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8900U - 样本处理模块 - Google Patents

样本处理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8900U
CN220168900U CN202321358912.7U CN202321358912U CN220168900U CN 220168900 U CN220168900 U CN 220168900U CN 202321358912 U CN202321358912 U CN 202321358912U CN 220168900 U CN220168900 U CN 220168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ack
upper frame
lower fram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89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杨
黄善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89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8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8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8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样本处理模块,样本处理模块包括上机架、下机架、抽屉及转运机构,上机架与上机架分体设置,上机架安装于下机架的顶部,抽屉可活动的连接于上机架和/或下机架,用于存储样本,转运机构用于将样本移入和/或移出抽屉。本实用新型的上机架与下机架分体设置,上机架与下机架可以各自成型后再组装成整个机架,减小了组成上机架与下机架的板件规格大小,使机架的组装更为便利,且板件不易变形,可以提高机架的装配精度,组成上机架与下机架的板件可以为不同厚度,既能保证机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提高机架组装的便利度及装配精度,又可以增大机架的内部容量。

Description

样本处理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样本处理模块。
背景技术
TLA流水线中的不同样本处理模块中,机架起到承载及收容样本及不同功能部件的作用,相关技术中,组成机架的板件较为宽大,通过该板件组装形成机架时,由于个体较大,板件容易发生形变,不利于组装,且影响机架内部各功能部件的位置精度,机架组装成形后的内部容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样本处理模块,能够增大机架的内部容量及装配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样本处理模块,包括:
上机架;
下机架,与所述上机架分体设置,且所述上机架安装于所述下机架的顶部;
抽屉,用于存储样本,所述抽屉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上机架和/或所述下机架;
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样本移入和/或移出所述抽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样本处理模块,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上机架与下机架分体设置,上机架与下机架在组装形成整个机架前相互独立,上机架与下机架可以各自成型后再组装成整个机架,减小了组成上机架与下机架的板件规格大小,使机架的组装更为便利,且板件不易变形,可以提高机架的装配精度,组成上机架与下机架的板件可以为不同厚度,既能保证机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提高机架组装的便利度及装配精度,又可以增大机架的内部容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机架与所述下机架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样本处理模块还包括螺纹锁紧件,所述螺纹锁紧件锁紧所述上机架与所述下机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机架包括第一锁定部,所述上机架包括第二锁定部,所述样本处理模块还包括螺纹锁紧件,所述上机架与所述下机架配置为,沿竖直方向插接,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沿水平方向排布并被所述螺纹锁紧件锁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机架还包括机架主体,所述第二锁定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机架主体,所述第二锁定部的下端位于所述机架主体的下方,所述第二锁定部配置为,在所述上机架与所述下机架插接时,贴紧所述第一锁定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机架的顶部设有第一承接部,所述上机架的底部具有第二承接部,所述第二承接部与所述第一承接部中的一个设置有导向柱,另一个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二承接部与所述第一承接部配置为:所述上机架向所述下机架放置时,所述导向柱插入所述导向孔,将所述上机架引导致至放置位,当所述上机架放置于所述放置位,所述第二承接部贴附于所述第一承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机架的壁厚不小于所述上机架的壁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机架的内腔的边界向水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上机架的内腔的边界向水平面的投影的内部;
和/或,所述上机架的外边缘向水平面的投影不超出所述下机架的外边缘向水平面的投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机架包括底板与多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上机架包括顶板与多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板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一体连接或焊接于所述底板的侧部;
