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4705U - 光学镜头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54705U CN220154705U CN202321251398.7U CN202321251398U CN220154705U CN 220154705 U CN220154705 U CN 220154705U CN 202321251398 U CN202321251398 U CN 202321251398U CN 220154705 U CN220154705 U CN 2201547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gap
- interference structure
- lens barrel
- barr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CSCPPACGZOOCGX-UHFFFAOYSA-N Acet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O CSCPPACGZOOCG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包括镜筒和透镜组,透镜组包括多片透镜,多片透镜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设置在镜筒中,多片透镜中位于第二侧的透镜为组装透镜;光学镜头还包括压圈,压圈设置在镜筒中且与组装透镜的第二侧面至少部分抵接,压圈的外周侧具有过盈结构,当压圈与镜筒装配时,过盈结构与镜筒的内壁过盈配合,且过盈结构的两侧与镜筒之间具有预留间隙。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镜头的组装存在效率低、结构强度差和杂光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领域朝向多元化发展,各类型的摄像模组相继横空出世。一般地,摄像模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包括镜筒和设置在镜筒中的透镜组,透镜组通常包括六片或者六片以上的透镜,透镜较多的光学镜头为保证推脱力一般会在后端安装压圈,压圈与镜筒通过胶水粘结固定。胶水在压圈和镜筒间狭窄的细缝内,需要通过一定的固化时间来固化胶水,所以导致整体光学镜头的生产时间变长,生产效率也会因此下降。
同时,这种采用胶水粘结压圈和镜筒的方式会有以下缺点是:1、胶水会随着时间劣化,其粘性降低,长时间会导致光学镜头的光轴不能对准镜筒的光轴,降低了整体光学镜头的使用年限;2、由于对压圈点胶会出现溢胶、空洞、胶裂的情况,会导致光学镜头的整体强度不高;3、使用丙酮点胶,虽然增强了其粘接力,但会在压圈与镜筒结合位置产生亮面,容易产生杂光,较难在保持同等粘结力的条件下降低杂光,并且由于近年来光学镜头体积越来越小,压圈因点胶要求限制,导致可调整的空间小,压圈杂光难改善。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镜头的组装存在效率低、结构强度差和杂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镜头的组装存在效率低、结构强度差和杂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镜筒和透镜组,透镜组包括多片透镜,多片透镜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设置在镜筒中,多片透镜中位于第二侧的透镜为组装透镜;光学镜头还包括压圈,压圈设置在镜筒中且与组装透镜的第二侧面至少部分抵接,压圈的外周侧具有过盈结构,当压圈与镜筒装配时,过盈结构与镜筒的内壁过盈配合,且过盈结构的两侧与镜筒之间具有预留间隙。
进一步地,预留间隙包括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分别位于过盈结构的轴向上的两侧,第一间隙形成于组装透镜、压圈的第一侧端面和镜筒的内壁面之间,第二间隙形成于压圈的外周面与镜筒的内壁面之间。
进一步地,镜筒对应过盈结构处的最小壁厚B满足:0.5mm≥B≥0.28mm。
进一步地,过盈结构的厚度A与镜筒对应过盈结构处的最小壁厚B之间满足:B/70≥A≥B/200。
进一步地,镜筒对应过盈结构处的最小壁厚B与过盈结构的宽度C之间满足:B/2.5≥C≥B/2.8。
进一步地,第一间隙的容积大于过盈结构的体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镜筒和透镜组,透镜组包括多片透镜,多片透镜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设置在镜筒中,多片透镜中位于第二侧的透镜为组装透镜;其中,组装透镜的第一侧具有过盈结构,当组装透镜与镜筒装配时,过盈结构与镜筒的内壁过盈配合,且过盈结构的两侧与镜筒之间具有预留间隙。
进一步地,预留间隙包括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分为位于过盈结构的径向的两侧,第三间隙形成于镜筒的内壁面、组装透镜的第一侧面和与组装透镜的第一侧面抵接的透镜之间,第四间隙形成于组装透镜的外周面与镜筒的内壁面之间。
进一步地,镜筒对应过盈结构处的最小壁厚R满足:R≥0.6mm。
进一步地,镜筒对应过盈结构处的最小壁厚R与过盈结构的轴向厚度P之间满足:R/5≥P≥R/100。
