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6692U - 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6692U
CN220156692U CN202321093787.1U CN202321093787U CN220156692U CN 220156692 U CN220156692 U CN 220156692U CN 202321093787 U CN202321093787 U CN 202321093787U CN 220156692 U CN220156692 U CN 220156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power supply
control device
field effec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37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明华
唐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ehongpu Intelligent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ehongpu Intelligent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ehongpu Intelligent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ehongpu Intelligent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37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6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6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6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及系统。所述多路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电源端、N个控制输入端和N组供电端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控制单元、N路供电支路和N个通断模块,所述主控控制单元分别与N个通断模块连接,每一所述供电支路分别连接电源端和至少一个供电端,且均串联有一通断模块,所述控制输入端接入外部控制设备且与对应的通断模块关联,所述供电端接入外部灯具。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控制装置的不足之处,实现多路、多种类型灯具的控制,同时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和控制管理能力,该装置还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易于安装和使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灯具控制装置通常只能实现单路或少数几路灯具的控制,而且在多路供电输出的兼容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已经有一路控制多路供电的中转控制设备,但是也无法满足当今多样化、智能化的控制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及系统,解决现有无法满足当今多样化、智能化的控制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所述多路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电源端、N个控制输入端和N组供电端组,每一组所述供电端组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供电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控制单元、N路供电支路、N个通断模块和插入识别模块,所述主控控制单元分别与N个通断模块连接,每一所述供电支路分别连接电源端和至少一个供电端,且均串联有一通断模块,所述控制输入端接入外部控制设备且与对应的通断模块关联,所述供电端接入外部灯具;其中,
所述主控控制单元根据控制输入端所接收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关联的通断模块的通断,从而控制对应供电支路的通断。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通断模块包括具有电源输入端、控制端和电源输出端的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通过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端连接,且通过控制端与主控控制单元连接,且通过电源输出端与供电端连接;所述开关元件根据控制端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电源输出状态的开关状态;所述开关元件为继电器、场效应管、双向可控硅中的一种。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通断模块还包括通断驱动电路、滤波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通断驱动电路设置在主控控制单元和控制端之间,且将第二控制信号转换为适合驱动开关元件的高低电平或脉冲信号;所述滤波电路为开关元件所产生的高频干扰进行滤波,所述保护电路保护开关元件免受过压或/和过流的影响。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开关元件为场效应管,所述通断模块包括由场效应管构成的单极性开关或双极性开关,所述单极性开关包括单个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作为控制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分别作为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通过控制栅极电压控制源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以实现导通或断开;
