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0534U - 通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0534U
CN220210534U CN202321397778.1U CN202321397778U CN220210534U CN 220210534 U CN220210534 U CN 220210534U CN 202321397778 U CN202321397778 U CN 202321397778U CN 220210534 U CN220210534 U CN 220210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slot
groove
fixing member
universal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77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嘉兴
程春松
林桂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d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d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d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d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77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0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0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0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讯装置,包括壳体、固定件及锁固件。壳体内部具有供置放无线通讯电路板的容置空间。壳体外部设有万向接头,万向接头包括球头部。固定件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有与万向接头的球头部相配合的转动槽,转动槽的外侧壁具有外螺纹。锁固件包括容置槽,容置槽的内壁具有内螺纹,锁固件与转动槽经由内螺纹及外螺纹锁合后,将万向接头的球头部夹持于其间。

Description

通讯装置
技术领域
一种应用于通讯领域中的通讯装置,尤指一种用于接收无线讯号的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行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讯已极为普及。电子装置在接收无线讯号时,若电子装置位于无线讯号较弱的地点时,电子装置的无线通讯品质会大打折扣。为了改善使用环境的无线讯号品质,目前的做法是会在环境中装设通讯装置,透过通讯装置接收无线讯号后,其会增强无线讯号后发送至环境之中,亦或者,可以在环境中的多个地点装设多个通讯装置,使彼此通讯装置可以彼此传送无线讯号,以达到增加无线讯号传送距离的目的。然而,现有的通讯装置无法稳固的放置在非平坦表面,容易造成通讯装置倾倒,或者通讯装置的平面天线并非对准在讯号接收方位上。此外,若通讯装置固定于特定地点及方位时,用户更难以调整通讯装置的位置或方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通讯装置。通讯装置包括壳体、固定件及锁固件。壳体内部具有供置放无线通讯电路板的容置空间。壳体外部设有万向接头,万向接头包括球头部。固定件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有与万向接头的球头部相配合的转动槽,转动槽的外侧壁具有外螺纹。锁固件包括容置槽,容置槽的内壁具有内螺纹,锁固件与转动槽经由内螺纹及外螺纹锁合后,将万向接头的球头部夹持于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位于固定件的第一面,固定件包括纵向容置槽及横向容置槽,纵向容置槽与横向容置槽垂直相交且位于固定件的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二面彼此相对,且连接部相对于纵向容置槽与横向容置槽的交会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包括复数穿槽部,分置于纵向容置槽及横向容置槽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穿槽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由纵向容置槽及横向容置槽分隔成的四象限坐标系的一个象限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穿槽部成L型,且L型的顶点朝向纵向容置槽与横向容置槽的交会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容置槽与横向容置槽的横截面成V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包括四壁挂孔,四壁挂孔分别设置于由纵向容置槽及横向容置槽分隔成的四象限坐标系的一个象限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包括复数壁挂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固件为手转螺帽。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成碟形,万向接头位于碟形的中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装置更包括立架。立架包括结合槽,结合槽形状与固定件的连接部相配合,并供连接部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还包括至少一穿槽部,立架还包括至少一卡扣部,以扣合于至少一穿槽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卡扣部包括上扣组件及下扣组件,上扣组件位于结合槽上方,下扣组件位于结合槽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扣组件具有朝上的至少一上卡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扣组件具有朝彼此相对方向的一对侧卡勾。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穿槽部成L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穿槽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四象限坐标系的一个象限中,其中四象限坐标系是以固定件的连接部为中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穿槽部成L型,且L型的顶点朝向四象限坐标系的中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立架包括相连接的支撑架及底座,结合槽位于支撑架,底座设有穿线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还包括至少一穿槽部,立架还包括位于支撑架的至少一卡扣部,以扣合于至少一穿槽部。