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顶板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机架还包括多个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加强结构焊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样本处理模块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样本处理模块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样本处理模块的爆炸图;
图4为上机架与下机架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上机架与下机架另一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上机架与下机架其他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上机架与下机架一个实施例的插接配合示意图;
图8为上机架与下机架另一实施例的插接配合示意图;
图9为图2中上机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下机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抽屉100;
转运机构200;
上机架300,上凸缘310,倒钩320,条板330,第二锁定部340,插接段341,安装段342,第二安装柱343,第二承接部350,导向孔351,机架主体360,顶板370,顶板主体371,连接件372,第二侧板480;
下机架400,下凸缘410,搭扣420,第一锁定部430,第一承接部440,导向柱441,第一安装柱450,穿线结构460,底板470,第一侧板480,加强结构490;
螺纹锁紧件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样本处理模块中的机架提供承载及容纳功能部件及样本的空间,机架由几个大板组装形成,为保证机架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大板的尺寸通常设置得比较宽大,大板以焊接或者拼装的方式组装成一整个机架。机架以整体焊接的方式组装时,由于大板的规格宽大,一方面不利于组装,且组装形成的机架空间占用比较大,另一方面容易发生焊接形变,装配精度低,影响机架内部各功能部件的位置精度,且为了保证焊接强度,大板设置得较厚,导致机架内部的容量小;机架以整体进行拼接的方式进行组装时,由于大板的规格宽大,不利于组装,且组装完成的机架整体结构强度低,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影响机架内部各功能部件的位置精度,导致机架无法满足装配精度、内部容量的需求。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样本处理模块,样本处理模块包括抽屉100和转运机构200,转运机构200用于将样本移入抽屉100,使样本置于抽屉100内部储存,或者,将样本从抽屉100中取出,供样本进行进一步处理,转运机构200可以通过与盛放有样本的样本容器或者供样本容器放置的样本架进行交互,使样本切换至储存状态、转运状态、处理状态等。
样本处理模块还包括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内部设置有容纳功能部件或者样本存储、处理的空间。如,抽屉100可活动的连接于上机架300和/或下机架400,如此,样本能够储存于上机架300和/或下机架400内,抽屉100通过相对上机架300或下机架400活动,可以使样本显露,便于转运机构200转运样本,或者将内部的储存空间封闭,为样本提供密闭的存储环境。转运机构200同样可以安装于上机架300和/或下机架400,以对位于上机架300和/或下机架400内部的样本进行转移。上机架300或下机架400内部还可设置用于进行扫码、离心、去盖等操作的其他功能部件。
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采用分体设置方式,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在组装形成整个机架前相互独立,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组装形成整个机架后,上机架300安装于下机架400的顶部,下机架400对上机架300进行支撑,并稳固上机架300的位置,使机架整体保持结构稳定。由于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分体式设置,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可以各自成型后再组装成整个机架,减小了组成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板件规格大小,使机架的组装更为便利,且板件不易变形,可以提高机架的装配精度;另外,组成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板件可以为不同厚度,如,上机架300的承载需求小,可以选择厚度稍薄的板件成型,下机架400具有承载上机架300与其他功能部件的作用,可以选择稍厚的板件成型,如此,既能保证机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提高机架组装的便利度及装配精度,又能够增大机架的内部容量。
可以理解的,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分体式设计,使上下机架在板件选材上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如,根据下机架400的承载需求,选择强度高的板件成型,下机架400在成型过程中不易变形,具有较高的安装精度,可以避免安装于下机架400内的功能部件发生位置偏移,而加大功能部件安装、调试的难度;上机架300采用厚度稍薄的板件成型,一方面减小上机架300的重量,降低向下机架400施加的压力,为下机架400减负,另一方面,由于上机架300的板件轻薄,上机架300向下机架400的安装更为便利,并增大了上机架300的内部容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上下机架采用焊接方式进行组装,装配时,上机架300放置于下机架400的上方,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之间存在贴合区域,通过对贴合区域进行焊接,使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连接固定。焊接方式不限于点焊、搭焊、缝焊等;通过焊接相互组装的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上下机架的连接强度高,机架整体的结构更为稳定,并且,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板件规格小,不容易出现焊接变形。
