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1971U - 按键结构及键盘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及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1971U
CN220171971U CN202321406192.7U CN202321406192U CN220171971U CN 220171971 U CN220171971 U CN 220171971U CN 202321406192 U CN202321406192 U CN 202321406192U CN 220171971 U CN220171971 U CN 220171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key
base
pressing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061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wei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awei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awei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awei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061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1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1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1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键盘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底座、按键、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以及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一磁铁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磁铁安装在所述按键上;所述复位弹性件安装在所述按键和所述底座之间,以使所述按键沿其按压方向浮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磁铁随所述按键运动过程中始终与所述第一磁铁相斥;所述第二磁铁在所述按键按压过程中具有逐渐靠近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一运动过程和逐渐远离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二运动过程。由于上述按键结构中的第二磁铁在第一运动过程和第二运动过程中会产生相反的斥力,因此按键在按压过程中会产生压力突变,从而产生段落感,提升按压手感。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键盘。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及键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键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设备的普及,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在市场上的占比越来越大,笔记本键盘和平板电脑配套的皮套键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键盘上的按键和底座之间通常设有复位弹性件,按键在按压过程中复位弹性件被压缩,因此按压按键的压力是逐渐增大的,在按压过程中无明显的段落感,按压手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及键盘,以解决目前键盘上的按键在按压过程中无明显段落感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底座、按键、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以及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一磁铁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磁铁安装在所述按键上;所述复位弹性件安装在所述按键和所述底座之间,以使所述按键沿其按压方向浮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磁铁随所述按键运动过程中始终与所述第一磁铁相斥;所述第二磁铁在所述按键按压过程中具有逐渐靠近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一运动过程和逐渐远离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二运动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包括底座、按键、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以及复位弹性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安装在底座和按键上,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始终保持相斥。在按压按键的过程中,第二磁铁随按键一起运动,第二磁铁在第一运动过程中逐渐靠近第一磁铁,斥力逐渐增大,该斥力与按压方向相反;当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平齐时斥力达到最大;第二磁铁在第二运动过程中逐渐远离第一磁铁,斥力逐渐减小,该斥力与按压方向相同。由于第二磁铁在第一运动过程和第二运动过程中会产生相反的斥力,因此按键在按压过程中会产生压力突变,从而产生段落感,提升按压手感。而复位弹性件能够在按键无按压力时驱动其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铁为环形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为环形磁铁或圆形磁铁,所述第二磁铁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磁铁的内径,以使所述第二磁铁能够穿过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轴线重合或平行,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N极和S极布置方向相同且均沿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磁铁和第一磁铁相互作用产生的斥力较为均匀,保证按键在按压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偏摆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第一磁铁安装槽,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在所述第一磁铁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一磁