综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通讯装置,其包含壳体、固定件及锁固件。无线通讯电路板置放于壳体的容置空间内以接收无线讯号。壳体与固定件透过锁固件彼此相互固定,且壳体的万向接头可相对于固定件的转动槽转动。使无线通讯电路板可随着壳体的转动,而将无线通讯电路板朝向讯号最佳接收方位调整。此外,通讯装置亦可以透过固定件固定在立架、杆体或壁面,可应多种装设环境而装设固定。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此予以实施,且根据本申请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权利要求书及附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之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装置的组装完成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区域4的放大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的第一面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的第二面的示意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固定在壁面的示意图。
图5d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固定于杆体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立架的示意图,显示立架的上扣组件与下扣组件。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立架与壳体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及部件名称说明:
10:通讯装置
102:壳体
104:固定件
106:锁固件
108:无线通讯电路板
110:容置空间
112:万向接头
114:球头部
116:连接部
117:侧面
118:转动槽
120:外螺纹
122:容置槽
124:内螺纹
126:第一面
128:纵向容置槽
130:横向容置槽
132:第二面
134:立架
136:结合槽
138:穿槽部
140:卡扣部
142:上扣组件
144:下扣组件
146:壁挂孔
148:上卡勾
150:侧卡勾
152:支撑架
154:底座
156:弯折段
158:穿线孔
20:壁面
22:螺丝
30:杆体
32:扣具
C:铅锤线
D1:第一口径
D2:第二口径
D3: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装置的组装完成示意图。图3为图2在A-A方向的剖面图。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0包括一壳体102、一固定件104及一锁固件106。壳体102内部具有供置放一无线通讯电路板108的一容置空间110。壳体102外部设有一万向接头112,万向接头112包括一球头部114。固定件104包括一连接部116,连接部116设有与万向接头112的球头部114相配合的一转动槽118,转动槽118的外侧壁具有一外螺纹120。锁固件106包括一容置槽122,容置槽122的内壁具有一内螺纹124,锁固件106与转动槽118经由内螺纹124及外螺纹120锁合后将万向接头112的球头部114夹持于其间。
壳体102可供置放无线通讯电路板108,并且壳体102可相对于固定件104转动,而调整无线通讯电路板108的一讯号接收方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2可形成为一碟形,万向接头112位于碟形的中央。当壳体102相对于固定件104转动时,由于万向接头112位于碟形壳体102的中央,因此壳体102可以万向接头112的位置作为轴心转动。使得壳体102被转动时不会产生偏转,并且无线通讯电路板108可平均地朝向讯号接收方位接收无线讯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讯电路板108包括复数天线,该等天线对应万向接头112的位置为中心成点对称分布。
固定件104的其中一面朝向壳体102,另一面则可将固定件104固定在一讯号接收地点,例如,一立架134、一壁面20或一杆体等地点(容后于图5c、图5d说明)。
锁固件106用以将壳体102固定于固定件104。其中,锁固件106可例如为一手转螺帽。
无线通讯电路板108常态下置于容置空间110内,无线通讯电路板108用以接收一无线讯号。无线通讯电路板108至少包含一天线组。天线组可例如为一指向型天线和一全向形天线其中一种或前述二种天线的组合。
请参阅图3及图4。图4为图3区域4的放大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锁固件106与转动槽118经由内螺纹124及外螺纹120锁合后将万向接头112的球头部114夹持于其间”,可以是指容置槽122一端具有一第一口径D1、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口径D2,其中,第一口径D1大于第二口径D2。此外,球头部114具有一直径D3,直径D3介于第一口径D1与第二口径D2之间。万向接头112被固定于壳体102之前,锁固件106可以在预先套设在壳体102与球头部114之间。其中,容置槽122具有第二口径D2的一端邻近于壳体102而具有第一口径D1的另一端邻近于球头部114。使得锁固件106可被限位在壳体102与球头部114之间,以避免锁固件106分离于壳体102。将球头部114置于转动槽118后,锁固件106可以朝球头部114滑动至转动槽118,并且以内螺纹124锁合外螺纹120。其中,锁固件106与转动槽118完成锁固后,由于容置槽122具有第一口径D1的一端抵靠于转动槽118,容置槽122具有第二口径D2的另一端抵靠于球头部114,据此,球头部114两端分别受到转动槽118及容置槽122具有第二口径D2的另一端阻挡限位。并且当壳体102被一外力转动时,球头部114可透过其球形面于转动槽118转动,以调整壳体102的讯号接收方位。
请参阅图5a及图5b。图5a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04的第一面126的示意图。图5b为实用本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04的第二面132的示意图。如图5a及图5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16位于固定件104的一第一面126,固定件104包括一纵向容置槽128及一横向容置槽130,纵向容置槽128与横向容置槽130垂直相交且位于固定件104的一第二面132,第一面126与第二面132彼此相对,且连接部116相对于纵向容置槽128与横向容置槽130的一交会处。
再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0更包括一立架134。立架134包括一结合槽136,结合槽136的形状与固定件104的连接部116相配合,并供连接部116通过。藉此,固定件104可透过结合槽136与连接部116的形状彼此配合,将固定件104固定于立架134。使通讯装置10可以立架134放置于一平面使用。壳体102亦可随着立架134调整收讯方位,使得无线通讯电路板108经过调整收讯方位后可以得到较佳的收讯效果。其中,前述“结合槽136的形状与固定件104的连接部116相配合”可以是指连接部116的一面积实质等于结合槽136的一面积,使得连接部116可以定位于结合槽136之中。
