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5378U - 一种多级离心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离心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5378U
CN220185378U CN202321944148.1U CN202321944148U CN220185378U CN 220185378 U CN220185378 U CN 220185378U CN 202321944148 U CN202321944148 U CN 202321944148U CN 220185378 U CN220185378 U CN 220185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impeller
guide vane
pull rod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41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威兴
王师
王海仁
许骁
叶未顶
黄苏铭
邹志敏
陈飞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imge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imge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imge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imge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41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5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5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5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离心泵,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导叶盖板与叶轮串同轴度差、容易发生摩擦所引起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多级叶轮串、与多级叶轮串中的首级叶轮配合的导叶盖板、与多级叶轮串中的末级导叶配合的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盖板的外沿与所述泵盖的外沿之间通过拉杆锁紧结构形成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导叶盖板与叶轮串同轴线设置。其效果:改变导叶盖板的固定方式,通过拉杆锁紧结构使导叶盖板固定在泵盖上,提高导叶盖板与多级叶轮串的同轴度,并在较小间隙下,导叶盖板口环也不容易与首级叶轮口环发生摩擦,从而有利于提高导叶盖板和首级叶轮的使用寿命,还有利于提高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离心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领域,尤其涉及减少叶轮与导叶盖板发送摩擦的几率提高、使用寿命并提高泵性能的一种多级离心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级离心泵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多级叶轮串、与多级叶轮串中的首级叶轮配合的导叶盖板、与多级叶轮串中的末级导叶配合的泵盖,导叶盖板上的止口和泵盖分别夹持导叶盖板和多级叶轮串,以限制导叶盖板和多级叶轮串轴向移动。对于这种多级离心泵来说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泵体为不锈钢冲压件,尺寸公差难以控制,且泵体轴向尺寸较大,致使尺寸精度不高,容易造成泵体压紧导叶盖板后导叶盖板与多级叶轮串不同轴,工作时首级叶轮容易与导叶盖板的孔壁发生摩擦,致使首级叶轮和/或导叶盖板磨损失效,而影响使用寿命;
2)、首级叶轮在转子轴上距离轴承最远点,该点为转子轴跳动的最大点,工作时转子轴高速转动,在高转速下该点的跳动会进一步加大,首级叶轮与导叶盖板的孔壁更加容易发生摩擦;
3)、导叶盖板口环与叶轮口环之间的间隙越大,整泵的效率越低,间隙越小,口环摩擦的概率越大、所需要的加工精度越高;在不增加导叶盖板口环与叶轮口环之间间隙的前提下,靠泵体压紧导叶盖板会有较大概率导致首级叶轮磨口环的风险;