示例性的,如图1,上机架300放置于下机架400后,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结合处形成裸露于外侧的缝隙,对该缝隙进行焊接,使上下机架连接固定;或者,如图4,下机架400的顶部外周具有朝向外侧突出的下凸缘410,上机架300的底部的外周具有朝向外侧突出的上凸缘310,上机架300放置于下机架400后,上机架300的上凸缘310贴附于下机架400的下凸缘410,上凸缘310与下凸缘410搭接,对两个凸缘的搭接区域进行焊接,完成上下机架的组装。
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还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组装,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装配时,上机架300放置于下机架400的上方,下机架400支撑上机架300,并限定上机架300的位置,使上机架300稳固安装于下机架400。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不限于螺纹连接、插接、扣接等;由于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可拆卸,可以通过拆装上下机架进行后期维护,且装配过程简单、易行,操作便利度高。
示例性的,如图5,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通过搭扣配合连接,搭扣420安装于下机架400的外壁,上机架300的外壁设置有供搭扣420的端部钩持的倒钩320,上机架300放置于下机架400上后,搭扣420与倒钩320的位置对应,向上推动搭扣420的手柄,使搭扣420的端部勾住倒钩320,向下拉动搭扣420的手柄,搭扣420与倒钩320锁定,完成上下机架的组装;需拆卸上机架300时,操作搭扣420手柄,使搭扣420的端部脱离倒钩320,解除上下机架之间的锁定,上机架300即可从下机架400上拆除,操作较为便利。或者,如图6,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通过插接的方式配合连接,如,上机架300的底部突出设置有多个用于插接的条板330,下机架400的顶部设有供条板330插入的槽位,装配时,上机架300的条板330向下插入下机架400的槽位内,上机架300放置于下机架400的顶部,槽位的侧壁与条板330的侧壁之间相互限位,使上下机架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相对位置稳定,下机架400对上机架300进行支撑,上下机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相对位置稳定,完成上下机架的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采用螺纹锁紧的方式进行组装。样本处理模块还包括螺纹锁紧件500,螺纹锁紧件500锁紧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连接更为稳固,并且螺纹锁紧的方式操作较为便捷,样本处理模块还可以通过拆卸螺纹锁紧件500,分别对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进行后期维护。
具体的,如图4所示,下机架400的顶部外周具有朝向外侧突出的下凸缘410,上机架300的底部的外周具有朝向外侧突出的上凸缘310,上机架300放置于下机架400后,上机架300的上凸缘310贴附于下机架400的下凸缘410,两个凸缘搭接,向两个凸缘插入螺纹锁紧件500,螺纹锁紧件500将两个凸缘锁紧,完成上下机架的组装。螺纹锁紧件500沿上机架300或下机架400的外周分布有多个,使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整个外周都受到螺纹锁紧件500的锁紧作用,能够提升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连接强度。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外周设置凸缘,可以增大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接触面积,上机架300能够受到下机架400更稳定的支撑,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被螺纹锁紧件500锁紧后,二者的结合强度更高;另外,凸缘位于上机架300或下机架400的外侧,不会占用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内部空间,使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内部保持大容量。
作为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通过螺纹锁紧件500锁紧的其他实施例,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采用先插接再锁紧的方式进行组装。具体为,参照图7,下机架400设有第一锁定部430,上机架300设有第二锁定部340,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沿竖直方向插接后,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沿水平方向排布,螺纹锁紧件500插入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并将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锁紧,完成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组装。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在上下机架插接后的位置对应,并相互配合为螺纹锁紧件500提供安装基础,螺纹锁紧件500可以沿水平方向插入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外表面更为平整,且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外部无突出结构,能够减小机架整体的占用空间。