请一并参阅图1、图5a及图5b。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04包括至少一穿槽部138,穿槽部138分置于纵向容置槽128及横向容置槽130两侧。其中,穿槽部138穿透过固定件104的两面。立架134还包括至少一卡扣部140。卡扣部140可扣合于穿槽部138。藉此,在卡扣部140扣合住穿槽部138的状态下,壳体102与固定件104可以保持固定于立架134。在一些实施例中,穿槽部138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四个穿槽部138分别设置于由纵向容置槽128及横向容置槽130分隔成的一四象限坐标系的一个象限中。其中,四象限坐标系是以固定件104的连接部116为中心。使得各穿槽部138可以相对于连接部116,平均分布在连接部116周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穿槽部138成L型,且每一穿槽部138的L型的一顶点朝向纵向容置槽128与横向容置槽130的交会处,亦即朝向四象限坐标系的中心。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部140可包括一上扣组件142及一下扣组件144,上扣组件142位于结合槽136上方,下扣组件144位于结合槽136下方。藉此,当结合槽136配合于连接部116时,每一卡扣部140的上扣组件142及下扣组件144都可以分别位于相对应位置的四个穿槽部138之中。使立架134可以稳固住壳体102与固定件104。此外,当壳体102朝图1中Z轴、Y轴方向移动或者转动时,穿槽部138会受到上扣组件142及/或下扣组件144的挡止,使壳体102与立架134保持固定角度或位置(即上扣组件142及下扣组件144可起到图中Z轴、Y轴方向的限位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5b及图5c。图5c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04固定在壁面20的示意图。如图5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04还包括复数壁挂孔146。具体而言,复数固定件104的数量为四个。四壁挂孔146分别设置于由纵向容置槽128及横向容置槽130分隔成的四象限坐标系的一个象限中。再如图5c所示,当通讯装置10欲固定在一室内的一壁面20时,可先将固定件104设置于壁面20,再分别以一螺丝22经由对应的壁挂孔146锁附于壁面20。藉此,通讯装置10可透过固定件104固定在壁面20而无需使用立架134。
请一并参阅图5b及图5d。图5d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04固定于杆体30的示意图。在此,固定件104的纵向容置槽128与横向容置槽130的横截面成V型,使纵向容置槽128与横向容置槽130分别具有一下凹槽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容置槽128与横向容置槽130的横截面非以V型为限,例如可为U型、半圆形等。需说明的是,连接部116分别于四边延伸的一侧面117分别与纵向容置槽128或横向容置槽130的下凹槽面齐平。如图5d所示,当固定件104欲固定于一杆体30时,可将纵向容置槽128或横向容置槽130靠合在杆体30,使杆体30的一部分位于纵向容置槽128或横向容置槽130之中,以避免杆体30相对于固定件104滑动偏移。并且再以至少一扣具32扣接于穿槽部138,以将杆体30与固定件104彼此相互紧扣。其中,扣具32可以是一扣环或一弹性束缚件(如束带)。藉此,通讯装置10可经由固定件104固定在杆体30而无需使用立架134,并且依据杆体30设置的方向,可选择以固定件104的纵向容置槽128或横向容置槽130配合固定杆体30。
请一并参阅图6a及图6b。图6a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立架134的示意图,显示立架134的上扣组件142与下扣组件144。图6b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立架134与壳体102的组装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扣组件142具有朝上的至少一上卡勾148。具体而言,上扣组件142穿过固定件104的穿槽部138(邻近横向容置槽130的一侧的穿槽部138)后,上卡勾148可以勾扣住穿槽部138,并且穿槽部138可受到上卡勾148的挡止。再如图6a及图6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扣组件144具有朝彼此相对方向的一对侧卡勾150。具体而言,下扣组件144穿过固定件104的穿槽部138(邻近横向容置槽130的另一侧的穿槽部138)后,侧卡勾150可以勾扣住穿槽部138。并且穿槽部138可受到侧卡勾150的挡止。藉此,当壳体102朝远离立架134的方向移动时,穿槽部138会受到上卡勾148及/或侧卡勾150的挡止,以起到X轴方向的限位作用。此外,固定件104以上卡勾148及/或侧卡勾150勾扣住穿槽部138,可确保连接部116(见于图1)与结合槽136的连接,并且提供立架134与壳体102彼此固定时的稳定性。
再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立架134包括相连接的一支撑架152及一底座154,结合槽136位于支撑架152。其中,支撑架152与底座154之间可具有一弯折段156,弯折段156一端邻近于结合槽136,另一端邻近于底座154。支撑架152透过弯折段156的弯折角度,使结合槽136可对应于底座154二侧(如图3中底座154在X轴方向的两侧)之间,即如图3中所示,结合槽136所通过的一铅锤线C位于底座154的位置。使得壳体102与固定件104固定于支撑架152,并将重量施加在支撑架152后,底座154仍可保持支撑架152的平衡,以防止立架134倾倒。再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54还设有一穿线孔158。其中,由无线通讯电路板108延伸出的一连接线(图中未绘示),如电源线、网络线,可进一步穿过穿线孔158,使连接线可以被固定于穿线孔158。藉此,当连接线为复数条时,穿线孔158可集中多条连接线以容易整理连接线。
综上所述,依据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通讯装置10,其包含壳体102、固定件104及锁固件106。无线通讯电路板108置放于壳体102的容置空间110内以接收无线讯号。壳体102与固定件104透过锁固件106彼此相互固定,且壳体102的万向接头112可相对于固定件104的转动槽118转动。使无线通讯电路板108可随着壳体102的转动,而将无线通讯电路板108朝向讯号接收方位调整。此外,通讯装置10亦可以透过固定件104固定在立架134、壁面20或杆体30,可因应多种装设环境而装设固定。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案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案的内容并据此予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案的专利范围,即大体依本案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内部具有供置放一无线通讯电路板的一容置空间,该壳体外部设有一万向接头,该万向接头包括一球头部;
一固定件,包括一连接部,该连接部设有与该万向接头的该球头部相配合的一转动槽,该转动槽的外侧壁具有一外螺纹;及
