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7991U - 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7991U
CN220187991U CN202321168425.4U CN202321168425U CN220187991U CN 220187991 U CN220187991 U CN 220187991U CN 202321168425 U CN202321168425 U CN 202321168425U CN 220187991 U CN220187991 U CN 220187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bearing seat
main beam
assembly
tes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84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尹伟强
胡圣帮
刘星洲
夏登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n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n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84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7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7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7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推动组件、轴承座固定组件以及主梁,推动组件设于支撑平台上;轴承座固定组件设于支撑平台上,并具有用以固定待测轴承座的安装面;主梁与推动组件传动连接,推动组件用以推动主梁,以使主梁对待测轴承座具有抵持力;轴承座固定组件于支撑平台上至少具有两个不同安装角度;且在轴承座固定组件处于不同安装角度时,安装面与主梁的轴线的夹角不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测试装置能够使得待测轴承座具有多种安装状态,从而可以模拟待测轴承座在更多工况下的抗压测试,提高了测试准确度。

Description

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座是太阳能光伏跟踪支架主要的核心部件之一,跟踪支架的主梁的转动主要是由轴承座来提供转动的支撑和旋转自由度,轴承座所承载的力通常是较大的,而通常轴承座的抗压测试较为简易,现有性能测试手段中并不能兼顾到轴承座在光伏组件跟踪太阳光线转动和轴承座的安装坡度条件下的屈曲失稳的测试,使得测试条件与实际工况条件不相符,测试结构准确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测试装置,旨在改善传统的测试装置对轴承座进行抗压测试时其结果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推动组件、轴承座固定组件以及主梁,所述推动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轴承座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并具有用以固定待测轴承座的安装面;所述主梁与所述推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推动组件用以推动所述主梁,以使所述主梁对所述待测轴承座具有抵持力;所述轴承座固定组件于所述支撑平台上至少具有两个不同安装角度;且在所述轴承座固定组件处于不同安装角度时,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主梁的轴线的夹角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固定组件包括:
轴承座固定立柱,所述轴承座固定立柱设于所述支撑平台,并具有所述安装面;和
轴承座连接件,所述轴承座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且用以连接所述待测轴承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连接件包括第一轴承座连接件和第二轴承座连接件,所述待测轴承座用以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轴承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轴承座连接件的其中之一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座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的连线平行所述安装面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的连线与所述安装面呈锐角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撑平台;和
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呈水平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且所述推杆组件与所述主梁的轴线垂直,并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组件包括:
推杆本体,所述推杆本体设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推杆本体平行设置,所述推杆本体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并与所述主梁的轴线垂直;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设于所述推杆本体靠近所述主梁的一端;
推板,所述推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梁,并朝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及
