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6112U - 化霜装置、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化霜装置、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6112U
CN220206112U CN202320984100.7U CN202320984100U CN220206112U CN 220206112 U CN220206112 U CN 220206112U CN 202320984100 U CN202320984100 U CN 202320984100U CN 220206112 U CN220206112 U CN 220206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ipe
liquid inlet
defrosting
evaporator
inle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41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睿彤
王定远
郭忠昌
赵鹏达
孔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841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6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6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6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化霜装置。化霜装置用于为蒸发器化霜,蒸发器包括进液管路。化霜装置包括:加热管,套设于进液管路;在蒸发器需要化霜的情况下,加热管能够受控发热,以加热进液管路中的冷媒。该化霜装置在空调器化霜的过程中,能够对室内供热。本申请还公开一种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

Description

化霜装置、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化霜装置、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的情况下,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室外换热器从室外环境吸热,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室外换热器容易结霜。霜层会在室外换热器的翅片上形成热阻,降低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影响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通常采用逆循环除霜的方法化霜,即在化霜期间空调器由制热模式切换为制冷模式,利用压缩机和冷媒的热量完成化霜。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在化霜过程中,无法对室内供热,会导致室内的温度波动较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化霜装置、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在空调器化霜的过程中,能够对室内持续供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霜装置,用于为蒸发器化霜,所述蒸发器包括进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装置包括:加热管,套设于所述进液管路;在所述蒸发器需要化霜的情况下,所述加热管能够受控发热,以加热所述进液管路中的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包括:加热管本体;石墨烯涂层,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本体的内壁面;正极引线,与石墨烯涂层相连接并从加热管的一端伸出;负极引线,与石墨烯涂层相连接并从加热管的另一端伸出;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石墨烯涂层远离所述加热管本体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液管路的外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霜装置还包括:第一堵头,设置于所述加热管的第一端,用于使所述加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液管路相对固定;和,第二堵头,设置于所述加热管的第二端,用于使所述加热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液管路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堵头包括:第一限位板,构造有第一避让孔,所述进液管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延伸至所述加热管的外侧;和,第一固定筒,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筒适于插入所述加热管和所述进液管路之间的缝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堵头安装至加热管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壁面与所述进液管路的外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外壁面与所述加热管的内壁面相贴合;和/或,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内径等于所述进液管路的外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包括:第一拼合部,设置为圆弧板;和,第二拼合部,设置为圆弧板,用于与第一拼合部拼合成所述加热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化霜装置还包括:第一管卡,套设于加热管的第一端,以固定第一拼合部的第一端和第二拼合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管卡,套设于加热管的第二端,以固定第一拼合部的第二端和第二拼合部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包括进液管路;和,上述的化霜装置,用于为蒸发器化霜。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上述的蒸发器组件;和,控制器,被配置为:在蒸发器需要除霜的情况下,当加热管进液端的制冷剂温度小于制冷剂的上限温度时,控制加热管工作;当加热管出液端的制冷剂温度小于加热管的极限温度时,控制加热管工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包括加热管,加热管套设于进液管路。在蒸发器需要化霜的情况下,加热管能够受控发热,以加热进液管路中的冷媒,温度较高的冷媒进入到蒸发器,使蒸发器的温度升高,对蒸发器进行化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在化霜的过程中无需转换空调器的工作模式,也无需使空调器停机。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在化霜的过程中能够持续对室内供热,有利于提高室内温度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化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化霜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加热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化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化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化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蒸发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进液管路;