所述双极性开关包括一个N型场效应管和一个P型场效应管,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作为电源输入端的正极,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电源输出端的正极,所述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作为电源输入端的负极,所述P型场效应管漏极作为电源输出端的负极,所述N型场效应管和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均作为控制端,以实现对正反向开、关的控制。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供电支路包括正极支路和负极,多个所述供电端的正极端并联至正极支路,且所属供电端的负极端并联至负极负极;或者,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设置在供电支路和多个供电端之间的分配器,并采用分配电路的方式将供电支路分别连接到多个供电端,使得每个所述供电端均得到适当的电源供应。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多路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N个第一接口,作为控制输入端,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N组第二接口组,每一组所述第二接口组至少包括一个作为供电端的第二接口;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布设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获取第一接口的接入情况,以实现一第一接口控制N组第二接口组或者N个第一接口分别控制N组第二接口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接口设置有第一识别引脚,所述第一识别引脚与主控控制单元的第二识别引脚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多路控制装置包括选择切换开关,所述选择切换开关与主控控制单元连接,以选择一控制输入端控制所有供电端还是N个控制输入端分别控制N组供电端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系统,包括所述的多路控制装置,以及控制设备和灯具,所述控制设备通过控制输入端接入多路控制装置,所述灯具通过供电端接入多路控制装置,所述多路控制装置根据控制设备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关联的通断模块的通断,从而控制对应灯具的通断。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控制设备为感应器模组、开关键模组、遥控感应模组和无线通信模组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控制装置的不足之处,实现多路、多种类型灯具的控制,同时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和控制管理能力;此外,该装置还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易于安装和使用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公共环境中,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节约能源成本,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损害,便于走线布局。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路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具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断模块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300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100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灯具300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100,所述多路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电路、电源端106、N个控制输入端102和N组供电端组,每一组所述供电端组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供电端104,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控制单元101、N路供电支路和N个通断模块103,所述主控控制单元101分别与N个通断模块103连接,每一所述供电支路分别连接电源端106和至少一个供电端104,且均串联有一通断模块103,所述控制输入端102接入外部控制设备200且与对应的通断模块103关联,所述供电端104接入外部灯具300;其中,所述主控控制单元101根据控制输入端102所接收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关联的通断模块103的通断,从而控制对应供电支路的通断。
具体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控制单元101、N路供电支路和N个通断模块103。其中,主控控制单元101采用人工智能芯片或相关的逻辑控制电路,根据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产生不同的控制信号,以控制通断模块103,实现所对应的供电支路的电源通断。电源端106用于连接电源400,优选市电,当然可以增加对应的电源适配器,将市电转化为供电电压,为该多路控制装置100提供运行所需的电力支持。
在使用该装置时,用户可以通过外部控制设备200向控制输入端102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主控控制单元101会根据该信号来控制相应的通断模块103通断,从而实现对应供电支路的通断。这样,就能够实现对多个外部灯具300的有序控制。此外,为了提高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装置还采用了嵌入式系统技术,并将控制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有效避免了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中存在的干扰、失真等问题。
其中,在逻辑控制电路中,通过逻辑门、触发器等基本逻辑元件的组合和连接,可以构建出复杂的逻辑电路。通过这些逻辑电路,可以实现对输入第一控制信号的处理和转换,并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控制信号,且优化整体电路体积,也可以使用更加高级的电子元件,如微控制器、单片机等,即主控控制单元101。、
其中,电源端106所接入的电能还可以为接入的控制设备200供电,提供控制设备200工作所需的电能。
其中,N优选为2以上的数目,每一组所述供电端组均设置有四个供电端104。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提供一种灯具300供电的多路控制系统,包括所述的多路控制装置100,以及控制设备200和灯具300,所述控制设备200通过控制输入端102接入多路控制装置100,所述灯具300通过供电端104接入多路控制装置100,所述多路控制装置100根据控制设备200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关联的通断模块103的通断,从而控制对应灯具300的通断。
