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2800U - 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2800U
CN220152800U CN202321659023.4U CN202321659023U CN220152800U CN 220152800 U CN220152800 U CN 220152800U CN 202321659023 U CN202321659023 U CN 202321659023U CN 220152800 U CN220152800 U CN 220152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driving
connecting end
unit
end par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90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坚民
侯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igu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igu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igu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igu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90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2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2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2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包括壳体以及磁驱模组,壳体设置有承载面,磁驱模组包括多个磁驱单元,每个磁驱单元包括基座以及均设置于基座的线圈件和线路切换组件,线路切换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连接端部、第二连接端部以及感应切换组件,线圈分别与第一连接端部以及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一单元通路,感应切换组件分别与第一连接端部以及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二单元通路,第一单元通路和第二单元通路并联,当磁驱单元上方存在锅体,第二单元通路断开,当磁驱单元上方不存在锅体,第二单元通路闭合,多个磁驱单元依次串联形成供电串路,本设计自动识别锅具位置并为线圈件供电,准确地驱使锅具发热。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要求也逐步提高,为了提供用户更优质的烹饪体验,现有的电磁炉内会设置多个驱动线圈,用户可以将一个或者多个锅具放置于电磁炉的承载面上,用户再根据锅具放置的位置,通过按键或者其他部件选择对锅具下方的驱动线圈进行供电以及控制,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对驱动线圈选择的操作比较麻烦,用户往往不能立即选择到正确的驱动线圈,并且由于承载面较大,锅具也未必能够准确地放置到相对应的一个驱动线圈的上方,导致烹饪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自动识别锅具位置并且为对应的线圈件供电,以使得线圈件可以准确地驱使锅具发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包括:壳体,设置有用于放置锅体的承载面;磁驱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磁驱模组包括多个磁驱单元,多个磁驱单元沿所述承载面的延伸方向分布在所述承载面的下方,每个磁驱单元包括基座以及均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线圈件和线路切换组件,所述线路切换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连接端部、第二连接端部以及感应切换组件,所述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一单元通路,所述感应切换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二单元通路,所述第一单元通路和第二单元通路并联,所述感应切换组件用于检测负载信号,所述负载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磁驱单元上方是否存在锅体,所述感应切换组件根据负载信号至少在第一通断状态和第二通断状态中切换,当所述磁驱单元上方存在锅体,所述第二单元通路断开,工作电流从所述第一单元通路通过,当所述磁驱单元上方不存在锅体,所述第二单元通路闭合,工作电流从所述第二单元通路通过,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驱单元之间,其一所述磁驱单元的第一连接端部与另一所述磁驱单元的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以使得多个所述磁驱单元依次串联形成供电串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用户可以随意将一个或者多个锅体放置于壳体的承载面上,供电电流直接从供电串路的一端输入并且从另一端输出,位于锅体下方的一个或者多个磁驱单元的感应切换组件检测到锅体的存在,该磁驱单元的第二单元通路断开,供电电流从第一单元通路流过,从而驱使线圈件运行,产生的磁通作用于锅体使得锅体发热,而没有锅体在上方的磁驱单元的第二单元通路闭合,供电电流则从第二单元通路流过,相当于对线圈件短路,此处的线圈件不运行,基本不对电能造成消耗,本设计无需用户对锅体对应的磁驱单元进行选择,自动识别锅具位置并且为对应的线圈件供电,以使得线圈件可以准确地驱使锅具发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感应切换组件包括压力检测件、处理芯片以及开关件,所述开关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二单元通路,所述压力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