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5917U - 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5917U
CN220205917U CN202321659064.3U CN202321659064U CN220205917U CN 220205917 U CN220205917 U CN 220205917U CN 202321659064 U CN202321659064 U CN 202321659064U CN 220205917 U CN220205917 U CN 220205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umidifying
indoor unit
cavity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90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玉军
姜艺佳
李绪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90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5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5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5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加湿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加湿箱,加湿箱的内部设置有加湿腔;水箱,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加湿箱的上方,其内设置有可形成密封状态的水腔,其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液位保持机构,包括:液封管,其第一端连接于出水口,其第二端穿过加湿箱的壁延伸至加湿腔内,且加湿腔的底部与液封管的第二端之间具有液位保持间隙。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能够保证加湿腔内水体的液面高度,还可以保证空调器室内机的节能性,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作为冬季取暖夏天乘凉的工具,备受用户喜爱,无论是生活、办公还是娱乐,其都给用户带来了极舒适的环境温度。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用户不再满足基本的环境温度的舒适程度需求,对于所处空间中的湿度的舒适程度也具有一定的需求。进而出现了加湿器、除湿器以及能够调节室内空间湿度的空调器。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具备加湿功能的空调器,加湿空间中的液面与雾化器的距离较大会降低雾化器的雾化效果,液面与雾化器的距离较小会降低雾化器的雾化效率,进而会通过抽水泵等电动部件实现对加湿空间内的水体量的控制。但抽水泵等电动部件需要维护,且使用寿命较短,需要耗电,进而大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一项技术缺陷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空调器室内机能够在保证加湿腔内水体的液面高度的同时,还要使得控制加湿腔内水体的液面高度的部件可以免维护、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保证空调器室内机的节能性,提升用户体验。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
壳体;
加湿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加湿箱,加湿箱的内部设置有加湿腔;
水箱,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加湿箱的上方,其内设置有可形成密封状态的水腔,其下部设置有出水口;
液位保持机构,包括:
液封管,其第一端连接于出水口,其第二端穿过加湿箱的壁延伸至加湿腔内,且加湿腔的底部与液封管的第二端之间具有液位保持间隙。
进一步地,加湿机构还包括:
雾化器,包括设置于加湿腔的底部的超声波雾化片;并且,
液位保持间隙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20mm至50mm。
进一步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
加热机构,包括设置于加湿腔底部的加热丝,且加热丝的高度小于等于25mm。
进一步地,水箱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内;并且,
液封管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出水口;以及,
液位保持机构还包括:
阀件,设置于出水口和液封管的第一端之间,用于在液封管的第一端通过阀件连接于出水口的情况下,通过液封管将水箱的水腔和加湿腔相连通,还用于在液封管的第一端脱离与出水口的连接的情况下,封闭出水口。
进一步地,阀件包括:
顶触式常闭活塞阀,包括套管、阀管、支架、伸缩杆、弹性件和活塞,套管套设在阀管上,且套管和阀管之间通过连接圈连接,出水口的出水管设置于套管和阀管之间,且出水管位于连接圈靠近水箱的水腔的一侧,阀管靠近水箱的水腔的一端延伸至水腔内,支架设置于阀管内,伸缩杆沿阀管的径向可活动地设置于支架上,活塞设置于阀管位于水腔内的端部,伸缩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活塞,弹性件连接于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支架之间;
顶触凸起,设置于液封管的第一端上,用于在液封管的第一端抵接于套管的内壁和/或连接圈远离水腔的一侧的情况下,顶触到伸缩杆的第二端以使得活塞打开阀管位于水腔内的端部,且弹性件用于在液封管的第一端脱离与套管的内壁和/或连接圈远离水腔的一侧的连接的情况下,促使活塞关闭阀管位于水腔内的端部。
进一步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
放置盒,设置于壳体内,其具有朝前开设的放置口,且水箱和加湿箱可拆卸地设置于放置盒内;
水箱上设置有连通其后侧和底侧的避让槽,出水口设置于避让槽的前壁上,且液封管的第一端相对出水口朝前设置,且液封管位于加湿腔的外部的管段位于避让槽内,液封管穿设在加湿箱的顶部上。
进一步地,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分别对应的设置于放置盒的后壁上和水箱的后壁上,且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之间具有磁吸力。
进一步地,放置盒的后部上设置拆卸卡孔,加湿箱的后侧设置对应拆卸卡孔的拆卸卡勾,拆卸卡勾勾设于拆卸卡孔内;并且,
放置盒的后侧设置有安装卡勾,壳体包括位于空调器室内机后侧的安装板,且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卡孔,安装卡勾勾设于安装卡孔内。
进一步地,水箱的前侧设置有抽拉把手。