测力计,所述测力计一端连接所述推板,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用以显示所述推动组件对所述主梁的推力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
粉尘箱体,所述支撑平台、所述推动组件及所述主梁均设于所述粉尘箱体内;
粉尘发生器,所述粉尘发生器设于所述粉尘箱体,并用以向所述粉尘箱体内吹出粉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漏斗和粉尘回收箱,所述漏斗设于所述粉尘箱体的底部,所述粉尘回收箱位于所述粉尘箱体的下方,且所述漏斗的一端口与所述粉尘箱体连通,另一端口与所述粉尘回收箱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粉尘通道和连通于所述粉尘通道的吸气装置,所述粉尘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粉尘回收箱,所述粉尘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粉尘箱体,所述吸气装置用以将粉尘从所述粉尘通道的进口吹向所述粉尘通道的出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粉尘发生器设于所述粉尘箱体的侧壁或顶壁;所述粉尘箱体开设有与所述粉尘通道的出口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设于所述粉尘箱体的侧壁或顶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粉尘箱体内还设有风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推动组件、轴承座固定组件均设于支撑平台上,则使得推动组件和轴承座固定组件能够保持较稳定的状态。通过将主梁与推动组件传动连接,轴承座固定组件具有用以固定待测轴承座的安装面,则使得轴承座固定组件能够稳定支撑待测轴承座,从而主梁安装于待测轴承座上时能够保证主梁对待测轴承座的抵持力更加稳定,进而使得测试装置对待测轴承座的抗压性能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地,通过使得轴承座固定组件在支撑平台上至少具有两个不同安装角度,且在轴承座固定组件处于不同安装角度时,轴承座固定组件的安装面与主梁的轴线的夹角也不同,则当轴承座固定组件的安装面与主梁的轴线的夹角不同时,使得待测轴承座的安装的坡度环境也不同,从而能够对至少两种不同坡度的工况下进行测试,一方面实现了该测试装置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对待测轴承座进行性能测试的效果,另一方面便于用户在该测试装置上模拟出与真实工况中相同的安装坡度,从而有利于用户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测试结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中支撑平台、推力组件、轴承座固定组件、待测轴承座以及主梁装配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中支撑平台、推力组件、轴承座固定组件、待测轴承座以及主梁装配后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中支撑平台、推力组件、轴承座固定组件、待测轴承座以及主梁装配后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中支撑平台、推力组件、轴承座固定组件、待测轴承座以及主梁装配后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中轴承座固定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中轴承座固定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另一实施例取消粉尘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支撑平台 200 推动组件
210 驱动件 220 推杆组件
221 推杆本体 222 连接板
223 推板 224 测力计
300 轴承座固定组件 310 轴承座固定立柱
311 安装面 320 轴承座连接件
321 第一轴承座连接件 3211 第一连接部
322 第二轴承座连接件 3221 第二连接部
400 主梁 510 粉尘箱体
520 粉尘发生器 530 漏斗
540 粉尘回收箱 550 粉尘通道
560 风扇 600 待测轴承座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安装角度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测试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或者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该测试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00、推动组件200、轴承座固定组件300以及主梁400,推动组件200设于支撑平台100上;轴承座固定组件300设于支撑平台100上,并具有用以固定待测轴承座600的安装面311;主梁400与推动组件200传动连接,推动组件200用以推动主梁400,以使主梁400对待测轴承座600具有抵持力;轴承座固定组件300于支撑平台100上至少具有两个不同安装角度;且在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处于不同安装角度时,安装面311与主梁400的轴线的夹角不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测试装置用以测试光伏跟踪支架中的轴承座,以下均定义为待测轴承座600。支撑平台100用以支撑推动组件200、轴承座固定组件300、主梁400等测试装置的主要部件。推动组件200设于支撑平台100上并与主梁400传动连接,则使得主梁400能够受到推动组件200的推力,其中推动组件200对主梁400的推力,可以使得主梁400将该力传递至待测轴承座600上,从而用以模拟现实工况中的光伏板、主轴对轴承座的压力。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测试装置中主梁400是固定不动的,通过改变待测轴承座600的安装角度以模拟待测轴承座600在不同坡度上的受力情况。