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9709U - 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9709U
CN220169709U CN202320743464.6U CN202320743464U CN220169709U CN 220169709 U CN220169709 U CN 220169709U CN 202320743464 U CN202320743464 U CN 202320743464U CN 220169709 U CN220169709 U CN 220169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wall
water pump
condensa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34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izho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izho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izho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izho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434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9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9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9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公开了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包括冷凝外壳和供水组件,供水组件的输出端与冷凝外壳相连接,冷凝外壳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盘管,冷凝外壳顶部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壁上通过轴承分别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壁上分别安装有风扇、动力叶片与从动轮,固定架连接有供水管,且供水管远离固定架的一端与供水组件相连接,冷凝外壳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主动轮、连接杆、风扇、动力叶片、从动轮与供水管,既能够提高空气流通效果与冷却效果,又使得该装置具有两种驱动方式,从而使该装置驱动方式灵活实用且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
背景技术
蒸发式冷凝器又叫蒸发冷、冷却(凝)器,是用于冷库降温的一种换热装置,由风机、冷凝盘管、换热片、箱体等部件组合而成,由制冷利用盘管外的喷淋水部分蒸发时吸收盘管内高温气态制冷剂的热量而使管内的制冷剂逐渐由气态被冷却为液态的一种设备。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4276228U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型蒸发式冷凝器,针对现有的蒸发式冷凝器在喷淋后没有被蒸发的水无法进行回收利用,浪费了能源,不够环保节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凝器主体,所述冷凝器主体内设有盘管,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腔室,所述固定腔室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便利,通过使水箱横向往复移动,可以使水能够晃动,使水能够快速与冷气混合,提高了冷却效率,进而节约了能源,同时可以对喷淋后的水进行循环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不足: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空气流通效果不佳,冷却效果差,驱动方式不够灵活实用,并且在使用时,能耗较高,因此,需要一种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空气流通效果不佳,冷却效果差,驱动方式不够灵活实用,并且在使用时,能耗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包括冷凝外壳和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外壳相连接,所述冷凝外壳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盘管,所述冷凝外壳顶部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上通过轴承分别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分别安装有风扇、动力叶片与从动轮,所述固定架连接有供水管,且所述供水管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供水组件相连接,所述冷凝外壳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且所述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与所述从动轮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箱与第一水泵,且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冷凝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水泵位于所述冷凝外壳的上方,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通过抽水管与所述水箱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冷凝外壳的内壁上安装有喷水管,且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水泵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所述喷水管和所述供水管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箱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抽取管,且所述抽取管远离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与所述水箱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输送管,且所述输送管远离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穿过所述冷凝外壳的一侧壁延伸至所述冷凝外壳的底部内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有过滤罩,且所述过滤罩位于所述冷凝外壳的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凝外壳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盘管的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盘,且所述防护盘位于所述固定架与风扇的中间,所述防护盘的一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漏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主动轮、连接杆、风扇、动力叶片、从动轮与供水管,既能够提高空气流通效果与冷却效果,又使得该装置具有两种驱动方式,从而使该装置驱动方式灵活实用且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
2、通过设置的第二水泵、抽取管、输送管与过滤网,能够对冷凝外壳中积累的废水进行过滤净化与回收利用,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环保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外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凝外壳;2、供水组件;21、水箱;22、第一水泵;23、连接管;24、喷水管;3、盘管;4、固定架;5、驱动机构;6、主动轮;7、连接杆;8、风扇;9、动力叶片;10、从动轮;11、供水管;12、防护盘;13、漏水口;14、第二水泵;15、抽取管;16、输送管;17、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包括冷凝外壳1和供水组件2,供水组件2的输出端与冷凝外壳1相连接,冷凝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盘管3,通过供水组件2,既方便对盘管3进行喷水冷却,又方便向供水管11中输水,冷凝外壳1顶部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架4,固定架4的内壁上通过轴承分别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外壁上分别安装有风扇8、动力叶片9与从动轮10,固定架4连接有供水管11,且供水管11远离固定架4的一端与供水组件2相连接,通过供水管11,使得水能够喷向动力叶片9,从而使动力叶片9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并带动连接杆7与风扇8进行旋转,进而能够提高空气流通效果与冷却效果,冷凝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驱动机构5,且驱动机构5为电机,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6,且主动轮6通过同步带与从动轮10相连接,当水流冲击力带动风扇8达不到所需转速时,通过驱动机构5带动其侧壁上连接的主动轮6进行转动,然后转动中的主动轮6通过同步带带动与其相连接的从动轮10,从而使连接杆7与从动轮10能够进行转动,进而使该装置具有两种驱动方式,从而使该装置驱动方式灵活实用且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连接杆7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盘12,且防护盘12位于固定架4与风扇8的中间,防护盘12的一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漏水口13,通过防护盘12方便对固定架4中流出的水进行收集,同时还能够放置固定架4中水对风扇8的转动造成影响,通过漏水口13,使得防护盘12中的水能够流进冷凝外壳1内。