4)、导叶盖板与泵体之间为轴向硬连接,密封效果差,对泵效率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存在一定量的泵效率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级离心泵,改变导叶盖板的固定方式,通过拉杆锁紧结构使导叶盖板固定在泵盖上,有利于提高导叶盖板与多级叶轮串的同轴度,在不增加导叶盖板口环与首级叶轮口环之间间隙大小的前提下,有利于减小叶轮口环磨损的几率与程度,不仅有利于提高导叶盖板和首级叶轮的使用寿命,还有利于提高泵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多级离心泵,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多级叶轮串、与多级叶轮串中的首级叶轮配合的导叶盖板、与多级叶轮串中的末级导叶配合的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盖板的外沿与所述泵盖的外沿之间通过拉杆锁紧结构形成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导叶盖板与叶轮串同轴线设置。本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变在于:改变导叶盖板的固定方式,导叶盖板与泵体之间没有直接装配关系,泵体止口不与导叶盖板产生轴向限位作用,通过拉杆锁紧结构使导叶盖板固定在泵盖上,首级叶轮在大跳动的前提下能够使泵盖和导叶盖板随之做一定幅度的跳动,使得导叶盖板与多级叶轮串能始终保持同轴度,在不增加导叶盖板口环与首级叶轮口环之间间隙大小的前提下,从而减少了首级叶轮口环与导叶盖板口环发生摩擦的可能,进而,减小了叶轮口环磨损的几率与程度,不仅有利于提高导叶盖板和首级叶轮的使用寿命,还有利于提高泵效率。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导叶盖板包括圆筒部,位于圆筒部外端的盖板部,所述盖板部的中部具有装配圆孔,所述装配圆孔的中心位于所述叶轮串的轴线上,所述首级叶轮的口环贯穿所述装配圆孔,并与所述装配圆孔的外壁(及口环部位)间隙配合,所述间隙为0.2-0.5mm,即导叶盖板口环与首级叶轮口环之间间隙为0.2-0.5mm。其中,优选间隙大小为0.3-0.4mm,在0.3-0.4mm大小的间隙下,叶轮串能够正常随着转子轴高速转动,并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一定幅度的跳动,首级叶轮在跳动的前提下也可以减少与导叶盖板口环发生摩擦的情况,即使偶有摩擦,摩擦的几率也很小,从而确保了首级叶轮与导叶盖板的使用寿命,并确保了泵效率。
进一步优选,所述圆筒部的内径与所述叶轮串的外壁适配,所述叶轮串的外端伸入所述圆筒部的内腔中,所述叶轮串的外端与所述盖板部的内壁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导叶盖板还包括位于圆筒部内端的外翻部,所述外翻部上设置若干个连接孔,所述泵盖上设置对应的若干个连接固定结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固定结构一一对应配合,所述拉杆锁紧结构为若干组,每组所述拉杆锁紧结构上的拉杆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固定结构形成固定连接。外翻部的设置,有利于使拉杆锁紧结构避让叶轮串,防止对叶轮串产生干涉,叶轮串能够在转子轴的作用下正常、顺利工作。若干组拉杆锁紧结构以转子轴的轴线为对称轴线、呈中心对称方式均匀布置,有利于形成均衡的锁紧力,从而有利于导叶盖板与叶轮串同轴线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锁紧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拉杆一端的十字槽盘头,所述拉杆为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十字槽盘头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固定结构为六角螺母,六角螺母焊接固定在所述泵盖上,所述拉杆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对应的所述六角螺母螺接,使所述导叶盖板与所述泵盖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带十字槽盘头的拉杆在装配时,方便起子等工具作用于十字槽盘头使拉杆与六角螺母形成螺接使导叶盖板与泵盖形成固定或者解除螺接使导叶盖板从泵盖上拆卸下来。六角螺母焊接固定在泵盖上,在六角螺母固定的前提下,拉杆容易与六角螺母形成螺接,因而有利于方便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所述外翻部与所述泵体上的止口间距配合。为拉杆锁紧结构的装配预留足够空间,避免相互产生干涉,避免干涉而引起磨损情况发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泵效率,所述导叶盖板与所述泵体之间设置密封圈,有利于防止在导叶盖板与所述泵体之间产生泄露,从而有利于提高泵效率。