其中,所述控制设备200为感应器模组、开关键模组、遥控感应模组和无线通信模组中的一种。感应器模组是一个集成了传感器、放大器、滤波器等组件的设备,它可以接收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物理量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如温度、湿度、压力等;开关键模组是一个基于机械式或电子式开关设计的模块,实现开关功能,可以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遥控感应模组是一种基于红外线或无线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的设备;无线通信模组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的设备,它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和通信,如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模组通常配备有天线和调制解调器等组件。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断模块103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通断模块103包括具有电源输入端1032、控制端1033和电源输出端1034的开关元件1031,所述开关元件1031通过电源输入端1032与电源端106连接,且通过控制端1033与主控控制单元101连接,且通过电源输出端1034与供电端104连接;所述开关元件1031根据控制端1033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电源输出状态的开关状态;所述开关元件1031为继电器、场效应管、双向可控硅中的一种。
开关元件1031具有快速控制、节能环保、提高安全性和增强灵活性等优点,可以在电路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控制开关元件1031的通断状态,能够快速地控制电路的供电状态,控制电源供电电路通断的开关元件1031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通过控制开关元件1031的通断状态,可以有效避免电路因过载、短路等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通过控制开关元件1031的通断状态,可以实现电路的灵活布局和应用。本申请提供开关元件1031的三个不同具体方案。
方案一,关于继电器,继电器作为开关元件1031,具有可靠性高、操作简单、不易受干扰、适用性广和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继电器具有较高的机械稳定性和耐久性,可以长时间运行且不易出现故障,继电器的操作比较简单,只需要通过电磁绕组来控制其通断状态,由于继电器内部的接点是物理连接,因此在电路中使用继电器可以避免一些数字电路存在的抗干扰问题,相对于其他电子元件,继电器的成本相对较低。
继电器的布局也非常简单,一个简单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可以由一个开关和一个直流电源组成,当开关闭合时,控制电压被加到继电器上,使其动作,从而控制被控负载的通断。
方案二,关于场效应管,所述开关元件1031为场效应管,所述通断模块103包括由场效应管构成的单极性开关或双极性开关,所述单极性开关包括单个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作为控制端1033,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分别作为电源输入端1032和电源输出端1034,通过控制栅极电压控制源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以实现导通或断开;所述双极性开关包括一个N型场效应管和一个P型场效应管,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作为电源输入端1032的正极,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电源输出端1034的正极,所述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作为电源输入端1032的负极,所述P型场效应管漏极作为电源输出端1034的负极,所述N型场效应管和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均作为控制端1033,以实现对正反向开、关的控制。
具体地,相对于继电器,场效应管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体积小,重量轻:场效应管仅由半导体材料构成,而继电器需要包含线圈、机械开关等组件,因此体积和重量都要比继电器小。响应速度快:场效应管无机械运动部分,其响应速度可以达到微秒级别,而继电器的响应速度则受限于机械部分的操作时间。能耗低:场效应管的控制电路功耗极低,而继电器的线圈功耗较高,尤其是在大功率负载下。寿命长:场效应管没有机械运动部分,因此寿命长,可靠性高。控制精度高:场效应管能够在不同的电压、电流范围内实现精确的控制,而继电器的控制精度相对较低。
其中,单极性开关是一种只能断开单向电流的电子开关。单极性开关与双极性开关不同,单极性开关只能阻止电流流过一个方向,而不能阻止反向电流。双极性开关还具有以下优势,双极性开关的控制精度较高,能够实现对电流大小、方向等多种参数的精确调节。双极性开关能够阻止反向电流,避免了由于反向电流产生的电压峰值和电感电流损耗等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方案三,关于双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在性能上,相对于继电器和场效应管,双向可控硅体积小,能够节省空间,适用于高密度电路板设计,双向可控硅的响应速度快,可以达到微秒级别,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场合,双向可控硅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好。
双向可控硅在供电电路的通断上,可形成单相半桥和全桥电路,双向可控硅的单相半桥电路通常由两个双向可控硅组成,一个双向可控硅接在电源的正极和单相半桥的负载之间,另一个双向可控硅接在电源的负极和单相半桥的负载之间,通过对这两个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角控制,可以实现单相半桥电路的正/反向导通和断开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全桥电路由四个双向可控硅组成,两个双向可控硅接在电源的正负极和全桥的负载之间,另外两个双向可控硅接在电源的负正极和全桥的负载之间,通过对这四个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角控制,可以实现全桥电路中各个支路的正/反向导通和断开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断模块103还包括通断驱动电路、滤波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通断驱动电路设置在主控控制单元101和控制端1033之间,且将第二控制信号转换为适合驱动开关元件1031的高低电平或脉冲信号;所述滤波电路为开关元件1031所产生的高频干扰进行滤波,所述保护电路保护开关元件1031免受过压或/和过流的影响。
关于通断驱动电路,是根据开关元件1031的类型进行对应设置,如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驱动电路、MOSFET驱动电路、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使用NPN型三极管作为驱动开关,通过控制基极电压实现继电器的开关,使用N沟道MOSFET作为驱动开关,通过控制栅极电压实现继电器的开关。使用双向可控硅作为驱动开关,在交流电路或直流电路中进行通断控制。又如场效应管驱动电路,保护芯片并提供足够的输出电流,包括BJT驱动电路和MOSFET驱动电路,BJT驱动电路使用NPN型或PNP型三极管作为驱动开关,通过基极电流控制场效应管的导通或截止,MOSFET驱动电路,使用N沟道或P沟道MOSFET作为驱动开关,通过控制栅极电压实现场效应管的导通或截止。又如双向可控硅的驱动电路与场效应管驱动电路相似,在此不再一一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支路包括正极支路和负极,多个所述供电端104的正极端并联至正极支路,且供电端104的负极端并联至负极;或者,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设置在供电支路和多个供电端104之间的分配器,并采用分配电路的方式将供电支路分别连接到多个供电端104,使得每个所述供电端104均得到适当的电源供应。
