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2020U - 贴合式口罩 - Google Patents

贴合式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2020U
CN220212020U CN202320050756.1U CN202320050756U CN220212020U CN 220212020 U CN220212020 U CN 220212020U CN 202320050756 U CN202320050756 U CN 202320050756U CN 220212020 U CN220212020 U CN 220212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body
soft adhesive
adhesive
conformable
adhesiv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507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Future Plus Cn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Future Plus C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Future Plus Cn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Future Plus C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507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2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2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2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合式口罩,涉及口罩技术领域。该贴合式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分别安装于口罩本体两侧的耳带,口罩本体靠近耳带的两侧内表面涂布有无粘性软胶条,无粘性软胶条能够在耳带拉紧受力情况下与佩戴者脸部皮肤贴合。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耳带拉紧受力,使得无粘性软胶条与佩戴者脸部皮肤贴合,起到防滑及密封作用,从而减小口罩本体靠近耳带的两侧与脸部皮肤之间产生的间隙,有效阻止细菌吸入。

Description

贴合式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式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本身集密封性、通透性于一体,既有防护、抗湿、抗菌、防外漏、防尘防霾功能,又解决了透气、闷热等问题,基本能满足民用防尘防霾防毒及工业和医疗需求。市售口罩一般分成长方形和杯状两种,口罩必须大小适合,戴的方式也必须正确,口罩才会有效。
现有口罩在佩戴时,口罩本体靠近耳带的两侧容易与脸部皮肤产生较大的间隙,当吸入空气时,气流瞬时加速,一部分空气则顺着此间隙进入,故而无法有效阻止细菌吸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贴合式口罩,能够减小口罩本体靠近耳带的两侧与脸部皮肤之间产生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合式口罩,所述贴合式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口罩本体两侧的耳带,所述口罩本体靠近所述耳带的两侧内表面涂布有无粘性软胶条,所述无粘性软胶条能够在所述耳带拉紧受力情况下与佩戴者脸部皮肤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贴合式口罩,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位于其可塑鼻梁处内表面涂布有可粘性软胶条,且所述可粘性软胶条的表面附有油性薄膜纸。
上述的贴合式口罩,进一步地,所述可粘性软胶条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无粘性软胶条的端部相连。
上述的贴合式口罩,进一步地,所述可粘性软胶条和所述无粘性软胶条均压敏热熔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
上述的贴合式口罩,进一步地,所述可粘性软胶条的长度大于5mm,所述可粘性软胶条的宽度大于1mm,所述可粘性软胶条的厚度大于0.01mm。
上述的贴合式口罩,进一步地,所述无粘性软胶条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外缘5延伸。
上述的贴合式口罩,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为平面、杯状或折叠结构。
上述的贴合式口罩,进一步地,所述无粘性软胶条的长度大于5mm,所述无粘性软胶条的宽度大于1mm,所述无粘性软胶条的厚度大于0.1mm。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0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贴合式口罩,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佩戴者佩戴时,将两个耳带分别挂设于佩戴者的两个耳朵上,耳带拉紧受力,使得无粘性软胶条与佩戴者脸部皮肤贴合,起到防滑及密封作用,从
而减小口罩本体靠近耳带的两侧与脸部皮肤之间产生的间隙,有效阻止细菌吸5入。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5中: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式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附图标记:
100-贴合式口罩,110-口罩本体,120-耳带,130-无粘性软胶条,140-可粘性软胶条,150-可塑鼻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式口罩100,能够减小口罩本体110靠近耳带120的两侧与脸部皮肤之间产生的间隙。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式口罩100,该贴合式口罩100包括口罩本体110以及分别安装于口罩本体110两侧的耳带120,口罩本体110靠近耳带120的两侧内表面涂布有无粘性软胶条130,无粘性软胶条130能够在耳带120拉紧受力情况下与佩戴者脸部皮肤贴合。
佩戴者佩戴时,将两个耳带120分别挂设于佩戴者的两个耳朵上,耳带120拉紧受力,使得无粘性软胶条130与佩戴者脸部皮肤贴合,起到防滑及密封作用,从而减小口罩本体110靠近耳带120的两侧与脸部皮肤之间产生的间隙,有效阻止细菌吸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式口罩100,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口罩本体110位于其可塑鼻梁150处内表面涂布有可粘性软胶条140,且可粘性软胶条140的表面附有油性薄膜纸。佩戴者佩戴时,首先将油性薄膜纸撕掉,通过可塑鼻梁150的定形,可粘性软胶条140与鼻梁及脸部相粘合,起到密封及防滑作用,有效隔绝空气从该间隙吸入,避免佩戴口罩后细菌、病毒、灰尘通过该间隙吸入到鼻孔,且在冬天时,又能防止呼气时产生的热气通过该缝隙往上流导致佩戴眼镜者的镜片模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式口罩100,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可粘性软胶条140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无粘性软胶条130的端部相连。可粘性软胶条140和两个无粘性软胶条130相连,避免可粘性软胶条140和两个无粘性软胶条130之间的口罩本体110与面部产生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可粘性软胶条140和无粘性软胶条130均压敏热熔于口罩本体110的内表面。请参阅图1,无粘性软胶条130沿口罩本体110的外缘延伸,该种结构使得口罩本体110与面部之间的面积尽可能增大,提升佩戴者的舒适度。口罩本体110为平面、杯状或折叠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无粘性软胶条130的长度大于5mm,无粘性软胶条130的宽度大于1mm,无粘性软胶条130的厚度大于0.1mm。可粘性软胶条140的长度大于5mm,可粘性软胶条140的宽度大于1mm,可粘性软胶条140的厚度大于0.01mm。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7)