进一步优选,所述导叶盖板的外壁设置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中嵌设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于所述导叶盖板的外壁与所述泵体的内壁之间。密封环槽对密封圈进行限位,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也有利于保护密封圈在装配过程中受损。
所述密封环槽设置在所述导叶盖板的圆筒部的外壁上。本技术方案改变导叶盖板的连接方式后,泵体止口不抵压在导叶盖板上,导叶盖板的圆筒部与泵体内壁配合,因此密封圈和密封环槽设置在圆筒部上,方便与泵体内壁形成密封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多级叶轮串包括若干组串联的叶轮组,每组叶轮组包括一个叶轮和一个导叶,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导叶的导叶腔中,所述多级叶轮串设置在转子轴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改变导叶盖板的连接方式,泵体止口不再对导叶盖板进行轴向限位,避免泵体轴向的尺寸误差及安装误差对导叶盖板与叶轮串的同轴性产生影响。泵体与导叶盖板之间取消装配关系。
2、改变导叶盖板的连接方式,通过拉杆锁紧结构使导叶盖板固定在泵盖上,首级叶轮在大跳动的前提下能够使泵盖和导叶盖板随之做一定幅度的跳动,使得导叶盖板与多级叶轮串能始终保持同轴度,有利于减少首级叶轮口环与导叶盖板口环发生摩擦的可能。
3、在不增加导叶盖板口环与首级叶轮口环之间间隙大小的前提下,还有利于减小叶轮口环磨损的几率、磨损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导叶盖板和首级叶轮的使用寿命,还有利于提高泵效率。
4、在不改变导叶盖板口环尺寸与首级叶轮口环尺寸不变的前提下,保持两者口环之间的间隙在0.3-0.4之间,有利于避免影响整泵效率,从而确保具有较高的泵效率。
5、在导叶盖板的圆筒部与泵体内壁之间增设径向密封的密封圈槽,避免导叶盖板与泵体之间产生泄露,有利于泵效率。
6、拉杆锁紧结构有利于提高导叶盖板与叶轮串的同轴度,同时拉杆锁紧结构上的带十字槽盘头的拉杆在装配时,方便起子等工具作用于十字槽盘头使拉杆与六角螺母形成螺接使导叶盖板与泵盖形成固定或者解除螺接使导叶盖板从泵盖上拆卸下来。六角螺母焊接固定在泵盖上,在六角螺母固定的前提下,拉杆容易与六角螺母形成螺接,因而有利于方便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导叶盖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多级叶轮串;3、首级叶轮;4、导叶盖板;5、泵盖;6、圆筒部;7、盖板部;8、装配圆孔;9、外翻部;10、连接孔;11、拉杆锁紧结构;12、十字槽盘头;13、拉杆;14、连接固定结构;15、止口;16、密封圈;17、密封环槽;18、叶轮;19、导叶;20、转子轴;21、导叶盖板口环;22、首级叶轮口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多级离心泵,如图1-图4所示,其包括泵体1,设置在泵体1内的多级叶轮串2、与多级叶轮串2中的首级叶轮3配合的导叶盖板4、与多级叶轮串2中的末级导叶19配合的泵盖5。
所述多级叶轮串2包括若干组串联的叶轮18组,每组叶轮18组包括一个叶轮18和一个导叶19,所述叶轮18设置在所述导叶19的导叶19腔中,所述多级叶轮串2设置在转子轴20上。
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导叶盖板4的外沿与所述泵盖5的外沿之间通过拉杆锁紧结构11形成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导叶盖板4与叶轮18串同轴线设置。
换句话来说,本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变在于:改变导叶盖板4的固定方式,导叶盖板4与泵体1之间没有直接装配关系,泵体1止口15不与导叶盖板4产生轴向限位作用,通过拉杆锁紧结构11使导叶盖板4固定在泵盖5上,首级叶轮3在大跳动的前提下能够使泵盖5和导叶盖板4随之做一定幅度的跳动,使得导叶盖板4与多级叶轮串2能始终保持同轴度,在不增加导叶盖板口环21与首级叶轮口环22之间间隙大小的前提下,从而减少了首级叶轮口环22与导叶盖板口环21发生摩擦的可能,进而,减小了叶轮18口环磨损的几率与程度,不仅有利于提高导叶盖板4和首级叶轮3的使用寿命,还有利于提高泵效率。
接着,在对导叶盖板4展开进行说明:所述导叶盖板4包括圆筒部6,位于圆筒部6外端的盖板部7,所述盖板部7的中部具有装配圆孔8,所述装配圆孔8的中心位于所述叶轮18串的轴线上,所述首级叶轮3的口环贯穿所述装配圆孔8,并与所述装配圆孔8的外壁(及口环部位)间隙配合,所述间隙为0.2-0.5mm,即导叶盖板口环21与首级叶轮口环22之间间隙为0.2-0.5mm。其中,优选间隙大小为0.3-0.4mm,在0.3-0.4mm大小的间隙下,叶轮18串能够正常随着转子轴20高速转动,并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一定幅度的跳动,首级叶轮3在跳动的前提下也可以减少与导叶盖板口环21发生摩擦的情况,即使偶有摩擦,摩擦的几率也很小,从而确保了首级叶轮3与导叶盖板4的使用寿命,并确保了泵效率。