通过设置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则轴承座固定组件300用以支撑固定待测轴承座60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在支撑平台100上能够至少具有两个不同安装角度,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在不同的安装角度时,其用以安装待测轴承座600的安装面311会与主梁400的轴线的夹角不同,从而能够实现待测轴承座600具有不同安装坡度的效果,实现模拟待测轴承座600安装于不同坡度上时,对待测轴承座600的抗压性能进行测试的效果,使得该测试工况更加有利于接近真实工况下,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具体地,当推动组件200沿水平方向推动主梁400时,轴承座固定组件300的安装面311可以为轴承座固定组件300的朝向主梁400的侧面,此时轴承座固定组件300相对支撑平台100转动时,其在支撑平台100的台面上转动;当推动组件200沿竖直方向推动主梁400时,轴承座固定组件300的安装面311为轴承座固定组件300的朝向主梁400的顶面,此时轴承座固定组件300相对支撑平台100转动时,其顶面朝靠近或远离支撑平台100的台面的方面翻转。以下以轴承座固定组件300的安装面311为其靠近主梁400的侧面,则为了使得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在支撑平台100上具有不同的安装角度,即使得轴承座固定组件300的安装面311与主轴的轴线的夹角不同,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可与支撑平台100转动连接,且轴承座固定组件300转动至一定角度后,可通过固定件将其与支撑平台100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保证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在支撑待测轴承座600时具有比较稳定的支撑状态。或者,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可与支撑平台100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采用螺钉连接、卡接或者插销连接等方式,例如当轴承座固定组件300与支撑平台100采用螺钉连接时,支撑平台100上可设有多个螺钉孔,从而使得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在不同的安装角度下均能够与支撑平台100进行螺钉连接。其中,支撑平台100上的螺钉孔可呈矩阵、环形阵列或者不规则的形状排布,只要能够保证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在不同的安装角度下均能够与支撑平台100进行螺钉连接即可,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测试装置能够适应模拟待测轴承座600安装于不同坡度上时的抗压性能,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推动组件200、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均设于支撑平台100上,则使得推动组件200和轴承座固定组件300能够保持较稳定的状态。通过将主梁400与推动组件200传动连接,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具有用以固定待测轴承座600的安装面311,则使得轴承座固定组件300能够稳定支撑待测轴承座600,从而主梁400安装于待测轴承座600上时能够保证主梁400对待测轴承座600的抵持力更加稳定,进而使得测试装置对待测轴承座600的抗压性能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地,通过使得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在支撑平台100上至少具有两个不同安装角度,且在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处于不同安装角度时,轴承座固定组件300的安装面311与主梁400的轴线的夹角也不同,则当轴承座固定组件300的安装面311与主梁400的轴线的夹角不同时,使得待测轴承座600的安装的坡度环境也不同,从而能够对至少两种不同坡度的工况下进行测试,一方面实现了该测试装置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对待测轴承座600进行性能测试的效果,另一方面便于用户在该测试装置上模拟出与真实工况中相同的安装坡度,从而有利于用户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轴承座固定组件300包括轴承座固定立柱310和轴承座连接件320,轴承座固定立柱310设于支撑平台100,并具有安装面311;轴承座连接件32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面311,且用以连接待测轴承座600。
通过在轴承座固定立柱310上设置安装面311,则待测轴承座600可以通过轴承座连接件320连接于安装面311上,从而当轴承座固定立柱310在支撑平台100上处于不同安装角度以使得安装面311与主梁400的轴线夹角不同时,可以保证待测轴承座600具有不同的安装坡度。并且,待测轴承座600通常具有支脚结构,因此待测轴承座600难以直接与轴承座固定立柱310直接连接,本示例中,通过设置轴承座连接件320,则该轴承座连接件320为转接件,从而可以解决待测轴承座600与轴承座固定立柱310无法直接连接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轴承座连接件320与轴承座固定立柱310的安装面311可拆卸连接,则便于更换轴承座连接件320。轴承座的连接件的外轮廓可以为U型、三角形等。