进一步地,镜筒的内壁具有台阶结构,台阶结构具有第一抵接面、过渡面和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与光轴平行,第二抵接面位于第一抵接面的第二侧且与光轴垂直,第一抵接面通过过渡面与第二抵接面连接,第二抵接面沿光轴朝远离第一抵接面的方向进行拉伸,以形成凸台部,凸台部与过盈结构配合,凸台部的轴向高度M与镜筒对应过盈结构处的最小壁厚R之间满足:M>3R。
进一步地,第三间隙的容积大于第四间隙的容积;和/或过盈结构的体积的二倍小于第三间隙的容积和第四间隙的容积之和。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光学镜头包括镜筒和透镜组,透镜组包括多片透镜,多片透镜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设置在镜筒中,多片透镜中位于第二侧的透镜为组装透镜;光学镜头还包括压圈,压圈设置在镜筒中且与组装透镜的第二侧面至少部分抵接,压圈的外周侧具有过盈结构,当压圈与镜筒装配时,过盈结构与镜筒的内壁过盈配合,且过盈结构的两侧与镜筒之间具有预留间隙。
这样设置使得将压圈装配进镜筒后,使压圈的过盈结构与镜筒的内壁过盈配合,然后采用激光从镜筒的侧壁打入,使得过盈结构与镜筒内壁的接触位置溶解,过盈结构两侧的预留间隙用于溶解后的材料流入,从而实现压圈与镜筒之间的固定。本申请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实现压圈与镜筒的固定,保证了压圈与镜筒的连接强度,同时能够将镜片组限位在镜筒中的固定位置,增加了光学镜头的组立强度;一方面本申请不是采用压圈与镜筒胶接,避免了因点胶工艺造成的各种情况,有利于保证透镜组和其他光学元件能够牢固的组立在镜筒中,有利于增加光学镜头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能够压缩组装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光学镜头不会因为长期使用产生光轴不对准的劣化情况,由于本申请的镜筒和压圈是通过激光焊接加以固定,故能够利用激光束的高尖峰率特征,使受到激光撞击的焊接区域发生微小变形,故该透镜、压圈和镜筒的变形量很小,可以使透镜精确地固定在镜筒中预定的位置,不但透镜的光轴可以对准镜筒的光轴,还可以使得透镜组能够被稳固夹持在镜筒与压圈之间,大大提高了整体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此外,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实现压圈与镜筒的固定,使得压圈与镜筒连接位置不会产生亮面,不会因固定而新增杂光。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压圈与镜筒的装配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压圈与镜筒处于装配状态时的尺寸标注图;
图4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丙酮胶水实现压圈与镜筒胶接后的杂光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光学镜头的的杂光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组装透镜与镜筒的装配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中的组装透镜与镜筒处于装配状态时的尺寸标注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镜筒;21、透镜;22、组装透镜;30、压圈;40、隔圈;50、遮光片;60、过盈结构;71、第一间隙;72、第二间隙;73、第三间隙;74、第四间隙;81、第一抵接面;82、过渡面;83、第二抵接面;84、凸台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镜头的组装存在效率低、结构强度差和杂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光学镜头包括镜筒10和透镜组,透镜组包括多片透镜21,多片透镜21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设置在镜筒10中,多片透镜21中位于第二侧的透镜为组装透镜22;光学镜头还包括压圈30,压圈30设置在镜筒10中且与组装透镜22的第二侧面至少部分抵接,压圈30的外周侧具有过盈结构60,当压圈30与镜筒10装配时,过盈结构60与镜筒10的内壁过盈配合,且过盈结构60的两侧与镜筒10之间具有预留间隙。
