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4933U - 一种试管注液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试管注液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4933U
CN220194933U CN202321290146.5U CN202321290146U CN220194933U CN 220194933 U CN220194933 U CN 220194933U CN 202321290146 U CN202321290146 U CN 202321290146U CN 220194933 U CN220194933 U CN 220194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test tube
clamping
clip according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01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丙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filed Critic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Priority to CN2023212901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4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4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4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管注液夹,包括:夹体。夹体设有用于夹紧试管的夹持端。夹持端的上方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上宽下窄的注液斗。注液斗与所述夹持端上下对齐。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注液夹,通过夹持端将试管夹紧,使得试管口能够与安装槽内的注液斗连接,液体能够通过注液斗轻松的倒入到试管内。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方便试管倒液操作,同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液体倒出试管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医疗检测或实验中。

Description

一种试管注液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试管注液夹。
背景技术
在医用采样试管中,血样试管为真空管,在采样的同时血样已经封存好在管体内。但对于其他采样试管,尤其是尿液试管,需要人工装入。而试管整体细长,试管口较窄,液体倒入时很容易倒出或溅出,从而造成试管外壁标签贴纸的污染、液样的浪费,甚至会耽误检查和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管注液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试管注液夹,包括:夹体,所述夹体设有用于夹紧试管的夹持端,所述夹持端的上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上宽下窄的注液斗,所述注液斗与所述夹持端上下对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试管注液夹,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所述夹持端能够将试管夹紧,使得试管口能够与所述安装槽内的注液斗连接,液体能够通过注液斗轻松的倒入到试管内。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注液夹,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方便试管倒液操作,同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液体倒出试管的情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体包括主夹和副夹,所述副夹沿前后方向滑动穿设于所述主夹,所述主夹和副夹分别具有前后相向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夹和副夹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对试管进行夹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夹设有前后延伸的内腔,所述副夹滑动穿设于所述内腔。滑动穿设于主夹的副夹,能够通过所述内腔进行导向,实现滑移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部设于所述内腔的前方,所述第二夹持部设于所述副夹的前端、并设于所述内腔和第一夹持部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夹和副夹沿前后方向弹性连接、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向抵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将试管弹性夹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夹的后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端盖能够对内腔进行封口,降低所述主夹的加工难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夹具有外露于所述主夹外侧的操作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操作部能够带动副夹相对主夹移动,实现夹持端的开合动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副夹前后移动的驱动柄。通过所述驱动柄带动副夹相对主夹前后移动,实现所述夹持端的开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体具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形成所述安装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注液斗能够放置在固定环所围成的空间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液斗与所述固定环可拆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注液斗能够拆除更换,在实际使用时采用一次性的注液斗,无需清洗,避免污染试管内液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试管注液夹,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试管注液夹,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试管注液夹,其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试管注液夹,其一实施例的俯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试管注液夹,其一实施例的俯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试管注液夹,其一实施例的俯向剖视图。
图中:100、主夹;110、固定环;120、第一夹持部;130、内腔;140、握持部;150、滑动槽;160、驱动柄;161、铰接端;162、驱动部;163、操作端;170、驱动连杆;180、端盖;200、副夹;210、第二夹持部;220、滑动部;230、操作部;240、连接杆;300、注液斗;310、漏口;320、卡扣;40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注液夹作出如下实施例:
一种试管注液夹,包括:夹体和注液斗300。
所述夹体包括:主夹100和副夹200。所述主夹100和副夹200在所述夹体的前端形成用于夹紧试管的夹持端。所述夹持端的上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上宽下窄的注液斗300。所述注液斗300与所述夹持端上下对齐。
在实际使用时,将试管放进夹持端,并将试管口套在所述注液斗300的漏口310上,然后通过夹持端将试管夹紧,能够方便的进行倒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有环形的固定环110围成。所述固定环110设于所述夹持端的上方,并与所述主夹100的前端连接。所述注液斗300呈圆锥形状,所述注液斗300的下端具有圆柱形的漏口310。所述漏口310的尺寸可根据试管的内径设置。
为避免清洗困难造成污染,在实际使用时,所述注液斗300为一次性用品。所述注液斗300的材质为塑料。所述注液斗300的外周具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卡扣320。所述注液斗300通过所述卡扣320与所述固定环110可拆连接。