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图3、图5及图6,或者请结合参照图2、图4、图5及图6,轴承座连接件320包括第一轴承座连接件321和第二轴承座连接件322,待测轴承座600用以选择性地与第一轴承座连接件321和第二轴承座连接件322的其中之一连接;其中,第一轴承座连接件321具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3211,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3211的连线平行安装面311设置;第二轴承座连接件322具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3221,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3211的连线与安装面311呈锐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测试装置中至少具有两个轴承座连接件320,其中两个轴承座连接件320中的其中之一定义为第一轴承座连接件321,其中之另一为第二轴承座连接件322,第一轴承座连接件321上用以安装待测轴承座600的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3211的连线平行安装面311设置,第二轴承座连接件322上用以安装测轴承座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3221的连线与安装面311呈锐角设置,则当待测轴承座600选择不同的轴承座连接件320安装于轴承座固定立柱310上时,待测轴承座600具有不同的安装角度,此时相当于模拟现实工况中针对光伏板不同跟踪角度时待测轴承座600所具有的不同的受压情况。
具体地,当选择第一轴承座连接件321一侧与轴承座固定立柱310连接,另一侧与待测轴承座600连接时,此时相当于光伏板的跟踪角度为0°时的工况,因此将第一轴承座连接件321安装于轴承座固定立柱310时,可以对待测轴承座600基于跟踪角度为0°时的工况下进行性能测试;当将第一轴承座连接件321拆下并更换第二轴承座连接件322安装于轴承座固定立柱310时,此时相当于光伏板的跟踪角度为非0°时的工况,因此可以对待测轴承座600基于跟踪角度为非0°时的工况下进行性能测试,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更换轴承座连接件320,则可以实现对不同跟踪角度工况下的待测轴承座600的性能进行测试的效果,本示例中的测试装置更具有灵活性和模拟现实工况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测试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轴承座固定立柱310安装于支撑平台100上时的安装角度的状态可以与本示例中轴承座连接件320的选择相结合,从而可以模拟更多种工况,以实现对待测轴承座600在多种工况下进行性能测试。例如,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5,当选择第一轴承座连接件321连接于轴承座固定立柱310上时,若轴承座固定立柱310的安装面311垂直主梁400的轴线,则此时可以模拟待测轴承座600位于零坡度、零跟踪角的工况,此时通过推动组件200对主梁400施加推力,并使得主梁400对待测轴承座600具有抵持力,此时对待测轴承座600进行的性能测试即为待测轴承座600处于零坡度、零跟踪角工况下的性能测试。
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5,当选择第一轴承座连接件321连接于轴承座固定立柱310上时,若轴承座固定立柱310的安装面311与主梁400的轴线呈夹角设置,例如该夹角为10°,则此时可以模拟待测轴承座600位于具有10°斜坡、零跟踪角的工况,此时通过推动组件200对主梁400施加推力,并使得主梁400对待测轴承座600具有抵持力,此时对待测轴承座600进行的性能测试即为待测轴承座600处于具有一定坡度、跟踪角为零的工况下的性能测试。
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6,当选择第二轴承座连接件322连接于轴承座固定立柱310上时,若轴承座固定立柱310的安装面311垂直主梁400的轴线,则此时可以模拟待测轴承座600位于零坡度、具有一定跟踪角的工况,此时通过推动组件200对主梁400施加推力,并使得主梁400对待测轴承座600具有抵持力,此时对待测轴承座600进行的性能测试即为待测轴承座600处于零坡度、具有一定跟踪角工况下的性能测试。
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6,当选择第二轴承座连接件322连接于轴承座固定立柱310上时,若轴承座固定立柱310的安装面311与主梁400的轴线呈夹角设置,例如该夹角为10°,则此时可以模拟待测轴承座600位于10°斜坡、且具有一定跟踪角(例如可以为55°跟踪角)的工况,此时通过推动组件200对主梁400施加推力,并使得主梁400对待测轴承座600具有抵持力,此时对待测轴承座600进行的性能测试即为待测轴承座600处于具有10°斜坡、且具有一定跟踪角(例如可以为55°跟踪角)工况下的性能测试。
在一示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推动组件200包括驱动件210和推杆组件220,驱动件210设于支撑平台100;推杆组件220呈水平方向延伸并与驱动件210传动连接,且推杆组件220与主梁400的轴线垂直,并与主梁400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则使得推动组件200的驱动件210可以通过推杆组件220驱动主梁400对待测轴承座600具有一定的抵持力,并保持较稳定的力度,从而便于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具体地,驱动件210可以为电机、气缸或者液压缸等。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推杆组件220包括推杆本体221、连接板222、推板223及测力计224,推杆本体221设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推杆本体221平行设置,推杆本体221与驱动件210传动连接并与主梁400的轴线垂直;连接板222固定设于推杆本体221靠近主梁400的一端;推板223固定连接于主梁400,并朝连接板222的方向延伸;测力计224一端连接推板223,另一端连接连接板222,用以显示推动组件200对主梁400的推力值。