其中,所述圆筒部6的内径与所述叶轮18串的外壁适配,所述叶轮18串的外端伸入所述圆筒部6的内腔中,所述叶轮18串的外端与所述盖板部7的内壁配合。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叶盖板4还包括位于圆筒部6内端的外翻部9,所述外翻部9上设置若干个连接孔10,所述泵盖5上设置对应的若干个连接固定结构14,所述连接孔10与所述连接固定结构14一一对应配合,所述拉杆锁紧结构11为若干组,每组所述拉杆锁紧结构11上的拉杆13穿过所述连接孔10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固定结构14形成固定连接。
其中,外翻部9的设置有利于使拉杆锁紧结构11避让叶轮18串,防止对叶轮18串产生干涉,叶轮18串能够在转子轴20的作用下正常、顺利工作。同时,所述外翻部9与所述泵体1上的止口15间距配合。为拉杆锁紧结构11的装配预留足够空间,避免相互产生干涉,避免干涉而引起磨损情况发生。若干组拉杆锁紧结构11以转子轴20的轴线为对称轴线、呈中心对称方式均匀布置,有利于形成均衡的锁紧力,从而有利于导叶盖板4与叶轮18串同轴线设置。
接着再优化拉杆锁紧结构11,其还包括设置在拉杆13一端的十字槽盘头12,所述拉杆13为拉杆13,所述拉杆13与所述十字槽盘头12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固定结构14为六角螺母,六角螺母焊接固定在所述泵盖5上,所述拉杆13穿过所述连接孔10并与对应的所述六角螺母螺接,使所述导叶盖板4与所述泵盖5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其中,盘头上的槽还可以是一字槽、或其他形状的槽。
对带十字槽盘头12的拉杆13进行装配时,方便起子等工具作用于十字槽盘头12使拉杆13与六角螺母形成螺接使导叶盖板4与泵盖5形成固定或者解除螺接使导叶盖板4从泵盖5上拆卸下来。六角螺母焊接固定在泵盖5上,在六角螺母固定的前提下,拉杆13容易与六角螺母形成螺接,因而有利于方便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泵效率,所述导叶盖板4与所述泵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16,有利于防止在导叶盖板4与所述泵体1之间产生泄露,从而有利于提高泵效率。
为了密封环槽17对密封圈16进行限位,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也有利于保护密封圈16在装配过程中受损,所述导叶盖板4的外壁设置密封环槽17,所述密封环槽17中嵌设所述密封圈16,所述密封圈16密封于所述导叶盖板4的外壁与所述泵体1的内壁之间。
密封环槽17设置的优选方案是设置在所述导叶盖板4的圆筒部6的外壁上。本技术方案改变导叶盖板4的连接方式后,泵体1止口15不抵压在导叶盖板4上,导叶盖板4的圆筒部6与泵体1内壁配合,因此密封圈16和密封环槽17设置在圆筒部6上,方便与泵体1内壁形成密封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级离心泵,包括泵体(1),设置在泵体(1)内的多级叶轮串(2)、与多级叶轮串(2)中的首级叶轮(3)配合的导叶盖板(4)、与多级叶轮串(2)中的末级导叶(19)配合的泵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盖板(4)的外沿与所述泵盖(5)的外沿之间通过拉杆锁紧结构(11)形成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导叶盖板(4)与叶轮(18)串同轴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盖板(4)包括圆筒部(6),位于圆筒部(6)外端的盖板部(7),所述盖板部(7)的中部具有装配圆孔(8),所述装配圆孔(8)的中心位于所述叶轮(18)串的轴线上,所述首级叶轮(3)的口环贯穿所述装配圆孔(8),并与所述装配圆孔(8)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间隙为0.2-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部(6)的内径与所述叶轮(18)串的外壁适配,所述叶轮(18)串的外端伸入所述圆筒部(6)的内腔中,所述叶轮(18)串的外端与所述盖板部(7)的内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盖板(4)还包括位于圆筒部(6)内端的外翻部(9),所述外翻部(9)上设置若干个连接孔(10),所述泵盖(5)上设置对应的若干个连接固定结构(14),所述连接孔(10)与所述连接固定结构(14)一一对应配合,所述拉杆锁紧结构(11)为若干组,每组所述拉杆锁紧结构(11)上的拉杆(13)穿过所述连接孔(10)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固定结构(14)形成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锁紧结构(11)还