2、加热管;201、加热管本体;202、石墨烯涂层;203、正极引线;204、负极引线;205、绝缘层;206、第一拼合部;207、第二拼合部;208、第一管卡;209、第二管卡;
3、第一堵头;301、第一限位板;302、第一固定筒;303、第一避让孔;
4、第二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的情况下,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室外换热器从室外环境吸热,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室外换热器容易结霜。霜层会在室外换热器的翅片上形成热阻,降低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影响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通常采用逆循环除霜的方法化霜,即在化霜期间空调器由制热模式切换为制冷模式,利用压缩机和冷媒的热量完成化霜。然而,相关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在化霜过程中,无法对室内供热,会导致室内的温度波动较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化霜装置、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在空调器化霜的过程中,能够对室内供热。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化霜装置。
参见图1和图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用于为蒸发器化霜,蒸发器包括进液管路1。化霜装置包括加热管2。加热管2套设于进液管路1,加热管2与进液管路1形成套管结构。在蒸发器需要化霜的情况下,加热管2能够受控发热,以加热进液管路1中的冷媒。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包括加热管2,加热管2套设于进液管路1。在蒸发器需要化霜的情况下,加热管2能够受控发热,以加热进液管路1中的冷媒,温度较高的冷媒进入到蒸发器,使蒸发器的温度升高,对蒸发器进行化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在化霜的过程中无需转换空调器的工作模式,也无需使空调器停机。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在化霜的过程中能够持续对室内供热,有利于提高室内温度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加热管2套设于进液管路1靠近蒸发器的一端。如此设置,能够减少冷媒流动过程的热量损失,提高对蒸发器的化霜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加热管2包括加热管本体201、石墨烯涂层202、正极引线203、负极引线204和绝缘层205。石墨烯涂层202设置于加热管本体201的内壁面。也就是说,加热管2为石墨烯加热管。正极引线203与石墨烯涂层202相连接并从加热管2的一端伸出。负极引线204与石墨烯涂层202相连接并从加热管2的另一端伸出。绝缘层205设置于石墨烯涂层202远离加热管本体201的一侧。
通过设置加热管本体201能够为石墨烯涂层202的设置提供载体,同时加热管本体不会阻碍石墨烯涂层202发射的红外线射出。石墨烯涂层202通电时发出红外线,传热方式多为辐射传热,对进液管路1中冷媒的加热更加均匀,加热效率更高。正极引线203与石墨烯涂层202相连接并从加热管2的一端伸出,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对石墨烯涂层202通正极电;负极引线204与石墨烯涂层202相连接并从加热管2的另一端伸出,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对石墨烯涂层202通负极电,以保障石墨烯涂层202回路完整,实现发热。绝缘层205能够隔离石墨烯涂层202远离加热管本体201的一侧,通过加热管本体201和绝缘层205对石墨烯涂层202进行封装,仅仅通过正极引线203和负极引线204与外部电源连接,有利于提高加热管2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加热管本体201的材质包括石英管、微晶管、云母管、玻璃管及陶瓷管中的一种或几种。石英管、微晶管、云母管、玻璃管及陶瓷管能够透红外光、绝缘且耐高温,通过将加热管本体201限定为上述材质,能够防止加热管2漏电,同时红外能够穿透加热管本体201进行散热。此外耐高温的加热管本体201能够实现更高温度的加热,提高加热管2的加热温度范围。
可选地,加热管本体201的材质为云母。云母的成本低、热膨胀系数低、机械强度高且耐高温,通过将加热管本体201的材质限定为云母,能够避免由于加热管本体201发热膨胀而导致的石墨烯涂层202脱离变形,有利于提高加热管2的可靠性。此外,云母的化学稳定性良好,不易因被腐蚀导致损坏以至于漏电,安全性好。
可选地,石墨烯涂层可以通过气相沉积、静电喷涂、浸涂、刷涂或灌涂等方法设置于加热管本体的内壁面。石墨烯涂层的厚度可以为几十微米,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石墨烯涂层的厚度。
可选地,绝缘层205的材质为聚酰亚胺。聚酰亚胺耐高温达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无明显熔点,且具有高绝缘性能。通过将绝缘层205的材质限定为聚酰亚胺,有利于使石墨烯涂层202与外界隔绝,避免石墨烯涂层202漏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加热管2的内径大于进液管路1的外径。石墨烯涂层202产生的热能对进液管路1的加热方式包括两种,第一种加热方式为通过波长在5μm~14μm的红外光线,以红外热辐射的形式对进液管路1进行辐射式加热;第二种加热方式为由石墨烯涂层202热传导到绝缘层205,再传导至加热管2和进液管路1之间的空气,进而传导至进液管路1。如此,石墨烯涂层202有效电热能总转换率达99%以上,加上石墨烯材料特殊的超导性,保证了石墨烯涂层202发热性能稳定,高导电及导热性能,实现进液管路1中冷媒的快速升温,进而对蒸发器进行化霜。其中,第一种加热方式为主要的加热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化霜装置还包括第一堵头3和第二堵头4。第一堵头3设置于加热管2的第一端,用于使加热管2的第一端和进液管路1相对固定。