进一步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靠近水箱的顶部设置于水箱的前侧,进水口上盖设有进水盖。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由于包括加湿机构、水箱和液位保持机构,加湿机构包括加湿箱,且加湿箱的内部设置有加湿腔,水箱位于加湿箱的上方,水箱内设置有可形成密封状态的水腔,且水箱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液位保持机构包括液封管,液封管的第一端连接于出水口,液封管的第二端穿过加湿箱的壁延伸至加湿腔内,且加湿腔的底部与液封管的第二端之间具有液位保持间隙。当加湿腔内的水体被加湿机构转化为水雾输送至室内空间后,加湿腔内的水体减少,水箱内存储的水体会通过重力下流至加湿腔内,且当加湿腔内的水体升高至其液面接触液封管的底端时,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水箱内的水体会被托住而下流,进而可以使得加湿腔内的水体的液面始终维持在接触液封管的底端。并且,相比于抽水泵等电动部件,液封管不需要维护,使用寿命长,更不需要耗电。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能够在保证加湿腔内水体的液面高度的同时,还可以使得控制加湿腔内水体的液面高度的部件可以免维护、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保证空调器室内机的节能性,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水箱和加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水箱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加湿箱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加湿箱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示意图之一;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限定,本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8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水箱和加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水箱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加湿箱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加湿箱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示意图之一;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示意图之二。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100、加湿机构200、水箱400和液位保持机构500:加湿机构200包括设置于壳体100内的加湿箱210,加湿箱210的内部设置有加湿腔211;水箱400设置于壳体100内,且水箱400位于加湿箱210的上方,水箱400内设置有可形成密封状态的水腔,水箱400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410;液位保持机构500包括液封管510,液封管510的第一端连接于出水口410,液封管510的第二端穿过加湿箱210的壁延伸至加湿腔211内,且加湿腔211的底部与液封管510的第二端之间具有液位保持间隙。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由于包括加湿机构200、水箱400和液位保持机构500,加湿机构200包括加湿箱210,且加湿箱210的内部设置有加湿腔211,水箱400位于加湿箱210的上方,水箱400内设置有可形成密封状态的水腔,且水箱400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410,液位保持机构500包括液封管510,液封管510的第一端连接于出水口410,液封管510的第二端穿过加湿箱210的壁延伸至加湿腔211内,且加湿腔211的底部与液封管510的第二端之间具有液位保持间隙。当加湿腔211内的水体被加湿机构200转化为水雾输送至室内空间后,加湿腔211内的水体减少,水箱400内存储的水体会通过重力下流至加湿腔211内,且当加湿腔211内的水体升高至其液面接触液封管510的底端时,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水箱400内的水体会被托住而下流,进而可以使得加湿腔211内的水体的液面始终维持在接触液封管510的底端。并且,相比于抽水泵等电动部件,液封管510不需要维护,使用寿命长,更不需要耗电。因此,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能够在保证加湿腔211内水体的液面高度的同时,还可以使得控制加湿腔211内水体的液面高度的部件可以免维护、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保证空调器室内机的节能性,提升用户体验。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加湿箱210上设置有连通加湿腔211的出雾口212。加湿机构200用于促使加湿腔211内的水体转化为水雾,并促使水雾通过出雾口212流动至空调器室内机所作用的室内空间中。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位于空调器室内机前侧的前面板110,且前面板110上开设有伸出口111;加湿箱210的内部还设置有加湿通道213,加湿通道213的一端连通于加湿腔211,加湿通道213的另一端连通于出雾口212,加湿通道213设置于伸出口111内,出雾口212通过伸出口111暴露出壳体10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伸出口111、出雾口212和加湿通道213的设置,以将加湿箱210内携带水雾的气流输送至室内空间中。
参照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加湿机构200还包括雾化器220,雾化器220包括设置于加湿腔211的底部的超声波雾化片;并且,液位保持间隙的距离H的取值范围为20mm至50mm。以保证雾化器220的雾化效果和雾化效率。并且,液位保持间隙的距离H优选为25mm。
参照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加热机构300,加热机构300设置于加湿箱210上,加热机构300用于加热加湿腔211内的水体。
参照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机构300包括设置于加湿腔211底部的加热丝310。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丝310的高度小于等于25mm。以使得加热丝310完全浸没在加湿腔211的水体中,以保证加热丝310加热水体的加热效率和加热效果。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水箱400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00内;并且,液封管510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出水口410;以及,液位保持机构500还包括阀件520,阀件520设置于出水口410和液封管510的第一端之间,阀件520用于在液封管510的第一端通过阀件520连接于出水口410的情况下,通过液封管510将水箱400的水腔和加湿腔211相连通,阀件520还用于在液封管510的第一端脱离与出水口410的连接的情况下,封闭出水口41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液封管510的第一端和出水口410可拆卸地连接,以及阀件520的设置,可以将水箱400拆卸下来,以便于水箱400的加水。