且贴近于所述承载面的下方,所述压力检测件检测是否受压以形成所述负载信号,所述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件以及所述开关件连接,当所述压力检测件受压,所述处理芯片控制所述开关件断开,当所述压力检测件非受压,所述处理芯片控制所述开关件闭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感应切换组件包括压敏开关,所述压敏开关设置在所述基座并且贴近于所述承载面的下方,所述压敏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二单元通路,当所述压敏开关受压则断开,当所述压敏开关非受压则闭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座呈多边形,所述线圈件呈多边形的盘状,相邻的多个所述磁驱单元中,其一所述磁驱单元的基座的边沿与另一所述磁驱单元的基座的边沿紧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部均设置在所述基座的边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驱单元之间,其一所述磁驱单元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和另一所述磁驱单元的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相互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座呈三角形、矩形或者六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磁驱模组还包括柔性的导线件,在部分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驱单元之间,其一所述磁驱单元的第一连接端部与另一所述磁驱单元的第二连接端部通过导线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恒流驱动模块,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供电串路的两端连接以输出交流的供电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磁驱模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磁驱模组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磁驱模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供电串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磁驱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磁驱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磁驱单元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原理结构框图;
图8为磁驱单元另一种实施例的原理结构框图;
图9为基座呈三角形时磁驱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基座呈矩形时磁驱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磁驱模组100;磁驱单元200;基座300;线圈件400;线路切换组件500;第一连接端部510;第二连接端部520;感应切换组件530;压力检测件531;处理芯片532;开关件533;压敏开关534;导线件600;锅体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包括壳体(图中未视出)以及磁驱模组100,壳体设置有用于放置锅体700的承载面,磁驱模组100设置在壳体内,磁驱模组100包括多个磁驱单元200,多个磁驱单元200沿承载面的延伸方向分布在承载面的下方,每个磁驱单元200包括基座300以及均设置于基座300的线圈件400和线路切换组件500,线路切换组件500包括设置在基座300上的第一连接端部510、第二连接端部520以及感应切换组件530,线圈分别与第一连接端部510以及第二连接端部520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一单元通路,感应切换组件530分别与第一连接端部510以及第二连接端部520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二单元通路,第一单元通路和第二单元通路并联,感应切换组件530用于检测负载信号,负载信号用于表征磁驱单元200上方是否存在锅体700,感应切换组件530根据负载信号至少在第一通断状态和第二通断状态中切换,当磁驱单元200上方存在锅体700,第二单元通路断开,工作电流从第一单元通路通过,当磁驱单元200上方不存在锅体700,第二单元通路闭合,工作电流从第二单元通路通过,其中,相邻的两个磁驱单元200之间,其一磁驱单元200的第一连接端部510与另一磁驱单元200的第二连接端部520连接以使得多个磁驱单元200依次串联形成供电串路。
其中,壳体可以在常规的电磁炉壳体中选用,通常包括底座以及微晶面板(图中未视出),底座与微晶面板连接并且内部形成容腔,磁驱模组100设置在底座上并且位于容腔中,壳体上还设置有操控模组,操控模组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操作按键(图中未视出),用户通过操作按键输入控制指令,控制电路板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调节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具体地,可以调节输入给供电串路的供电电流的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恒流驱动模块(图中未视出),恒流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源连接,恒流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供电串路的两端连接以输出交流的供电电流。
