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0255U - 一种水利除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除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0255U
CN220150255U CN202320820387.XU CN202320820387U CN220150255U CN 220150255 U CN220150255 U CN 220150255U CN 202320820387 U CN202320820387 U CN 202320820387U CN 220150255 U CN220150255 U CN 220150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gae
fixedly connected
algae removal
removal box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03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韵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ongding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8203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0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0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0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除藻装置,包括除藻箱,所述除藻箱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打捞网,所述除藻箱的背面开设有通口,所述除藻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阻挡网,所述除藻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所述除藻箱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滚动轴承。本装置通过设置有防水电机、螺纹杆、螺纹筒、滚动轴承、清理刷、阻挡网、通口、打捞网、定位杆和定位筒,利用阻挡网能够阻挡水中的藻类,此时根据防水电机和螺纹杆的配合,使螺纹筒带动清理刷左右移动,并且便于清理阻挡网阻挡的藻类,此时通过打捞网收集藻类,结合上述配合使用,从而便于清除水中的藻类,其方式清理速度快,而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有利于大面积清理水中的藻类。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除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水利除藻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和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水利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都是,在难以确切把握的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进行施工和运行的,它们又多承受水的推力、浮力、渗透力和冲刷力的作用,工作条件较其他建筑物更为复杂。
现阶段水利通常采用人工进行除藻,但是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而且对于小面积除藻还行,如果大面积除藻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其方式会降低除藻速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利除藻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除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除藻装置,包括除藻箱,所述除藻箱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打捞网,所述除藻箱的背面开设有通口,所述除藻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阻挡网,所述除藻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所述除藻箱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端与防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清理刷,所述除藻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外表面与清理刷的正面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除藻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圆孔。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除藻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指示牌,所述操作指示牌的左侧面与除藻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定位杆均与定位筒相适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除藻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的背面均与安装板的正面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除藻箱的前方设有导板,所述导板的背面与除藻箱的正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通过设置有防水电机、螺纹杆、螺纹筒、滚动轴承、清理刷、阻挡网、通口、打捞网、定位杆和定位筒,利用阻挡网能够阻挡水中的藻类,此时根据防水电机和螺纹杆的配合,使螺纹筒带动清理刷左右移动,并且便于清理阻挡网阻挡的藻类,此时通过打捞网收集藻类,结合上述配合使用,从而便于清除水中的藻类,其方式清理速度快,而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有利于大面积清理水中的藻类。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利除藻装置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利除藻装置除藻箱侧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水利除藻装置除藻箱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4为水利除藻装置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打捞网;2、导板;3、定位杆;4、除藻箱;5、螺纹杆;6、操作指示牌;7、圆孔;8、安装板;9、支撑块;10、滚动轴承;11、阻挡网;12、通口;13、定位筒;14、防水电机;15、螺纹筒;16、清理刷。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水利除藻装置,包括除藻箱4,除藻箱4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打捞网1,除藻箱4的背面开设有通口12,除藻箱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阻挡网11,除藻箱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14,除藻箱4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滚动轴承10,滚动轴承10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右端与防水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螺纹杆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5,螺纹筒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清理刷16,除藻箱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定位杆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筒13,定位筒13的外表面与清理刷16的正面固定连接。
除藻箱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8,每个安装板8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圆孔7,利用安装板8、圆孔7和安装螺栓的配合,便于将该装置安装在使用位置,除藻箱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指示牌6,操作指示牌6的左侧面与除藻箱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利用操作指示牌6便于工作人员了解该装置的操作流程,且有利于目前使用该装置,每个定位杆3均与定位筒13相适配。
除藻箱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9,每个支撑块9的背面均与安装板8的正面固定连接,利用支撑块9能够增加安装板8的稳定性,避免安装板8与除藻箱4的连接处出现断裂,除藻箱4的前方设有导板2,导板2的背面与除藻箱4的正面固定连接,利用导板2便于水和藻类进入除藻箱4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工作人员使用时,首先通过安装板8、圆孔7和安装螺栓的配合,将该装置安装在使用位置,此时水会通过导板2流入除藻箱4内部,然后经过阻挡网11和通口12流出,同时利用阻挡网11对藻类进行阻挡,紧接着通过防水电机14提供的动力,带动螺纹杆5在滚动轴承10内部旋转,此时根据螺纹杆5和螺纹筒15的连接关系,使螺纹筒15在螺纹杆5表面运动的同时带动清理刷16清扫藻类,此时藻类会掉落在打捞网1内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水利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藻箱(4),所述除藻箱(4)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打捞网(1),所述除藻箱(4)的背面开设有通口(12),所述除藻箱(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阻挡网(11),所述除藻箱(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14),所述除藻箱(4)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滚动轴承(10),所述滚动轴承(10)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右端与防水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5),所述螺纹筒(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清理刷(16),所述除藻箱(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所述定位杆(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筒(13),所述定位筒(13)的外表面与清理刷(16)的正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藻箱(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8),每个所述安装板(8)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圆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藻箱(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指示牌(6),所述操作指示牌(6)的左侧面与除藻箱(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杆(3)均与定位筒(13)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藻箱(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9),每个所述支撑块(9)的背面均与安装板(8)的正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藻箱(4)的前方设有导板(2),所述导板(2)的背面与除藻箱(4)的正面固定连接。
CN202320820387.X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水利除藻装置 Active CN220150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0387.XU CN220150255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水利除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0387.XU CN220150255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水利除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0255U true CN220150255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3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0387.XU Active CN220150255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水利除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02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49002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水位监测装置
CN220150255U (zh) 一种水利除藻装置
CN214061756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疏通装置
CN211975434U (zh) 一种具有抗沙功能的深井潜水电泵
CN211740209U (zh) 一种架式水文观测装置
CN211395605U (zh) 一种水利水电大坝进水口漂浮物打捞装置
CN220644063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结构
CN215290032U (zh) 水利水电大坝进水口漂浮物打捞装置
CN211784491U (zh) 一种地下水样采集装置
CN21287698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草坪
CN213120742U (zh) 一种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监管装置
CN211816068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新型挡水坝
CN113550379A (zh) 一种箱涵式取水构筑物
CN112455612A (zh) 可升降旋转式网箱吊装结构
CN216586424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水库闸板
CN21771657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装置
CN212929177U (zh) 一种新型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
CN213442997U (zh) 一种水环境治理用便于安装的漂浮物打捞设备
CN216202853U (zh) 一种方便检修的水利工程用照明装置
CN220908308U (zh) 堤坝防渗透结构
CN214530572U (zh) 一种水利栅栏组件
CN203462564U (zh) 一种用于排水箱涵与海域连接的排水叠梁井
CN209798870U (zh) 一种可快速清淤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5441762U (zh) 一种建筑用水利施工输水槽
CN220099792U (zh) 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2

Address after: No. 142, New District Road, Yongning Village, Nanji Township, Ningguo City, Xuancheng City, Anhui Province, 242300 (for office purposes only)

Patentee after: Anhui Hongding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4, 3rd Floor, Unit 1, Building 1, No. 199 Wanxiang South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before: He Yunchao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