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顶触式常闭活塞阀521包括套管5211、阀管5212、支架5213、伸缩杆5214、弹性件5215和活塞5216,套管5211套设在阀管5212上,且套管5211和阀管5212之间通过连接圈连接,出水口410的出水管411设置于套管5211和阀管5212之间,且出水管411位于连接圈靠近水箱400的水腔的一侧,阀管5212靠近水箱400的水腔的一端延伸至水腔内,支架5213设置于阀管5212内,伸缩杆5214沿阀管5212的径向可活动地设置于支架5213上,活塞5216设置于阀管5212位于水腔内的端部,伸缩杆5214的第一端连接于活塞5216,弹性件5215连接于伸缩杆5214的第二端与支架5213之间;顶触凸起5218设置于液封管510的第一端上,顶触凸起5218用于在液封管510的第一端抵接于套管5211的内壁和/或连接圈远离水腔的一侧的情况下,顶触到伸缩杆5214的第二端以使得活塞5216打开阀管5212位于水腔内的端部,且弹性件5215用于在液封管510的第一端脱离与套管5211的内壁和/或连接圈远离水腔的一侧的连接的情况下,促使活塞5216关闭阀管5212位于水腔内的端部,以使得阀件520可以在液封管510的第一端通过阀件520连接于出水口410的情况下,通过液封管510将水箱400的水腔和加湿腔211相连通,以及在液封管510的第一端脱离与出水口410的连接的情况下,封闭出水口410。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215可以是弹簧。
参照图2、图3、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放置盒600。放置盒600设置于壳体100内,放置盒600具有朝前开设的放置口610,且水箱400和加湿箱210可拆卸地设置于放置盒600内;水箱400上设置有连通其后侧和底侧的避让槽420,出水口410设置于避让槽420的前壁上,且液封管510的第一端相对出水口410朝前设置,且液封管510位于加湿腔211的外部的管段位于避让槽420内,液封管510穿设在加湿箱210的顶部上。进而可以将水箱400和加湿箱210设置在壳体100内。
参照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液封管510的第一端与顶触式常闭活塞阀521的连接稳定性,在液封管510的第一端的周向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胀紧板511,且胀紧板511沿液封管510的轴向延伸,在液封管510的第一端连接于抵接于套管5211的内壁和/或连接圈远离水腔的一侧的情况下,胀紧板511抵接于阀管5212的内壁,且在液封管510的第一端连接于抵接于套管5211的内壁和/或连接圈远离水腔的一侧的情况下,胀紧板511具有沿液封管510的径向向外的弹力。
参照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一磁吸结构640和第二磁吸结构650。第一磁吸结构640和第二磁吸结构650分别对应的设置于放置盒600的后壁上和水箱400的后壁上,且第一磁吸结构640和第二磁吸结构650之间具有磁吸力。以实现水箱400和放置盒600的可拆卸连接;并且,通过第一磁吸结构640和第二磁吸结构650的设置,可以保证水箱400和放置盒600的安装到位,以及液封管510的第一端和出水口410的连接到位;同时,第一磁吸结构640和第二磁吸结构650的设置,水箱400在被安装到放置盒600内到位前,第一磁吸结构640和第二磁吸结构650之间的磁吸力,可以使得水箱400被引导地安装到放置盒600内,方便了水箱400的加水及维修维护。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磁吸结构640可以是永磁体,还可以是电磁体,此时,第二磁吸结构650可以是铁、钴、镍或其合金;第一磁吸结构640可以是永磁体,还可以是电磁体,第二磁吸结构650也可以是永磁体,也可以是电磁体,此时,第一磁吸结构640和第二磁吸结构650相对设置的面的磁极相反。
参照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放置盒600的后部上设置拆卸卡孔620,加湿箱210的后侧设置对应拆卸卡孔620的拆卸卡勾214,拆卸卡勾214勾设于拆卸卡孔620内;以使得加湿箱210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00内。
参照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放置盒600的后侧设置有安装卡勾630,壳体100包括位于空调器室内机后侧的安装板120,且安装板120上设置有安装卡孔121,安装卡勾630勾设于安装卡孔121内。进而放置盒600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00内,以便于空调器室内机整个加湿功能模块的维护及维修。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水箱400的前侧设置有抽拉把手430。以便于水箱400的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在向水箱400的加水的过程中,将水箱400拆卸下来后,可以将顶触式常闭活塞阀521从出水口410上拆卸下来,进而通过出水口410向水箱400内加水。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水箱400上设置有进水口440,且进水口440靠近水箱400的顶部设置于水箱400的前侧,进水口440上盖设有进水盖。进而在向水箱400的加水的过程中,将水箱400拆卸下来后,可以将进水盖从进水口440拿掉后,通过进水口440向水箱400内加水。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加湿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加湿箱,所述加湿箱的内部设置有加湿腔;
水箱,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加湿箱的上方,其内设置有可形成密封状态的水腔,其下部设置有出水口;
液位保持机构,包括:
液封管,其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口,其第二端穿过所述加湿箱的壁延伸至所述加湿腔内,且所述加湿腔的底部与所述液封管的第二端之间具有液位保持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机构还包括:
雾化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加湿腔的底部的超声波雾化片;并且,
所述液位保持间隙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20mm至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加热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加湿腔底部的加热丝,且所述加热丝的高度小于等于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
所述液封管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出水口;以及,
所述液位保持机构还包括:
阀件,设置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液封管的第一端之间,用于在所述液封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阀件连接于所述出水口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液封管将所述水箱的水腔和所述加湿腔相连通,还用于在所述液封管的第一端脱离与所述出水口的连接的情况下,封闭所述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件包括:
顶触式常闭活塞阀,包括套管、阀管、支架、伸缩杆、弹性件和活塞,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阀管上,且所述套管和所述阀管之间通过连接圈连接,所述出水口的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套管和所述阀管之间,且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连接圈靠近所述水箱的水腔的一侧,所述阀管靠近所述水箱的水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水腔内,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阀管内,所述伸缩杆沿所述阀管的径向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阀管位于所述水腔内的端部,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架之间;
顶触凸起,设置于所述液封管的第一端上,用于在所述液封管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套管的内壁和/或所述连接圈远离所述水腔的一侧的情况下,顶触到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以使得所述活塞打开所述阀管位于所述水腔内的端部,且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液封管的第一端脱离与所述套管的内壁和/或所述连接圈远离所述水腔的一侧的连接的情况下,促使所述活塞关闭所述阀管位于所述水腔内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放置盒,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具有朝前开设的放置口,且所述水箱和所述加湿箱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放置盒内;
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连通其后侧和底侧的避让槽,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避让槽的前壁上,且所述液封管的第一端相对所述出水口朝前设置,且所述液封管位于所述加湿腔的外部的管段位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液封管穿设在所述加湿箱的顶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分别对应的设置于所述放置盒的后壁上和所述水箱的后壁上,且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之间具有磁吸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盒的后部上设置拆卸卡孔,所述加湿箱的后侧设置对应所述拆卸卡孔的拆卸卡勾,所述拆卸卡勾勾设于所述拆卸卡孔内;并且,
所述放置盒的后侧设置有安装卡勾,所述壳体包括位于空调器室内机后侧的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卡孔,所述安装卡勾勾设于所述安装卡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的前侧设置有抽拉把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靠近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前侧,所述进水口上盖设有进水盖。
CN202321659064.3U 2023-06-27 2023-06-27 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20205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9064.3U CN220205917U (zh) 2023-06-27 2023-06-27 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9064.3U CN220205917U (zh) 2023-06-27 2023-06-27 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5917U true CN220205917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1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9064.3U Active CN220205917U (zh) 2023-06-27 2023-06-27 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5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7327Y (zh) 带多孔陶瓷湿膜组件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2020591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2339479U (zh) 一种暗装式多功能出氧终端
CN203687201U (zh) 壁挂式直吹型空气处理机组
CN209819725U (zh) 多联式空调系统
CN201438016U (zh) 一种湿膜恒温恒湿机
CN201229044Y (zh)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装置
CN209857223U (zh) 空调加湿器、空调加湿器的接水盘的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614385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426645A (zh) 一种降温灭火装置
CN220354090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落地式送风扇
CN217929027U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的加湿装置
CN2916453Y (zh) 一种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5175605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
CN214307398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温湿空调
CN116658984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197564U (zh) 一种管道式新风系统超声波加湿器
CN220354088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落地式送风扇
CN216953240U (zh) 一种节能型电梯空调
CN21703140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151220A (zh) 一种具有扩容功能的拆分式加湿器
CN216953279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446811U (zh) 一种恒温恒湿控制装置
CN220354087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落地式送风装置
CN220507272U (zh) 一种吊顶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