所述主夹100呈长条形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副夹200沿前后方向与所述主夹100滑动连接。所述主夹100的前端设有第一夹持部120,所述副夹200的前端设有第二夹持部210。所述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210形成所述夹持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夹100设有前后延伸的内腔130,所述第一夹持部120设于所述内腔130的前方。所述副夹200具有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210后侧的滑动部220,所述滑动部220滑动穿设于所述内腔130。所述第二夹持部210设于所述内腔130和第一夹持部12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所述副夹200相对所述主夹100进行偏转而影响夹持,所述内腔130和所述滑动部220的截面均呈矩形形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腔130和滑动部220的截面还可以是其他非圆形的形状。相较于其他棱柱形状,长方体形状的滑动部220更为容易加工,维护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120设于第二夹持部210的前方。所述第一夹持部120具有朝后的圆弧夹面,所述第二夹持部210具有朝前的圆弧夹面。所述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210的圆弧夹面相向设置,从而能够对圆筒形状的试管进行稳定夹持。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210均设有垫层。所述垫层采用棉质材料制成,能够起到防滑、防撞的效果,提高试管夹持稳定性和避免碰撞损坏试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夹100和副夹200相互沿前后方向弹性连接:所述主夹100和副夹200之间设有弹性件4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00为设于所述副夹200的滑动部220后侧的压缩弹簧。所述主夹100的后端设置有端盖180。所述端盖18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主夹100的后端,将所述内腔130的后端开口封住。所述弹性件400的前后两段分别与所述副夹200和端盖180弹性抵紧,使得所述副夹200具有相对所述主夹100往前抵紧的趋势。
所述主夹100的后部外侧设有握持部140。所述握持部140呈圆柱形状。所述握持部140为橡胶材质。所述握持部140具有防滑纹。
为方便操作试管注液夹,所述副夹200具有外露与所述主夹100外侧的操作部230。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夹100的左侧具有与所述内腔130连通的滑动槽150。所述操作部230设于所述副夹200的左侧并往外凸起。所述操作部230穿过所述滑动槽150并外露于所述主夹100的外侧。
在需要装夹试管时,通过所述操作部230将所述副夹200往后拉动,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210张开。在试管放置到位并与注液斗300的漏口310连接后,松开所述操作部230,所述副夹200在弹性件400的作用下往前抵紧,将试管夹紧,而后医护人员可以单手握持试管注液夹进行倒液。
所述副夹200的前后移动极限位置,能够通过所述滑动槽150的长度,以及所述操作部230与滑动槽150的相对位置来设置。
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230可以设置于所述副夹200的后端。所述副夹200的滑动部220后侧具有连接杆240。所述连接杆240和所述滑动部220均穿设于所述内腔130。所述端盖180具有避位孔,所述连接杆240穿设于所述避位孔。所述弹性件400套设于所述连接杆240的外侧。所述操作部230设于所述连接杆240的后端。所述操作部230外凸于所述连接杆240。所述操作部230可以是球形或环形。在开合操作时,直接通过操作部230将所述副夹200往后拉动即可。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副夹200前后移动的极限位置,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杆240的长度来设置。
所述副夹200的开合结构还可以采用以下另外一种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主夹100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副夹200相对所述主夹100前后移动的驱动柄160。所述驱动柄160包括铰接端161、驱动部162和操作端163。所述驱动部162设于所述铰接端161和操作端163之间,所述铰接端161和操作端163分别设于所述驱动部162的异端两侧。所述铰接端161与所述主夹100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162和副夹200之间设有驱动连杆170。所述驱动连杆17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夹200和驱动部162转动铰接。在需要张开所述夹持端时,通过拨动所述驱动柄160,使得所述操作端163往所述主夹100方向移动靠近,在这过程中,所述驱动连杆170能够带动所述副夹200往后移动,实现张夹操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变化、修改、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试管注液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夹体,所述夹体设有用于夹紧试管的夹持端,所述夹持端的上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上宽下窄的注液斗,所述注液斗与所述夹持端上下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注液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体包括主夹和副夹,所述副夹沿前后方向滑动穿设于所述主夹,所述主夹和副夹分别具有前后相向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注液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设有前后延伸的内腔,所述副夹滑动穿设于所述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管注液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设于所述内腔的前方,所述第二夹持部设于所述副夹的前端、并设于所述内腔和第一夹持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管注液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和副夹沿前后方向弹性连接、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向抵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管注液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的后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管注液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夹具有外露于所述主夹外侧的操作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管注液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副夹前后移动的驱动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注液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体具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形成所述安装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管注液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斗与所述固定环可拆连接。
CN202321290146.5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试管注液夹 Active CN220194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0146.5U CN220194933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试管注液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0146.5U CN220194933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试管注液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4933U true CN220194933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5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0146.5U Active CN220194933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试管注液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4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77799U (ja) ボール・ソケット形クロージャ
JPH03176664A (ja) 医療用分析装置の試薬供給システム
JP2010145397A (ja) 媒体移送用の装置
EP4074262A1 (en) Specimen container
CN220194933U (zh) 一种试管注液夹
CN117327563A (zh) 一种组织解离方法
CN110068477B (zh) 一种生物代谢物的标样采集机
CN214320246U (zh) 一种病理科用标本储存装置
CN211337036U (zh) 一种dna样品存储管
CN215115334U (zh) 一种连体开闭式滴头联管装置
JPH07204180A (ja) 採血管ホルダー
JPH11295194A (ja) 採便容器
CN213588336U (zh) 一种一体式免开盖采样拭子装置
CN212275315U (zh) 取样器
CN214357737U (zh) 一种试剂瓶
CN212932402U (zh) 一种旋转穿刺式宫颈癌快速检测装置
JP2007325765A (ja) 液体移送具
CN211697508U (zh) 一种分体式atp检测拭子
CN220701922U (zh) 一种病理科用标本袋
CN212904081U (zh) 软式内镜采样装置
CN215305920U (zh) 微量采集管
CN217138096U (zh) 一种b超探头套
CN213791696U (zh) 一种贮液软管
JP2513818Y2 (ja) 筆記具のインクスペア―用アダプタ―
CN112881096A (zh) 一种连体开闭式滴头联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