1.一种贴合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式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口罩本体两侧的耳带,所述口罩本体靠近所述耳带的两侧内表面涂布有无粘性软胶条,所述无粘性软胶条能够在所述耳带拉紧受力情况下与佩戴者脸部皮肤贴合,所述口罩本体位于其可塑鼻梁处内表面涂布有可粘性软胶条,且所述可粘性软胶条的表面附有油性薄膜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粘性软胶条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无粘性软胶条的端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粘性软胶条和所述无粘性软胶条均压敏热熔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粘性软胶条的长度大于5mm,所述可粘性软胶条的宽度大于1mm,所述可粘性软胶条的厚度大于0.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性软胶条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外缘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为平面、杯状或折叠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性软胶条的长度大于5mm,所述无粘性软胶条的宽度大于1mm,所述无粘性软胶条的厚度大于0.1mm。
CN202320050756.1U 2023-01-09 2023-01-09 贴合式口罩 Active CN220212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0756.1U CN220212020U (zh) 2023-01-09 2023-01-09 贴合式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0756.1U CN220212020U (zh) 2023-01-09 2023-01-09 贴合式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2020U true CN220212020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3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50756.1U Active CN220212020U (zh) 2023-01-09 2023-01-09 贴合式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2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4735B2 (en)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
US5842470A (en) Facial surgical mask with easier breathing device
FI57693C (fi) Icke immande ansiktsmask foer kirurg
US20140326245A1 (en) Medical Face Mask with Sealing Strip
US6098624A (en) Simple mask for protection of respiratory system
US10639506B2 (en)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
US20140326255A1 (en) Medical Face Mask with Sealing Strip
US11241595B2 (en)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
US11247079B2 (en)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
CN211532854U (zh) 一种口罩
CN220212020U (zh) 贴合式口罩
US20220032096A1 (en) Facemask filter assembly
JP2015009151A (ja) 医療用フェースマスク
US20220117331A1 (en) Augmented face mask
CN219878964U (zh) 一种呼吸防护口罩
CN212393924U (zh) 一种面罩、头套
CN214179259U (zh) 一种高密闭性口罩
CN216393139U (zh) 调节式口罩
CN215422947U (zh) 一种新型防护口罩
CN214710589U (zh) 一种快速排气的口罩
CN213045355U (zh) 一种可改变尺寸方便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口罩
CN220157636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口罩
EP3991589A1 (en) Face protection mask
CN219270219U (zh) 一种呼吸口带有防尘防菌结构的kn95口罩
CN214547427U (zh) 一种高效防护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