在本实施例中,供水组件2包括水箱21与第一水泵22,且水箱21位于冷凝外壳1的一侧,第一水泵22位于冷凝外壳1的上方,第一水泵22的输入端通过抽水管与水箱21相连接,第一水泵22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23,冷凝外壳1的内壁上安装有喷水管24,且连接管23远离第一水泵22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喷水管24和供水管11相连接,通过第一水泵22与抽水管抽取水箱21中的水,然后抽取的水通过连接管23与三通接头分别流向喷水管24与供水管11,从而既分别对盘管3进行冷却处理,又能够带动动力叶片9、连接杆7与风扇8进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水箱2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水泵14,第二水泵14的输出端连接有抽取管15,且抽取管15远离第二水泵14的一端与水箱21相连接,第二水泵14的输入端连接有输送管16,且输送管16远离第二水泵14的一端穿过冷凝外壳1的一侧壁延伸至冷凝外壳1的底部内壁上,通过第二水泵14与其输入端上连接的输送管16抽取冷凝外壳1底部的水,然后抽取的水通过抽取管15会到供水组件2中,从而既能够对冷凝外壳1中积累的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又能够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环保节能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管16的一端连接有过滤罩,且过滤罩位于冷凝外壳1的内部,通过输送管16,有利于对抽取的水进行过滤净化。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过滤网17,且过滤网17位于盘管3的下方,通过过滤网17,有利于提高回收水的净化过滤效果。
本实用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通过供水组件2向供水管11中输水并对盘管3进行喷淋冷凝,然后供水管11中的水前进并喷在固定架4内部的动力叶片9上,从而使动力叶片9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并带动连接杆7与风扇8进行旋转,进而能够提高空气流通效果与冷却效果,当风扇8的转速达不到所需转速时,启动驱动机构5,从而使其带动主动轮6进行转动,然后转动中的主动轮6通过同步带带动与其相连接的从动轮10,从而使从动轮10带动连接杆7与风扇8进行转动,进而使该装置具有两种驱动方式,从而使该装置驱动方式灵活实用且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
通过第二水泵14与输送管16抽取冷凝外壳1底部的水,然后抽取的水通过抽取管15会到供水组件2中,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环保节能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包括冷凝外壳(1)和供水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2)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外壳(1)相连接,所述冷凝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盘管(3),所述冷凝外壳(1)顶部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内壁上通过轴承分别安装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外壁上分别安装有风扇(8)、动力叶片(9)与从动轮(10),所述固定架(4)连接有供水管(11),且所述供水管(11)远离所述固定架(4)的一端与所述供水组件(2)相连接,所述冷凝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6),且所述主动轮(6)通过同步带与所述从动轮(1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2)包括水箱(21)与第一水泵(22),且所述水箱(21)位于所述冷凝外壳(1)的一侧,所述第一水泵(22)位于所述冷凝外壳(1)的上方,所述第一水泵(22)的输入端通过抽水管与所述水箱(21)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2)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23),所述冷凝外壳(1)的内壁上安装有喷水管(24),且所述连接管(23)远离所述第一水泵(22)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所述喷水管(24)和所述供水管(1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水泵(14),所述第二水泵(14)的输出端连接有抽取管(15),且所述抽取管(15)远离所述第二水泵(14)的一端与所述水箱(21)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14)的输入端连接有输送管(16),且所述输送管(16)远离所述第二水泵(14)的一端穿过所述冷凝外壳(1)的一侧壁延伸至所述冷凝外壳(1)的底部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6)的一端连接有过滤罩,且所述过滤罩位于所述冷凝外壳(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过滤网(17),且所述过滤网(17)位于所述盘管(3)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盘(12),且所述防护盘(12)位于所述固定架(4)与风扇(8)的中间,所述防护盘(12)的一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漏水口(13)。
CN202320743464.6U 2023-04-07 2023-04-07 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 Active CN220169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3464.6U CN220169709U (zh) 2023-04-07 2023-04-07 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3464.6U CN220169709U (zh) 2023-04-07 2023-04-07 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9709U true CN220169709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4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3464.6U Active CN220169709U (zh) 2023-04-07 2023-04-07 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9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4136A (zh) 一种中央空调冷凝器在线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
CN208394978U (zh) 一种建筑用污水处理及回收装置
CN220169709U (zh) 混合动力节能型水式蒸发冷凝器
CN107754641B (zh) 一种搅拌釜溶剂回收系统
CN207081187U (zh) 无排水的空调器
CN206439233U (zh) 一种水冷却式外转子轴流风机
CN108827019A (zh) 一种蒸发冷却式冷水机
CN114165857A (zh) 一种水冷热泵循环室内制冷中央系统
CN1274603C (zh) 利用城市污水低位热能的取水方法和自动除污装置
CN216716678U (zh) 医用冷柜用冷风机
CN207483595U (zh)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用蒸发冷凝装置
CN216869251U (zh) 一种高效节能蒸发式空冷装置
CN220624469U (zh) 一种节水型蒸发式冷凝器
CN211400844U (zh) 一种用于风冷水冷压缩冷凝机的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19023855U (zh) 一种具有降温结构脱硫塔
CN212842167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
CN220581248U (zh) 一种物料泵降温水循环系统
CN208943790U (zh) 一种污泥干化蒸馏水除氨氮用吸收塔
CN216241113U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CN219100198U (zh) 一种空气制水装置
CN219735496U (zh) 一种具有电动调节阀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喷淋器
CN112747628B (zh) 空调外机换热器清洁装置、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20788149U (zh) 一种反渗透膜浓水回收用收集装置
CN210671999U (zh) 一种瓶装蜂蜜饮料加工设备
CN215524256U (zh) 一种基于水机空调系统的钢制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