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9903U - 加热机构及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机构及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9903U
CN220169903U CN202320909521.3U CN202320909521U CN220169903U CN 220169903 U CN220169903 U CN 220169903U CN 202320909521 U CN202320909521 U CN 202320909521U CN 220169903 U CN220169903 U CN 220169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dried
heat insulation
insulation structure
he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95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学南
傅春
游延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95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9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9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9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热机构及烘干装置,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该加热机构包括保温结构、具有辐射侧的加热层及具有密闭腔的隔热结构。加热层产生的部分红外辐射能够经过辐射侧射向待烘干物品,使得待烘干物品升温,方便其快速烘干。同时,在加热层的红外辐射区域内的待烘干物品均可加热,且加热面积更大、受热更均匀。进一步地,加热层嵌设于保温结构内,且辐射侧露设于保温结构,避免保温结构对射向待烘干物品的红外辐射进行遮挡。同时,隔热结构设于加热层背离辐射侧的一侧,并嵌设于保温结构内。如此通过保温结构和隔热结构的共同作用能够防止辐射热从加热层背离待烘干物品一侧流失,从而提高了对待烘干物品的烘干效率。

Description

加热机构及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机构及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带烘干功能的电子设备,如晾晒机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面上已有产品的烘干功能均以风暖式为主,即风机吸入外部空气经过加热器加热后,通过快速流动的热空气加热衣物、被褥、鞋等待烘干物品。
但是,通过通过热空气加热待烘干物品的方式效率较低且烘干范围有限,仅小部分热量通过空气热对流被待烘干物品吸收,大部分热量以热空气的形式耗散于环境导致电能损失。
而采用红外辐射的方式对待烘干物品进行烘干,虽然具有热量利用效率高,受热均匀等优点,但是仍然存在实际加热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加热机构及烘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烘干装置中,采用红外辐射对待烘干物品进行烘干的加热机构实际加热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加热机构,包括:
保温结构;
加热层,具有辐射侧,所述加热层嵌设于所述保温结构内,所述辐射侧露设于所述保温结构;及
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设于所述加热层背离所述辐射侧的一侧,并嵌设于所述保温结构内。
在所述加热机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结构具有密闭腔,所述密闭腔内填充有隔热介质;或
所述密闭腔为真空腔。
在所述加热机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结构形成所述密闭腔的内壁上设有涂层,所述涂层包括镀银层或镀镍层。
在所述加热机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外壳,所述保温结构设于所述外壳,所述保温结构设有加热层的一侧露设于所述外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烘干装置,包括:
架体,用于悬挂待烘干物品;及
如上所述的加热机构,所述辐射侧面向待烘干物品的悬挂区域。
在所述烘干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加热层的温度信号,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加热层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层的辐射波长大小。
在所述烘干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架体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架体移动,以改变待烘干物品与所述辐射侧的距离和/或待烘干物品面向所述辐射侧的部位。
在所述烘干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加热机构均位于所述悬挂区域的外侧,且各所述加热机构的辐射侧的朝向不同。
在所述烘干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向待烘干物品提供流动空气。
在所述烘干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驱动组件提供的流动空气进行加热。
在所述烘干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进风侧,用于采集所处环境的湿度信号,所述加热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信号调整加热温度。
