片放置在外壳的第一开口上,密封盖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外壳的第一开口外侧壁设有外螺纹,密封盖的内螺纹与外壳的第一开口外侧壁的外螺纹螺纹连接并将密封垫片向下压紧,从而让密封垫片同时将内锅的第二开口、外锅的第三开口密封。
较优的方案,所述保温装置具有连接外接电源的电源接口,电源接口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
较优的方案,所述保温液体为热水。
较优的方案,所述便携式保温桶还包括温控器,温控器与保温装置串联,温控器的动作温度为80度,温控器的复位温度为70度。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可取出的内锅、外锅,因此能够利用电源加热保温,断电后依靠保温液体的隔热作用,使得便携式保温桶在没有电能加热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在寒冷的环境里维持较长时间的保温作用,保温性能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零件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密封盖的仰视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密封垫片的仰视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取下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取下密封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包括外壳1、可连接外接电源的保温装置2、存放食物的内锅3、密封盖4,外壳1具有朝上开启的第一开口101,保温装置2安装在外壳1内侧底部,内锅3具有朝上开启的第二开口。便携式保温桶还包括用于存放保温液体的外锅5,外锅5具有朝上开启的第三开口501,外锅5的第三开口501的第一外沿5011悬挂在外壳1的第一开口101上,外锅5的外底面接触保温装置2,外锅5内装有保温液体6,内锅3的第二开口301的第二外沿3011悬挂在外锅5的第三开口501上,内锅3处于外锅5的内部并且内锅3与保温液体6接触,密封盖4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1的第一开口101上并将内锅3的第二开口301、外锅5的第三开口501分别密封。
如图1-7所示,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内锅3的外表面与外锅5的内表面之间留有空隙。空隙是用于容纳保温液体6,以便对内锅3起到保温作用的。
如图2、4所示,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便携式保温桶还包括密封垫片7,密封垫片7放置在外壳1的第一开口101上,密封盖4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401,外壳1的第一开口101外侧壁设有外螺纹102,密封盖4的内螺纹与外壳1的第一开口101外侧壁的外螺纹102螺纹连接并将密封垫片7向下压紧,从而让密封垫片7同时将内锅3的第二开口301、外锅5的第三开口501密封。
如图2、4所示,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密封垫片7包括密封圈701和定位槽702,密封圈701内沿连接定位槽702顶端外沿,定位槽702插入内锅3的第二开口301内,密封时密封圈701压紧内锅3的第二开口301、外锅5的第三开口501。本实施例中,密封圈701和定位槽702一体制成。
如图1、2、5、6所示,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保温装置2具有连接外接电源的电源接口8,电源接口8设置在外壳1的侧壁上。外接电源为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电压范围为5-36伏。
如图1、2、5、6所示,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电源接口8为USB-C接口。
如图1-7所示,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保温装置2的功率为30瓦。
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保温装置2的功率为10瓦。
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保温装置2的功率为20瓦。
如图1-7所示,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便携式保温桶还包括温控器9,温控器9与保温装置2串联,温控器9的动作温度为80度,温控器9的复位温度为70度。
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温控器9的动作温度为85度,温控器9的复位温度为65度。
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温控器9选择突跳式温控器。
如图1-7所示,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保温装置2为平板状发热片,平板状发热片与外锅5外表面的底面接触并对外锅5外表面的底面加热。
如图1-7所示,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保温液体6为水。本实施例中,注入外锅5的保温液体6为温度为80度的热水。
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热水的温度为65度。
本申请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热水的温度为90度。
下面结合图1-7介绍一下使用过程:
初始状态,外壳1、外锅5、内锅3、密封盖4单独存放。
需要使用时,依次完成以下操作:
1、将外锅5放入外壳1内,并让外锅5的第三开口501的外沿悬挂在外壳1的第一开口101上,外锅5的外底面接触保温装置2;
2、将适量保温液体6(即温度为80度的热水)注入外锅5内;
3、将食物放入内锅3内;