为使上下机架组装更为稳固,并为上下机架的插接深度进行定位,下机架400设有第一承接部440,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插接时,二者沿竖直方向逐渐靠近,待上机架300的底部与第一承接部440接触后,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完成插接,且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在水平方向上位置对应,第一承接部440对上机架300进行支撑,使上下机架保持位置稳定。
进一步的,第一承接部440沿水平方向连接于第一锁定部430的侧部,第一锁定部430位于第一承接部440的顶部,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插接后,第一承接部440的上表面支撑上机架300,第一锁定部430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上机架300的侧部,沿水平方向向第一锁定部430与上机架300锁入螺纹锁紧件500,即可完成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组装。第一锁定部430可以设置为沿下机架400的周向围设一周的围边,第一锁定部430能够在下机架400的整个周向与上机架300连接,以提升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连接强度。
可以理解的,第一承接部440可以设置于第一锁定部430的外侧或者内侧。如,第一承接部440位于第一锁定部430的外侧,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装配时,第一锁定部430插入上机架300的内部,上机架300套设于第一锁定部430的外部,并且上机架300的底部与第一承接部440接触,并受到第一承接部440的支撑;位于第一承接部440上方以及第一锁定部430外部的空间为上机架300提供了装配位置,通过调节上机架300的厚度与第一承接部440沿水平方向的宽度,可使上机架300的外壁与下机架400的外壁对齐,机架的外表面更为平整。
或者,如图8所示,第一承接部440位于第一锁定部430的内侧,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装配时,上机架300插入第一锁定部430的内侧,并且上机架300的底部与第一承接部440接触,并受到第一承接部440的支撑;此时,第一锁定部430位于上机架300的外侧;为优化机架外表面整体的平整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机架30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承接部350,第二承接部350位于第二锁定部340的外侧,且第二锁定部340位于第二承接部350的底部,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装配时,第二锁定部340插入第一锁定部430的内侧,第二锁定部340的底部与第一承接部440接触,第一承接部440支撑第二锁定部340,第一锁定部430的顶部与第二承接部350接触,第一锁定部430的顶部支撑第二承接部350,向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锁入螺纹锁紧件500,实现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组装;由于第二锁定部340在水平方向上避让第一锁定部430,可以减小第一锁定部430在机架外侧的外突程度,从而提高机架外表面的平整度;并且,设置第一承接部440的厚度与第二锁定部340的厚度相等,以及第二承接部350的厚度与第一锁定部430的厚度相等,可使第一锁定部430的外壁与上机架300的外壁齐平,第二锁定部340的内壁与下机架400的内壁齐平,使机架外壁面与内壁面的平整度得到提升。
本申请中所指“内侧”或“外侧”均以上机架300或下机架400为参照,朝向上机架300或下机架400内腔的一侧为内侧,背向上机架300或下机架400内腔的一侧为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承接部440设置于第一锁定部430的顶部,并且部分的第一锁定部430位于第一承接部440的外侧,第二锁定部340连接于第二承接部350的底部。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装配时,第二锁定部340向下插入下机架400内,并位于第一锁定部430的内侧,第一承接部440与第二承接部350接触,第一承接部440对第二承接部350进行支撑,向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插入螺纹锁紧件500并锁紧,即可完成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组装。可以理解的,第一承接部440设置为下机架400的整个顶面,下机架400能够为上机架300提供较大范围的支撑,第一锁定部430设置为下机架400上方的部分侧壁,因此,无需额外设置与第二锁定部340配合、锁定的结构,第二锁定部340插入下机架400后,即可通过锁入螺纹锁紧件500对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进行固定,简化了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结构,且组装过程更为便利。