在所述烘干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采集待烘干物品的质量信号,以控制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驱动组件开启或关闭。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的加热机构应用装备于烘干装置中,除了使烘干装置具备极佳的烘干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避免或减轻辐射热流失、提高对待烘干物品的烘干效率。具体而言,该加热机构包括保温结构、具有辐射侧的加热层及隔热结构。加热层产生的部分红外辐射能够经过辐射侧射向待烘干物品,使得待烘干物品升温,方便其快速烘干。同时,在加热层的红外辐射区域内的待烘干物品均可加热,且加热面积更大、受热更均匀。进一步地,加热层嵌设于保温结构内,且辐射侧露设于保温结构,避免保温结构对射向待烘干物品的红外辐射进行遮挡。同时,隔热结构设于加热层背离辐射侧的一侧,并嵌设于保温结构内。如此通过保温结构和隔热结构的共同作用能够防止辐射热从加热层背离待烘干物品一侧流失,从而提高了对待烘干物品的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烘干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烘干装置中加热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烘干装置的控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带烘干功能的电子设备,如晾晒机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面上已有产品的烘干功能均以风暖式为主,即风机吸入外部空气经过加热器加热后,通过快速流动的热空气加热衣物、被褥、鞋等待烘干物品。
但是,通过通过热空气加热待烘干物品的方式效率较低且烘干范围有限,仅小部分热量通过空气热对流被待烘干物品吸收,大部分热量以热空气的形式耗散于环境导致电能损失。
而采用红外辐射的方式对待烘干物品进行烘干,虽然具有热量利用效率高,受热均匀等优点,但是仍然存在实际加热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如图1所示,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进行说明。该烘干装置包括架体10及加热机构20。其中,架体10用于悬挂待烘干物品0。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加热机构20包括保温结构21、加热层22及隔热结构23。其中,保温结构21可通过聚氨酯泡沫、隔热陶瓷或气凝胶等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加热层22具有辐射侧221,加热层22嵌设于保温结构21内,辐射侧221露设于保温结构21。加热层22通过在电源线端24加载电压可获得红外辐射。加热层22能够向其周围发射红外辐射,而上述辐射侧221特指加热层22面向待烘干物品0的一侧。进一步地,加热层22可以是发热丝呈面状铺设形成,发热丝材质可以是合金加热丝、碳纤维加热丝或碳纳米管等。加热层22也可以直接通过加热浆料涂覆,加热浆料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浆料或石墨烯浆料等。加热层22也可以是一条或多条管状加热器拼接而成,如石英玻璃管加热器、锆英砂加热器、碳化硅加热器、陶瓷类加热器等。辐射侧221面向待烘干物品0的悬挂区域。
进一步地,隔热结构23设于加热层22背离辐射侧221的一侧,并嵌设于保温结构21内。其中,隔热结构23可通过金属或玻璃材质制成。
综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加热机构20应用装备于烘干装置中,除了使烘干装置具备极佳的烘干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避免或减轻辐射热流失、提高对待烘干物品0的烘干效率。具体而言,该加热机构20包括保温结构21、具有辐射侧221的加热层22及隔热结构23。加热层22产生的部分红外辐射能够经过辐射侧221射向待烘干物品0,使得待烘干物品0升温,方便其快速烘干。同时,在加热层22的红外辐射区域内的待烘干物品0均可加热,且加热面积更大、受热更均匀。进一步地,加热层22嵌设于保温结构21内,且辐射侧221露设于保温结构21,避免保温结构21对射向待烘干物品0的红外辐射进行遮挡。同时,隔热结构23设于加热层22背离辐射侧221的一侧,并嵌设于保温结构21内。如此通过保温结构21和隔热结构23的共同作用能够防止辐射热从加热层22背离待烘干物品0一侧流失,从而提高了对待烘干物品0的烘干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隔热结构23具有密闭腔100,密闭腔100内填充有隔热介质。该隔热介质可为空气或导热率小于空气的气体或液体,例如密闭腔100内填充卤化物气体,加热层22发出的辐射热较少的通过密闭腔100内的隔热介质传递至保温结构21,防止保温结构21温度过高而产生变形。
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密闭腔100还可为真空腔,以降低加热层22通过隔热结构23向保温结构21传递的辐射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隔热结构23形成密闭腔100的内壁上设有涂层25,涂层25具有低辐射发射率,具体可以包括镀银层或镀镍层。如此通过涂层25的设置能够降低内壁靠近加热层22一侧向密闭腔100内传递的辐射热,进一步地降低加热层22通过隔热结构23向保温结构21传递的辐射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加热机构20还包括外壳26。保温结构21设于外壳26。保温结构21设有加热层22的一侧露设于外壳26。如此通过外壳26的设置能够增加保温结构21的强度,进而增加加热机构20的整体强度,避免使用过程中受重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同时,方便了加热机构20通过外壳26进行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27和控制组件28。