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9792U - 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9792U
CN220099792U CN202321394918.XU CN202321394918U CN220099792U CN 220099792 U CN220099792 U CN 220099792U CN 202321394918 U CN202321394918 U CN 202321394918U CN 220099792 U CN220099792 U CN 220099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all
baffle
plate
floo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49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战伟
杨翀天
袁龙凯
高波
申宝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fen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Linfen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fen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Linfen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213949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9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9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9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包括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阻隔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下表面相贴合在阻隔板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推动第一螺纹杆带动连接板在第一开槽内壁滑动,当连接板插进第二开槽内壁时,通过将固定螺栓贯穿设置在阻隔板和连接板之间,从而达到了快速安装的效果,再通过拉动拉环,通过拉环、弹簧和凸块之间的配合达到了进一步快速安装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
背景技术
在洪水发生过程中,洪水可能会淹没周围的村庄、城市和田地,导致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威胁;此外,防汛堤坝还可以控制水流,调节水位,保持水资源的稳定供应,促进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等;因此,在防汛和水资源管理方面,需要使用到防汛堤坝。
传统的防汛堤坝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安装结构功能复杂,因此可能存在安装时费时费力,可能无法在洪水来临之前布置防汛堤坝,从而导致无法得到防汛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旨在改善可能由于安装结构功能复杂,因此可能存在安装时费时费力,可能无法在洪水来临之前布置防汛堤坝,从而导致无法得到防汛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包括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阻隔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下表面相贴合在阻隔板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阻隔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阻隔板的内部贯穿开设有固定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阻隔板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外壁相贴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的上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阻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稳定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在阻隔板的内壁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护网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转动连接在底座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稳定柱,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稳定柱。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推动第一螺纹杆带动连接板在第一开槽内壁滑动,当连接板插进第二开槽内壁时,通过将固定螺栓贯穿设置在阻隔板和连接板之间,从而达到了快速安装的效果,再通过拉动拉环,通过拉环、弹簧和凸块之间的配合达到了进一步快速安装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动转动把手使得第二螺纹杆在限位架之间转动,从而达到了推动第二稳定柱和第三稳定柱插进土地内部的效果,再通过第一稳定柱的配合,从而达到了进一步固定装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的左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的右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的连接板结构拆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的阻隔板剖面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阻隔板;2、第一开槽;3、滑槽;4、滑块;5、连接板;6、第一螺纹杆;7、限位螺母;8、凹槽;9、第二开槽;10、固定螺栓;11、活动腔;12、限位板;13、凸块;14、拉环;15、弹簧;16、底座;17、防护网;18、第一稳定柱;19、限位架;20、第二螺纹杆;21、转动把手;22、固定板;23、第二稳定柱;24、第三稳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包括阻隔板1,阻隔板1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一开槽2,阻隔板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4,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防止连接板5脱落的效果,滑块4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连接多块阻隔板1的效果,连接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推动连接板5运动的效果,第一螺纹杆6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7,限位螺母7的下表面相贴合在阻隔板1的上表面,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固定连接板5的效果,连接板5的内部开设有凹槽8,阻隔板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开槽9,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便于连接板5插入的效果,阻隔板1的内部贯穿开设有固定螺栓10,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的效果固定连接板5。
阻隔板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11,活动腔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3,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快速固定连接板5的效果。
限位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14,拉环14的外壁相贴合有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12的上表面,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带动限位板12回弹的效果。
阻隔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16,底座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稳定柱18,底座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7,防护网17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在阻隔板1的内壁一侧,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放置防汛沙袋和重物的效果。
防护网17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9,限位架1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第二螺纹杆20的外壁转动连接在底座16的内部,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防止第二螺纹杆20偏移的效果。
第二螺纹杆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21,第二螺纹杆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带动第二螺纹杆20向下运动的效果。
固定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稳定柱23,固定板22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稳定柱24,通过以上设计从而达到了进一步固定装置的效果。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时,此时再通过将装置放置在需要防汛的地段,此时再通过转动转动把手21,使得转动把手21带动第二螺纹杆20在限位架19内部转动,此时再通过第二螺纹杆20的运动,从而达到了推动固定板22向下运动的效果,此时通过固定板22向下的压力,从而达到了将第二稳定柱23和第三稳定柱24插进土地内部的效果,此时固定连接在底座16下表面的第一稳定柱18,从而达到了稳定装置的效果,此时再通过将防汛沙袋或者重物放进防护网17内部,从而达到了加重装置进一步稳定装置的效果,当需要使用多块防汛堤坝时,此时推动固定在连接板5上表面的第一螺纹杆6,从而达到了带动连接板5在第一开槽2内壁滑动,此时再通过拉动拉环14,从而达到了带动限位板12下表面的凸块13运动,此时当连接板5卡合进第二开槽9内壁时松开拉环14,通过弹簧15的弹性,从而达到了推动凸块13贴合在凹槽8的内壁,此时再通过将固定螺栓10贯穿固定在阻隔板1和连接板5之间,从而达到了安装快捷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包括阻隔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1)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一开槽(2),所述阻隔板(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7),所述限位螺母(7)的下表面相贴合在阻隔板(1)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板(5)的内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阻隔板(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开槽(9),所述阻隔板(1)的内部贯穿开设有固定螺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11),所述活动腔(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14),所述拉环(14)的外壁相贴合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12)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稳定柱(18),所述底座(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7),所述防护网(17)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在阻隔板(1)的内壁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7)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9),所述限位架(1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外壁转动连接在底座(16)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21),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稳定柱(23),所述固定板(22)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稳定柱(24)。
CN202321394918.X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 Active CN220099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4918.XU CN220099792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4918.XU CN220099792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9792U true CN220099792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82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4918.XU Active CN220099792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97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4889B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闸板
JP3233752U (ja) 水面ごみ自動収集装置
CN203741786U (zh) 一种新型钢坝闸门侧止水装置
CN113152504A (zh) 一种海上风电桩基的防冲刷系统
CN220099792U (zh) 一种安装快捷的防汛堤坝
CN215715087U (zh)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水闸
CN202298571U (zh) 一种液压卧倒坝
CN210658276U (zh) 一种田间自动控制进水管装置
CN211816068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新型挡水坝
CN204112290U (zh) 斜轴式水力自控闸门
CN20816763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CN220468867U (zh) 一种钢板桩工程的基坑支撑结构
CN215329140U (zh) 一种水利道路防积水结构
CN221000888U (zh) 一种加固机构及水闸施工用预定位装置
CN205242503U (zh) 一种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取水装置
CN214401698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流拦污装置
CN220150255U (zh) 一种水利除藻装置
CN214656841U (zh) 一种水利闸门限位锁定装置
CN204385705U (zh) 一种排水沟水位控制装置
CN212200319U (zh) 一种水利环保式漂浮物格挡闸门
CN214143600U (zh) 一种改善水电站尾水隧洞明满流影响的逆坡堰结构
CN208701611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园林设计中河湖护岸结构
CN204061034U (zh) 多转片轮自动抽水机
CN215888119U (zh) 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引流装置
CN220953269U (zh) 一种水利工程专用的水利闸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