铁的安装,同时保证第一磁铁安装后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铁为环形磁铁,所述按键具有第二磁铁安装槽,所述第二磁铁在所述按键按压方向上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磁铁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磁铁随按键运动过程中撞击第二磁铁安装槽的槽侧壁,触发声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包括按键体、导向杆和连接在所述按键体与所述导向杆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复位弹性件抵持在所述按键体上,所述第二磁铁安装槽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周侧,所述第二磁铁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导向配合的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按键按压过程中,导向孔可以对导向杆进行导向,进一步保证按键在按压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偏摆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复位弹片,复位弹簧的使用寿命较长,从而提高键盘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环槽,所述按键上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的槽口和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口相对布置,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处于所述第一环槽内,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处于所述第二环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复位弹簧在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为一字形磁铁且均沿垂直于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N极和S极布置方向相反且均沿垂直于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设计成一字型磁铁,可适用于长条形的按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为一字形磁铁且均沿垂直于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N极和S极布置方向相同且均沿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设计成一字型磁铁,可适用于长条形的按键。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键盘,该键盘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按键结构。
该键盘采用了上述按键结构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常规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的正斥力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的临界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的反斥力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磁铁相对第一磁铁运动的第一种过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的压力-行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磁铁相对第一磁铁运动的第二种过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磁铁相对第一磁铁运动的第三种过程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按键结构;10、底座;11、第一磁铁安装槽;12、导向孔;13、限位槽;14、卡接部;15、活动腔;16、第一环槽;20、按键;21、按键体;211、第二磁铁安装槽;212、第二环槽;213、限位凸部;22、连接部;221、挡板;23、导向杆;30、第一磁铁;40、第二磁铁;50、复位弹性件;60、电路板;6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便携式设备的普及,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在市场上的占比越来越大,笔记本键盘和平板电脑配套的皮套键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键盘上的按键和底座之间通常设有复位弹性件,按键在按压过程中复位弹性件被压缩,因此按压按键的压力是逐渐增大的,在按压过程中无明显的段落感,按压手感较差。
为了解决按键在按压过程中无明显段落感的问题,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按键结构及键盘。
该按键结构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安装在底座和按键上,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始终保持相斥;而且第二磁铁在第一运动过程和第二运动过程中会产生相反的斥力,因此按键在按压过程中会产生压力突变,从而产生段落感,提升按压手感。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其用于安装在键盘上。请参照图1,按键结构100包括底座10、按键20、第一磁铁30、第二磁铁40以及复位弹性件50,第一磁铁30安装在底座10上,第二磁铁40安装在按键20上;复位弹性件50安装在按键20和底座10之间,以使按键20沿其按压方向浮动安装在底座10上,第二磁铁40随按键20运动过程中始终与第一磁铁30相斥;第二磁铁40在按键20按压过程中具有逐渐靠近第一磁铁30的第一运动过程和逐渐远离第一磁铁30的第二运动过程。
复位弹性件50安装在底座10和按键20之间,以向按键20施加使其复位的弹力。可以理解,复位弹性件50可以为复位弹簧,也可以为复位弹性片、弹性橡胶或弹性泡棉等,只要其能够使按键20复位即可。复位弹性件50能够在按键20无按压力时驱动按键20复位。
可以理解,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可以均为环形磁铁,也可以均为一字型磁铁;或者第一磁铁30为环形磁铁,第二磁铁40为圆形磁铁;再或者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中的其中一个为一字型磁铁,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中的另一个为环形磁铁。只要保证上述的第二磁铁40随按键20运动过程中始终与第一磁铁30相斥即可。
第二磁铁40随按键20的运动过程包括按键20的按压过程和按键20的回弹过程。而第二磁铁40在按键20的按压过程中具有第一运动过程和第二运动过程。
第二磁铁40的第一运动过程为:按键20开始受到按压力,第二磁铁40随按键20运动至其与第一磁铁30平齐的过程。