一锁固件,包括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的内壁具有一内螺纹,该锁固件与该转动槽经由该内螺纹及该外螺纹锁合后将该万向接头的该球头部夹持于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位于该固定件的一第一面,该固定件包括一纵向容置槽及一横向容置槽,该纵向容置槽与该横向容置槽垂直相交且位于该固定件的一第二面,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彼此相对,且该连接部相对于该纵向容置槽与该横向容置槽的一交会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包括至少一穿槽部,分置于该纵向容置槽及该横向容置槽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穿槽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由该纵向容置槽及该横向容置槽分隔成的一四象限坐标系的一个象限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穿槽部成一L型,且该L型的顶点朝向该纵向容置槽与该横向容置槽的该交会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纵向容置槽与该横向容置槽的横截面成V型。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包括四壁挂孔,分别设置于由该纵向容置槽及该横向容置槽分隔成的一四象限坐标系的一个象限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包括复数壁挂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固件为一手转螺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成一碟形,该万向接头位于该碟形的中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立架,该立架包括一结合槽,形状与该固定件的该连接部相配合,并供该连接部通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还包括至少一穿槽部,该立架还包括至少一卡扣部,以扣合于该至少一穿槽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卡扣部包括一上扣组件及一下扣组件,该上扣组件位于该结合槽上方,该下扣组件位于该结合槽下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扣组件具有朝上的至少一上卡勾。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扣组件具有朝彼此相对方向的一对侧卡勾。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穿槽部成L型。
17.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穿槽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一四象限坐标系的一个象限中,其中该四象限坐标系是以该固定件的该连接部为中心。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穿槽部成一L型,且该L型的一顶点朝向该四象限坐标系的中心。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立架包括相连接的一支撑架及一底座,该结合槽位于该支撑架,该底座设有一穿线孔。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还包括至少一穿槽部,该立架还包括位于该支撑架的至少一卡扣部,以扣合于该至少一穿槽部。
CN202321397778.1U 2023-06-01 2023-06-01 通讯装置 Active CN220210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7778.1U CN220210534U (zh) 2023-06-01 2023-06-01 通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7778.1U CN220210534U (zh) 2023-06-01 2023-06-01 通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0534U true CN220210534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3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7778.1U Active CN220210534U (zh) 2023-06-01 2023-06-01 通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0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7075B2 (en) Multi-angle levels and plumbing methods
CA2956501C (en) Planar antenna apparatus and support of planar antenna apparatus
CN220210534U (zh) 通讯装置
JPH11504499A (ja) 調整可能な設置および整列機構を有するマイクロ波トランシーバ、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JP2023129695A (ja) 無線通信装置支持用ブラケット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無線通信装置支持組立体
US6710747B1 (en) Modulized antenna sleeve
US10468742B2 (en) Antenna hinge connector
JP5977106B2 (ja) アンテナ支持装置
TWM646780U (zh) 通訊裝置
KR101273261B1 (ko) 안테나 마스트의 안테나 연결장치
JP3127558U (ja) 屋内、屋外両用アンテナ
US6646612B1 (en) Non-directivity antenna for wireless LAN
JP5777989B2 (ja) アンテナ支持装置
TWI429135B (zh) 多角度旋轉天線
CN220341509U (zh) 无线通讯装置
US7084821B2 (en) Fixing structure using a couple of screws and antenna unit having the same
KR102666066B1 (ko) 밀리미터 웨이브 통신을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마운트 부재
US6259410B1 (en)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antenna
CN219832996U (zh) 一种天线安装装置及天线组件
CN219286646U (zh) 带可收放天线的无线显示器壳体
CN215215339U (zh) 一种定位工装及波纹管定位结构
TWI760182B (zh) 方位調整機構
CN216410090U (zh) 测量系统及其棱镜组件
CN215070416U (zh) 一种天线装置
US1176993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and mounting mem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