第二锁定部340插入下机架400后,第一锁定部430位于第二锁定部340的外侧,螺纹锁紧件500由下机架400的外侧向内侧插入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并向下机架400的内侧旋紧,使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连接固定;螺纹锁紧件500锁紧时,第二锁定部340受螺纹锁紧件500向前的推动力,具有远离第一锁定部430的趋势,为避免第二锁定部340产生移动,进而影响螺纹锁紧件500对第一锁定部430、第二锁定部340的锁紧,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定部340以悬置状态设置于上机架300的底部,具体为,上机架300包括机架主体360,第二锁定部340的上端连接于机架主体360,第二锁定部340的下端位于机架主体360的下方,从而,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未插接前,第二锁定部340的下端悬置,当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插接时,第二锁定部340的下端能够产生一定变形,并贴紧第一锁定部430,在螺纹锁紧件500锁紧上下机架时,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保持紧密贴合的状态,螺纹锁紧件500能够快速锁紧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操作较为便利。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定部340包括插接段341与安装段342,插接段341的上端连接于机架主体360,下端位于机架主体360的下方,安装段342连接于插接段341的下端,安装段342相较于插接段341更容易产生变形,如,安装段342与插接段341分别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安装段342的结构强度小于插接段341的结构强度,或者,安装段342的宽度明显小于插接段341的宽度,使安装段342的结构强度小于插接段341的结构强度;从而,插接段341的结构强度较高,可以避免第二锁定部340过度变形,影响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连接强度,并且,在第二锁定部340插入下机架400时,安装段342可以较容易得产生变形,并加大第二锁定部340与第一锁定部430的贴合力度,使螺纹锁紧件500的锁紧过程更为顺畅。
示例性的,安装段342的一端连接于插接段341,另一端朝向插接段341的侧部突出,并呈悬置状态;或者,安装段342的一端连接于插接段341,另一端朝向插接段341的下方突出,并呈悬置状态。
进一步的,参照图11,下机架400的内侧突出设置有第一安装柱450,安装段342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一安装柱450的内部具有螺纹孔,当上机架300通过插接放置于下机架400的相应位置时,安装孔与螺纹孔连通,螺纹孔与安装孔用于供螺纹锁紧件500插入及锁紧,设置第一安装柱450能够增大螺纹锁紧件500对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的锁紧力度。
可以理解的,第二锁定部340还包括第二安装柱343,第二安装柱343连接于安装段342背向第一锁定部430的一侧,第二安装柱343的内部具有安装孔,螺纹锁紧件500插入第一安装柱450与第二安装柱343内,并锁紧第一安装柱450与第二安装柱343;从而,能够加长螺纹锁紧件500对第一锁定部430、第二锁定部340的锁定距离,进而,进一步提高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的连接强度。另外,安装段342朝向第一锁定部430的一侧设置为平面,可以降低第二锁定部340向下机架400插接过程中,第二锁定部340与第一安装柱450之间的摩擦;安装段342位于插接段341背向第一锁定部430的一侧,第一安装柱450与第二安装柱343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一安装柱450之间限定出供安装段342插入的空间,并且起到对第二锁定部340向下机架400插接时的导向作用。
鉴于下机架400的内腔中需要设置执行相应功能的功能部件,功能部件需要外接电源来提供电力支持,因此,下机架400内还设置有穿线结构460,穿线结构460连接于下机架400的内壁,并与下机架400的内壁共同限定出供线束穿设的空间。第二锁定部340插入机架后,存在被穿线结构460遮挡的情况,通过设置第二锁定部340始终贴附第一锁定部430,在通过螺纹锁紧件500对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锁紧时,只需从下机架400的外部向内部旋拧螺纹紧固件即可,无需再从上机架300的内侧观测锁紧情况,因此,螺纹锁紧件500的锁紧不受穿线结构460遮挡的影响。
样本处理模块还设置有导向结构,用于在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插接时,对上机架300进行导向,并将上机架300定位至预设的安装位置,以使第一安装柱450内的螺纹孔对准插接段341的安装孔,保证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安装精度。具体的,下机架400包括第一承接部440,上机架300包括第二承接部350,当上机架300放置于下机架400时,第二承接部350贴附第一承接部440,第一承接部440对上机架300进行支撑,第一承接部440与第二承接部350中的一个设置有导向柱441,另一个设置有导向孔351,当上机架300向下机架400放置时,导向柱441插入导向孔351内,通过导向柱441与导向孔351的配合,使上机架300放置于上机架300的相应位置,并且在第二承接部350放置于第一承接部440时,第一安装柱450的螺纹孔对准插接段341的安装孔,同时实现下机架400对上机架300的支撑,以及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的定位。
具体的,第一承接部440设置为下机架400的顶面,第二承接部350设置为上机架300的底面,上机架300放置于下机架400后,第一承接部440与第二承接部350接触,且第一承接部440对第二承接部350进行支撑。导向柱441与导向孔351均设置多个,并分布于上机架300或下机架400的边角位置,导向柱441与导向孔351在不同位置对上机架300的安装进行定位,以提高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组装精度。
参照图9与图10,下机架400包括底板470与多个第一侧板480,第一侧板480连接于底板470的顶部,第一锁定部430设置于第一侧板480,上机架300包括顶板370与多个第二侧板480,第二侧板480的一端连接于顶板370的底部,第二承接部350与第二锁定部340设置于第二侧板480,第一锁定部430与第二锁定部340由螺纹锁紧件500锁紧后,第二侧板480组装于第一侧板480,完成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装配。