第二磁铁40的第二运动过程为:按键20持续受到按压力,第二磁铁40与第一磁铁30平齐后继续运动,直至第二磁铁40触发电路导通的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100包括底座10、按键20、第一磁铁30、第二磁铁40以及复位弹性件50,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分别安装在底座10和按键20上,且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始终保持相斥。在按压按键20的过程中,第二磁铁40随按键20一起运动,第二磁铁40在第一运动过程中逐渐靠近第一磁铁30,斥力逐渐增大,该斥力与按压方向相反;当第二磁铁40与第一磁铁30平齐时斥力达到最大;第二磁铁40在第二运动过程中逐渐远离第一磁铁30,斥力逐渐减小,该斥力与按压方向相同。由于第二磁铁40在第一运动过程和第二运动过程中会产生相反的斥力,因此按键20在按压过程中会产生压力突变,从而产生段落感,提升按压手感。
请同时参照图2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铁30为环形磁铁,第二磁铁40为环形磁铁或圆形磁铁,第二磁铁40的外径小于第一磁铁30的内径,以使第二磁铁40能够穿过第一磁铁30;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的轴线重合或平行,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的N极和S极布置方向相同且均沿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
可选地,第一磁铁30为环形磁铁,第二磁铁40为环形磁铁,以适用于圆形或方形的按键20。
可以理解,第一磁铁30与第二磁铁40的轴线重合,即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同心布置;或者,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的轴线平行,即第二磁铁40偏心布置。
如图5所示,第一磁铁30的N极和S极沿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第二磁铁40的N极和S极沿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且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的S极均朝向复位弹性件5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铁30的N极和S极沿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第二磁铁40的N极和S极沿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且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的N极均朝向复位弹性件50。
使用时,如图2和图5中的(a)所示,按键20按压之前,第二磁铁40略高于第一磁铁30,按键20按压后,第二磁铁40随按键20运动至第二磁铁40与第一磁铁30平齐,如图3和图5中的(b)所示,该过程为第二磁铁40的第一运动过程;之后,继续按压按键20,第二磁铁40运动至低于第一磁铁30,如图4和图5中的(c)所示,该过程为第二磁铁40的第二运动过程。
按压按键20的按压力曲线变化如下: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压力值如图6中A点;在第二磁铁40随按键20向下运动时,如从图2到图3位置后,压力曲线变化如图6中A点到B点,此时第一磁铁30给于第二磁铁40的斥力向上;当第二磁铁40随按键20继续向下运动并越过第一磁铁30的中心点时,此时第一磁铁30给于第二磁铁40的斥力突变为向下,压力曲线如图6中B到C点,这个过程产生段落感;第二磁铁40继续向下运动时,向下的斥力逐渐减小,但复位弹性件50的弹力增大,压力曲线如图6中C到D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磁铁40和第一磁铁30相互作用产生的斥力较为均匀,保证按键20在按压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偏摆问题。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铁30为环形磁铁,第二磁铁40为一字型磁铁。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铁30为环形磁铁,第二磁铁40为圆形磁铁。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具有第一磁铁安装槽11,第一磁铁30固定在第一磁铁安装槽11内。
可以理解,第一磁铁30可以通过胶粘固定在第一磁铁安装槽11内,也可以通过过盈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磁铁安装槽11内,其固定方式不作限定,只要保证第一磁铁30能够固定在第一磁铁安装槽11内即可。
可以理解,第一磁铁安装槽11可以为环形槽,也可以为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一磁铁30的安装,同时保证第一磁铁30安装后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0具有安装台阶,第一磁铁30固定在安装台阶上,该安装台阶可以为环形台阶,也可以为弧形台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铁40为环形磁铁,按键20具有第二磁铁安装槽211,第二磁铁40在按键20按压方向上活动安装在第二磁铁安装槽211内。
第二磁铁安装槽211在按键20按压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磁铁40在按键20按压方向上的高度,以使第二磁铁40能够在按键20的按压方向上活动。
可以理解,第二磁铁安装槽211可以为环形槽,也可以为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磁铁40随按键20运动过程中撞击第二磁铁安装槽211的槽侧壁,触发声效,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磁铁40可以固定在第二磁铁安装槽211内;或者按键20具有安装台阶,第二磁铁40固定在安装台阶上。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20包括按键体21、导向杆23和连接在按键体21与导向杆23之间的连接部22,复位弹性件50抵持在按键体21上,第二磁铁安装槽211设置在连接部22的周侧,第二磁铁40套设在连接部22上,底座10上设有与导向杆23导向配合的导向孔12。
底座10具有活动腔15,活动腔15可供按键20和第二磁铁40进入,导向孔12设置在活动腔15的腔底中间。
连接部22为圆柱结构,连接部22的下部设有挡板221,按键体21、连接部22以及挡板221共同围成上述的第二磁铁安装槽211。在全体实施例中,挡板221可以与连接部22一体成型,挡板221也可以焊接固定在连接部22上。
可以理解,挡板221可以为环形板,此时第二磁铁安装槽211为环形槽;挡板221可以为两个弧形板,此时第二磁铁安装槽211为两个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按键20按压过程中,导向孔12可以对导向杆23进行导向,进一步保证按键20在按压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偏摆问题。
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弹性件50为复位弹簧。