第一传感器27用于采集加热层22的温度信号。控制组件28与加热层22电连接,用于根据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层22的辐射热大小。根据维恩位移定律,物体热辐射波长与自身的温度相关,常规的红外辐射加热结构的温度易受环境温度和环境风速干扰,辐射出来的波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通过控制组件28的设置能够根据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层22的辐射波长大小,即通过控制加热层22的功率,进而控制加热层22的温度,从而对加热层22的辐射波长进行控制,使得辐射波长处于待烘干物品0(水和物品本身)最佳吸收波长区间,从而提升烘干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架体10上设有驱动机构30,驱动机构30用于驱动待烘干物品0,以改变待烘干物品0与辐射侧221的距离和/或待烘干物品0面向辐射侧221的部位,从而能够进一步加速待烘干物品0的烘干过程和提升受热均匀性。
烘干装置还包括底座,加热机构20设置于底座上,架体10用于悬挂待烘干物品0,驱动机构30可设置于底座和架体10之间,驱动机构30通过驱动架体10移动,从而驱动待烘干物品0移动。底座可悬挂于固定结构上,如房屋顶棚。由于驱动机构30需要承受架体10和所有悬挂于架体10上的待烘干物品0的重量之和,因此驱动机构30需要具有较大功率。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包括伸缩结构和驱动单元,伸缩结构连接于架体10和底座之间,驱动单元用于驱动伸缩结构伸缩,以改变待烘干物品0与辐射侧221的距离。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模组,该驱动模组能够驱动架体10旋转,以改变待烘干物品0面向辐射侧221的部位。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包括伸缩结构、驱动单元和驱动模组。其中,驱动单元用于驱动伸缩结构伸缩,以改变待烘干物品0与辐射侧221的距离,驱动模组能够驱动架体10旋转,以改变待烘干物品0面向辐射侧221的部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热机构20的数量为多个,各加热机构20位于悬挂区域的外侧,且各加热机构20的辐射侧的朝向不同。当待烘干物品0的数量较多或待烘干物品0的面积较大时,各加热机构20可同时开启或同时开启几个,以加快烘干。而当待烘干物品0的数量较少或待烘干物品0的面积较小时,可单独开启一个加热机构20,以降低烘干过程产生的能耗。而由于加热机构20的数量为多个,使得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不设置驱动机构30,通过各加热机构20的分布代替通过驱动待烘干物品0来提高烘干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烘干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40。驱动组件40用于向待烘干物品0提供流动空气。如此能够加速待烘干物品0附近的空气流动,以加速烘干。该驱动组件40可为风机、风扇或气泵等。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0位于待烘干物品0上方,空气可由上至下经过待烘干物品0,使得空气对待烘干物品0的作用力方向与待烘干物品0受到的重力方向大致相同,并受架体10限制,避免待烘干物品0随空气摆动过大,发生相邻待烘干物品0堆叠,影响烘干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烘干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50。加热组件50用于对驱动组件40提供的流动空气进行加热。如此通过加热组件50对空气进行加热,能够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进一步提升烘干速度。加热组件50位于驱动组件40的出风侧并具有贯穿结构。空气通过贯穿结构的引导作用能够向待烘干物品0流动,并在经过加热组件50时吸热以降低其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60。第二传感器60用于采集烘干装置所处环境的湿度信号。加热组件50用于根据湿度信号调整加热温度。如此使得加热组件50能够根据烘干装置所处环境湿度选择开启或者关闭。例如,当采集的湿度信号过高,达到加热组件50开启的预设数值时,加热组件50开启,以降低空气湿度。当采集的湿度信号较低时,加热组件50可不开启或由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此外,加热组件50还可根据采集的湿度信号,调整输出功率的档位,根据湿度大小,选择不同的输出功率大小,可进一步降低能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传感器60位于驱动组件40的进风侧。由于进风侧吸入的是烘干装置所处环境中的空气,可以较好的反应烘干装置所处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同时,进风侧能够远离加热组件50,避免加热组件50的加热作用影响空气湿度,导致采集的空气湿度无法反应真实的空气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三传感器70,第三传感器70用于采集待烘干物品0的质量信号,以控制加热机构20和驱动组件40开启或关闭。随着烘干过程的进行,待烘干物品0的质量变化会逐渐缓慢,当质量停止变化时可判定待烘干物品0已烘干,此时,加热机构20和驱动组件40可自动关闭,降低能耗。本实施例中,烘干装置还包括主控单元80。主控单元80分别与第一传感器27、第二传感器60、第三传感器70、控制组件28、驱动组件40及加热组件50电连接。第一传感器27将采集得到的加热层22温度信号传递至主控单元80,主控单元80对温度信号进行分析并通过控制组件28控制加热层22的辐射波长大小。第二传感器60将采集得到的烘干装置所处环境的湿度信号传递至主控单元80,主控单元80对湿度信号进行分析并判断是否开启加热组件50,以及开启加热组件50后的输出功率。第三传感器70将采集得到的待烘干物品0的质量信号传递至主控单元80,主控单元80对质量信号进行分析,当质量停止变化时判定待烘干物品0已烘干,此时,主控单元80控制加热机构20和驱动组件40关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温结构;