这样设置使得将压圈30装配进镜筒10后,使压圈30的过盈结构60与镜筒10的内壁过盈配合,然后采用激光从镜筒10的侧壁打入,使得过盈结构60与镜筒10内壁的接触位置溶解,过盈结构60两侧的预留间隙用于溶解后的材料流入,从而实现压圈30与镜筒10之间的固定。本申请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实现压圈30与镜筒10的固定,保证了压圈30与镜筒10的连接强度,同时能够将镜片组限位在镜筒10中的固定位置,增加了光学镜头的组立强度;一方面本申请不是采用压圈30与镜筒10胶接,避免了因点胶工艺造成的各种情况,有利于保证透镜组和其他光学元件能够牢固的组立在镜筒10中,有利于增加光学镜头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能够压缩组装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光学镜头不会因为长期使用产生光轴不对准的劣化情况,由于本申请的镜筒10和压圈30是通过激光焊接加以固定,故能够利用激光束的高尖峰率特征,使受到激光撞击的焊接区域发生微小变形,故该透镜21、压圈30和镜筒10的变形量很小,可以使透镜21精确地固定在镜筒10中预定的位置,不但透镜21的光轴可以对准镜筒10的光轴,还可以使得透镜组能够被稳固夹持在镜筒10与压圈30之间,大大提高了整体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此外,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实现压圈30与镜筒10的固定,使得压圈30与镜筒10连接位置不会产生亮面,不会因固定而新增杂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学镜头还包括隔圈40和遮光片50,隔圈40和遮光片50设置在透镜组的相邻透镜21之间,以实现相邻透镜21的抵接和承靠。参考图1、第一侧为左侧,第二侧为右侧,压圈30与镜筒10的第二侧的内壁过盈配合。压圈30与镜筒10是轴向过盈配合。压圈30的过盈结构60与镜筒10的内壁的焊接连接位置与镜筒10的第二侧端有一定距离。过盈结构60设置在压圈30的外周面上,过盈结构60绕压圈30的周向连续设置,或者过盈结构60绕压圈30的周向间隔设置,压圈30的过盈结构60与镜筒10之间以激光焊接方式形成焊接点,或者焊接段,或者整圈焊接。
如图2所示,预留间隙包括第一间隙71和第二间隙72,第一间隙71和第二间隙72分别位于过盈结构60的轴向上的两侧,第一间隙71形成于组装透镜22、压圈30的第一侧端面和镜筒10的内壁面之间,第二间隙72形成于压圈30的外周面与镜筒10的内壁面之间。压圈30与镜筒10过盈配合后,过盈结构6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有第一间隙71和第二间隙72,这样设置使得激光从镜筒10的侧壁打入后,使压圈30的过盈结构60与镜筒10接触位置溶解,使材料分别流向第一间隙71和第二间隙72,最终使压圈30与镜筒10粘合。
如图3所示,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B满足:0.5mm≥B≥0.28mm。由于激光打入镜筒10的位置与压圈30的过盈结构60对应,通过约束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B在0.28mm到0.5mm的范围内,有利于保证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壁段有较好的穿透性,有利于激光打入,保证激光固定压圈30和镜筒10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过盈结构60的厚度A与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B之间满足:B/70≥A≥B/200。通过约束过盈结构60的厚度A与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B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保证过盈结构60的厚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使得过盈结构60的尺寸与镜筒10的壁厚匹配,从而保证过盈量,进一步保证激光焊接过盈结构60和镜筒10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如图3所示,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B与过盈结构60的宽度C之间满足:B/2.5≥C≥B/2.8。通过约束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B与过盈结构60的宽度C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保证激光焊接后压圈30与镜筒10有较好的粘接力,增加压圈30与镜筒10的连接强度,保证连接稳固性。
具体的,过盈结构60的宽度C大于激光光束聚焦的最小光斑直径,这样设置使得激光光束在打到过盈结构60上时,能够完全覆盖过盈结构60,从而实现过盈结构60的大部分溶解,以保证溶解后的材料能够稳定流向第一间隙71和第二间隙72,进一步实现固定。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间隙71的容积大于过盈结构60的体积。由于压圈30上的过盈结构60是倾斜与光轴设置,这样设置使得过盈结构60经激光溶解后,大部分材料会流向第一间隙71,通过约束第一间隙71的容积大于过盈结构60的体积,使得第一间隙71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溶解的材料。
如图4所示,为采用丙酮胶水实现压圈30与镜筒10的胶接后的杂光图。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的采用激光焊接实现压圈30与镜筒10的连接后的杂光图。由图可知,本申请不仅可避免因丙酮点胶时,胶水析出使压圈30内径面发亮,导致压圈30杂光产生的情况,本申请的杂光能量强度可从10e-5降低至10e-6,减少压圈30杂光,同时还能满足推脱力要求。