通过将推杆本体221设置为至少两个,则至少两个推杆本体221平行设置并与主梁400的轴线垂直设置时,可以同时通过至少两个推杆本体221对主梁400施加推力,从而一方面可以减小每根推杆本体221上受到的力,从而提高每根推杆本体221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推杆组件220对主梁400牵拉时的稳定性。具体地,至少两根推杆本体221通过连接杆连接,驱动件210可仅设置一个,以使得该驱动件210通过对连接杆进行驱动以实现对三个推杆本体221间接推动的效果。另外,通过设置连接板222、推板223以及连接于推板223和连接板222之间的测力计224,则便于测力计224对推杆组件220对主梁400的推力值进行监测,从而实现更加准确的测试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7和图8,测试装置还包括粉尘箱体510和粉尘发生器520,支撑平台100、推动组件200及主梁400均设于粉尘箱体510内;粉尘发生器520设于粉尘箱体510,并用以向粉尘箱体510内吹出粉尘。
通过设置粉尘箱体510和设于粉尘箱体510的粉尘发生器520,则当支撑平台100、推动组件200及主梁400均设于粉尘箱体510内时,粉尘发生器520可以向粉尘箱体510内吹出粉尘,从而可以模拟现实的粉尘工况,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位于粉尘工况中待测轴承座600的性能测试的准确度。具体地,粉尘发生器520可以设于粉尘箱体510内部,也可以设于粉尘箱体510外部,当粉尘发生器520设于粉尘箱体510外部时,粉尘发生器520通过管路与粉尘箱体510连通,以便于向粉尘箱体510内输送粉尘。粉尘发生器520可以设于粉尘箱体510靠近顶部的位置、粉尘箱体510的侧部或者粉尘箱体510靠近底壁的位置。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7和图8,测试装置还包括漏斗530和粉尘回收箱540,漏斗530设于粉尘箱体510的底部,粉尘回收箱540位于粉尘箱体510的下方,且漏斗530的一端口与粉尘箱体510连通,另一端口与粉尘回收箱540连通。
通过在粉尘箱体510的下方设有粉尘回收箱540,且漏斗530一端口连通粉尘箱体510,另一端口连通粉尘回收箱540,则使得粉尘箱体510内沉落的粉尘可经漏斗530落入粉尘回收箱540内,从而一方面便于对粉尘进行回收,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粉尘回收箱540内收集的粉尘进行二次利用,避免设于粉尘箱体510上的粉尘发生器520产生较多的粉尘。
进一步地,如图7或图8所示,测试装置还包括粉尘通道550和连通于粉尘通道550的吸气装置,粉尘通道550的进口连通粉尘回收箱540,粉尘通道550的出口连通粉尘箱体510,吸气装置用以将粉尘从粉尘通道550的进口吹向粉尘通道550的出口。
如此设置,则使得粉尘回收箱540内的粉尘可以不用借助人工即可再次供给粉尘箱体510,提高了粉尘的利用率。
在一示例中,如图7所示,粉尘发生器520设于粉尘箱体510的侧壁或顶壁。
通过将粉尘发生器520设于粉尘箱体510的侧壁,则使得粉尘发生器520吹出粉尘的方向几乎呈水平方向,从而保证整个粉尘箱体510内在水平方向内能够充满粉尘,避免粉尘发生器520吹出的粉尘直接落入粉尘箱体510底部。通过将粉尘发生器520设于粉尘箱体510的顶壁,则使得粉尘发生器520吹出粉尘的方向几乎呈竖直方向,从而保证整个粉尘箱体510内在竖直方向内能够充满粉尘,使得粉尘在竖直方向上分布的较为均匀。
同样地,粉尘箱体510开设有与粉尘通道550的出口连通的连通口,连通口设于粉尘箱体510的侧壁或顶壁。
通过将连通口设于粉尘箱体510的侧壁,则使得连通口吹出粉尘的方向几乎呈水平方向,从而保证整个粉尘箱体510内在水平方向内能够充满粉尘,避免连通口吹出的粉尘直接落入粉尘箱体510底部。通过将连通口设于粉尘箱体510的顶壁,则使得连通口吹出粉尘的方向几乎呈竖直方向,从而保证整个粉尘箱体510内在竖直方向内能够充满粉尘,使得粉尘在竖直方向上分布的较为均匀。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粉尘箱体510内还设有风扇560。
通过在粉尘箱体510内设有风扇560,则可以使得吹进粉尘箱体510内的粉尘进能够更均匀地散布于粉尘箱体510内,从而能够营造更加接近实际具有粉尘的工况环境,提高对该工况下的待测轴承座600的性能测试的准确度。
具体地,风扇560可以设有一个,也可以设有至少两个。当风扇560设有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风扇560间隔设置,从而更加有利于粉尘均匀散布在粉尘箱体510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平台;
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
轴承座固定组件,所述轴承座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并具有用以固定待测轴承座的安装面;
主梁,所述主梁与所述推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推动组件用以推动所述主梁,以使所述主梁对所述待测轴承座具有抵持力;
其中,所述轴承座固定组件于所述支撑平台上至少具有两个不同安装角度;且在所述轴承座固定组件处于不同安装角度时,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主梁的轴线的夹角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固定组件包括:
轴承座固定立柱,所述轴承座固定立柱设于所述支撑平台,并具有所述安装面;和
轴承座连接件,所述轴承座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且用以连接所述待测轴承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连接件包括第一轴承座连接件和第二轴承座连接件,所述待测轴承座用以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轴承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轴承座连接件的其中之一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座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的连线平行所述安装面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的连线与所述安装面呈锐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撑平台;和