恒流驱动模块可以在常规的交流恒流源中选用,控制电路板可以与恒流驱动模块连接以调节恒流电流值的大小,输出恒定的供电电流,可以使得通过各个线圈的电流大致相等,以便于控制发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用户可以随意将一个或者多个锅体700放置于壳体的承载面上,供电电流直接从供电串路的一端输入并且从另一端输出,位于锅体700下方的一个或者多个磁驱单元200的感应切换组件530检测到锅体700的存在,该磁驱单元200的第二单元通路断开,供电电流从第一单元通路流过,从而驱使线圈件400运行,产生的磁通作用于锅体700使得锅体700发热,而没有锅体700在上方的磁驱单元200的第二单元通路闭合,供电电流则从第二单元通路流过,相当于对线圈件400短路,此处的线圈件400不运行,基本不对电能造成消耗,本设计无需用户对锅体700对应的磁驱单元200进行选择,自动识别锅具位置并且为对应的线圈件400供电,以使得线圈件400可以准确地驱使锅具发热。
感应切换组件530有多种结构,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感应切换组件530包括压力检测件531、处理芯片532以及开关件533,开关件533分别与第一连接端部510以及第二连接端部520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二单元通路,压力检测件531设置于基座300并且贴近于承载面的下方,压力检测件531检测是否受压以形成负载信号,处理芯片532分别与压力检测件531以及开关件533连接,当压力检测件531受压,处理芯片532控制开关件533断开,当压力检测件531非受压,处理芯片532控制开关件533闭合。
压力检测件531可以是压力应变片、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压敏电阻等,压力检测件531紧贴承载面的下方,当锅体700放置于承载面,压力检测件531能够感应到有无锅体700的存在而产生负载信号,处理芯片532可以在常规的MCU、MPU等中选用,开关件533可以是半导体晶闸管或者继电开关,在没有锅体700放置于磁驱单元200上方时,该磁驱单元200的中的开关件533处于常闭状态,当压力检测件531输出的负载信号表征存在锅体700放置于该磁驱单元200上方,处理芯片532根据负载信号控制开关件533断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感应切换组件530可以包括压敏开关534,压敏开关534设置在基座300并且贴近于承载面的下方,压敏开关534分别与第一连接端部510以及第二连接端部520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二单元通路,当压敏开关534受压则断开,当压敏开关534非受压则闭合。
压敏开关534可以在常规的触碰开关、压敏电阻、半导体压敏开关534元件等中选用,压敏开关534为常闭开关,当压敏开关534受压时则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线圈件400存在阻抗,而当压敏开关534或者开关件533闭合时,理想状态下可以认为电阻较低,可以将线圈件400所在第一单元通路短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3、5、6所示,基座300呈多边形,线圈件400呈多边形的盘状,相邻的多个磁驱单元200中,其一磁驱单元200的基座300的边沿与另一磁驱单元200的基座300的边沿紧靠。
基座300的外轮廓呈多边形,磁驱模组100中的多个磁驱单元200能够采用其一磁驱单元200的基座300的边沿与另一磁驱单元200的基座300的边沿紧靠的方式相互拼接,而线圈件400则通过导线体在基座300为围绕呈多边形的盘状,使得多个磁驱单元200之间的缝隙较少,用户可以随意在承载面上放置锅体700,当锅体700位于多个磁驱单元200之间,多个磁驱单元200的线圈运行,通过锅体700的磁通更多,使得锅体700更好地发热。
具体地,如图1、2、3所示,基座300可以呈正六边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基座300可以呈三角形,或者如图10所示,基座300可以呈矩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第一连接端部510和第二连接端部520均设置在基座300的边沿,当两个磁驱单元200相互拼接时,其一磁驱单元200的基座300的边沿与另一磁驱单元200的基座300的边沿紧靠,此时,位于边沿的第一连接端部510和第二连接端部520可以对应地接合,使用更加方便,并且可以使得多个磁驱单元200拼接而成的平面更加平整,可以更好地贴合在承载面的下表面,以便于感应切换组件530进行感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磁驱单元200之间,其一磁驱单元200的第一连接端部510和另一磁驱单元200的第二连接端部520相互插接,插接的方式更加方便,并且第一连接端部510和第二连接端部520可以在常规的插接公母端子中选用,第一连接端部510凸出于基座300边沿的侧壁,而第二连接端部520凹陷于基座300边沿的侧壁,插接方向可以与水平方向平行,通过插接的方式,两个磁驱单元200的基座300的边沿可以更好地紧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磁驱模组100还包括柔性的导线件600,在部分相邻的两个磁驱单元200之间,其一磁驱单元200的第一连接端部510与另一磁驱单元200的第二连接端部520通过导线件600连接,在某些位置处的两个磁驱单元200之间无法较好地紧贴时,利用导线件600来实现该两个磁驱单元200的电连接关系,保持供电串路的导通,从而可以根据产品需求构建出各种形状的磁驱模组100,生产制造更加灵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置有用于放置锅体的承载面;
磁驱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磁驱模组包括多个磁驱单元,多个磁驱单元沿所述承载面的延伸方向分布在所述承载面的下方,每个磁驱单元包括基座以及均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线圈件和线路切换组件,所述线路切换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连接端部、第二连接端部以及感应切换组件,所述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一单元通路,所述感应切换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二单元通路,所述第一单元通路和第二单元通路并联,所述感应切换组件用于检测负载信号,所述负载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磁驱单元上方是否存在锅体,所述感应切换组件