包括设置在拉杆(13)一端的十字槽盘头(12),所述拉杆(13)为拉杆(13),所述拉杆(13)与所述十字槽盘头(12)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固定结构(14)为六角螺母,六角螺母焊接固定在所述泵盖(5)上,所述拉杆(13)穿过所述连接孔(10)并与对应的所述六角螺母螺接,使所述导叶盖板(4)与所述泵盖(5)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部(9)与所述泵体(1)上的止口(15)间距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盖板(4)与所述泵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盖板(4)的外壁设置密封环槽(17),所述密封环槽(17)中嵌设所述密封圈(16),所述密封圈(16)密封于所述导叶盖板(4)的外壁与所述泵体(1)的内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槽(17)设置在所述导叶盖板(4)的圆筒部(6)的外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叶轮串(2)包括若干组串联的叶轮(18)组,每组叶轮(18)组包括一个叶轮(18)和一个导叶(19),所述叶轮(18)设置在所述导叶(19)的导叶(19)腔中,所述多级叶轮串(2)设置在转子轴(20)上。
CN202321944148.1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多级离心泵 Active CN220185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4148.1U CN220185378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多级离心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4148.1U CN220185378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多级离心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5378U true CN220185378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11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4148.1U Active CN220185378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多级离心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5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85378U (zh) 一种多级离心泵
CN108869379B (zh) 一种具有轴向导流叶片的离心泵密封环
CN108869384B (zh) 一种具有圆柱型导流叶片的离心泵径向密封环
CN210599549U (zh) 一种水泵上的叶轮防磨损结构
CN213360567U (zh) 一种进气集流器及具有该进气集流器的离心式压缩机
CN214660367U (zh) 用于二氧化碳透平的反旋向螺纹对冲式气封结构
CN110056513B (zh) 蒸汽离心压缩机密封结构
CN207701453U (zh) 一种带有组合叶轮的泵
CN203441545U (zh) 一种插销紧轴式叶轮及该叶轮与涡轮轴的连接结构
CN108678813B (zh) 一种带有自锁螺母装置的拉杆转子
CN208330467U (zh) 一种带有自锁螺母装置的拉杆转子
CN107701347B (zh)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
CN208858572U (zh) 一种一体式节段式多级泵结构
CN21965474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叶轮结构及涡轮机
CN216588740U (zh) 密封结构及采用该密封结构的汽轮机转子
CN220081750U (zh) 一种适用于18mw等级的低压压气机结构
CN217327690U (zh) 一种小流量多级离心泵
CN219691802U (zh) 一种可减小轴向力的离心式空压机密封结构
CN220815805U (zh) 一种汽轮机汽封环结构
CN105422503B (zh) 一种组合式叶轮
CN220622193U (zh) 一种转子动平衡调节机构及多级泵
CN216447167U (zh) 一种降低叶轮轴向推力的结构
CN210013858U (zh) 一种组合式风机密封结构
CN213511352U (zh) 一种用于轴流压缩机的转子和一种轴流压缩机
CN218991939U (zh) 中开式离心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