第二堵头4设置于加热管2的第二端,用于使加热管2的第二端与进液管路1相对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堵头3和第二堵头4能够使加热管2和进液管路1相对固定,提高加热管2对进液管路1中冷媒加热的均匀性。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堵头3和第二堵头4能够避免加热管2相对于进液管路1活动,进而避免由于加热管2相对于进液管路1活动造成的噪声和碰撞等。此外,能够在加热管2的内部设置相对密封的环境,提高加热管2内部的保温效果,提高对进液管路1的加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第一堵头3包括第一限位板301和第一固定筒302。第一限位板301构造有第一避让孔303,进液管路1能够穿过第一避让孔303延伸至加热管2的外侧。第一固定筒302设置于第一限位板301的一侧,第一固定筒302适于插入加热管2和进液管路1之间的缝隙。如此设置,便于将第一堵头3安装至加热管2的第一端,使进液管路1与加热管2的第一端相对固定。在第一堵头3安装至加热管2的情况下,第一限位板301与加热管2的第一端相抵接,实现对第一堵头3的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堵头3安装至加热管2的情况下,第一固定筒302的内壁面与进液管路1的外壁面相贴合,第一固定筒302的外壁面与加热管2的内壁面相贴合。如此设置,便于利用第一固定筒302使进液管路1和加热管2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避让孔303的内径等于进液管路1的外径。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堵头3对加热管2和进液管路1的固定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堵头4包括第二限位板和第二固定筒。第二限位板构造有第二避让孔,进液管路能够穿过第二避让孔延伸至加热管的外侧。第二固定筒设置于第二限位板的一侧,第二固定筒适于插入加热管和进液管路之间的缝隙。如此设置,便于将第二堵头4安装至加热管的第二端,使进液管路与加热管的第二端相对固定。在第二堵头4安装至加热管的情况下,第二限位板与加热管的第二端相抵接,实现对第二堵头4的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堵头4安装至加热管的情况下,第二固定筒的内壁面与进液管路的外壁面相贴合,第二固定筒的外壁面与加热管的内壁面相贴合。如此设置,便于利用第二固定筒使进液管路1和加热管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避让孔的内径等于进液管路的外径。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堵头4对加热管和进液管路的固定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加热管2包括第一拼合部206和第二拼合部207。第一拼合部206设置为圆弧板。第二拼合部207设置为圆弧板,第二拼合部207用于与第一拼合部206拼合成加热管2。如此设置,便于使加热管2套设至进液管路。具体地,在进液管路的一侧放置第一拼合部206,在进液管路的另一侧放置第二拼合部207,然后将第一拼合部206和第二拼合部207连接,即可实现将加热管2套设至进液管路。
此外,考虑到石墨烯涂层在加热管本体201内表面的制备方法,气相沉积生长石墨烯涂层的方法受长度限制,加热管2无法做到很长;静电喷涂法在管径较细的加热管本体201的内壁面实现效果较差;灌涂法会使石墨烯涂层在加热管本体的内壁面附着不均匀,导致出现局部过热,局部不热等情况。通过将加热管设置为包括第一拼合部206和第二拼合部207的拼合结构,便于加热管2的加工制造,有利于提高加热管2加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拼合部206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端侧和第二连接端侧,第二拼合部207包括相对的第三连接端侧和第四连接端侧。第一连接端侧用于与第三连接端侧连接,第二连接端侧用于与第四连接端侧连接。
可选地,化霜装置还包括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在第一拼合部206和第二拼合部207拼合完成的情况下,第一垫片位于第一连接端侧和第二连接端侧之间,第二垫片位于第二连接端侧和第四连接端侧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能够对连接处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连接处磕碰。同时,垫片能够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强化第一拼合部206和第二拼合部207的固定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化霜装置还包括第一管卡208和第二管卡209。第一管卡208套设于加热管2的第一端,以固定第一拼合部206的第一端和第二拼合部207的第一端。第二管卡209套设于加热管2的第二端,以固定第一拼合部206的第二端和第二拼合部207的第二端。通过设置第一管卡208和第二管卡209,便于固定连接加热管2的第一拼合部206和第二拼合部207。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器组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化霜装置。蒸发器包括进液管路1。化霜装置用于为蒸发器化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组件包括化霜装置,化霜装置包括加热管2,加热管2套设于进液管路1。在蒸发器需要化霜的情况下,加热管2能够受控发热,以加热进液管路1中的冷媒,温度较高的冷媒进入到蒸发器,使蒸发器的温度升高,对蒸发器进行化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在化霜的过程中无需转换空调器的工作模式,也无需使空调器停机。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化霜装置在化霜的过程中能够持续对室内供热,有利于提高室内温度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蒸发器组件。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蒸发器组件,因此包括上述蒸发器组件所包括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结霜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加热管2通电。利用加热管2加热进液管路中的冷媒,进而利用高温冷媒为蒸发器除霜。
在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大于结霜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加热管2断电。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大于结霜温度,无需对蒸发器进行除霜,无需开启加热管2。
在蒸发器需要除霜的情况下,当加热管2进液端的制冷剂温度小于制冷剂的上限温度时,控制加热管2工作。当加热管2进液端的制冷剂温度小于制冷剂的上限温度时,控制加热管2工作,对制冷机进行持续加热,以实现对蒸发器的快速除霜。
在蒸发器需要除霜的情况下,当加热管2进液端的制冷剂温度大于或等于制冷剂的上限温度时,关停加热管2。如此,可以提高空调器的稳定性。