实施例二
如图6至图8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包括镜筒10和透镜组,透镜组包括多片透镜21,多片透镜21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设置在镜筒10中,多片透镜21中位于第二侧的透镜为组装透镜22;其中,组装透镜22的第一侧具有过盈结构60,当组装透镜22与镜筒10装配时,过盈结构60与镜筒10的内壁过盈配合,且过盈结构60的两侧与镜筒10之间具有预留间隙。图6至图8所示的光学镜头与图1至图5的光学镜头的区别在于,没有压圈30。
这样设置使得将组装透镜22装配进镜筒10后,使组装透镜22的过盈结构60与镜筒10的内壁过盈配合,然后采用激光从组装透镜22的第二侧面的外周结构位置处打入,使得过盈结构60与镜筒10内壁的接触位置溶解,过盈结构60两侧的预留间隙用于溶解后的材料流入,从而实现组装透镜22与镜筒10之间的固定。本申请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实现组装透镜22与镜筒10的固定,保证了组装透镜22与镜筒10的连接强度,同时能够将其他透镜21限位在镜筒10中的固定位置,增加了光学镜头的组立强度;一方面本申请不是采用组装透镜22与镜筒10胶接,避免了因点胶工艺造成的各种情况,有利于保证透镜组和其他光学元件能够牢固的组立在镜筒10中,有利于增加光学镜头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能够压缩组装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光学镜头不会因为长期使用产生光轴不对准的劣化情况,由于本申请的镜筒10和组装透镜22是通过激光焊接加以固定,故能够利用激光束的高尖峰率特征,使受到激光撞击的焊接区域发生微小变形,故该组装透镜22和镜筒10的变形量很小,可以使其他透镜21精确地固定在镜筒10中预定的位置,不但其他透镜21的光轴可以对准镜筒10的光轴,还可以使得其他透镜21能够被稳固夹持在镜筒10与组装透镜22之间,大大提高了整体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此外,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实现组装透镜22与镜筒10的固定,使得组装透镜22与镜筒10连接位置不会产生亮面,不会因固定而新增杂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学镜头还包括隔圈40和遮光片50,隔圈40和遮光片50设置在透镜组的相邻透镜21之间,以实现相邻透镜21的抵接和承靠。参考图6、第一侧为左侧,第二侧为右侧。组装透镜22的过盈结构60与镜筒10的内壁的焊接连接位置与镜筒10的第二侧端有一定距离。过盈结构60设置在组装透镜22的第一侧面的外周位置,且过盈结构60绕组装透镜22的周侧连续设置或者,或者过盈结构60绕组装透镜22的周侧间隔设置,组装透镜22的过盈结构60与镜筒10之间以激光焊接方式形成焊接点,或者焊接段,或者整圈焊接。
如图7所示,预留间隙包括第三间隙73和第四间隙74,第三间隙73和第四间隙74分为位于过盈结构60的径向的两侧,这样设置使得第三间隙73和第四间隙74分别位于过盈结构60的上下两侧,第三间隙73形成于镜筒10的内壁面、组装透镜22的第一侧面和与组装透镜22的第一侧面抵接的透镜21之间,第四间隙74形成于组装透镜22的外周面与镜筒10的内壁面之间。组装透镜22与镜筒10过盈配合后,过盈结构60的上下两侧分别有第三间隙73和第四间隙74,这样设置使得激光从组装透镜22的第二侧面打入后,使组装透镜22的过盈结构60与镜筒10的接触位置溶解,使溶解的材料分别流向第三间隙73和第四间隙74,最终达到组装透镜22与镜筒10粘合的目的。
如图8所示,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R满足:R≥0.6mm。由于激光打入镜筒10的位置与组装透镜22的过盈结构60对应,通过约束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R在大于等于0.6mm的范围,有利于保证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壁厚较大,从而使得厚度激光对该位置进行溶解时不会影响该位置的结构强度,使得,镜筒10与过盈结构60不经能够实现激光焊接,还能保证镜筒10能够为组装透镜22提供良好的承靠稳定性。
如图8所示,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R与过盈结构60的轴向厚度P之间满足:R/5≥P≥R/100。通过约束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R与过盈结构60的轴向厚度P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保证过盈结构60的轴向厚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使得过盈结构60的尺寸与镜筒10的壁厚匹配,从而保证过盈量,进一步保证激光焊接过盈结构60和镜筒10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如图8所示,镜筒10的内壁具有台阶结构,台阶结构具有第一抵接面81、过渡面82和第二抵接面83,第一抵接面81与光轴平行,第二抵接面83位于第一抵接面81的第二侧且与光轴垂直,第一抵接面81通过过渡面82与第二抵接面83连接,第二抵接面83沿光轴朝远离第一抵接面81的方向进行拉伸,以形成凸台部84,凸台部84与过盈结构60配合,凸台部84的轴向高度M与镜筒10对应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R之间满足:M>3R。这样设置使得凸台部84为过盈结构60提供了装配位置,同时为后续激光打入提供了溶解量,有利于保证过盈结构60与凸台部84激光焊接的可靠性。