第一侧板480与第二侧板480可以设置多个,且第一侧板480与第二侧板480的数量与位置相符,每一第一侧板480上的第一锁定部430均与第二侧板480上的第二锁定部340连接,使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多面插接并锁定,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组装更为稳固。示例性的,第一侧板480与第二侧板480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侧板480分别连接于底板470相对的两侧,两个第二侧板480分别连接于顶板370相对的两侧,每一第二侧板480的底部均安装于其中一个第一侧板480的顶部,两个第一侧板480共同支撑并固定上机架300,使上机架300稳固安装于下机架40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定部34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侧板480,另一端向下延伸呈悬置状态,第二承接部350设置于第二侧板480的底面,第二锁定部340可通过注塑、冲压等方式与第二侧板480一体连接,或者,第二锁定部34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二侧板480,或者,第二锁定部340以螺纹紧固等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第二侧板480。将第二锁定部340悬置于第二侧板480的下方,一方面便于第二锁定部340插接于下机架400后,第二侧板480的底部与下机架400的顶面接触,并被下机架400支撑,同时实现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插接,另一方面,减小了第二侧板480的面积,避免由于第二侧板480规格较大,影响上机架300的成型,或者导致上机架300发生变形,从而提高上机架300的组装精度。
可以理解的,每一第二侧板480均连接有多个第二锁定部340,多个第二锁定部340间隔排布,螺纹锁紧件500能够将多个第二锁定部340锁紧于第一侧板480的不同位置,使第一侧板480与第二侧板480稳固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板480一体连接于底板470的侧部,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之间无需进行组装,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的连接强度高,下机架400整体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且不易变形。如,下机架400包括两个第一侧板480与一个底板470,通过折弯的方式使第一侧板480相对底板470弯折,形成第一侧板480连接于底板470两侧,且位于底板470顶部的形态;或者,通过冲压的方式,在底板470外周形成多个第一侧板480,并且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一侧板480之间一体连接,无需额外进行装配,结构强度高。
或者,第一侧板480焊接于底板470的侧部,以焊接的方式组装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使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能够满足下机架400的承载需求;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对机架大板整体进行焊接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单纯对下机架400内的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进行焊接,极大的减小了焊接板件的规格,焊接操作更为便利,板件焊接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能够保证焊接质量,使下机架400具有较高的装配精度。
底板470上设置有对第一侧板480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可以是设置于底板470上表面的孔位,第一侧板480具有与该孔位配合的突出部,突出部能够插入孔位内。底板470与第一侧板480焊接时,将第一侧板480的突出部插入底板470表面的孔位内,使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初步定位,且底板470能够对第一侧板480进行支撑,使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在焊接过程中保持位置稳定,进而提高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的焊接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加大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的厚度,提升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的强度,将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一体连接或焊接,使第一侧板480与底板470的连接更为稳固,连接强度更高,下机架40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满足下机架400的高承载需求。
第二侧板480一体连接于顶板370,第二侧板480与顶板370无需额外进行装配,使上机架30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并具备一定承载力。第二侧板480可以通过对板件折弯的方式成形于顶板370的侧部,或者通过冲压的方式,围设于顶板370的外周,并与顶板370一体连接。或者,第二侧板480焊接于顶板370,以提升第二侧板480与顶板370的连接强度。
上机架300被支撑于下机架400的上方,上机架300的承载需求相对较小,因此,顶板370与第二侧板480可以选择相对轻薄的板件,一方面可以降低顶板370与第二侧板480的组装难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大上机架300的内部容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板480与顶板370可拆卸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对机架大板整体进行拼装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单纯对上机架300内的第二侧板480与顶板370进行可拆卸连接,板件的规格较小,拼装更为便利,且第二侧板480与顶板370在组装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使上机架300具有较高的装配精度。