具体地,通过供电支路,将电源输出连接到分配器的输入端,一般为直流或交流电源,分配器的输出端口连接对应的供电端104,以便于连接对应的外部灯具300,针对不同的灯具300的供电输出要求,还可通过分配器设置不同供电端104的功率需求和电流负载等参数,配置对应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参数,以满足各个灯具300的电源供应需求,当然也可以设置相同的输出参数,在分配器的输出端口上设置电流、电压等监测装置,以实时监测各个灯具300的电源供应情况,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壳体、第一接口112和第二接口114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多路控制装置100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N个第一接口112,作为控制输入端102,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N组第二接口组,每一组所述第二接口组至少包括一个作为供电端104的第二接口114;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布设有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获取第一接口112的接入情况,以实现一第一接口112控制N组第二接口组或者N个第一接口分别控制N组第二接口组。
具体地,壳体保护内部电路不受机械损坏和环境影响,同时也可以在壳体上设置安装结构,便于安装至对应的位置,第一接口112作为控制输入端102,通常为数字信号输入接口,用于接收指令信号,以便被主控控制单元101识别到,第二接口114作为供电端104,通常为电源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灯具300,电路板坐落在壳体内部,上面布设有控制电路和相关元器件,实现多路控制装置100的各种功能,控制电路主要由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组成,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输出等操作,并控制多路控制装置100的各个部分进行工作。其中,一第一接口112控制N组第二接口组是指只有一个第一接口112被插入时,控制电路可根据第一接口112的控制信号直接控制所有的第二接口组工作,例如供电操作。N个第一接口分别控制N组第二接口组是指多个第一接口112被插入时,控制电路可根据每一个第一接口112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所对应的第二接口组工作。
第一接口112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拟信号接口、数字信号接口、CAN总线接口和USB接口,模拟信号接口的输出精度较高,但容易受到噪声和干扰影响,数字信号接口的输出可靠性高,但精度略低于模拟信号接口,CAN总线接口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并能够实现节点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USB接口具有高速、多设备支持、即插即用等特点,并可用于多种终端设备的连接和集成。优选地,第一接口112接入的是PWM调光信号,例如采用analog输入接口和digital输入接口。
第二接口114有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USB Type-A、USB Type-C、DC插头(圆形或方形等不同规格)、HDMI、DisplayPort、VGA、Thunderbolt 3等。优选地,输出信号接恒压灯具负载、LED灯条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112设置有第一识别引脚,所述第一识别引脚与主控控制单元101的第二识别引脚连接。第一识别引脚和第二识别引脚是用于外部控制设备200与主控控制单元101间通信和交互的引脚,其作用是标识设备身份和功能信息。如果外部控制设备200没有插入第一接口112,第一接口112的第一识别引脚没有被占用,主控控制单元101根据第二识别引脚的信号特征,暂停工作;如果外部控制设备200插入第一接口112,第一接口112的第一识别引脚已经被占用,以判断当前接入设备的身份和功能信息,并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行控制和操作。通过第一识别引脚和第二识别引脚之间的连接,多路控制装置100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和智能化控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用性。
其中,第一接口112的第一识别引脚可以是专用识别信号的引脚,也可以是传输信号的D+引脚、D-引脚,也可以是VCC供电引脚。若第一识别引脚是专用识别信号的引脚,在第一接口112被插入外部控制设备200且连通的情况下,主控控制单元101可快速识别出来;若第一识别引脚是传输信号的D+引脚、D-引脚,当第一接口112被插入时,主控控制单元101会检测到D+和D-两个数据线的电压变化,从而判断第一接口112已经被插入;同理,若第一识别引脚是VCC供电引脚,主控控制单元101也会检测到与外部控制设备200通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控制装置100包括选择切换开关,所述选择切换开关与主控控制单元101连接,以选择一控制输入端102控制所有供电端104还是N个控制输入端102分别控制N组供电端104。具体地,在选择一控制输入端102控制所有供电端104的模式下,主控控制单元101会通过第一个输入通道来控制所有的电源输出接口,实现全局控制。而在N个控制输入端102分别控制N组供电端104的模式下,则需要按照相应的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的联系,将每个输入通道指定为相应的控制通道,以实现对相应输出通道的控制。通过选择切换开关的灵活配置和切换功能,多路控制装置100可以适应不同的控制场景和要求,并实现灵活高效的控制和管理。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电源端、N个控制输入端和N组供电端组,每一组所述供电端组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供电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控制单元、N路供电支路、N个通断模块,所述主控控制单元分别与N个通断模块连接,每一所述供电支路分别连接电源端和至少一个供电端,且均串联有一通断模块,所述控制输入端接入外部控制设备且与对应的通断模块关联,所述供电端接入外部灯具;其中,