在蒸发器需要除霜的情况下,当加热管2出液端的制冷剂温度小于加热管2的极限温度时,控制加热管2工作。如此,在加热管出液端的制冷剂温度小于加热管的极限温度时,对制冷机进行持续加热,以实现对蒸发器的快速除霜。
在蒸发器需要除霜的情况下,当加热管2出液端的制冷剂温度大于或等于加热管2的极限温度时,关停加热管2。如此,能够避免损坏加热管2。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化霜装置,用于为蒸发器化霜,所述蒸发器包括进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装置包括:
加热管,套设于所述进液管路;在所述蒸发器需要化霜的情况下,所述加热管能够受控发热,以加热所述进液管路中的冷媒;
其中,所述加热管包括:
加热管本体;
石墨烯涂层,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本体的内壁面;
正极引线,与石墨烯涂层相连接并从加热管的一端伸出;
负极引线,与石墨烯涂层相连接并从加热管的另一端伸出;和,
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石墨烯涂层远离所述加热管本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液管路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装置还包括:
第一堵头,设置于所述加热管的第一端,用于使所述加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液管路相对固定;和,
第二堵头,设置于所述加热管的第二端,用于使所述加热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液管路相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包括:
第一限位板,构造有第一避让孔,所述进液管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延伸至所述加热管的外侧;和,
第一固定筒,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筒适于插入所述加热管和所述进液管路之间的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堵头安装至加热管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壁面与所述进液管路的外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外壁面与所述加热管的内壁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内径等于所述进液管路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包括:
第一拼合部,设置为圆弧板;和,
第二拼合部,设置为圆弧板,用于与第一拼合部拼合成所述加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管卡,套设于加热管的第一端,以固定第一拼合部的第一端和第二拼合部的第一端;和,
第二管卡,套设于加热管的第二端,以固定第一拼合部的第二端和第二拼合部的第二端。
9.一种蒸发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发器,包括进液管路;和,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化霜装置,用于为蒸发器化霜。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发器组件;和,
控制器,被配置为:在蒸发器需要除霜的情况下,当加热管进液端的制冷剂温度小于制冷剂的上限温度时,控制加热管工作;当加热管出液端的制冷剂温度小于加热管的极限温度时,控制加热管工作。
CN202320984100.7U 2023-04-26 2023-04-26 化霜装置、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 Active CN220206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4100.7U CN220206112U (zh) 2023-04-26 2023-04-26 化霜装置、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4100.7U CN220206112U (zh) 2023-04-26 2023-04-26 化霜装置、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6112U true CN220206112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53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4100.7U Active CN220206112U (zh) 2023-04-26 2023-04-26 化霜装置、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6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9871B (zh) 半导体制冷冰箱及其冷端换热装置
CN106958962A (zh) 半导体化霜加热器和制冷设备
CN103438491B (zh) 带有热水自循环系统的采用热泵的热水供应和加热系统
CN107401942A (zh) 蓄热装置、电控箱及空调
CN220206112U (zh) 化霜装置、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
CN109813010A (zh) 蒸发器和冰箱
US20100147002A1 (en) Defrosting apparatus of refrigerator
CN106288487A (zh) 一拖多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9861205U (zh) 速热模块及空调器
CN105261597B (zh) 一种管道散热模组
CN207441920U (zh) 一种电池包加热和散热复合系统及电动车
CN103438501A (zh) 带有辅助电加热装置的采用热泵的热水供应和加热系统
CN109959181B (zh) 制冷系统以及空调器
CN212006307U (zh) 蒸发器和冰箱
CN113357848B (zh) 换热器和家电设备
CN204963293U (zh) 冷媒循环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09877378U (zh) 一种烟气冷凝器用高效冷凝室
CN209861206U (zh) 速热模块及空调器
CN209541258U (zh) 一种风冷冰箱的风扇进风口化霜装置及风冷冰箱
CN105042936A (zh) 冷媒循环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14223525U (zh) 一种冰箱化霜控制装置
CN207132761U (zh) 蓄热装置、电控箱及空调
CN108036576B (zh) 一种结合脉动热管的制冷机导冷装置
CN110044121A (zh) 一种冰箱门封条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CN217685703U (zh) 用于空调器的除霜装置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