顶板370与第二侧板48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限于螺纹连接、插接、卡接等。如,第一承接部440设置为第二侧板480的顶部端面,第二承接部350设置为第一侧板380的底部端面,第二侧板480的顶部端面与顶板370的底部端面接触,向第二侧板480与顶板370的接触区域锁入螺纹紧固件,将第二侧板480与顶板370锁紧;或者,第二侧板480与顶板370上设置有相互配合卡接的卡扣,第二侧板480与顶板370通过卡扣卡接实现锁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9,顶板370包括顶板主体371与连接件372,连接件372连接于顶板主体371的底部,顶板主体371搭接于第二侧板480的顶部,并受到第二侧板480的支撑,连接件372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二侧板480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向连接件372与第二侧板480插入螺纹紧固件并锁紧,使连接件372与第二侧板480螺纹连接,依次将不同的第二侧板480安装于顶板370,即可实现上机架300的组装。
进一步的,第二侧板480上设置有对顶板370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可以是呈凹陷状态的限位槽,定位结构既可以在顶板370与第二侧板480组装时,起到对顶板370的导向作用,又可以限定顶板370的位置,使顶板370与第二侧板480的螺纹连接孔位对齐,保证顶板370与第二侧板480的组装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下机架400内的第一侧板480、底板470的强度高,满足焊接工艺需求,下机架400适于通过焊接进行组装,上机架300内的第二侧板480、顶板370相对轻薄,便于搬运、拼接,上机架300适于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组装。如此,既满足机架整体的强度要求及容量要求,且上机架300与下机架400的组装便利、组装精度高。
为使下机架40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且上机架300内部具有较大容量,以满足机架对于承载力及内部容量的需求,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下机架400的壁厚不小于上机架300的壁厚,下机架400的壁厚可以理解为第一侧板480的厚度,上机架300的壁厚可以理解为第二侧板480的厚度,拥有大壁厚的第一侧板480的下机架400,结构强度较高,能够承载上机架300及位于下机架400内部的功能部件,拥有小壁厚的第二侧板480的上机架300,整体重量小,减轻了下机架400的负载,并增大了上机架300的内部容量。
进一步的,设置上机架300的外边缘向水平面的投影不超出下机架400的外边缘向水平面的投影,即,上机架300的外壁不会超出下机架400的外壁;另外,由于下机架400的壁厚不小于上机架300的壁厚,因此下机架400能够为上机架300提供范围较大且稳定的支撑,使上机架300能够稳固安装于下机架400,并且,使上机架300的第二侧板480更加轻薄,有利于提升上机架300的内部容量。
或者,设置下机架400内腔的边界向水平面的投影位于上机架300的内腔的边界向水平面的投影的内部,即,上机架300的内壁不超出下机架400的内壁。同样的,下机架400可以稳定支撑上机架300,并使上机架300内部具有较大容量。
可以想到的,同时设置上机架300的内壁不超出下机架400的内壁,并且上机架300的外壁不超出下机架400的外壁,可以最大化的减小上机架300的壁厚以及上机架300的整体重量,并增大上机架300的内部容量。或者,设置上机架300的外壁与下机架400的外壁齐平,并且下机架400的内壁超出上机架300的内壁,可使机架的外表面更加平整,并增大上机架300内部的容量,且下机架400能够对上机架300进行稳定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上机架300的内壁与外壁是指第二侧板480的内壁与外壁;下机架400的内壁与外壁是指第一侧板480的内壁或外壁。
为进一步提高下机架400的结构强度,下机架400还设有多个加强结构490,加强结构490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延伸,并与第一侧板480和/或底板470连接,加强结构490对第一侧板480和/或底板470进行支撑,使下机架400形成一完整的受力体系,提升了下机架400的承载能力。
具体的,加强结构490设置为杆状,并位于下机架400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加强结构49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480,或者分别连接于延伸竖直方向延伸并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加强结构490;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加强结构490的一端连接于底板470,另一端连接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加强结构490,或者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沿竖直方向分布的两个加强结构490。如此,加强结构490、底板470与多个侧板组合形成框架式结构,使下机架40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并能够减轻下机架400的重量。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结构490与第一侧板480之间、加强结构490与底板470之间以及两个加强结构490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使加强结构490稳定安装于下机架400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样本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机架;
下机架,与所述上机架分体设置,且所述上机架安装于所述下机架的顶部;
抽屉,用于存储样本,所述抽屉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上机架和/或所述下机架;