可以理解,复位弹簧为圆柱形弹簧、塔形弹簧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复位弹片,复位弹簧的使用寿命较长,从而提高键盘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弹性件50可以为复位弹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有第一环槽16,按键20上设有第二环槽212,第一环槽16的槽口和第二环槽212的槽口相对布置,复位弹簧的一端处于第一环槽16内,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处于第二环槽212内。
第一环槽16由第一磁铁安装槽11放置第一磁铁30后形成,即第一环槽16的槽底为第一磁铁30的上表面,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压在第一磁铁30的上表面上。
由于复位弹簧的分别处于第一环槽16和第二环槽212内,保证复位弹簧在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均为一字形磁铁且均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延伸,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的N极和S极布置方向相反且均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
第一磁铁30为一字型磁铁且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延伸,第一磁铁30的S极在左、N极在右,即第一磁铁30的N极和S极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
第二磁铁40为一字型磁铁且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延伸,第二磁铁40的S极在右、N极在左,即第二磁铁40的N极和S极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
其中,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均设置一个。
使用时,如图7中的(a)所示,按键20按压之前,第二磁铁40略高于第一磁铁30,按键20按压后,第二磁铁40随按键20运动至第二磁铁40与第一磁铁30平齐,如图7中的(b)所示,该过程为第二磁铁40的第一运动过程;之后,继续按压按键20,第二磁铁40运动至低于第一磁铁30,如图7中的(c)所示,该过程为第二磁铁40的第二运动过程。整个过程与上述环形磁铁的工作原理相同,可在整个按压过程中产生段落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设计成一字型磁铁,可适用于长条形的按键20。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按键20上设置一个第二磁铁40,在底座10上设置多个第一磁铁30,多个第一磁铁30围绕第二磁铁40布置,只需保证第二磁铁40与所有的第一磁铁30始终保持相斥即可。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铁30为一字型磁铁且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延伸,第一磁铁30的S极在右、N极在左,即第一磁铁30的N极和S极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第二磁铁40为一字型磁铁且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延伸,第二磁铁40的S极在左、N极在右,即第二磁铁40的N极和S极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均为一字形磁铁且均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延伸,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的N极和S极布置方向相同且均沿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
第一磁铁30为一字型磁铁且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延伸,第一磁铁30的S极在上、N极在下,即第一磁铁30的N极和S极沿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
第二磁铁40为一字型磁铁且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延伸,第二磁铁40的S极在上、N极在下,即第二磁铁40的N极和S极沿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
其中,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均设置一个。
使用时,如图8中的(a)所示,按键20按压之前,第二磁铁40略高于第一磁铁30,按键20按压后,第二磁铁40随按键20运动至第二磁铁40与第一磁铁30平齐,如图8中的(b)所示,该过程为第二磁铁40的第一运动过程;之后,继续按压按键20,第二磁铁40运动至低于第一磁铁30,如图8中的(c)所示,该过程为第二磁铁40的第二运动过程。整个过程与上述环形磁铁的工作原理相同,可在整个按压过程中产生段落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磁铁30和第二磁铁40设计成一字型磁铁,可适用于长条形的按键20。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按键20上设置一个第二磁铁40,在底座10上设置多个第一磁铁30,多个第一磁铁30围绕第二磁铁40布置,只需保证第二磁铁40与所有的第一磁铁30始终保持相斥即可。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铁30为一字型磁铁且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延伸,第一磁铁30的S极在下、N极在上,即第一磁铁30的N极和S极沿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第二磁铁40为一字型磁铁且沿垂直于按键20的按压方向延伸,第二磁铁40的S极在下、N极在上,即第二磁铁40的N极和S极沿按键20的按压方向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具有卡接部14,电路板60具有卡槽61,底座10卡接在电路板60上。其中,卡槽61为中间宽、两头窄的条形槽,卡接部14与卡槽61适配。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0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电路板60上,紧固件可以为螺钉、铆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20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凸部213,底座10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与限位凸部213均设置有多个且一一对应。限位凸部213可在按键20的按压方向上在限位槽13内滑动,通过限位槽13的端部槽壁对限位凸部213限位,使得按键20在复位弹性件50的弹力作用下不会脱出底座10,从而使按键20浮动安装在底座1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限位凸部213设置在底座10的内侧壁上,将限位槽13设置在按键20的侧面上。