加热层,具有辐射侧,所述加热层嵌设于所述保温结构内,所述辐射侧露设于所述保温结构;及
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设于所述加热层背离所述辐射侧的一侧,并嵌设于所述保温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具有密闭腔,所述密闭腔内填充有隔热介质;或
所述密闭腔为真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形成所述密闭腔的内壁上设有涂层,所述涂层包括镀银层或镀镍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外壳,所述保温结构设于所述外壳,所述保温结构设有加热层的一侧露设于所述外壳。
5.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用于悬挂待烘干物品;及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机构,所述辐射侧面向待烘干物品的悬挂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加热层的温度信号,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加热层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层的辐射波长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架体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架体移动,以改变待烘干物品与所述辐射侧的距离和/或待烘干物品面向所述辐射侧的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加热机构的辐射侧的朝向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向待烘干物品提供流动空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驱动组件提供的流动空气进行加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进风侧,用于采集所处环境的湿度信号,所述加热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信号调整加热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采集待烘干物品的质量信号,以控制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驱动组件开启或关闭。
CN202320909521.3U 2023-04-17 2023-04-17 加热机构及烘干装置 Active CN220169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9521.3U CN220169903U (zh) 2023-04-17 2023-04-17 加热机构及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9521.3U CN220169903U (zh) 2023-04-17 2023-04-17 加热机构及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9903U true CN220169903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3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9521.3U Active CN220169903U (zh) 2023-04-17 2023-04-17 加热机构及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9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2679B (zh) 暖衣柜
CN106930077B (zh) 智能烘衣柜
CN201340167Y (zh) 一种远红外线烘干设备
CN208755753U (zh) 一种采用加热丝加热的空气炸锅
CN220169903U (zh) 加热机构及烘干装置
CN109708185A (zh) 取暖器
CN203065848U (zh) 一种暖衣柜
CN206932421U (zh) 一种集成恒温发热板
CN208070459U (zh) 饭菜保温箱
CN201151844Y (zh) 毛巾或衣物的烘干器
CN205830916U (zh) 一种带光电感应器的链式烤炉
CN207649291U (zh)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CN206043286U (zh) 一种多重加热高效烘干的茶叶烘干机
CN208365634U (zh) 一种节能电散热器
CN208812735U (zh) 一种丝印烘烤线
CN208139405U (zh) 蓄热式电暖器
RU195871U1 (ru) Суши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8713888A (zh) 一种全铝衣柜
JPS6347788Y2 (zh)
CN215628864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衣物干燥处理装置
CN218955185U (zh) 一种具有应急防护功能的暖风机
CN108800935A (zh) 一种红外线加热的装置
CN220436619U (zh) 一种对流式电暖气
CN211153638U (zh) 茶叶发酵装置
CN208794560U (zh) 一种导电热干式地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