具体的,凸台部84与过盈结构60径向过盈配合,凸台部84与过盈结构60过盈配合的径向长度K大于激光光束聚焦的最小光斑直径,这样设置使得激光光束在打到过盈结构60上时,能够完全覆盖过盈结构60,从而实现过盈结构60的大部分溶解,以保证溶解后的材料能够稳定流向第三间隙73和第四间隙74,进一步实现固定。
如图8所示,第三间隙73的容积大于第四间隙74的容积;过盈结构60的体积的二倍小于第三间隙73的容积和第四间隙74的容积之和。由于过盈结构60具有径向宽度,这样设置使得过盈结构60经激光溶解后,大部分材料会流向第三间隙73,通过约束第三间隙73的容积大于第四间隙74的容积,且使得过盈结构60的体积的二倍小于第三间隙73的容积和第四间隙74的容积之和,使得第三间隙73和第四间隙74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溶解的材料,从而避免溢料后导致透镜21浮起的情况,有利于保证组装透镜22与镜筒10的装配精度。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0)和透镜组,所述透镜组包括多片透镜(21),多片所述透镜(21)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设置在所述镜筒(10)中,多片所述透镜(21)中位于所述第二侧的所述透镜为组装透镜(22);
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压圈(30),所述压圈(30)设置在所述镜筒(10)中且与所述组装透镜(22)的第二侧面至少部分抵接,所述压圈(30)的外周侧具有过盈结构(60),当所述压圈(30)与所述镜筒(10)装配时,所述过盈结构(60)与所述镜筒(10)的内壁过盈配合,且所述过盈结构(60)的两侧与所述镜筒(10)之间具有预留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间隙包括第一间隙(71)和第二间隙(72),所述第一间隙(71)和所述第二间隙(72)分别位于所述过盈结构(60)的轴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间隙(71)形成于所述组装透镜(22)、所述压圈(30)的第一侧端面和所述镜筒(10)的内壁面之间,所述第二间隙(72)形成于所述压圈(30)的外周面与所述镜筒(10)的内壁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0)对应所述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B满足:0.5mm≥B≥0.2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盈结构(60)的厚度A与所述镜筒(10)对应所述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B之间满足:B/70≥A≥B/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0)对应所述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B与所述过盈结构(60)的宽度C之间满足:B/2.5≥C≥B/2.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71)的容积大于所述过盈结构(60)的体积。
7.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0)和透镜组,所述透镜组包括多片透镜(21),多片所述透镜(21)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设置在所述镜筒(10)中,多片所述透镜(21)中位于所述第二侧的所述透镜为组装透镜(22);
其中,所述组装透镜(22)的第一侧具有过盈结构(60),当所述组装透镜(22)与所述镜筒(10)装配时,所述过盈结构(60)与所述镜筒(10)的内壁过盈配合,且所述过盈结构(60)的两侧与所述镜筒(10)之间具有预留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间隙包括第三间隙(73)和第四间隙(74),所述第三间隙(73)和所述第四间隙(74)分为位于所述过盈结构(60)的径向的两侧,所述第三间隙(73)形成于所述镜筒(10)的内壁面、所述组装透镜(22)的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组装透镜(22)的第一侧面抵接的透镜(21)之间,所述第四间隙(74)形成于所述组装透镜(22)的外周面与所述镜筒(10)的内壁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0)对应所述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R满足:R≥0.6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0)对应所述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R与所述过盈结构(60)的轴向厚度P之间满足:R/5≥P≥R/100。