根据负载信号至少在第一通断状态和第二通断状态中切换,当所述磁驱单元上方存在锅体,所述第二单元通路断开,工作电流从所述第一单元通路通过,当所述磁驱单元上方不存在锅体,所述第二单元通路闭合,工作电流从所述第二单元通路通过,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驱单元之间,其一所述磁驱单元的第一连接端部与另一所述磁驱单元的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以使得多个所述磁驱单元依次串联形成供电串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切换组件包括压力检测件、处理芯片以及开关件,所述开关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二单元通路,所述压力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且贴近于所述承载面的下方,所述压力检测件检测是否受压以形成所述负载信号,所述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件以及所述开关件连接,当所述压力检测件受压,所述处理芯片控制所述开关件断开,当所述压力检测件非受压,所述处理芯片控制所述开关件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切换组件包括压敏开关,所述压敏开关设置在所述基座并且贴近于所述承载面的下方,所述压敏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以构成至少部分第二单元通路,当所述压敏开关受压则断开,当所述压敏开关非受压则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呈多边形,所述线圈件呈多边形的盘状,相邻的多个所述磁驱单元中,其一所述磁驱单元的基座的边沿与另一所述磁驱单元的基座的边沿紧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部均设置在所述基座的边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驱单元之间,其一所述磁驱单元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和另一所述磁驱单元的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相互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呈三角形、矩形或者六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驱模组还包括柔性的导线件,在部分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驱单元之间,其一所述磁驱单元的第一连接端部与另一所述磁驱单元的第二连接端部通过导线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恒流驱动模块,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供电串路的两端连接以输出交流的供电电流。
CN202321659023.4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 Active CN220152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9023.4U CN220152800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9023.4U CN220152800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2800U true CN220152800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6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9023.4U Active CN220152800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28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52800U (zh) 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
CN116624899A (zh) 一种定位驱动电磁炉
CN204836609U (zh) 一种新型电加热电器的底座电路结构
CN206303743U (zh) 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烹饪器具
CN201182488Y (zh) 一种纯温度控制式微电脑压力锅控制器
CN204617965U (zh) 加热控制平台组件
CN209770018U (zh) 一种用于厨用电器无线供电的烹饪灶具装置
CN216602510U (zh) 烹饪器具及其驱动电路
CN202885040U (zh) 灶具的防滑结构及防滑控件的驱动电路
CN201404051Y (zh) 智能电子式饭锅
CN202111890U (zh) 电热锅的加热线圈及其控制电路
CN207518329U (zh) 智能控温连接充电器
CN203466386U (zh) 一种家电拼接器及其应用的电煎盘
CN201019568Y (zh) 一种无线智能烹饪炉具
CN200997472Y (zh) 大功率交直流定时插座
CN207461920U (zh) 烹饪器具
CN210601756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电加热平台和烹饪器具组件
CN2631374Y (zh) 组合式电磁电饭煲
EP3685711B1 (en) Split-type cooking applian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15305199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4589537U (zh) 外置式电源控制和温度调节开关
CN207977249U (zh) 一种智能开关
CN219920894U (zh) 一种多士炉的应用电路
CN110912106B (zh) 能够负载识别的家用电器及负载识别方法
CN218037750U (zh) 利用继电器模拟可控硅输出的电热锅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