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2268U - 一种智能病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病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2268U
CN220192268U CN202320494965.5U CN202320494965U CN220192268U CN 220192268 U CN220192268 U CN 220192268U CN 202320494965 U CN202320494965 U CN 202320494965U CN 220192268 U CN220192268 U CN 220192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vibration sensor
data communication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949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伟
林仲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Aibo Intellig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ibo Intellig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ibo Intellig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ibo Intellig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949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2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2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2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病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病服本体和设置在病服本体上的离床监测单元,所述离床监测单元包括柔性片、光纤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所述光纤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通信模块设置在柔性片上,数据采集模块与光纤振动传感器和数据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光纤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智能病服使用者的脉搏跳动信息,数据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无线连接,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光纤振动传感器监测到的信息,并通过数据通信模块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本实用新型离床监测单元设置在病服本体上,为非侵入性和非接触,大大提升了使用舒适感;被监测者只要穿上智能病服就能长时间持续无间断地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病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病服。
背景技术
呼吸、心跳和体温等是人体生命的重要体征,是在医疗监护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在传统医疗中,这些生命体征数据通常由护士来采集,对于住院病人,护士每日定时查房采集生命体征数据,不但增加了护士工作量,而且只能获取采集时的数据,不能实现对病人的实时监护。不但是病人,老年人因为行动不便、人体机能衰退、有些还有基础疾病等原因,也需要对生命体征进行长时间监测。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生命体征智能监护设备,如智能床垫和穿戴设备等。这些设备通常需要与人体直接接触,使用起来不但麻烦,而且增加使用者的不舒适感。智能床垫虽然不用穿戴在使用者身上,但是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使用者必须躺在床上才能监测,离开床就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病服,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和监测时间持续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病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病服本体和设置在病服本体上的离床监测单元,所述离床监测单元包括柔性片、光纤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所述光纤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通信模块设置在柔性片上,数据采集模块与光纤振动传感器和数据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光纤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智能病服使用者的脉搏跳动信息,数据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无线连接,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光纤振动传感器监测到的信息,并通过数据通信模块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病服,离床监测单元设置在病服本体上,无需直接设置在被监测者身上,为非侵入性和非接触,对被监测者的活动不会造成任何干扰和影响,大大提升了使用舒适感;被监测者只要穿上智能病服就能长时间持续无间断地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本实用新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病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离床监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智能病服包括病服本体2和设置在病服本体2上的离床监测单元5。参见图2,离床监测单元5包括柔性片、光纤振动传感器51、定位模块52、数据采集模块53和数据通信模块54,光纤振动传感器51、定位模块52、数据采集模块53、数据通信模块54均设置在柔性片上,数据采集模块53与光纤振动传感器51、定位模块52和数据通信模块54连接。光纤振动传感器51用于监测智能病服使用者的脉搏跳动信息,应用光弹效应,穿上智能病服后,受监测者的脉搏扰动作用在光纤上,引起光纤的长度和折射率等光学传输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光纤中传输相位、波长等参量的变化,这些参量变化对应受监测者的脉搏跳动变化。光纤振动传感器51为多个,并且平行排列。定位模块52用于监测位置信息。数据通信模块54用于与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数据采集模块53采集光纤振动传感器51和定位模块52监测到的信息,并通过数据通信模块54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设定的算法进行计算,得出使用者的脉搏和位置信息。
柔性片的外表面设有粘贴层,离床监测单元5通过粘贴方式设置在病服本体2上,优选设置在袖口靠近手腕位置,靠近手腕动脉,监测更加准确。离床监测单元也可以通过魔术贴、缝制、放口袋里等方式设置到病服本体上。光纤振动传感器51、定位模块52、数据采集模块53和数据通信模块54的上面覆盖一层柔性盖片,柔性盖片可以通过粘贴、魔术贴、缝制等方式与柔性片连接一起,光纤振动传感器、定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被包覆在柔性盖片和柔性片之间,柔性盖片可以对离床监测单元的电子元器件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柔性片和柔性盖片均由布料等柔性材料制作,可使离床监测单元5与病服本体2贴合得更好,提升受监测者的使用舒适感。
服务器对从离床监测单元5接收的脉搏跳动信息和位置信息进行处理、保存和显示,用户终端通过与服务器通讯获取这些信息。用户终端可以是护士站电脑、被监测人手机或被监测人亲属手机,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用户终端很方便地获取被监测人的实时生命体征信息和位置信息,随时了解被监测者的身体状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病服,离床监测单元设置在病服本体上,无需直接设置在被监测者身上,为非侵入性和非接触,对被监测者的活动不会造成任何干扰和影响,大大提升了使用舒适感;被监测者只要穿上智能病服就能长时间持续无间断地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位置定位,可以监测到离床时间和离床后的位置,随时掌握被监测者的状况,能有效防止意外状况发生。本实用新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

Claims (4)

1.一种智能病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病服本体和设置在病服本体上的离床监测单元,所述离床监测单元包括柔性片、光纤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所述光纤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通信模块设置在柔性片上,数据采集模块与光纤振动传感器和数据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光纤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智能病服使用者的脉搏跳动信息,数据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无线连接,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光纤振动传感器监测到的信息,并通过数据通信模块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病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床监测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片上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定位模块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并通过数据通信模块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病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振动传感器、定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的上面设有柔性盖片,柔性盖片与所述柔性片连接,述光纤振动传感器、定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被包覆在所述柔性盖片和柔性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病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片的外表面设有粘贴层。
CN202320494965.5U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智能病服 Active CN220192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4965.5U CN220192268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智能病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4965.5U CN220192268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智能病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2268U true CN220192268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3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94965.5U Active CN220192268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智能病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2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95300B1 (ko) 생체신호 측정의복과 생체신호 처리시스템
Teng et al. Wearable medical systems for p-health
CN107224281A (zh) 穿戴式生理量测仪
CN206026321U (zh) 穿戴式生理量测仪
US20230095971A1 (en) Comprehensive wearable vital signs monitor
CN202891917U (zh) 心电体温传感带
CN110327025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腕带
CN205563118U (zh) 用于测量多体征数据的智能腕表
CN220192268U (zh) 一种智能病服
CN108245167A (zh) 一种人体生理状况监测眼镜
McAdams et al. Biomedical sensors for ambient assisted living
KR101197435B1 (ko) 휴대용 비접촉 건강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220695249U (zh) 一种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Rubi et al. Wearabl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IoMT
CN213046854U (zh) 手腕式监护装置
CN116350193A (zh) 一种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CN113288164A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设备
GB2608174A (en) Wearable article and system
CN209074598U (zh) 一种便利的心电监护系统
CN112932788A (zh) 可穿戴设备
JP3214564U (ja) 心血管健康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
CN111920383A (zh) 穿戴式采集设备及穿戴式采集系统
KR101849857B1 (ko) 웨어러블 생체 진단 장치
Maclay Wearable Devices and 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
CN110575147A (zh) 一种基于新型柔性传感器的物联网健康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