所述主控控制单元根据控制输入端所接收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关联的通断模块的通断,从而控制对应供电支路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模块包括具有电源输入端、控制端和电源输出端的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通过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端连接,且通过控制端与主控控制单元连接,且通过电源输出端与供电端连接;所述开关元件根据控制端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电源输出状态的开关状态;所述开关元件为继电器、场效应管、双向可控硅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模块还包括通断驱动电路、滤波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通断驱动电路设置在主控控制单元和控制端之间,且将第二控制信号转换为适合驱动开关元件的高低电平或脉冲信号;所述滤波电路为开关元件所产生的高频干扰进行滤波,所述保护电路保护开关元件免受过压或/和过流的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为场效应管,所述通断模块包括由场效应管构成的单极性开关或双极性开关,所述单极性开关包括单个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作为控制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分别作为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通过控制栅极电压控制源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以实现导通或断开;
所述双极性开关包括一个N型场效应管和一个P型场效应管,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作为电源输入端的正极,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作为电源输出端的正极,所述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作为电源输入端的负极,所述P型场效应管漏极作为电源输出端的负极,所述N型场效应管和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均作为控制端,以实现对正反向开、关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支路包括正极支路和负极,多个所述供电端的正极端并联至正极支路,且所属供电端的负极端并联至负极负极;或者,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设置在供电支路和多个供电端之间的分配器,并采用分配电路的方式将供电支路分别连接到多个供电端,使得每个所述供电端均得到适当的电源供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多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N个第一接口,作为控制输入端,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N组第二接口组,每一组所述第二接口组至少包括一个作为供电端的第二接口;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布设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获取第一接口的接入情况,以实现一第一接口控制N组第二接口组或者N个第一接口分别控制N组第二接口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设置有第一识别引脚,所述第一识别引脚与主控控制单元的第二识别引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控制装置包括选择切换开关,所述选择切换开关与主控控制单元连接,以选择一控制输入端控制所有供电端还是N个控制输入端分别控制N组供电端组。
9.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多路控制装置,以及控制设备和灯具,所述控制设备通过控制输入端接入多路控制装置,所述灯具通过供电端接入多路控制装置,所述多路控制装置根据控制设备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关联的通断模块的通断,从而控制对应灯具的通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为感应器模组、开关键模组、遥控感应模组和无线通信模组中的一种。
CN202321093787.1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20156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3787.1U CN220156692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3787.1U CN220156692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6692U true CN220156692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0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3787.1U Active CN220156692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6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6025B (zh) 两线开关装置
CN102984866A (zh)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带地址控制的led灯智能电源模块
CN201636799U (zh) 一种微波传感自动灯
CN220156692U (zh) 一种灯具供电的多路控制装置及系统
CN210377077U (zh) 控制电路、发光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CN107544445A (zh) 一种智能开关及智能家居系统
CN202353900U (zh) Led灯具的电源冗余装置
CN215956689U (zh) 一种开关电源感应控制电路
CN105846811A (zh) 霍尔开关控制电路
US10805996B1 (en) Dial segmented dimming circuit
CN210986538U (zh) 一种基于继电器的单火线开关电路
CN110366288B (zh) 一种智能led灯的智能控制器电路
CN210072372U (zh) 一种多路大功率设备控制系统
CN109831845B (zh) 一种多功能led感应灯控制器
CN103178411A (zh) 一种节能插座
CN202095016U (zh) 一种具备led照明驱动与控制功能的电视机
CN218214383U (zh) 一种基于rs485通讯的远程多路遥控装置
CN203086433U (zh)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智能开关
CN215817508U (zh) 一种低压灯具输入过压保护电路
CN210609812U (zh) 一种照明灯的控制装置及照明系统
CN216162897U (zh) 一种低功耗照明电路
TWI716287B (zh) 防爆燈控系統
CN2325808Y (zh) 恒流致冷温度控制器
CN213638304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照明灯装置
CN207382625U (zh) 一种智能车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