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呈水平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且所述推杆组件与所述主梁的轴线垂直,并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
推杆本体,所述推杆本体设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推杆本体平行设置,所述推杆本体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并与所述主梁的轴线垂直;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设于所述推杆本体靠近所述主梁的一端;
推板,所述推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梁,并朝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及
测力计,所述测力计一端连接所述推板,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用以显示所述推动组件对所述主梁的推力值。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
粉尘箱体,所述支撑平台、所述推动组件及所述主梁均设于所述粉尘箱体内;
粉尘发生器,所述粉尘发生器设于所述粉尘箱体,并用以向所述粉尘箱体内吹出粉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漏斗和粉尘回收箱,所述漏斗设于所述粉尘箱体的底部,所述粉尘回收箱位于所述粉尘箱体的下方,且所述漏斗的一端口与所述粉尘箱体连通,另一端口与所述粉尘回收箱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粉尘通道和连通于所述粉尘通道的吸气装置,所述粉尘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粉尘回收箱,所述粉尘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粉尘箱体,所述吸气装置用以将粉尘从所述粉尘通道的进口吹向所述粉尘通道的出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发生器设于所述粉尘箱体的侧壁或顶壁;
所述粉尘箱体开设有与所述粉尘通道的出口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设于所述粉尘箱体的侧壁或顶壁。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箱体内还设有风扇。
CN202321168425.4U 2023-05-12 2023-05-12 测试装置 Active CN220187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8425.4U CN220187991U (zh) 2023-05-12 2023-05-12 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8425.4U CN220187991U (zh) 2023-05-12 2023-05-12 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7991U true CN220187991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5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8425.4U Active CN220187991U (zh) 2023-05-12 2023-05-12 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7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5835A (zh) 一种风洞内截面风速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220187991U (zh) 测试装置
CN108106851B (zh) 一种小型无人机发动机推拉力测试采集试验系统
CN219101667U (zh) 一种通风机试验装置
CN208833442U (zh) 一种压力表连接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0071956U (zh) 一种继电保护试验架
CN107167274B (zh) 发动机外测功装置
CN205280324U (zh) 精确测量风洞跨声速试验段局部气流偏斜角的装置
CN211877377U (zh) 一种气动双转子试验台
CN219474551U (zh) 衬套内孔检测机构
CN218156049U (zh) 一种多功能的仪表板分装总成三坐标柔性检测装置
CN21669537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多向力检测装置
CN219391305U (zh) 一种直立式三分力测力天平
CN219317197U (zh) 一种旋转式空调压缩机可调节安装结构
CN220912435U (zh) 一种计量器具测试装置
CN218982059U (zh) 一种雨淋试验设备的多角度喷头装置
CN219178896U (zh) 一种高精度呼吸阀低温测试装置
CN220170533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出风测试装置
CN218169621U (zh) 一种机床用泵组安装结构
CN202177511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水箱安装调整试验装置
CN117969756A (zh) 一种复合传感器多工位测试装置
CN219625218U (zh) 一种测量直升机大尺寸主桨叶挥舞刚度的测试装置
CN220338127U (zh) 一种测绘支撑装置
CN219737341U (zh) 一种混凝土收缩度试验装置
CN219657124U (zh) 无人机发动机拉力推力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