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键盘,该键盘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按键结构100。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按键、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以及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一磁铁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磁铁安装在所述按键上;所述复位弹性件安装在所述按键和所述底座之间,以使所述按键沿其按压方向浮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磁铁随所述按键运动过程中始终与所述第一磁铁相斥;所述第二磁铁在所述按键按压过程中具有逐渐靠近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一运动过程和逐渐远离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二运动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为环形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为环形磁铁或圆形磁铁,所述第二磁铁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磁铁的内径,以使所述第二磁铁能够穿过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轴线重合或平行,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N极和S极布置方向相同且均沿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第一磁铁安装槽,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在所述第一磁铁安装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为环形磁铁,所述按键具有第二磁铁安装槽,所述第二磁铁在所述按键按压方向上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磁铁安装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按键体、导向杆和连接在所述按键体与所述导向杆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复位弹性件抵持在所述按键体上,所述第二磁铁安装槽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周侧,所述第二磁铁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导向配合的导向孔。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具有第一环槽,所述按键上具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的槽口和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口相对布置,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处于所述第一环槽内,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处于所述第二环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为一字形磁铁且均沿垂直于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N极和S极布置方向相反且均沿垂直于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布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为一字形磁铁且均沿垂直于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N极和S极布置方向相同且均沿所述按键的按压方向布置。
10.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CN202321406192.7U 2023-06-02 2023-06-02 按键结构及键盘 Active CN220171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6192.7U CN220171971U (zh) 2023-06-02 2023-06-02 按键结构及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6192.7U CN220171971U (zh) 2023-06-02 2023-06-02 按键结构及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1971U true CN220171971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1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06192.7U Active CN220171971U (zh) 2023-06-02 2023-06-02 按键结构及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1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0987B2 (en) Press sound producing keyboard switch
CN203386635U (zh) 机械键盘开关
CN209627348U (zh) 一种光耦式超薄按键开关
CN201294173Y (zh) 按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107393758B (zh) 一种无凸起按挚的薄型开关
CN212278540U (zh) 电路板、多方向输入装置、手柄及游戏机
CN220171971U (zh) 按键结构及键盘
CN215896221U (zh) 一种静音键盘及计算机输入设备
CN216487774U (zh) 按压顺畅的按键及手控器
CN209859847U (zh) 薄型机械键盘
CN210167291U (zh) 超薄自发电无线开关
CN211319183U (zh) 一种键盘套件
CN209981069U (zh) 可平衡下压的发声键盘开关
KR200419265Y1 (ko) 자석을 이용한 키 스위치
CN220913633U (zh) 全域触控板及其键盘
CN219107982U (zh) 电子设备
CN216980415U (zh) 一种键帽模组
CN211182009U (zh) 机械开关、电路结构以及键盘
CN216818166U (zh) 手感舒适的键盘开关及带有该键盘开关的键盘
CN211700095U (zh) 高平衡结构按键开关
CN209981072U (zh) 一种双凸台发声按键结构
CN220585109U (zh) 一种可回弹式按键结构
CN210607050U (zh) 机械开关和键盘
CN213905212U (zh) 超薄发声开关及带有该开关的键盘
CN215496474U (zh) 一种可降低控制开关push按钮回弹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