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0)的内壁具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具有第一抵接面(81)、过渡面(82)和第二抵接面(83),所述第一抵接面(81)与所述光轴平行,所述第二抵接面(83)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面(81)的第二侧且与所述光轴垂直,所述第一抵接面(81)通过所述过渡面(82)与所述第二抵接面(83)连接,所述第二抵接面(83)沿所述光轴朝远离所述第一抵接面(81)的方向进行拉伸,以形成凸台部(84),所述凸台部(84)与所述过盈结构(60)配合,所述凸台部(84)的轴向高度M与所述镜筒(10)对应所述过盈结构(60)处的最小壁厚R之间满足:M>3R。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间隙(73)的容积大于第四间隙(74)的容积;和/或
所述过盈结构(60)的体积的二倍小于所述第三间隙(73)的容积和所述第四间隙(74)的容积之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51398.7U CN220154705U (zh) | 2023-05-22 | 2023-05-22 | 光学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51398.7U CN220154705U (zh) | 2023-05-22 | 2023-05-22 | 光学镜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54705U true CN220154705U (zh) | 2023-12-08 |
Family
ID=89012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251398.7U Active CN220154705U (zh) | 2023-05-22 | 2023-05-22 | 光学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54705U (zh) |
-
2023
- 2023-05-22 CN CN202321251398.7U patent/CN2201547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64913B (zh) | 一光学镜头组与其激光焊接固定方法 | |
CN220154705U (zh) | 光学镜头 | |
KR20200016390A (ko) | 다중 그룹 렌즈, 카메라 모듈과 그 조립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 |
CN208921940U (zh) | 镜头模组 | |
US7708472B2 (en) | Optical module holder,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connector | |
CN112014941B (zh) | 透镜组件、光学镜头及光学镜头的组装方法 | |
CN201017068Y (zh) | 光纤准直器 | |
CN216436393U (zh) | 激光模组 | |
CN115834997B (zh) | 基于液体镜头的光学镜头组件、摄像模组及相应的组装方法 | |
CN215813499U (zh) | 镜筒及镜头 | |
CN212623276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3814079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11089723U (zh) | 一种摄像头模组 | |
CN215067481U (zh) | 隔圈和成像镜头 | |
CN210803841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09387980U (zh) | 镜头模组 | |
KR102295109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CN219936175U (zh) | 压圈和光学成像镜头 | |
CN208686741U (zh) | 一种vcm下弹片与镜筒的连接结构 | |
CN108572426B (zh) | 改善镜头与音圈马达组装倾斜角度的结构及方法 | |
CN221039580U (zh) | 光学镜头 | |
CN217521423U (zh) | 光学镜头 | |
CN114460706B (zh) | 分体式镜头和分体式镜头的组装方法 | |
CN210270325U (zh) | 镜头模组 | |
CN108591212A (zh) | 一种vcm下弹片与镜筒的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