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样本移入和/或移出所述抽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架与所述下机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处理模块还包括螺纹锁紧件,所述螺纹锁紧件锁紧所述上机架与所述下机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架包括第一锁定部,所述上机架包括第二锁定部,所述样本处理模块还包括螺纹锁紧件,所述上机架与所述下机架配置为,沿竖直方向插接,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沿水平方向排布并被所述螺纹锁紧件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架还包括机架主体,所述第二锁定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机架主体,所述第二锁定部的下端位于所述机架主体的下方,所述第二锁定部配置为,在所述上机架与所述下机架插接时,贴紧所述第一锁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架的顶部设有第一承接部,所述上机架的底部具有第二承接部,所述第二承接部与所述第一承接部中的一个设置有导向柱,另一个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二承接部与所述第一承接部配置为:所述上机架向所述下机架放置时,所述导向柱插入所述导向孔,将所述上机架引导致至放置位,当所述上机架放置于所述放置位,所述第二承接部贴附于所述第一承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架的壁厚不小于所述上机架的壁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样本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架的内腔的边界向水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上机架的内腔的边界向水平面的投影的内部;
和/或,所述上机架的外边缘向水平面的投影不超出所述下机架的外边缘向水平面的投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架包括底板与多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上机架包括顶板与多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板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一体连接或焊接于所述底板的侧部;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顶板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样本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架还包括多个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加强结构焊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底板。
CN202321358912.7U 2023-05-30 2023-05-30 样本处理模块 Active CN220168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8912.7U CN220168900U (zh) 2023-05-30 2023-05-30 样本处理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8912.7U CN220168900U (zh) 2023-05-30 2023-05-30 样本处理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8900U true CN220168900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7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8912.7U Active CN220168900U (zh) 2023-05-30 2023-05-30 样本处理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8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92955A (en) Structure of computer
US8322900B2 (en) Assembly structure of vehicle room lamp
JP2012247037A (ja) 部品の部材への取付構造
CN220168900U (zh) 样本处理模块
CN214011912U (zh) 服务器机箱
CN214753871U (zh) 电池托盘
JP4892461B2 (ja) ユニットケース
CN218570608U (zh) 一种心电设备及外壳组件
CN220290185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键盘
CN214254568U (zh) 电池仓以及电池仓组件
CN220303869U (zh) 一种热水器
CN221007703U (zh) 一种导轨表
CN215632432U (zh) 用于箱体的隔板卡扣组件
CN210110881U (zh) 电池盒及机箱
CN221081345U (zh) 中框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13076698U (zh) 一种消毒灯
CN111356320B (zh) 服务器机柜
CN217884196U (zh) 一种储能柜
CN115363062B (zh) 抽屉组件和具有其的烤箱
CN215816158U (zh) 储能设备的外壳体及储能设备
CN216692989U (zh) 一种云台及其支撑臂
CN216750129U (zh) 壳体组件、外壳体及储能设备
CN210842205U (zh) 安装台、台车及医疗设备
CN211953418U (zh) 瓶框和冰箱
CN218914637U (zh) 框体组件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