4、将内锅3放入外锅5内,让内锅3的第二开口301的外沿悬挂在外锅5的第三开口501上,此时内锅3的外表面与外锅5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隙有保温液体6;
5、将密封垫片7放置在外壳1的第一开口101上;
6、将密封盖4安装到外壳1的第一开口101上,让密封盖4与外壳1的第一开口101外侧壁螺纹连接并将密封垫片7向下压紧,从而让密封垫片7同时将第二开口301、外锅5的第三开口501密封。
7、将电源接口8的USB-C接口通过连接线连通直流电源(通常是车载直流电源),保温装置2工作,进行保温。
需要离开汽车时,可拔下连接线,将便携式保温桶带走,仅利用保温液体6继续保温,可以保温一段较短的时间。
使用者吃完内锅3内的食物后,可以将内锅3、外锅5分别取出清洗、晾干,以便保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包括外壳、可连接外接电源的保温装置、存放食物的内锅、密封盖,外壳具有朝上开启的第一开口,保温装置安装在外壳内侧底部,内锅具有朝上开启的第二开口,其特征在于:便携式保温桶还包括用于存放保温液体的外锅,外锅具有朝上开启的第三开口,外锅的第三开口的第一外沿悬挂在外壳的第一开口上,外锅的外底面接触保温装置,外锅内装有保温液体,内锅的第二开口的第二外沿悬挂在外锅的第三开口上,内锅处于外锅的内部并且内锅与保温液体接触,密封盖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的第一开口上并将内锅的第二开口、外锅的第三开口分别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与外锅的内表面之间留有空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保温桶还包括密封垫片,密封垫片放置在外壳的第一开口上,密封盖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外壳的第一开口外侧壁设有外螺纹,密封盖的内螺纹与外壳的第一开口外侧壁的外螺纹螺纹连接并将密封垫片向下压紧,从而让密封垫片同时将内锅的第二开口、外锅的第三开口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片包括密封圈和定位槽,密封圈内沿连接定位槽顶端外沿,定位槽插入内锅的第二开口内,密封时密封圈压紧内锅的第二开口、外锅的第三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具有连接外接电源的电源接口,电源接口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的功率为10-30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液体为热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的温度为60-90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保温桶还包括温控器,温控器与保温装置串联,温控器的动作温度为80度,温控器的复位温度为70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为平板状发热片,平板状发热片与外锅外表面的底面接触并对外锅外表面的底面加热。
CN202321919158.XU 2023-07-20 2023-07-20 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 Active CN220221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9158.XU CN220221963U (zh) 2023-07-20 2023-07-20 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9158.XU CN220221963U (zh) 2023-07-20 2023-07-20 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1963U true CN220221963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8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9158.XU Active CN220221963U (zh) 2023-07-20 2023-07-20 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1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18927A (en) Precooked food warmer utilizing immersible sword like heat transfer members
CN105795906A (zh) 一种电热水壶
KR100931259B1 (ko) 가열 및 냉각 기능을 구비하는 도시락
CN102406300A (zh) 电热饭盒
CN211408558U (zh) 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20221963U (zh) 能够有效保温的便携式保温桶
CN202515401U (zh) 一种电水壶
KR101200555B1 (ko) 온장고
CN209172004U (zh) 电热水杯和料理机
CN210471291U (zh) 一种野外加热饭盒
CN201806103U (zh) 电热饭盒
CN208616525U (zh) 真空密封恒温的茶叶存储罐
CN205180629U (zh) 电热饭盒
CN207270041U (zh) 饭盒
CN218737620U (zh) 一种由充电宝供电的便携式饭盒
CN205458075U (zh) 一种养生杯
CN220546135U (zh) 一种可分区煮饭的电饭煲锅胆
CN217743982U (zh) 一种可便携的食物加热器具
CN213215751U (zh) 一种具有加热安全警示功能的饭盒
CN210930860U (zh) 冷却盒及电压力锅
CN211632878U (zh) 多功能压力空气炸锅
CN211511452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11609374U (zh) 恒温焖烧壶
CN217075545U (zh) 一种分层便当盒
CN212233468U (zh) 电饭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